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审计学教案第 1 次课程教学方案一、教学的大纲:第一章 审计及鉴证概论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审计产生和开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驾驭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及类别、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缺乏之处;同时,也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根本概况。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审计及鉴证概论一、审计及鉴证概论(一)产生及开展1.审计的产生及开展()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根底资源财产的全部权和经营管理权分别以及管理者内局部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根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开展的社会条件资源财产全部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干脆监视
2、,是审计产生和开展的干脆动因()开展的历程按审计对象不同可分为:会计账目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按审计形式不同可分为:账项导向审计、内控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鉴证业务的产生及开展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开展,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断调整开展战略。除了证明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这一审计工作之外,审计工作逐步转型为社会供应多元化、全方位的专业效劳。审计的重心由传统的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向鉴证效劳转变。1993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召集实行了一个有关审计前途的研讨会,指出了审计将来开展的方向认证效劳。1994年,成立了认证效劳特殊委员会(),对认证效劳详细的执行准
3、则、有待开拓的认证效劳绽开了持续性的系统探讨。及此同时,国际各大会计公司纷纷推出认证效劳,在其所供应效劳的分类清单中,第一项通常是“认证效劳”,审计仅仅是认证效劳下的一个工程。国际会计公司已将认证效劳作为其最核心的业务领域。目前,制定了相关标准的认证效劳包括:电子商务认证、信息系统认证、绩效评价认证、风险评估认证、养老工作认证、其他认证效劳。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及鉴证业务的开展二、 审计的概念及种类(一)什么是审计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视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
4、个较为狭义的定义:“独立人员对财务报表加以检查,搜集必要证据。其目的是对这些报表是否根据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改变状况表示意见。”上述各项定义所包括的共同含义是:(1)独立性是审计监视的本质特征;(2)审核检查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3)审计对象必需明确;(4)审计工作过程是搜集和整理证据,以确定实际状况;(5)审计工作必需有比照的标准和根据,才能从中引出审计结论;(6)审计结果向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报告。(二)审计的种类(1)财务报表审计:A.审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B.审计的根据是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C.审计的客体是会计报表和相关信息;D.审计完毕后要出
5、具审计报告,就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表示审计意见;E.审计报告外发布(2)合规审计A.以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同等为目的B.由审计机关或其托付的审计组织或人员施行;C.审计根据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约等;D.审计报告的运用范围有限(3)经营审计A.以评价经营业绩、找寻改善途径并提出建议为目的;B.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都可以成为审计主体;C.没有固定的审计根据,建立评价标准是审计工作内容的一局部;D.审计报告往往仅限于托付人运用(三)审计人员的分类三、鉴证业务的含义及类别(一)什么是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
6、结论,以增加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运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二)对象鉴证对象信息是根据标准对鉴证对象进展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如责任方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展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鉴证对象信息应当恰当反映既定标准运用于鉴证对象的状况。假如没有根据既定标准恰当反映鉴证对象的状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存在错报,而且可能存在重大错报。(三)类别1.按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运用者所获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另一类是干脆报告业务。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
7、对鉴证对象进展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运用者获得在干脆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干脆对鉴证对象进展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得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运用者获得,预期运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得鉴证对象信息。2.按其保证程度,可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的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承受的低程度,以此作为以主动方式提出结论的根底。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的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承受的程度,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根底。3.审计、批阅及其它业务(四)、鉴证业务及相关效劳的
8、区分四、审计动因及社会角色(一)动因概括起来讲,审计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开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开展的。但对于审计的动因原委是什么这一问题,理论界和职业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代理人学说、信息经济学说、保险论、冲突论等。(二)社会角色 早期的审计人员曾被给予警犬的功能,认为审计人员的价值在于履行过失防弊的职能。后来审计人员又被定位为“看门人”,职责是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之后审计人员又被誉为“经济警察”,不仅要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负责,还要揭露重大的错误和舞弊。如今通行的观点是,审计人员是信息风险的降低者或分摊者。五、审计的根本假设 审计根本假设是指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
9、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事物的开展规律所做的符合逻辑的推理或推断。莫兹和夏拉夫、汤姆李、尚德尔、大卫费林特都对审计假设进展过探讨。我国审计假设体系包括: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信息重要性假设;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审计主体理性假设;内部限制相关性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认同一贯性假设;证据力差异假设;标准适当性假设。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一、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我国1993 年10 月出台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范围。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询问、效劳业务。二、会计师事务所(一)设立及审批1.国外组织形式:独资制;一般合伙制;有限
