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归因及其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归因及其对策.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归因及其对策 在现代快速节奏的生活中,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慢慢关注发展中的人,重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个性的健康发展程度。因此,小学更加迫切深入了解,在小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会遇到哪些不同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小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障碍。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需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做事态度。要想解决小学生交往问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那就需要学校与家庭配合,改善小学生与周围人的关系,特别是融洽他们
2、与亲人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让他们感到家庭和班集体的温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备心理,能够接受别人与之交往。同时要注意让他们扩大交往范围。当他们能够接受别人与他交往时,要多给予强化鼓励,也要能帮助他们主动与别人交往,从与亲戚交往,扩大到与亲戚的朋友交往;从与一个同学交往,到与这个同学的朋友交往,逐渐扩大交往范围,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对于严重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同比自己年龄小或低年级的学生交往,以显示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多与性格开朗的人在一起活动,情绪受到感染,也会使自己变得开朗起来。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在
3、人际交往方面,具有很明显的年级差异性。因此我认为,对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因人而异地帮助他们。1心理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主要通过交往主体的个性心理交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表现出来,个性是由气质、能力和性格三部分组成的整体结果,因此它对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除了这一核心的个性心理因素,还表现为交往技艺因素及交往行为因素,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归因整体。(一)交往技艺因素(1)性别问题:在小学生萌动的小心灵,特别是高年级男生女生中,这性别问题有着特别严重性,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小孩子的心理还存在着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偏见,封建思想的残余影
4、响这他们的看法,他们经常对表现很正常的男女交往起哄,而自己也不敢轻易与异性同学交往,怕受到周边同学的闲言碎语。其二,小学生的异性交往经历了由两小无猜自然交往到相互忽视、排斥,再到相互吸引的过程。从小学二年级起,男女学生就已经表现出相互忽视。到了小学高年级,男女学生进入青春前期,不仅由于行动上的差异减少了交往,而且又在心理上产生了羞涩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2)仪表问题:由于心理效应中的/第一印象作用以及小学生交往表面特征,长相丑陋、不修边幅、不讲卫生、没有风度等,甚至有些小学生因为周边有同学长得不是很标致,就从同学的外貌上给同学起绰号,进一步加深了同学间交往的隔阂,也造成彼此间交往的心
5、理障碍。因此,仪表问题也成为小学生交往不良的重要因素。2(3)语意问题:因为小学生认知的层面不一样,接触的世面也有所不同,小学生在语言交流过程总会不经意间说些不恰当的话。比如说,他们的谈话态度不诚恳,说话喋喋不休,语音语调不恰当,开玩笑不经头脑,没有分寸,还有轻易打断对方谈话等以及信息交流沟通不畅,被歪曲或误解,断章取义,造成语意的障碍。2(4)态度问题:小学生对同学的简单认识,交往过程的不友好态度,以及小学生交往双方态度不端正,存在偏见、歧视对方、各存异心造成的相互排斥。2(5)交往空间的狭小:大量出现的独生子女,使兄妹交往的机会缺乏。现代家居形式的改变,特别是城镇,使小学生交往的物质空间和
6、环境受到制约。更有甚者,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剧。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往往采取限制孩子的社会交往甚至与世隔绝的办法,强化儿童的学习意识,淡化儿童的社交意识,人为地剥夺了小学生本应获得的交往机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2(二)交往行为因素(1)认知失调:小学生交往双方在信息交流中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有自身的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对交往状况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评价出现了偏差。不良的交往很重要的一条是认知失调和不良的思维方式所致。人际往中的自我中心、刻板印象、先入为主、晕轮效应等认知偏见和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信念,既不能准确地理解同学,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7、必然导致交往行为的不当。因此,通过适当认知策略改变,如说服理解、情境讨论、互换角色、阅读辅导等,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人际关系。2(2)情绪失控:据观察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交往过程中,交往任何一方如果处于情绪不稳定时,周围人就难以与他们进行语言沟通,甚至有可能会产生更加恶劣的情绪。比如,在愤怒、苦闷、焦虑、怨恨、悲伤等不良情绪下都可能阻碍交往的进行。因此,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很重要的是情绪体验过程,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比他们一般的信息交流更加重要,要想促进学生人际情感由消极转化为积极,由表面现象深入到他们的内心,逐渐使其情绪保持相对的稳定,培养他们移情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2(3)
8、行为失当: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可以说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小学生的交往活动需要通过外显的交往行为来进行。但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相对贫乏的交往技能训练,使许多小学生不能完美地处理交往过程的行为等方式,造成交往上的被动因此一方面要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小学生熟练掌握交往技艺要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消除纠正小学生的不当交往行为,主要是攻击性行为及退缩性行为。2(三)个性心理因素(1)气质类型:在心理学上,气质型主要表现在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虽然气质无好坏之分,但胆汁质的小学生表现得比较冲动,富有攻击性。而抑郁质、粘液质的小学生退缩安静,他们喜欢独来独往。此外,
