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原则.ppt(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中医护理原则关于中医护理原则2022-8-18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5页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辨证施护重点:难点:难点:辨证施护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预防为主,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掌握三因制宜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5页中医护理原则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基中医护理原则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所收集的客观资料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所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分析,从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分析,从而制定出的治疗和护理原则。而制定出的治疗和护理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5页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2、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最好的医生,是让人在没有病的情况下防止得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5页一、未病先防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是要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是要防止病邪侵害。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5页一、未病先防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一)养生 又称摄生 ,即增强正气,使津气血旺盛,阴阳和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预防疾病,延年益寿。1、顺应自然规律2、重视情志调护3、注意饮食起居4、加强身体锻炼5、药物预防。现在学
3、习的是第6页,共35页1、顺应自然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由于对自然界适应能力不同,故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5页“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体化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体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保养阳气,以促进人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保养阳气,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居上宜体的新陈代谢。起居上宜晚睡早起晚睡早起;初春咋暖还寒时;初春咋暖还寒时注意保暖注意保暖;饮食上宜选用;饮食上宜选用辛甘微温辛甘微温之品。之品。 夏季夏季
4、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最易发泄,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最易发泄,因而要注意养(保全)阳(气)。起居上宜因而要注意养(保全)阳(气)。起居上宜晚卧早起晚卧早起;中;中午暑热最盛之时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适时午睡,避炎热、消疲劳;饮食上宜,避炎热、消疲劳;饮食上宜清淡爽口,易消化清淡爽口,易消化,勿贪凉饮冷太过,保养阳气。,勿贪凉饮冷太过,保养阳气。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5页9“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季秋季万物成熟,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逐渐增长万物成熟,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逐渐增长。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
5、阴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起居上宜,保津养阴。起居上宜早卧早起早卧早起;饮食上宜服用滋阴之品;饮食上宜服用滋阴之品,防燥护阴防燥护阴。 冬季冬季万物收藏,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因而要注意万物收藏,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因而要注意敛阴护阳,养藏为本。起居上宜敛阴护阳,养藏为本。起居上宜早卧晚起早卧晚起;饮食上宜;饮食上宜热热食食,燥热辛辣之品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燥热辛辣之品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5页102、重视情志调护 情志变化,是人体对自然界的客观反映,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
6、也可损伤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如: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去妒忌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5页3、注意饮食起居 饮食有节,主要包括不可暴饮暴食,不吃不洁食物,克服偏食,只有这样,才可避免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正气旺盛,抗病能力增强。起居方面顺应四节气候变化安排作息时间,劳逸集合,以保持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甘伤肾,过苦伤肺,过辛伤肝。”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5页4、加强身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可使气血流畅,经络通达,肌肉健壮,关节灵活,脏腑功能旺盛。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
7、为主五禽戏、太极拳、气功、武术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5页5、药物预防 预防接种、药物调补、药物免疫等,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及抗病能力。中药对某些疾病有很好的预防能力。如板蓝根、大青叶等预防流感、腮腺炎,茵陈、栀子预防肝炎,青蒿预防疟疾。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5页一、未病先防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二)防御邪气 即防御病邪侵害,减少疾病发生。平时讲究卫生,注意四时气候变化,注意各种意外发生,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传染,减少疾病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5页二、既病防变第一节第一节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后,要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8、。(一)早期诊治 病邪往往由表入里,有浅入深。因此早期要抓住时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防止传变 疾病的发展传变有一点的规律,一般外感热病多以六经或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内伤杂病多以脏腑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或经络传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5页 施护必求其本,是中医护理学的主导思想, 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和护理。 根据药物的性味与疾病现象和本质的逆从关系,可分为正治、正护法和反治、反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5页一、正治与正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 是采用与病变本质相反的药物或措施来治疗和护理疾病的方法。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一致的病
