《辛弃疾词两首》教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3521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词两首》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目的】一、认知目的1、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二、实力培育目的1、培育学生观赏、感悟诗词语言的实力。2、体会风光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3、培育鉴赏诗歌作品的深沉爱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安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进步文学修养。三、思想教化目的依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四、依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程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2、明确诗中寄予的情感,深

2、入理解诗人悲苦心情。3、通过比拟,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倾情诵读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尝语言的方法。【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具打算】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名诗对接师:有些诗句,人们或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青山遮不住,终归动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

3、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状况。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据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报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展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卑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复原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师:谁情愿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师:那么,你们想

4、不想听听教师为大家打算的示范朗读呢?2、听读 (要求留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那就请一位同学也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情愿来尝试一下呢?3、抽读 (要求学生充溢感情的朗读)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旷,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师:精彩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根底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讨论。5、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师:

5、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信任大家肯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教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激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化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一)分析词的上片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觉了吗? 借景抒情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风光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风光?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风光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

6、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好像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方南宋国力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方自己飘舞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衬托在落日余晖

7、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始终实行猜忌排斥的看法;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学生讨论完成)(1)看、拍、会、登(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锋利武器,但如今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

8、,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衬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迫悲愤的情态宛若显如今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感慨自己空有复原中原的志向,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盼望有人来扶植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安慰呢?5、全体女生朗读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概,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二)分析词的下片、全体男生朗读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 乐于归隐许汜 谋取私利

9、刘备 雄才大概桓温 叹时间消逝、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看法?张翰 乐于归隐_(正)许汜 谋取私利刘备 雄才大概_(反)桓温 叹时间消逝3、请大家思索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四周的同学讨论一下。心志的说明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孤独,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说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的确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照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

10、情流露。(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疑心: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如同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如同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间消逝,北伐无期,复原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用典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比照,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比照表达了词人

11、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6、你如何理解词的最终一句呢?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志向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怜悯与安慰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师:英雄无泪,只因未到难过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教师小结: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呀!我真的很佩服同学们的理解,很多话是教师想说的,你们都说到了。五、咀嚼涵咏,品尝语言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备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信任词中的很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入的印象,那么如今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12、: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概,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出如今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定培育多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一样点做一个简洁概括。六、比照鉴赏,拓展延长比拟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一样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恒久是一种美的享受。七、师生再次跟读这首词。师:美的艺术我们该反复观赏,下面就让

13、我们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再次倾听辛弃疾最真实的心跳。八、小结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像这样的壮丽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会,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这里我们感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沉的爱国情结。九、课后作业师:法国闻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全部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与神靠得近一点呢?那就请大家完成下列作业:结合自己的领悟,绽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样,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九、板书:上片:江月山景落日

14、断鸿动作:看、拍、会、登下片:张翰 乐于归隐许汜 谋取私利 运用典故刘备 雄才大概桓温 叹时间消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要点】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内容】一、课前导入1、 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 大方纵横,有目空一切之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确定于他的作品有深沉的爱国热忱和广袤的社会内容。2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疏通文字。3 补充注音:谢?4 补充注释: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淹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草

15、草:原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北顾:回头向北望。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5 思索问题:( 1 )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 2 )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6 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夫抗金义军,担当 掌书记 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坚决,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反叛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自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闭驻有 5 万大军的

16、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今以后,他接着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扬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见。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始终胆怯。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扶植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忱,却报国无门。辛弃疾很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日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 1203 ),辛弃疾 64 岁退居江西乡!司已

17、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伉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 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主动为北伐作打算,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胄一伙接受,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概为复原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7 听课文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疏通文字。8 讲读课文。( 1 )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分两层。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

18、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可以打垮来自北方的侵扰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 英雄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和憧憬,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可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 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想当年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19、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 -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单。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行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行复。 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憧憬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假如遇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接受的意思。同学朗读上片。总结: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隐挖苦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忱。( 2 )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第一层: 元嘉草草 句。 元嘉 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打算的仗,结果一败涂地,

20、北魏军队始终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实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述,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北顾涕沟通 的诗句。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需做好打算,不能草率从事。第二层。 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绘瓜步山四周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 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充溢的扬州以北地区参与抗金斗争。后来渡淮

21、南归,原想凭藉国力,复原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联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照旧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洞下 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调 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喧闹。作者写佛狸调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陷落已久,不快速谋求复原,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遗忘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复原中原的不满。最终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

22、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原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总结下片。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接着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9 指导朗读