9、小学生个体的气质类型在人际交往的亲密性、稳定性及选择性上也各有不同,胆汁质、多血质的易于接近,交往选择上多而杂,但稳定性差。抑郁质、粘液质的是难以接近的,但稳定性强,选择上少而精。2(2)不良性格特征:这个因素会引起很多表现,比如小学生会在学校活动中,不尊重同学的人格,对同学缺乏感情、甚至有着仇恶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对人不诚实,自私,过分依赖他人,不懂什么是自尊心,怀有敌对与偏激情绪,喜欢猜忌同学,甚至有自卑心理,妒忌心强,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接受同学意见,傲气的心理,过于苛求同学等等。这些不良的性格很容易诱渐的,这些小学生会变得活跃起来了,而胆怯心理现象,也会逐渐消失。4另
10、外,还可以引导这些小学生一起参加课余游戏,一起和同学参加放学后的活动,一起在操场、阅览室等公共场所参加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引导他们由简单到复杂地去参与各种社交实践活动。并设法让他们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喜悦感,然后再逐渐去引导小学生独立与人交往。特别是有自负、逆反、倔强心理倾向的的孩子就更加不容易交到朋友。比如,有些小学生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出色,觉得其他人都比不上自己,有着很大的傲慢心理。慢慢的,他们变得非常的自负,甚至和同学或老师说话的语气都很冲,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即使是自己的错也不愿承认错误,还总是和别人唱对台戏。因此,他的同学们都不愿意理会他们,慢慢地他们变得没有朋友了。嫉妒心理也会给人际交
11、往带来极大的妨害。因此,要善于引导嫉妒心强的小学生学会控制排遣自己的嫉妒心理,同时告诉小学生,人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应该鼓励他们化嫉妒为力量,多去发挥自己特长的学科。对于那些有“势利”心理问题的小学生,他们喜欢吃东西,喜欢玩游戏,喜欢和有钱的小孩子一起玩,就是因为他们交朋友的动机不纯,也往往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友谊的可贵,告诉他们友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要克服功利心理,结交真正的朋友。2、从文明行为及个人修养方面来说, 对于喜欢欺负其他同学的小学生,他们的行为都是粗暴的、野蛮的行为, 与一个人的友善待人有礼是相去甚远的。伤害到别人、敲诈勒索别人的应该用法律来教育他
12、们, 告诉他们侵害了别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 他们的行为是一种违法的行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从而 “勿以恶小而为之”。对经常欺负女学生的男学生, 我会找他们聊天, 了解他们欺负女学生的原因。并告诉他们, 我们生活的班级是社会的雏形, 男女搭配合座能够增进互相间的交往, 能够在交往中取长补短, 享受成长带来的欢乐, 这并非单纯情感的满足。因为我们面临的社会不仅是两性合作的社会, 而且是两性优势互补的社会。只有在群体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体验、辨别, 才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我们也可以在与异性的交往中, 建立对自己的新认识, 了解自己的魅力所在, 从而增强自信心。3、对于小学生模仿大人
13、说些不文明的语言,甚至令人吃惊的脏话。这时这时, 教师就需要给他们指出这些话不文明在哪里。小学生知道说这些话的不合理、不文明的地方后, 他们的 “脏话”就会大大减少。还有一些小学生喜欢叫人的不好听的 “花名”, 并觉得这样好玩, 以此为乐。但是被叫的学生很不开心, 甚至有时会发生打架的事情。这是一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不道德的行为。这时,小学教师就应该教育学生, 比如说教师可以用孔子的话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样能让小学生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换成别人, 是否愿意被别人污辱地叫呢? 也许小学生想了以后, 都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道德。4、和小学生们相处多了, 教
14、师会发现有的学生较温文尔雅, 容易和别人相处。但是有些小学生却不是那样的, 一旦他们和其他学生发生一点小磨擦, 就容易动手打人, 造成同学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和僵持。这些小学生的行为和他们成长的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 因此大人的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多, 那些孩子受到父母的打骂越来越多。小学生缺乏爱,就会通过一些错误的方式发泄出来。如果那些小学生受到父母的打骂, 他们也许会把这些委屈发泄到其他同学身上。对于这些小学生, 唯有及时跟他们的家长联系, 说明孩子碰到的问题,让其父母注意教育方式。并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多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加强
15、家长的责任感。5、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 他们那种想表现的欲望越来越强, 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小团体的情况。这时, 他们会合伙欺负其他同学。对于这类小学生, 要用道理上给他们上课引导:,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 “君子同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同。”君子是以道义和他人团结在一起的, 而小人是以私利, 如欺负别人, 让别人痛苦走到一起的。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其道理不言自明。其次, 给他们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人多力量大, 很容易侵犯到别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 是很容易违法的。小学生一般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已处在违法的边缘, 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及时地告诉他们这种行为的严重性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
16、的形式、途径、内容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形式、途径、内容也在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还会不断地有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出现。因此,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对策进行辅导和教育,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众所周知,人离开社会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的个体,总会同他人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发生相互作用,自热而然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互相交往和联系,影响的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卫生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小学生养成独特个性,共性的影响源。因此,采取有效又可行的对策解决小学生人际交往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显得非常必要。参考文献:1苏彦捷,赵红梅,毕延文.中小学生学习和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中小学管理,2005.2陈文彬.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