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 第1章依据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单机容量50MW以下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值的下限为( )。A. 50% B. 100% C. 75% D. 8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規定的有关要求。现考纲 已取消,不需记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 )等作业。A.爆破 B.挖掘 C.钻探 D.装修答案:A,B,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
2、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防治环境污染和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B.严禁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C.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
3、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D.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关于海岸工程建设项目说法,错误的是()。A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引进技术和设备,必须有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防止转嫁污染B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海j宾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C在海洋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D在红树林和珊珊礁生长的地区,可以建设毁坏少量红树林和珊湖礁生态系统的
4、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答案:D解析:某海水营养指数以4 为阑值判断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该指数中用到的指标有( )oA COO B 叶绿素a C 总氮D 无机磷答案:A,B,C解析:以下活动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有( )。A、在渤海湾进行旅游开发B、在长江进行捕捞C、远洋油气钻探造成我国专属经济区污染的D、近海陆域内企业排污造成海域污染答案:A,C,D解析:见教材P130 。防沙治沙法所称的“土地沙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因气候变化形成土地沙化B.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形成土地沙化C.因人类不合理活动形成土地沙化D.其他因素导致的土地沙化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考察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
5、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法律只能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因气候变化形成土地沙化无法规定。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 第2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说法中,符合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规定的是()。A.为确保污染防治效果,某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在主题工程运行时也同时投入使用B.某企业由于排污情况的不确定性,其废弃处理设施在主体工程设计完成后,方启动设计C.由于实际产能未能达到设计产能的一半,为节约能耗,某企业关停了两套废水处理设施中的一套D.为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效果,某企业自行改造与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不同的废弃治理设施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
6、四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B项,废气处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C项,企业不得擅自关闭废水处理设施;D项,废气治理设施不符合批准的环境会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金矿釆选扩建项目题干 某拟扩建金矿来选项目,现有矿石开釆规模约迪3600t/d,井下开来、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用。评价医域内有地表沉陷发生。釆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积。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
7、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重金属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清液回用。 扩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来场,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一山谷型冲沟新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2,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采矿废石为I类一般工业废物.排入乙废石场。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仍临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棑。问题1.在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2.说明氰化矿
8、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危险废物贮存和填埋处置环保要求,并简述理由。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并简述理由。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答案:解析:1.在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答:(1)地下水:包括村庄地下水、尾矿库下游地下水;堆棚渗滤液收集池及下游地下水;因氰化矿渣、尾矿浆中含有重金属,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以及抽排矿井涌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2)噪声:选厂噪声、运输道路沿线噪声;破碎、选矿噪声源强大,会对周边居民区产生不利影响。(3)地表沉陷情况:包括沉陷范围
9、、深度等;井下开釆容易导致地表沉陷,引发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有必要进行监测。(4)生态:废石场占地及植被情况;工程对生态影响比较明显,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坏有一定的持续性,有必要进行监测。:本题主要考察矿山开釆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的识别。对于矿山开采类项目,其环境影响有生态影响、污染影响和特殊影响(地表沉陷)。2.说明氰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危险废物贮存和填埋处置环保要求,并简述理由。答:氰化渣属于危险废物,本工程的贮存与填埋要求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理由如下:(1)草袋没有防渗功能,不能装在草袋内,也不能堆放在不符合环保要求、不能防风、防雨、防晒
10、能力差“堆棚”内,普通水泥做的地面,容易产生裂缝,防渗功能差;即本工程目前所釆取的措施不能保证氰化废渣临时贮存的安全。(2)适时运往由环保部门批准的另一化工厂填埋也不符合要求,要弄清该化工厂所设填埋场的类型,不能将氰化废渣与其不相容的固废填埋在一起。: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处置的有关要求。实际考察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理解掌握情况。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并简述理由。答:(1)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将进一步加剧,地下水水位下降。(2)乙废石场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及其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问题。(3)尾矿库因扩建而增大了库区
11、占地对生态的破坏。(4)尾矿库溃坝风险对生态的不利影响。(5)扩建时地面相关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本题主要考察金矿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一般从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景观、地表沉陷、地下水水位下降、尾矿库溃坝等方面着手回答。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答:(1)甲废石场需关注服役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对地下水的污染,会不会在洪水情况下发生崩塌等问题。(2)乙废石场需关注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影响、扬尘影响、能否保障洪水渲泻的畅通,是否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边景观造成的影响。:废石属于一般固废。由于甲、乙两个废石场服役期不
12、同,需要关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也从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景观、溃坝等方面着手回答。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和 卢经验性标准来判别水温是否分层,当( )时,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答案:B解析:2022-59.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生产活动是( )。A.海湾养虾B.水库捕鱼C.湖泊驯养鸬鹚D.海湾养殖海带答案:C解析:某新建项目产生的温排水排入附近河流,下列属于水温影响减缓措施的有()。A.优化冷却方式减少排放量B.余热利用降低热污染强度C.合理选择温排水口的布置D.优化河流的功能区划答案:A,B,C解析:2022-5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
