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471801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 献 综 述题 目 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一、前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依靠政府出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拓宽融资渠道。9

2、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BOT项目融资作为筹措资金的一种新方式,以其突出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项目融资模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采用BOT方式不仅能减轻政府的负担,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拉动消费、缓解就业压力,同时能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但是由于BOT融资过程复杂,加之我国风险管理理论与手段的落后,各种风险贯穿在项目的全过程,这就需要项目投资者对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管理,以保证BOT项目顺利实施,并且使项目参与者都能达到共赢。所以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成为BOT成功的关

3、键。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所谓BOT项目融资,是东道国政府与私营财团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公共基础建设项目。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项设施,并通过提供产品或收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合理利润。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移交给东道国政府。一般来说,BOT项目融资中存在两大类风险,即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这些风险的管理一般包括风险分析与实施风险对策。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BOT项目融资风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二、主体部分自从1984年BOT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之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开始

4、对BOT投融资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相比国内,国外的项目融资发展比较快,应用也比较成熟,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是通过BOT融资方式在具体的实例中应用进行研究,不过由于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别,因而对BOT投融资方式的研究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一)国外关于BOT项目融资风险的研究BOT项目融资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相比国内比较成熟,有很多学者对其融资结构、风险控制、操作程序等进行研究,并撰写了大量文章对BOT项目进行分析探讨。Sudong Ye,Robert L. K. Tiong(2003)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认为特许期的设计在BOT项目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并分析了几种B

5、OT项目特许期的设计方法,如净现值法、方差法或专家评估法,指出了对不同的特许权期限结构需要有科学的评估标准,可行的评估手段以及对评估结果要有正确的理解。Prasanta K. Dey, Stephen O. Ogunlana(2004)认为BOT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类、风险分析、风险态度和风险应对(或风险分担)。对风险的分类有很多,但所有的风险都有助于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风险分析有助于建立财务、技术可行性,所以这是风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政府对BOT项目风险都采取规避态度,希望转嫁给私人机构承担。YiannisXenidis, Demos Angeldes(2005)提出B

6、OT项目的金融风险是对财务计划的现金流具有负面影响的风险,某种程度上可以危及项目的可行性或限制的盈利能力。所以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贷款风险、需求下降的风险、竞争风险、税务风险、通货膨胀率的波动风险、货币风险和不利的国际经济风险等。对这些风险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BOT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二)国内关于BOT项目融资风险的研究 1、BOT项目融资的特点及现实意义我国学术界对BOT投融资方式的研究有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1994年以前是对BOT投融资方式的概念引入阶段,1994年初到1995年末是对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推广和运用的目的和意义的探索阶段和运作方式介绍,从1996年开始,随着B

7、OT试点项目的实施,对运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开始有了较深入的探讨。戚晶(2009)指出BOT有以下特点:(1)充分利用项目经济状况的弹性,减少资本金支出;(2)能利用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的特点,拓宽资金来源,减轻债务负担;(3)能利用有限追索权的特点,加上其它风险管理措施,合理分配风险,加强对项目收益的控制和保留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能提高竞争力,创造较多商业机会;(4)融资成本较高,因此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也高;(5)投资额大、融投资期长、收益的不确定性大;(6)合同文件繁多、复杂;(7)有时融资杠杆能力不足,且母公司有时仍需承担部分风险;(8)适用范围有局限,较适用于盈利性的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项目。宋志

8、东(2004)认为项目融资是一种具有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形式,主要依赖于项目的现金流量和资产来安排的融资活动。在BOT项目融资方式的现实意义问题上,BOT方式利用外资可减少政府直接财政负担。大大分散政府的投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政府的债务风险,有助于吸收先进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减少以至克服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寻租”活动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滕一峰(2007)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得出BOT项目融资方式能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其次BOT融资方式能够打破垄断,提高效率和工程质量。另外还能吸引民间资本(或外资)投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9、风险由投资方、承包商、设计者、供应方与使用方承担风险,大大降低政府承担风险的范围,也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成功。2、BOT项目融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BOT融资方式是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形成实施的,目前国内很多大型项目都采用BOT融资方式,很多项目也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在我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蔡明凯,邓春光(2007)提出BOT投资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同时操作不够规范和透明,很多项目运作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是依靠人际关系来实现的;(2)市场竞争混乱;(3)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4)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5)人才资源匮乏。

10、何亚丽,张君(2006)总结出BOT存在的问题有项目投资人参差不齐,造成政府无从选择;其次市场竞争混乱,尚未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价机制;再次对BOT投资方式的认识还不到位,特许合同各不相同;最后我国还缺乏BOT专业投资人才并且缺乏统一的法律与政策指导。3、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分析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这些风险问题对项目经济收益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分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范江成(2005)把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分为系统外风险和系统风险,系统外风险又具体包括不可抗力风险、政府的越权干预风险、违约风险、投标不成功的风险、竞争不充分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国有