10、责任制;股份制2.国内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制及合伙制(二)设立登记(三)业务的承接三、注册会计师协会(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审批和管理本会会员,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拟订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监视、检查施行状况;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状况进展年度检查;制定行业自律管理标准,对违背行业自律管理标准的行为予以惩戒;组织施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组织和推动会员培训工作;组织业务沟通,开展理论探讨,供应技术支持;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宣扬;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支持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国际交往活动;指导
11、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机关托付或受权的其他有关工作。(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1.会员种类2.会员的权利及义务(三)协会权利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权利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常设办事机构是由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人并配务必要数量的专职人员组成。(四)外国会计师职业组织四、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一)管理体制概述1.政府干预型: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仁节理的根底上,由政府进展较大范围和程度干预的一种管理形式。实行政府干预理管理体制的国家以德国、荷兰、日本最为典型。2.行业自律型:指主要由民问职业团体对注册会计师进展管理的一种管理形式。在这种形
12、式上,注册会计师由民问协会实行自律管理,政府不如干预,该形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国也采纳这种形式。 3.政府干预及行业自律相结合:指在注册会计师管理中,政府管理及行业自我管理并重的管理体制,以我国最为典型。(二)外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1.美国:外部管理及行业自我管理相结合2.日本:(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第 2 次课程教学方案一、教学的大纲: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四章职业责任及法律责任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审计产生和开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驾驭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及类别、理解审计假设
13、的各种理论及其缺乏之处;同时,也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根本概况。三、教学内容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一、概述(1)定义执业准则是指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职业标准。是用来标准执行审计业务,获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2)作用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进步的审计工作质量;维护的合法权益;促进审计阅历的沟通。(3)根本体系职业道德标准执业准则业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限制准则二、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一)鉴证业务根本准则:是鉴证业务准则概念框架,旨在标准执行鉴证业务,明确鉴证业务的目的和要素,确定审计准则、批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二)审计业务根本准
14、则:1.一般原则及责任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一般原则(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审计约定书;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限制;审计工作底稿等等2. 风险评估及应对支配审计工作;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被审计单位运用效劳机构的考虑;重要性;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施行的程序3.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存货监盘、函证、分析程序、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工程的方法、会计估计的审计、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关联方、持续经营、首次承受托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期后事项、管理层声明。4.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利用其他的工作;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利用专家的工作5.审计结论及报告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比
15、拟数据;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6.特殊领域审计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验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银行间函证程序;及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财务报表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限制准则(一)两项准则:.5101业务质量限制准则(事务所层面);.1121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限制(审计工程的负责人层面)目的是保证审计质量(二)职业道德标准方面:遵守职业道德标准的措施;保持独立性(三)客户关系和详细业务的承受和保持(四)人力资源政策(聘请业绩评价人员素养专业胜任实力职业开展晋升薪酬等)(五
16、)业务执行:指导、监视和复核层层落实;询问文化到处表达;意见分歧需妥当解决;留意工程质量限制复核(六) 业务工作底稿:出具报告后60天内要归档;保密及平安性限制;工作底稿的全部权归属于事务所。(七)监控:主任、副主任或具有专业胜任实力的人。四、职业道德标准案例:安稳财务舞弊案例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掌控美国20%的电力和自然气交易;经营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2万多人,营业收入打破1000亿美元,财宝500强排名第7。但2001年10月16日宣布第三季度亏损为6.18亿美元。3000多个 ( )实体:这一特定目的而临时设立的从事某项交易或一系列交易的实体。美国会计准则没有对是否须要
17、合并的财务报表作出规定。20世纪90年头末才出台相关指导政策,但不合并财务报表的条件比拟宽松,安稳始终不合并,蓄意进展表外融资( ),进步信誉等级。19972000年期间高估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数十亿美元的负债,公司以不符合重要性为由回绝了安达信的审计调整建议,导致1997至2000年期间高估净利润0.92亿美元,其中仅1997数额就高达5100万美元,占当年调整前净利润的48.65%,但这并未影响安达信出具无保存意见的审计报告。安达信在安稳事务中存在的问题:1.安达信出具严峻失实的审计报告和内部限制评价报告。2.安达信对安稳公司的审计缺乏独立性。3.安达信在已觉察安稳公司的会计问题的状
18、况下,未实行必要的订正措施。认为其会计政策过于激进4.销毁数以千计的审计工作底稿,阻碍司法调查。缘由:(1) 安达信不仅为安稳公司供应审计鉴证效劳,而且供应收入不菲的询问效劳;(5200万美元,其中询问收入2700万美元)(2) 安稳公司的很多高层管理人中为安达信的前雇员,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至少损害了安达信形式上的独立性;(3) 政治献金(2000年度的国会选举中捐赠99万美元)。(一)职业道德:是对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实力和职业责任等的总称。(二)行为规则的根本内容:独立、客观、公正; 一般标准和会计原则概念;对客户、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和惯例等(三)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诚信;独立性