23、,体会作者感情。10 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 掉书袋 的缺点。你认为如何?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缺点。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 京口怀古 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严密联络。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运用很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劝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特长。11 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首词借 怀古 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指责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主动抗金,复原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非常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附录 (一)重点内容

24、图示。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阔:写景,赞美山河美(过渡句)下阔:写人,怀古发感慨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阔: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大量用典借古讽今)下阔:力表自己抗金的看法(二)作者介绍。苏轼( 036 1101 )字子瞻,四川眉山人。 1056年(仁宗嘉?元年)与父苏洵、弟苏辙进京,次年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文名大震,号称 三苏 。同年,因母丧返川。 1060年,苏轼再入京,次年,任凤翔府签判。 1065 年(英宗治平二年),还朝,值史馆,次年,苏为卒,扶丧回川。 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苏轼又返朝。历任官职,直至 1072 年,才通判杭州。 1075 年起,历知密州、徐州、湖州

25、。 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突遭逮捕,审讯,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他经营东坡,务农,号东坡居士。苏轼原来一帆风顺,为什么会遇到坎坷呢?当时朝廷政局多变。王安石两相两罢,有一些乘时而起的小人,得了势力。在新政领袖王安石等人或隐或罢之际,假如苏较得到朝廷重用,岂不是于他们不利?于是,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从苏轼知湖州的谢表中嗅出了苏轼对皇帝不忠的味道来。御史李定等人,更在谢表之外,网罗苏轼的诗作,加以 分析,罗织罪名,构成文字狱乌台诗案 。因为苏武谢表中有 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惹事,或能牧养小民。 其中 新进 二字,正好触犯了李、舒辈的忌讳。苏轼的诗作中,反映民间疾苦

26、,他写过旧妇则,反映过变法中的确存在的问题,表示对新政的不满。因为说了真话,让李、舒辈抓到了把柄,苏轮自被逮讯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管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川流不息(包括章爆、王安石等),最终,神它才确定不杀苏武,而以贬满了事。总之,苏武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困难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志向。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少年时聚众二千参与农夫领袖耿京的起义抗金军,失败后,南归。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掌管一路军政民政的长官),在政治军事上都能实行主动的措施,以利国便民

27、。朝廷当权者疑忌他,落职后长期没有得到任用,从 43 岁起,闲居江西信州(今上饶市),达二十余年(在这时期只一度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做过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在镇江任内,他特殊重视抗金的打算工作。可是朝廷对他不重视,不能久于其位。最终怀着复原中原的宏愿,抑郁以殁,他是南宋最出色的爱国词人。著有稼轩词(一名稼轩长短句),总计 600 多首,辛词题材广袤,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他的爱国词作情辞大方,爱憎清楚,艺术感染力很强。他还以多彩的画笔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描绘农村风光,赞美壮美山河,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推动了南宋前期词风的改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28、的影响。(三)关于赫壁怀古中 人生如梦 所反映的思想心情。宋词赏析中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入世与出世的思想冲突,是无可奈何心情下的故作达观,其心情不免趋于消极。他是见江山照旧而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而徒伤老大,于是引发 人生如梦 的感慨,从而借酒浇愁。张志岳则在文艺百家( 1979 年第 1 期)中撰文认为,这句话不能作单纯消极的理解,而是作者面对现实,表现得比拟安静和旷达。从作者遭受看,写这首词时他已被贬多年,而他对王安石的新法在理论过程中有了新的相识,对宋神宗,则似有知遇之感。因此,他的词并不针对什么详细的境遇,而是用 人生如梦 来概括二十多年的仕途,虽有感慨,更有不作详细计较的旷达看法,这看

29、法又促使他可以借酚月来感发 江月是能理解我的 那种坚持志向的精神。(四)有关常识。有关词的学问: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 长短句 、 诗余 、 曲 、 曲子词 、 曲词 、 乐府 、 乐章 、 歌词 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 小令( 58 字以内)、中调( 59 字至 90 字)和长调( 91 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又分成几种:全词只有一段的叫 单词 ,二段的叫 双调 ,三段的叫 三叠 ,四段的叫 四叠 。词的段落叫 阕 或 片 ,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连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 过片 。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 换头 或 过变 。按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 填词 或 依声填词 ,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 自度曲 ,扬州慢属后一类。词常见有 令 、 引 、 近 、 慢 的分别, 令 即小令, 引 是正歌之前引歌, 近 又称 近拍 ,相当于 引 , 慢 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腔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 词为艳科 、 诗庄而词媚 ,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受,特殊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见 以诗为词 、 无言不行入,无事不行言 ,不愿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 故为豪放不羁之语 ,风格昂扬、取材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