13、防治法,关于编制和实施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核设施主管部门会同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地质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B.国务院核设施主管部门会同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C.国务院核设施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质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D.国务院核设施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在坏境影响评价的基础重编制报国
14、务院批准后实施答案:C解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某城市轨道列车长度为100m,距 离线路中心线( )m以外时,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A. 25 B. 33 C. 50 D. 100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简化声源的条件和方法。答案显然,考生需记忆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 第3章生态影响型项目影响源识别的内容有( )。 A.工程行为识别 B.污染源识别 C.重点工程识别 D.敏感目标识别答案:A,B,C解析: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除主要产生生态影响外,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其影响源识别主要从工程自身的影响特点出发,识别可能带来生态影响或污染影响的来源,包括工程行为
15、和污染源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类功能区新建锅炉禁止新建以()为燃料的锅炉。A.汽油 B.重油 C.柴油 D.渣油答案:B,D解析:一类功能区新建锅炉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2022年)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监测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测定B.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在燃料耗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测定C.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D.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2m处任意点答案:D解析: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监测点应选在距
16、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处任一点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 )(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A.每日1次 B.每日2 次 C.每日3次 D.每日4次答案:A解析: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在非平坦的评价范围内,地形的起伏对污染物的()会有一定的影响。 A.传播 B.积聚 C.传输 D.扩散答案:C,D解析:在非平坦的评价范围内,地形
17、的起伏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会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下列符合钢铁投资建设项目的最低条件的是()。A.烧结机使用面积130m2B.电炉容积50tC.焦炉炭化室高度达到3.4mD.转炉容积150t答案:D解析:根据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规定,钢铁投资建设项目的最低条件暂定为:烧结机使用面积达到180m2及以上、焦炉炭化室高度达到4.3m及以上,高炉容积达到1000m3及以上、转炉容积达到100t及以上、电炉达到60t及以上。某工程影响范围4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 响,以下情况可判别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2级的是( )。A.水的理化性质
18、改变 B.生物群落相对同质C.生态群落生物量减少40% D.区域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判别。考生需总结规律记忆并理解。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 第4章(2022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A. 依法评价 B. 早期介入C. 科学评价 D. 突出重点答案:B解析:一、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 . 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 . 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
19、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2022年)某新建化工厂平面布局分为一区、二区两个厂区、一区危化品库甲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25t、甲硫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10t,二区危化品库甲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35t、甲硫醇储罐涉及最大储量为20t。甲醇临界量为10t,甲硫醇临界量为5t。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22),该化工厂危险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为()。A.12 B.4.5 C.7.5
20、 D.6】答案:C解析:在事故风险源项分析过程中,应考虑的情景包括()。A:开、停车过程B:环保设施发生故障C:生产设施发生泄漏D:正常稳定运行答案:C解析:在事故风险源项分析过程中,应考虑的情景是生产设施发生泄漏。开、停车过程,环保设施发生故障,正常稳定运行均属于非正常工况。以下说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的是()。A: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一级和二级B: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C: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D:各级环保部门应当监视、监测
21、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关闭矿山,必须提出()及有关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并按照国家规定报请审查批准。A:矿山闭坑报告B:矿山闭坑申请C:矿山关闭报告D:关闭矿山申请答案:A解析:我国现有环境噪声标准中,主要评价量为()A.等效卢级和计权有效感觉噪声级B.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连续噪声级C.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 A计权等效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噪声级答案:C解析:(2022年)某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原
22、始含水率为96%,欲将污泥量降为原来的10%,应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 )。A.40%B.50%C.60%D.70%答案:C解析:不管浓缩还是脱水工艺,污泥量会减少,但干污泥的质量和体积不会变化,设含水率96%时污泥体积分别为V 1,污泥量降为原来的10%时候体积为0.1V 1,含水率为x,则有:V 1*(1-96%)=0.1V 1*(1-x);解得x=60%;提示:此题不是很严谨,只有在污泥含水率大于65%的时,才能忽略掉干污泥密度和水密度的差异,但题目求出的是6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 第5章已知某一段时间内不同时刻的瞬时A声级,要求计算该时段内的等效声级,采用的计算
23、方法是()。A:算术平均法B:能量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调和平均法答案:B解析:等效连续A声级指在某段时间内的不稳态噪声的A声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连续不变的A声级来表示该时段内噪声的声级,又称等能量A声级。某水泵外形最大尺寸为2米,若利用点声源公式预测远距离声级,源强测点距水泵中心的最小距离应为()。A.1米B.2米C.4米D.5米答案:D解析:点声源的定义为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r)成反比。从理论上可以认为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就可视为点声源。对于单一声源,如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
24、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即d2Hmax=22=4米。所以源强测点距水泵中心的最小距离应为5米。#露天金属矿改扩建项目 某大型金属矿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釆选规模为1.5X10 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釆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和选矿废石,尚有约8.0X104m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 现在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X
