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768625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精品文档】第 11 页新梦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科目: 年级: 时间: 年 月 日 类型:基础 中等 偏难授课目的: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选考)掌握地球的结构补充:本章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要求掌握灵活运用和计算授课内容:(、知识点梳理 、典型例题讲解 、随堂练习巩固 、附带课后练习)注意:授课案必须按照四部曲完成,上完课后授课案必须要有教师红笔批注。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过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

2、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 地月系: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组成 地球 和月球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普通性:外观和所处的位置(地球在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使地表温度变化小,有利于地球上存在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天体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卫星等)。 天体

3、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八大行星:共面性、近圆形和同向性深度拓展:1、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维度: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离心力越大。 方向: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 气象条件:阴天少,雷雨天气少,云量少,云层离地表高,风速小。(最关键的因素) 人口密度:要选择人烟稀少的地区,沙漠地区。 地形、地质: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地质结构稳定。2、航天返回基地的区位选择 人烟稀少的地区 地势平坦开阔的草原地区,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和开展营救的地区 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兴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抢救等工作开展。随堂练习:1、宇宙中能自身发光发亮的天体是()A

4、行星B卫星C恒星D月球2.、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总星系D、地月系3、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的具体表现是()A.自转方向同其它行星一致 B.质量和体积同太阳相近C.公转轨道同太阳系其它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 D.有生命的存在4、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标出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2)填写天体名称A B C D E F G H I(3)J天体的周期是_(4)小行星带的位置在_和_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分

5、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光球层:肉眼可见色球层: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日冕层: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随堂练习:1、太阳能量的来源是:()A、氢气燃烧B、氦气爆炸C、核裂变反应D、核聚变反应2、关于地球大气上界接受太阳辐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接受太阳辐射较少B两极接受太阳辐射最多C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6、D全球接受太阳辐射均匀3、下列哪些时间可能发生日食()A初一B初七 C十五D二十三4、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A酸雨的形成B“磁暴”现象的产生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5、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徙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7、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

8、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

9、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

10、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

11、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随堂练习:1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D角速度不相同,线速度相同2北京某人依次向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各走100千米,其位置()A在原地B在原地

12、的东侧C在原地的西侧D在原地的北侧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A四季更替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在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上5、地球上全年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A、北极点B、南极点C、北纬30线上D、赤道上6.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365日6时9分10秒B24时C一个恒星日D23时56分7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8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

13、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天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9下列城市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悉尼B新加坡C广州D北京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1012题:10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度数永远不变C地轴与自转轨道的夹角D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B.图中角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1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热带变小B寒带变小C温带变小D五带范围不变13如果黄赤交角为

14、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京的太阳高度角无日变化B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全年不变C 原来的温带地区仍然存在四季D 极昼极夜范围变大14、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条纬线地方是相同B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自转,西边的时刻比东边时刻早C东八区的区时为8时,东九区的时间应该比北京早1小时为7时D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15我国的常用春季是()A.1.2.3月B.2.3.4月 C.3.4.5月D.4.5.6月1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上适当的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公转方向。(2)填空A节气_,日期_;直射纬线_B节气_,日期_;直射纬线_C节气_

15、,日期_;直射纬线_D节气_,日期_;直射纬线_(3)在轨道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S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 17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下降 ,横波则突然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厚度:平均约 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厚 ,约 33 千米,海洋较 薄 ,约 6 千米地壳。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Si、Al ; 硅酸盐类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

16、最广 结构: 上层为 硅铝 层,相对密度较 小,分布不连续。三 大 圈 层 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 ,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固态 特征,主要由 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组成。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 结构: 外核 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内核 呈 固态 态二、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减少。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17、水 圈 由 液态 水、 固态 水和 气态 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海洋 水、 陆地 水、 大气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陆地 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随堂练习:3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晃4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都明显增加BS波、P波都明显下降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5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

18、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6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2008年7月30日成都晚报消息:为了研究和了解地震破裂过程和发生机制,寻求监测余震的有效方法。经过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讨论,建议在龙门山断裂系实施科学钻探工程。在其主破裂区、余破裂区以及南端未破裂地区布设三口20003000米主孔科学钻,以加强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据此回答78题。7此次科学钻井的深度位于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8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

19、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B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C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D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10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

20、层ABCD读下图,完成1113题。11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属于内部圈层B属于外部圈层C圈层密度最大D圈层物质在不断循环更新12圈层的主体是()A生物B各种岩石C海洋D冰川13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ABCD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_是地震波纵波曲线,A是_界面。(2)字母A以上是_,主要由_组成。(3)图中A、B之间是_。(4)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核的物质接近_态,因为_波不能通过。答案:(1)N莫霍(2)地壳岩石(3)地幔(4)液横(S)授课案完成情况: 学生 已完成 需分 次课完成 优秀 良好 差课后巩固计划: 学生 已完成 需分 次课完成 优秀 良好 差课后巩固计划: 学生 已完成 需分 次课完成 优秀 良好 差课后巩固计划: 学生 已完成 需分 次课完成 优秀 良好 差课后巩固计划: 学生 已完成 需分 次课完成 优秀 良好 差课后巩固计划: 学生 已完成 需分 次课完成 优秀 良好 差课后巩固计划: 主任审核批复教案评分: A B C D 改进意见: 教导主任签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