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庆市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0169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重庆市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9年重庆市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重庆市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重庆市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9年重庆市老师资格(中学)教化心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心理学探讨说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更进程是( )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 A.变更 B.变更 C变式 D.突出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开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索问题这一特征说明儿童认知程度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教化心理学

2、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化心理学出版于,( ) A. 1903年 B. 1913年 C. 1914年 D. 1900年5.儿童自我意识开展的第三阶段是( )转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6.提出认知构造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 B.觉察教学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别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 A.觉察学习

3、 B.承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驾驭学习10.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一般与特别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化目的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 A.学问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B.学问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C.学问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学问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更程度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精确地意料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索,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

4、复述策略记忆14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娴熟地运用计算技能15.假设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嘉奖儿童细致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适宜的支配应当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催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转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像性、 与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7.元认知限制包括支

5、配策略、 与调整策略。18教化心理学是应专心理学的一种,是 的穿插学科。19我国心理学家在探讨国外形式的根底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形式,这一过程分为觉察问题、 、提出假设与检验假设。 20.教化心理学探讨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 与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 、技能学习与行为标准的学习。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开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在 。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觉察学习与 。24.问题的三个根本成分:给定、 与目的。25.教化心理学探讨认为,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三、名词说明(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6、3分,共15分)转自学易网 26.学习打算27.心理开展转28.创立性29.学问30.复述策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32.简述心理开展的根本特征。33.简述最近开展区概念及其意义。34.简述人格开展阶段理论的教化意义。3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五、阐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试阐述中学生品德开展的根本特征。37.试阐述学问学习的作用。38.试阐述青年初期的心理特点。2006年老师资格(中学)教化心理学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A 5.B 6.B 7.B 8.D 9.B 10.

7、A 11.C 12.D 13.C 14.B 15.D二、填空题16.原有认知构造 17.监视策略 18.教化学与心理学 19.理解问题 20.教学过程 21学问学习 22. 11、12岁一14、15岁 23.承受学习 24.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5呈倒U型关系三、名词说明26学习打算是指学生原有的学问程度或心理开展程度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学问时,那些促进或阻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开展的程度与特点。学习打算是一个动态的开展过程,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27心理开展,指个体从诞生、成熟、苍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更。28创立性是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

8、品的实力或特性。29.学问就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互相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本质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络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30.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留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四、简答题3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学问阅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的作用表达在三个方面:(1)迁移对于进步解决问题的实力具有干脆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阅历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实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化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

9、指导作用。32.(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开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确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连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开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根底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表现出心理开展的连续性。(2)定向性与依次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开展总是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与依次性。例如,感知运动心情动机社会实力抽象思维。尽管开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开展是不行逆的,也不行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开展可以因进展的速度、到达的时间与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开展形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开展的速度上、开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

10、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开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开展速率。 (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开展总要阅历一些共同的根本阶段,但在开展的速度、最终到达的程度,以及开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33.前苏联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开展程度,一是儿童的现有程度,即由确定的已经完成的开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开展程度,如儿童已经完全驾驭了某些概念与规则。二是即将到达的开展程度。这两种程度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开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开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状况下,借助成人扶植所能到达的解决问题的程度与单独解决问题所到达的程度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是两个邻近开展阶段间的过

11、渡状态。教化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开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化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日已到达的开展程度,还应当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开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开展的现有程度,走在开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开展区,从而走在开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开展区而到达新的开展程度。34.埃里克森的开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开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详细教化方法,有助于老师理解不同开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实行相应的措施。同时供应时机让学生理解社会、理解自我。通过探讨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35.(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驾驭学问,系统地阐述并解决

12、问题的须要。它以求知作为目的,从学问的获得中得到满意,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进步的内驱力是指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来赢得相应的地位与声威的须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老师、家长等)的赞许与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须要。五、阐述题36.第一,伦理道德开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样。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快速开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开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志向。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与道德志向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渐渐驾驭伦理道德,并听从它,表现为独立、

13、自觉地根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2)自我意识增加。在品德开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进步。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与监控性有明显的进步,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供应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稳固。由于不断地理论、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样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构造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相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互相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构造,使他们不仅根据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渐渐成为稳定的特性心理构造的一局部。第二,品德开展由动乱向成熟过渡。(

14、1)初中阶段品德开展具有动乱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照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乱性,表如今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加,但还带有确定程度的详细阅历特点。(2)高中阶段品德开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开展进人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整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如今能自觉地应用确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整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与世界观。37.(1)学问的学习与驾驭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化通过有支配、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珍贵学问阅历,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学问的学习与驾驭

15、是促进技能形成与实力开展的重要根底。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驾驭是以学问的学习为前提的。从大量探讨也说明,学问驾驭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与实力的开展。(3)学问学习是创立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创立看法与创立实力是个体创立性的两个主要标记,通过学问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立成果,这对于创立看法的获得起到了主动作用。同时,缺乏学问的头脑是不行能有创立性的,创立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38.青年初期指14、15岁至于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与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阅历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场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络的情感,如道德、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化的开展。他们不仅能比拟客观地对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志向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确定与自我否认常发生冲突。他们对将来充溢志向,敢说敢干,意志的坚毅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开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梦想。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