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易错题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易错题带复习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1、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分s;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是分s2、下列过程中,经验的时间差不多为1秒的是()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C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D人行走5米路程所需的时间3、小明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更也是引起误差的缘由之一,他想通过试验探讨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更的状况(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一样,长为20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相互测量,结果发觉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缘由(写出一条即可):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讨物
2、体长度随温度变更的状况装置中是粗细匀称的铜棒,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试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视察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更装置中指针设计成段比段短,这对试验现象起到了 作用(3)请你根据小明的试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 4、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小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v122B v1v2v12C 2v1v2v12D v12v1v25、墨墨测出了小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刚好间图象,如图所示(1)小车在段处于 (选填“运动”或“静止”)
3、状态(2)小车在段运动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段运动的速度(3)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6、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状况的照片如右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s,平均速度为 7、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试验中,假如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A跟实际值一样B比实际值偏大C比实际值偏小D不能确定8、刚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一鱼C大地水鱼D水鱼9、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
4、炸声若当时的速度是340m,问:反坦克炮距坦克多远?炮弹运行速度多大?10、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概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概磅礴11、声音的响度跟距声源的有关12、下列4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大的是()A(1)(3)B(2)(4)C(1)(2)D(3)(4)14、登山队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声叫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
5、消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6、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绽开拉练,将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疆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装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间隔 放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应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放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削减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A声波具有能量B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D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7、如图所示, 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
6、支温度计a、b,加热时,b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温度计的示数高,其缘由是 停顿加热时,a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a温度计的示数是 18、有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7.7,用这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分别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假如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和.19、说出下列现象 所属的物态 (1)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2)夏天湿衣服晾干 (3)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4)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5)钢水浇铸成火车轮(6)吃冰棒解热(7)游泳以后从水中出来,感觉特殊冷 (8)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9)雾的形成:(10)雾凇的形成: (11)夏天,冰棍四周冒“白气”(
7、) (12)早晨,草木上的水水滴( ) (1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 (14)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 ) (15)衣箱中的樟脑丸慢慢变小( ) (16)夏天,水缸外层“出汗”( ) (17)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 (18)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 ) (19)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 (20)水结成冰( ) (21)北方冬天的树挂( ) (22)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 (23)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 ) (24)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 )20、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B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
8、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上升到0而熔化D盐水使冰雪的熔点上升21、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说明: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受“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极易发生 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22、汽车上用凸面镜做后视镜,是因为()A 大所成的像放大的正立的虚像B为了看清后面的物体,且扩大视野C为了看清后面的物体,且缩小大视野D成的像是缩小的倒立的虚像 22、如图在圆形大厅的顶部四周安装了若干个监控器,每个监控器监控的角度是55,则至少要安装 个监控器才能监控到整
9、个大厅23、办公大厅顶部采纳凸面镜设计是因为.24、小组成员发觉:除了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这是为什么?答:这是因为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从车前方入射的程度光会被前窗玻璃内外表反射向 ,就不会反射到司机的眼睛里;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前窗的 ,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及路上行人分别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即使前窗竖直装, 是及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行能出如今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及路上的行人混淆25、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选填数字号码)立竿见影;镜花水月;坐井观天;空中楼阁;凿壁偷光;水中捞月;夕阳如血;
10、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6、夜晚,人们常看到星星在夜空中闪耀,这是因为星星发出的光()A是断断续续的结果B被其他星体不断遮挡的结果C被密度匀称的大气层反射的结果D被密度不稳定的大气层折射的结果27、星光绚丽,仰视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耀,好象顽皮孩子在挤眼,这是因为:28、在星光绚丽的夜晚,仰视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耀,似乎顽皮的孩子在时常地眨着眼睛,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是 ,看到的“星星”是 像29、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BCD30、(1)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