9、症。(一)寒者热之寒者热之: 寒邪致病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或取温热护理法的治护方法如: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的姜汤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5页一、正治与正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二)热者寒之热者寒之:如:胃热口臭可用寒凉的连翘、菊花等治疗。 热邪所致热象,用寒凉药治疗或取寒凉护理法的治护方法。(三)虚则补之虚则补之:如:气虚证可用温补的人参、黄芪等方药治疗。 虚性病症表现虚侯,用补益药治疗及补益护理法的治护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5页一、正治与正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四)实则泻之实则泻之:如:胃肠积热引起的便秘可用寒凉苦泻的大黄治疗。 实性疾病表现实象,
10、用攻逐泄实药治疗及攻下护理法的治护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5页二、反治与反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 采用与病变假象一致假象一致的药物来治疗和护理疾病的方法。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不完全一致的病症。 用热性药物治疗及用热护法护理具有假热征象的病症的方法。(一)热因热用热因热用:如:阴寒内盛引起的下利清谷,由于阴寒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出现不恶寒,面赤如妆等假热之象。此时应用温热之法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5页二、反治与反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二)寒因寒用寒因寒用:如:热厥证中,除了壮热,烦渴饮冷等表现外,由于里热盛极,阻遏阳气不能外达,又可
11、表现出手足厥冷(胸腹仍热)等假寒之象。此时应用寒凉的药物和方法治疗。 用寒性药物治疗及用寒护法护理具有假寒征象的病症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5页二、反治与反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 用补益药物治疗及用补益法护理具有闭塞不通的虚证方法。(三)塞因塞用塞因塞用:如:脾气虚引起的腹胀大便不通,可用健脾补气的方法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5页二、反治与反护法第二节第二节 施护求本施护求本 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及用通护法护理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的方法。(四)通因通用通因通用:如:宿食內停,阻滞胃肠引起的腹泻,应用消食导滞的药物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5页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2、,常用来说明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因果关系,以及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等。本是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现象,是事物的次要矛盾。标本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第三节第三节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5页第三节第三节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本正气、病机、缓证、先病、原发病等;标邪气、症状、急证、后病、继发病等。标本缓急的原则: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5页一、急则治标第三节第三节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指在标证甚急,可能危及生命时,护理人员应先紧急配合抢救,迅速采取措施以解除危急症状(标),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本证的原则。如:大出血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
13、6页,共35页二、缓则治本第三节第三节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指标证不急或标证经处理后已缓解的情况下,针对疾病本质,从而解除疾病症候的治疗原则。如:滋阴润肺法治疗肺阴虚所致的咳嗽(百合,玉竹,沙参,石斛,阿胶,麦冬,桑葚等);补气法治疗气虚自汗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5页三、标本兼治第三节第三节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指标本俱急或标本俱缓的情况下,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包括治本为主,兼以祛邪,或以祛邪指标为主,兼以扶正的方法。如:气虚感冒,气虚为本,感冒为标,益气解表之法,标本同治。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5页一、扶正祛邪的含义祛邪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的一种治疗和护理原则主要适用于实证实
14、则泻之发汗、涌吐、攻下、消食、祛痰、活血扶正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和康复能力的一种治疗和护理原则。主要适用于虚证虚则补之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针灸、推拿、气功、食养、体育锻炼、精神调摄等。第四节第四节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5页二、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第四节第四节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1、攻补应用合理,即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2、掌握虚实的主次关系,决定攻补的先后与轻重缓急。3、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扶正是为了祛邪,使疾病早日痊愈,祛邪是为了扶正,消取致病因数对机体正气的损伤,因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三、三、扶正祛邪的关系扶正祛邪的关系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
15、5页一、同病异治 第五节第五节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一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的不同,或疾病所取得阶段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故反应出的症候也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如感冒可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的症候,而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祛湿解表等不同的治法和护理方法。第五节第五节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5页二、异病同治第五节第五节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某些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和症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
16、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故可用补中益气的治疗与护理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5页一、因时制宜第六节第六节 因时、因地、因人施护因时、因地、因人施护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法。如:感冒夏季炎热,腠理疏松开泄,易于出汗,受风寒而致病,辛温发散药不宜过用,护理上注意固护津液。而冬天腠理致密,则用辛温发散重剂,护理上可饮食热粥以助汗,使寒从汗解。第六节第六节 因时、因地、因人施护因时、因地、因人施护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5页二、因地制宜第六节第六节 因时、因地、因人施护因时、因地、因人施护 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差异,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护理方法。 如:西北高原山区气候寒凉干燥,人们多食乳肉面粉,体质较壮,易感风寒,多用辛温解表及温热法护理;东南平原地区气候温热潮湿,人们多食鱼虾大米,体质柔嫩,易感湿热,多用清凉解表和化湿法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5页三、因人制宜第六节第六节 因时、因地、因人施护因时、因地、因人施护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护理方法。(一)年龄:小儿用药宜轻,慎补忌攻;青壮年可攻,药量稍重;老年人多补。(二)性别:女性经带胎产,用药需谨慎。(三)体质: 强弱、寒热、阴阳之偏。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