19、;客观公正;专业胜任实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第四章 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一、 职业责任(一)关于职业责任的几个概念1.对财务报表的责任2.审计失败3.企业经营失败4.审计风险(二)发觉错误和舞弊的责任1.错误及舞弊的概念:2.发觉错误及舞弊的责任(三)揭露违背法规行为的责任1.违背法律法规行为的含义2.发觉违背法律法规行为的责任二、 法律责任(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和种类1.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改变中的法律环境;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二)外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1.对托付人的责任2.习惯法下对第三人
20、的责任3.成文法下对第三人的责任(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1.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2.公司法的规定3.证券法的规定4.刑法的规定5.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三、 避开法律诉讼的对策1.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缘由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低下;审计人员专业胜任实力不够;对被审计单位状况理解不够;审计程序不当;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慎重;审计证据不充分;没有恰当的审计工作底稿;对客户舞弊的探讨及重视不够;欺诈行为的存在2.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应对措施严格审计程序;加强行业监管;还击恶意诉讼;弥补社会公众期望差3.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应对措施严格遵循职业道德标准;建立质量限制制度;慎重选择合伙人;招收合格人员并予以
21、适当的培训和督导 ;签订业务约定书;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取风险基金或购置责任保险;聘请律师第 3 次课程教学方案一、教学的大纲:第五章 审计目的及审计过程第六章 审计证据及审计工作底稿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审计产生和开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驾驭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及类别、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缺乏之处;同时,也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根本概况。三、教学内容第五章 审计目的及审计过程第一节 审计目的(一)审计目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审计目的是在肯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理论活动所期望到达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表达了
22、审计的根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构造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影响因素: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的确立的根本因素;审计实力是影响审计目的确立确实定性的制约因素;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的成为现实的审计目的;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职业团体(二)审计总目的审计总目的的演化第一阶段: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审计目的第二阶段: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目的第三阶段:查错防弊和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两目的并重现阶段我国审计总目的: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目的和原则的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意见
23、: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即财务报表是否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即财务报表是否在全部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详细审计目的详细目的确实定根据管理层认定;及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及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及列报相关的认定 第二节 审计范围(一)审计范围的含义审计范围是指针对特定审计对象所开展的审计理论活动在空间上所到达的广度。在原有审计中,审计范围要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来确定。总的来看,审计范围较狭窄,封闭。(二)确定审计范围的根据审计人员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限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范围,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
24、几点: 1、将综合性评价所认定的失去限制和限制薄弱的业务系统或业务环节,包括健全性评价认为审计检查监管成果不全或工程结论不明确的,以及符合性评价认为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系统和环节,列入审计范围。2、将特定时间内未得到良好限制的业务系统和业务环节,列入审计范围。3、固有风险较大的经济业务。第三节 财务报表循环各循环之间的关系:货币资金筹资与投资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选购与付款循环员工效劳与消费循环第三节 审计目的的实现过程1.支配审计工作2.施行风险评估程序3.施行限制测试和本质性程序4.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第六章 审计证据及审计工作底稿第一节 审计证据(一) 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
25、和审计人员获得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二)审计证据的特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审计证据的牢靠性(三)获得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检查纪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视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一)编制目的供应充分适当的纪录,作为审计报告的根底;供应证明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证据(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总体审计谋略、详细审计支配、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
26、件等。此外,审计工作底稿通常还包括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工程组内部或工程组及被审计单位实行的会议记录、及其别人士(如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等。(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归档期限;归档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归档后的变动;保存期限(五)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审计报告日后应纪录的事项:1.遇到的例外状况2.施行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得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3.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变动及其复核的时间和人员第三节 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1.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2.利用专家工作3.考虑内部审计工作第 4 次课程教学方案一、教学的大纲:第七章 支配审计工作第四章职业