11、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2)画出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小明从潜水艇上视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你用光的作图法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33、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A仍旧平行B会聚C发散D无法确定34、请在玻璃砖内恰有一个圆形的气泡,请画出图中光线穿过它的光路图35、水中有一气泡,一束光从水中射入气泡内,请作出光射入气泡及射出后的光路图36、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37、一凸透镜焦距在10及15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间隔 为25时,所成的像肯定是()A放大的B缩小的C正立的D倒
12、立的38、一个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39、人眼是一个高度精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探讨,错误的是()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40、近视眼的睫状体无法放松,调整功能弱,对吗41、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老花镜为图中的()ABCD42、所示,为光线经过某人眼球
13、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人看不清远处物体,是近视眼B此人看不清近处物体,是近视眼C此眼睛应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此眼睛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43、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光明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4、“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根据天体的尺寸从大到小的依次,正确排列的依次是 (填写天体前的序号)45、把物体质量从小到大排序(填序号) 一位初三学生质量一枚1元硬币质量一个鸡蛋质量一台手提电脑质量一本物理书质量一头大象质量46、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2.5107的是()A一头火象B一个小学生C一只兔子D一只
14、蚂蚁47、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1)他将天平放在程度桌面上当调整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觉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挪动,使天平平衡(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违背操作规定的是 (3)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 48、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运用一段时间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更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减小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大C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49、50、51、一块石碑,长50,宽20,高3m,质量为0.75吨,其密度是()A2.51
15、06kg3B2.5103g3C2.510-3g3D2.5g352、浙江高校高分子系超群教授的课题组,探究出无模板冷冻枯燥法,即在低温柔真空条件下,制备出了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一块83的“全碳气凝胶”甚至可以静止地被花蕊支起,说明该材料的 很小一块体积为100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16g,则它的密度为 353、把一质量为56g的石块,放在盛有40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的位置,(g取“10“)求:(1)石块的重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4)石块所受到的浮力54、晴天,位同学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温度上升较慢,空气
16、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流向外界,应顺风走B土地吸热,温度上升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应顺风走C吸热,温度上升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流向外界,应迎风走D土地吸热,温度上升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应迎风走55、甲乙两块矿石的质量相等,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若将甲切去一半,将乙切去三分之二,则剩余矿石的质量之比是;密度之比是.56、建筑物内遭受火灾时,受困人员应实行弯腰甚至匍匐的姿态撤离火场,这样可以有效避开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及房间其他空气相比拟,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
17、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57、为了使竖直放置的正方形玻璃管内的水按图中方向流淌,实行冷却的方法,温度降低的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1、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四周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两个图中秒针指示的位置一样,关键是看小盘的分针指示的位置,图1中,分针指示在3.5以后,因此秒针是48s,即读数是348s;图2中,分针指示在3到3.5之间,因此秒针是18s,即读数是318s故答案为:348s;318s2、解答:解:A、人眼睛快速眨一下,约为0.6秒
18、,不符合题意;B、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不符合题意;C、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须要1s左右,符合题意;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m,因此行走5m所需的时间约5s,不符合题意故选C3、分析:本题考察对刻度尺分度值和物体热胀冷缩特性的理解以及对试验效果扩大法的运用由于钢尺的热胀冷缩的变更量很小,所以用两把钢尺相互测量,结果发觉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为了可以读出数据则须要将其微小变更进展放大(如本题所示),然后才能视察其变更量的大小解答:解: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过大,对于物体因热胀冷缩出现的微小变更无法测量,通过本题的试验改造进而将微小的变更扩大,便于视察读数
19、所以本题的答案为:(1)两把钢尺长度变更太小,简洁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的变更(其他答案合理亦可)(2)指针示数变更(答指针偏转角度亦可);放大(3)物体在温度变更时,物体的长度变更是否及材料(物体的自身长度、温度的变更大小等)有关?(其他合理答案亦可)4、A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求出总路程及总时间,最终由平均速度求出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总时间是2t,则前一半及后一半时间都是t,物体的路程:s11t,s22t,总路程1212t,5、答案为:(1)静止;(2)大于;(3)12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小车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段处于静止状态,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
20、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小车在在段、段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分析图象可知小车在段用时为t2=30.05h,但是路程为零,所以段小车处于静止状态;(2)小车在段运动通过的s1=2,用时t1=60.1h,段的速度;小车在段通过的s3=1,t3=60.1h,段的速度=10,所以小车在段运动的速度大于段运动的速度;(3)由图可知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213,用时150.25h,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126、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小球从A到D的运动时间是0.1s3=0.3s,小球的路程300.3m,小球的平均速度1m;故答案为:0.3 ; 17、解答:解:由题知,测出的总路程s精
21、确,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t比实际值偏大,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比实际偏小故选C8、分析: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且V固V液V空气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慢且衰减快,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传播速度在比空气中快,因此脚步声应先经过大地再经过水传到鱼的听觉器官故选C9、答:反坦克炮及坦克的间隔 为510m;炮弹飞行的速度为850m解答:解:(1)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2.10.61.5s,反坦克炮及坦克的间隔 :3401.5510m;10、解答:解:A、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不合题意B、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