25、10 6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为2.6X10 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土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矿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河。采矿排水进入A河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有排放口下游3500m处。 在A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
26、下游5000m,1#3#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矿区周边有2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A河断面上游,乙村位于A河3#断面下游附近。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建设的工程和环保措施。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并说明理由。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答案:解析: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建设的工程和环保措施。答:(1)续建工程拟利用的原铁矿排土
27、场,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拦泥坝出水回用设施;(2)续建工程的尾矿库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坝后渗水池(或消力池),且尾矿库及渗水池需采取防渗措施;(3)需配套建设续建工程选矿厂至尾矿库的输送设施;(4)露天铁矿闭矿后,需对原铁矿选矿厂采取改造利用或进行处理;(5)破碎、磨矿、筛分车间的粉尘治理设施;(6)泥石流防护工程。(7)尾矿库与选矿厂废水排放的监测设施。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答:(1)含重金属的扬尘或粉尘污染源: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选矿中的破碎、磨矿、筛分;(2)排放(特别是非正常排放)的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源:选厂排水设施;尾矿及排水设施;采场涌水及处理站
28、。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并说明理由。答:(1)对甲村饮水不会产生影响。因甲村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1#监测断面的上游,且所处满足要求段的水质不超标,其距离拟建工程选厂排水口也较远(4500m以外)。因此,拟建工程选矿排水不会影响到甲村。(2)对乙村饮水将产生影响。因为乙村位于本工程新建排水口下游1500m附近,虽然现状水质不超标,但根据现有采选规模较小的铁矿排水口下游100Om的2#断面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来看,续建规模较大的本工程营运后排水可能会导致乙村所处满足要求段出现重金属超标。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答:本工程对农业生态影
29、响的主要污染源为:(1)采场及釆矿中的凿岩、爆矿、铲装、运输;(2)选矿厂的破碎车间、磨矿车间和筛分车间;(3)采场涌水处理站及选矿厂排水设施;(4)尾矿库及其渗水池。主要污染因子是:粉尘、铜、铅、锌、镉。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建设的工程和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尽管本题是单纯的提环保措施的题,但需要考生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作答,因此只有在正确、完整进行影响识别和判断后才能提出环保措施。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
30、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并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举一反三: 本题虽然表面上看属于判断题,但需要采取环保的观点在进行分析、类比、定性预测后才能得出结论,这也可以看出案例分析考试的特点在逐步注重实践,注重细节。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
31、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举一反三: 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大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分析:(1)废气扬尘影响农田土壤环境质量;(2)废水排放进入农田影响农田灌溉水质(3)渗滤液泄漏污染地下水间接影响农田水质等方面(2022年)某建设项目位于规划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A.敏感B.较敏感C.不敏感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循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从资源能源利用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B
32、:从区域或行业层次进行循环经济分析C:从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D:从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率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答案: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包括:从企业、区域或行业等不同层次,进行循环经济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优化废物处置途径。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包括( )。A.压缩过剩产能 B.优化产业空间格局C.加快淘汰落后产能D.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答案:B解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包括: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坚决停建
33、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査时,应调查()。A.化肥流失率 B.农药施用量C.生物多样性 D.化肥施用量答案:A,B,D解析: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章 第6章(2022年)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r0和r的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公式Lp(r)=Lp(r0)-15lg(r/r0)近似计算该线声源的噪声影响时,应满足的条件是()。A.r l 0 且 r 0 l 0 B.r l 0 且 r 0 l 0 时,可近似简化为:L p (r)=L p (r 0 )- 20 lg(r/r
34、 0 )即在有限长线声源的远场,有限长线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 当 r l 0 /3 且 r 0 l 0 /3 时,可近似简化为:L p (r)=L p (r 0 )- 10 lg(r/r 0 )即在近场区,有限长线声源可当做无限长线声源处理。 当 l 0 /3r l 0 ,且 l 0 /3r 0 l 0 时,可近似计算:L p (r)=L p (r 0 )- 15 lg(r/r 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预防为主、
35、防治结合、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综合治理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治理答案:A解析:关于污水处理厂(站)高程布置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 水污染治理工程不应建在洪水淹没区B. 7(污染治理工程的出水水位,应高于受纳水体的高水位c. 进行水力计算时,应选择距离最长,损失最大的流程,并按中等设计流量计算D. 污染物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重力流,需要提升时应设置相应的提升设备答案:A,D解析:选项B的正确说法是: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出水水位,应高于受纳水体的常水位。选项C的正确说法是:进行水力计算时,应选择距离最长、损失最大的流程,并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36、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A.生态机理分析法B.图形叠置法C.质量指标法D.生产力评价法答案:B解析:图形叠置法,是指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方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图形叠置法有两种基本制作手段:指标法和3S叠图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 )进行评价。A. 综合指数法 B. 标准指数法C. 加权平均法 D. 南京指数法答案:B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是指(
37、)。A.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关联度的区域B.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C.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区域,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D.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人文环境保护区域,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有特别关联度的区域。答案:B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2版)第三条的规定,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是()。A:客观、公开、准确B:客观、公正、准确C:客观、公开、公正D:公开、公正、准确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四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