27、责任及法律责任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审计产生和开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驾驭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及类别、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缺乏之处;同时,也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根本概况。三、教学内容第七章 支配审计工作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支配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已经具备执行业务所须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实力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状况及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不一样理解(二) 客户的承受及保持v 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和经济环境的状况v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详细审计业
28、务施行相应的质量限制程序v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标准的状况v 商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相关条款(三)审计业务约定书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编制报表采纳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的支配;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审计和内控的局限性和风险;管理层须供应的帮助和工作条件;注册会计师接触信息的权利;管理层对其声明确实认;注册会计师须保守商业隐私;审计收费支配 ;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签约双方法定代表的签字盖章3.审计业务约定书范例见教材P141第二节 总体审计谋略和详细审计支配(一)总体审计谋略1
29、.总体审计谋略的制定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界定审计范围;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的,以便支配审计的时间支配和所需沟通的性质;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工程组的工作方向2. 总体审计谋略的内容:向详细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向详细审计领域安排资源的数量;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如何管理、指导、监视这些资源的利用;总体审计谋略范例见教材P147(三)详细审计支配1.详细审计支配的内容:支配施行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支配施行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须要施行的其他审计程序;详细审计支配的范例见教材P1502.总体审计谋略和详细审计支配的关系: 在详细审计支配执行的过程中,须要对总体审计
30、谋略进展调整(四)审计过程中对支配的更改支配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应视详细状况对总体策略和详细支配做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五)监视、指导及复核影响监视、指导和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因素: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困难程度;审计领域;重大错报风险;执行审计工作的工程组成员的素养好转业胜任实力(六)对支配审计工作的纪录纪录的内容:对总体审计谋略的纪录;对详细审计支配的纪录;对审计支配重大修改的纪录(七)首次承受托付的补充考虑1.针对建立客户关系和承接详细审计业务施行相应的质量限制程序。2.假如被审计单位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应根据职业道德标准和审计准则的要求,及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
31、(八)及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1.重要性的含义2.重要性确实定v 确定支配的重要性程度应考虑的因素v 重要性的定量和定性考虑 v 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程度3.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其影响v 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的关系v 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4.评价错报的影响v 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v 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的影响v 及重要性相关的纪录第三节 审计风险1.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误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3.审计风险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
32、及重要性的关系:反向关系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正向关系4.审计风险的应对 总体应对措施包括:v 向工程组强调在搜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疑心看法的必要性v 分派更有阅历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v 供应更多的督导v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留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理解v 对拟施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第 5 次课程教学方案一、教学的大纲:第八章 风险评估第九章 风险应对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审计产生和开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驾驭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及类别、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缺乏之
33、处;同时,也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根本概况。三、教学内容第八章 风险评估第一节 风险评估的含义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v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v 运用分析程序v 视察和检查v 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第二节 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即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包括:v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以及其他 外部因素v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v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v 被审计单位的目的、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v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第三节 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限制v 内部限制的根本理论v 理解限制环境: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及落实;对胜任实力的重视;治理层的
34、参及程度;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构造及职权和责任的安排;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v 理解风险评估过程:风险的来源;识别经营风险;评价风险评估过程的设计及执行v 理解信息系统及沟通v 理解限制活动v 理解对限制的监视第四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 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在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的过程中识别风险;将识别的风险及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络;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重大财务报表错报的可能性(二)可能说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状况宏观方面:包括所在地经济稳定性、市场状况、监管环境、行业环境等。企业方面:包括