22、的,鼓面振动引起鼓外空气振动再将振动传至人耳,不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C、鼓乐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不合题意D、人耳具有双耳效应,剧场的混响时间不同,感觉鼓声的气概磅礴不合题意故选B11、间隔 12、解:(1)音调高是指声带振动的快,声音的频率高,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2)高歌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3)女声的声带振动快,音调高,女高音就是这个原理;(4)说话声音的振幅大,声音响度就大;故选B14、解答:答: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四周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喊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
23、带来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16、解答:解:A、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放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削减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是人耳可以听到的,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解答:解:A、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分贝是声音响度的单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7
24、、故答案为:b温度计及烧杯底接触(测量的是烧杯底的温度);4418、答案为:37.7;38.419、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体干脆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体干脆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解答:解:(1)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2)湿衣服干了,是由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3)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4)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了,是钨由固态干脆变
25、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要吸热;(5)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钢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要放热;(6)吃棒冰解热是冰棒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7)游泳以后从水中出来,水会蒸发吸热,感觉特殊冷,属于汽化现象;(8)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9)雾的形成: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滴;(10)雾凇的形成: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11)夏天,冰棍四周冒“白气”(液化) (12)早晨,草木上的水水滴(液化) (1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 (14)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 (15)衣箱中的樟脑丸慢慢变小(升华) (16)夏天,水缸外层“出汗
26、”(液化) (17)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18)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汽化) (19)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 (20)水结成冰(凝固) (21)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22)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23)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24)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20、分析:(1)晶体的熔点跟晶体的种类、是否有杂质、压强等有关(2)晶体中有杂质可以降低晶体的熔点解答:解: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是增加杂质,降低冰的熔点增加盐,不能使冰雪的温度上升故选A21、解答:解:“倒春寒”天气空气的温度比拟低,会使地面、墙壁受冷温度降低;暖
27、湿气流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水蒸气遇到比拟冷的地面、墙壁就会液化成小水珠故答案为:较低;较高;液化22、分析:由图可知扫射到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10,而圆周角为360,所以致少得4个监控器才可以解答:解;图中监控器扫射范围对应的圆周角为55它对应的圆心角为110要想监控到每一个角度,监控范围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得大于或等于360所以致少得4个监控器23、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光的照耀范围大24、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及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前窗玻璃倾斜,车内物体通过它成像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及路上行人分别开来,不会扰乱司机的视线解答:解:除大型客车外
28、,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从车前方入射的程度光会被前窗玻璃内外表反射向(下),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行能出如今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及路上行人分别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及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行能出如今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及路上的行人相混淆25、解:立竿见影,这个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这里的花和月都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
29、头顶的一片天;空中楼阁是光在不匀称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水中捞月,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夕阳如血,是因为夕阳发出的光在不匀称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形成的;猪八戒照镜子,这是平面镜成像,利用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答案为:26、分析: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上疏下密,当光线斜射到大气层时,类同于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不断偏折由于介质的疏密不断变更,折射光线会连续偏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奇观,如空中楼阁、沙漠蜃景等解答:解:星光绝大局部是宇宙中的恒星放射出来的光,恒星的发光是持续不断的,星光传播到地球外表前,除了要通过浩瀚的宇
30、宙真空区域,还要穿过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层,星光从真空进入大气层时,要产生反射和折射,我们在地面所看到的星光是经过大气层折射后的那局部光当星光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也要发生折射,一般说来,空气相对于地面不是静止的,总是在流淌,随着空气的流淌,在视察者凝视的区域内,空气的密度会时大时小,因此穿过该区域的星光被折射,会有所不同,于是,折射光线就会不停的抖动、摇摆故选D27、答案:光通过不匀称的大气层发生折射的原因28、解答:解:当繁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运动,疏密不断变更,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更,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耀即星星闪耀不定是:光通过不匀称的大气层发
31、生折射的原因看到的“星星”是折射而成的虚像故答案为:光的折射;虚29、答案:B 分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局部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解答:解: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如图所示: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似乎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局部看上去向上弯折另外,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筷子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水中的筷子既向上弯折又变粗了故选B30、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及物关
32、于镜面对称,作出点光源S在关于水面的对称点S,即像点连接SP,及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即为入射光线;连接即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O做水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和法线可以确定入射角,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答案如下图所示:(2)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入射光线过光心,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另一个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由此可以做出三条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答案如下图所示:32、分析:根据光是从空气进入水中,所以折射