35、进入新的业务领域、采纳新技术、发生收买等重大事项、困难的合营或联营、困难的融资形式等。会计方面:重大会计调整、应用新的准则或制度、会计计量过程困难、经济业务有重大不确定性等。(三)重大错报风险的层次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及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余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四)内部限制对财务报表可审计性的影响在下列两种状况下,应考虑出具保存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会计纪录的状况和牢靠性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管理层的诚信存在严峻疑虑2 须要特殊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3 仅通过本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假如注册会
36、计师认为仅通过本质性程序获得的审计证据无法将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承受的低程度,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限制,并确定其执行状况。4 对风险评估的修正 对风险的评估程度应随着审计证据的获得而进展适当的修正,并相应修改原支配施行的审计程序。第五节 及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v 注册会计师应将留意到的内部限制重大缺陷告知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或治理层。v 确定留意到内控偏向是否属于重大缺陷须要运用专业推断。下列状况通常说明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审计人员发觉了重大错报,而内控没有发觉 限制环境薄弱 存在高层管理人员舞弊迹象第六节 审计工作纪录第九章 风险应对第一节 针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
37、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一、总体应对措施1向工程组强调在搜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中保持职业疑心看法的重要性2分派更有阅历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供应更多的督导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留意不被管理层预先或事先理解5对拟施行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二、对源于限制环境的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1在期末而不是期中施行更多的审计程序2主要依靠本质性程序获得审计证据3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获得更有力的审计证据4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三、 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总体方案的影响1本质性方案: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本质性程序为主2综合性方案:将限制测试和本质性程序结合运用第二节 针对认定
38、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审计程序是针对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施行的审计程序,包括限制测试和本质性程序。(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设计:风险的重要性;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涉及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客户采纳的特定限制的性质;注册会计师是否准备获得关于内控有效性的证据(二)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的选择:选择本质性方案;选择综合性方案;两种方案下本质性程序都是必要的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一)进一步审计程序范围的含义指施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如:抽取的
39、样本量、视察次数等。(二)进一步审计程序范围确实定:重要性程度;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支配获得的保证程度第三节 限制测试一、 限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限制测试的要求: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限制的运行是有效时,须要施行限制测试仅施行本质性程序缺乏以供应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要施行限制测试二、 限制测试的性质1 限制测试性质的含义:是指限制测试所运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2限制测试性质的选择考虑特定限制的性质;考虑余认定干脆相关和间接相关的限制;考虑应用限制的自动化;考虑限制测试的目的;考虑施行本质性程序的结果对限制测试结果的影响三、 限制测试的时间1限制测试的时间是及通过限制测试
40、获得的审计证据的时间相关2对期中审计证据的考虑:获得限制在剩余期间改变的证据确定针对剩余期间还需获得的补充审计证据3对以前获得的审计证据的考虑 在以前审计中获得的证据是可以利用的,但要确定本期是否 发生改变。假如发生改变,须要测试限制的有效性。四、 限制测试的范围确定限制测试范围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执行限制的频率;在所审期间拟信任限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 ;证据的相关性和牢靠性;测试其他限制获得的审计证据;在风险评估时拟信任限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限制的预期偏向第四节 本质性程序一、 本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v 本质性程序的含义 是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施行的干脆用以发觉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41、包括细微环节测试和分析程序。v 施行本质性程序的总体要求 将财务报表及其所根据的会计纪录相核对 检查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做出的重大会计分录和其他会计调整二、 本质性程序的性质三、 本质性程序的时间v 对期中施行本质性程序的考虑 若在期中施行了本质性程序,应针对剩余时间施行进一步审计程序。v 对期中审计证据的考虑 若拟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延长至期末,应考虑针对剩余期间仅施行本质性程序是否足够。v 对以前审计获得的审计证据的考虑 一般而言,以前审计获得的证据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只有本期状况没有重大改变时,以前的证据才能用作本期证据。四、 本质性程序的范围第五节 评价列报的适当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
42、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考虑财务报表是否正确反映财务信息及其分类,对重大事项的披露是否充分。第五节 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v 完成审计工作前对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得审计证据的评价 根据施行的审计程序和获得的审计证据,评价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是否仍旧适当 是否已将风险降低至 可承受程度,是否须要重新考虑已施行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v 形成审计意见时对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 从总体上评价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运用职业推断第七节 审计工作纪录记录的事项包括:v 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v 施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v 施行的 进一步审计程序及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关系v 施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第十章 审计抽样和选择性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