33、角小于入射角,像比实物的位置偏高;首先确定光的入射点;画入射光线,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到飞机的像,所以像比实际飞机要高一些故答案为:解答:解:连接飞机及视察口,入射点在连线及界面的交点左侧,在靠近交点的位置确定入射点,画出法线;根据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规律画出入射光线及折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飞机的虚像上 所以图中下方是飞机,上方是飞机的像33、分析:要推断光线通过玻璃砖后会怎样,关键是要看玻璃砖属于什么透镜图中,玻璃砖是被气泡分成了两局部,这两局部都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解答:解:假如同学们不对图片进展分析,很简洁选B,
34、这是错误的,因为凸形气泡不是玻璃元件,故它不是凸透镜这是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局部,这两局部都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因此比照过去的平行光有发散作用,所以C是正确的故选 C34、分析:(1)先画出完好的入射光线,过入射点作出法线;(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过入射点作气泡外表垂线即法线;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答案为:35、分析: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
35、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法线及界面垂直(虚线),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液体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36、分析:解决此题,要驾驭投影仪的构造,同时要驾驭其作用同时要驾驭投影仪的制作原理: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投影仪物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变更光的传播方向(
36、或变更光路)的作用故答案为:变更光的传播方向37、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当凸透镜的焦距在1012.5之间时,当物体距凸透镜的间隔 为25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凸透镜的焦距是12.5时,当物体距凸透镜的间隔 为25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凸透镜的焦距在12.515之间时,当物体距凸透镜的间隔 为25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焦距在10及15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间隔 为25时,所成的像肯定是倒立的故选D38、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
37、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成实像时,像及物总是位于透镜的两侧,成虚像时,像及物总是位于透镜的同侧,解答:解:A、在凸透镜成像的状况下,实像总是倒立的,实像和物总是分居在透镜的异侧;虚像总是正立的,虚像和物总是在透镜的同侧,故A正确B、凸透镜成的虚像只能是放大的,故B错误;C、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在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小,故C错误;D、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接近物体的大小,也就是成的虚像越小,故D错误故选A39、分析: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
38、到凸透镜的间隔 都是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所以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选B40、对41、分析:(1)老花镜是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因为老花镜是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特点之一,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选项符合;D选项成缩小的像,不符合,C选项成等大的像,也不符合题意;又因为奶奶的老花镜度数更深,即看到的图象应当更大,由图可
39、知,B选项符合故选B42、分析: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远处的物体的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此人看不清近处物体,是远视眼,应用会聚透镜来矫正,即用凸透镜矫正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43、分析:天文望远镜是通过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而成像的,凸透镜的直径越大,会聚的光越多,成的像会越光明解答:解: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
40、,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光明,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故选44、分析:宇宙最大,银河系较大,太阳系较小,地球最小解答:解: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按从大到小排列原依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故答案为:45、解答:解:中学生的质量在50左右;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在6g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台手提电脑的质量在3左右;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在100g左右;一头大象的质量在3t以上质量从小到大排序:故答案为:记得驾驭单位换算46、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须要凭借生活阅历,有的须要简洁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终根据客观实际做出推断解答:解:2.51072.510425
41、,一个小学生的质量约为25故选B47、分析:(1)在调整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右侧,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挪动(2)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3)无论物体和砝码放置正确和错误,左盘里物体的质量=右盘里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解答:解:(1)当调整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觉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右端下沉,左端上翘,要使平衡螺母向左挪动(2)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要放在天平的右盘(3)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示数是2.2g砝码的质量
42、=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52.222.8g故答案为:(1)左;(2)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3)22.848、分析:氧气的体积等于钢瓶的容积,随着运用,钢瓶内氧气越来越少,质量变小,由密度公式分析其密度的变更解答:解:随着运用,瓶内氧气越来越少,质量变小;钢瓶的容积就是氧气的体积,钢瓶容积不变,氧气体积不变;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氧气的密度变小;49、51、52、答案为:密度;0.1653、分析:(1)知道石块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石块的重力;(2)由图读出量筒的示数,减去原来水的体积(排水法),可求石块的体积;(3)
43、知道石块的质量,求出了石块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石块的密度;(4)石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下沉,求出了石块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石块受到水的浮力答:(1)石块的重力为0.56N;(2)石块的体积为203;(3)石块的密度为2.83;(4)石块所受到的浮力为0.2N54、首先比拟森林内和森林外的区分:森林内水分含量高,森林外水分含量少;水分蒸发要吸热,吸热可以使空气的温度在光照状况下上升减慢;然后根据风的形成来分析解答:解:森林中水分含量高,在阳光照耀下水分蒸发吸热,使森林中空气温度上升慢,空气的温度比拟低,密度比拟大;森林外空气温度高,密度比拟小,热空气上升后,森林
44、中的冷空气补充过来就形成风风是从森林吹向外界的,要走出森林,就要顺风走故选A55、 3:2 ; 1:2可参考下面的类似题56、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更,体积会变更,它的密度随温度变更解答: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移在房间的上方故选D57、分析:要解此题主要要理解冷水和热水的密度不同,知道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4100之间,由题干可知应在这一范围内),然后根据不同位置冷却时水的扩散方向,来得出答案解答:解: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4100之间,由题干可知应在这个范围内)当采纳冷却的方法降低a处的水时,a处的水温降低,密度变大,所以下沉,从而使玻璃管内的水按图中方向流淌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