11、化风险、政府的越权干预风险、公共政策及法律变化风险、违约风险、投标不成功的风险、竞争不充分风险、利率变化风险、外汇汇率风险、原材料来源和价格变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非系统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竞争性风险、完工风险、环境风险、运营维护风险等。朱建华(2010)通过举例将BOT风险大致分为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又包括完工风险、经营风险、市场与收益风险、汇率变动与经济增长的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而政治风险又分为国有化或征收风险、政府对项目营运的干预、战争等恐怖行动、拒付债务和废弃合同、以及外汇管制和汇兑风险。王广起(2005)以画图形式将BOT融资模式分为4个阶段,即特许(期)一建设

12、(期)一运营(期)一移交(期),并从项目公司和政府的角度分别阐述各自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但这些风险都可分为两大类,即不可控制风险(政治、政策风险,经济与金融风险与不可抗力风险)和可控制风险。康绍大,马葵,陈金香(2010)的研究成果显示:BOT融资方式的风险的表现形式为信用风险、完工风险、生产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和环境保护风险。4、BOT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策略针对BOT融资的不同风险,学者提出了风险管理的不同方法。范江成(2005),康子群(2009)根据BOT项目融资的不同风险分别提出解决措施,主要是对上文提到过的不同风险提出相应的策略,认为对这些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就

13、是风险管理。康绍大,马葵,陈金香(2010)得出的结论是BOT风险管理是各参与方通过协商和共同努力,将项目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减至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具体的防范策略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转嫁和风险集合及自留。王振坤(2009)认为项目风险管理是基于项目全过程的管理活动,所以把风险管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督,并详细对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所采取的措施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分析。余睿武,车春鹏(2005)概括风险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对策(风险回避策略、风险减轻策略、风险分散策略和转移、风险自留策略)以及风险控制。三、总结部分BOT项目

14、融资方式自1984年被提出后,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国内外大量学者已对这些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别,因而对BOT投融资方式的研究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本综述从相关文献中采撷精华,对BOT项目融资方式的风险与风险管理问题等进行了概述,使我们对此领域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有大概的了解,为本论文全面的认识此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与归纳,我发现了以下问题:(1)国外的文献研究中,大多数理论对项目融资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辨别、分析、控制和管理风险,并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15、更多是表面展开对BOT投融资方式的研究。(2)目前国内对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主要是一些较为初步的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很少使用计算与推理,对风险的量化分析重视不够。(3)大多数理论都是对具体某一领域的研究,而对BOT融资风险管理的共性分析较少,另外由于基本是对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所以对风险的分析与管理方法不够全面。随着BOT项目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相信关于BOT项目融资风险的理论与相关法律规定将日臻完善。本论文将综合从BOT项目融资的各阶段全面提出风险管理方法,并结合嘉兴运河文化公园的BOT融资方式具体分析,提出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参考文献1 戚晶.建设项目中BOT融资模

16、式优缺点分析.科技风,2009(14):P97.2 宋志东.BOT融资中的风险分担及合同管理.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P28-31.3 滕一峰.浅议BOT项目融资方式.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3):P66-68.4 蔡明凯,邓春光.BOT模式在我国环保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探讨.山西建筑,2007(10):P21-22.5 何亚丽,张君.BOT模式在我国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煤炭工程,2006(12):P107-109.6 范江成.BOT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施工技术,2005(8):P39-42.7 朱建华.论BOT项目的风险与风险分担.法制与社会,2010(

17、3):P96.8 王广起.BOT投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中国给水排水,2005(9):P85-88.9 康绍大,马葵,陈金香.BOT项目投融资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会计之友,2010(6):P35-37.10 康子群.BOT模式在公路项目中的风险分析及管理措施.商业文化,2009(11):P57.11 王振坤.BOT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9:P84.12 余睿武,车春鹏.浅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战略管理.经济师,2005(5):P290.13 张极井.项目融资.中信出版社,1997:P56-79.14 孟凡超.浅析我国政府在促进BOT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基建管理优化,2010

18、(1):P39-42.15 卢兆江.BOT模式及风险管理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6):P34-35.16 卢有杰.值得重视的BOT项目.建筑经济,1993(7):P29.17 杨光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融资.中国工业经济,1995(7):P17-18.18 余劲松.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5:P106-107.19 Clifford Chance法律公司.项目融资.华夏出版社,1998:P98.20 戴大双.项目融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P126.21 Sudong Ye, Robert L.K.Tiong. The effect of concession period

19、 design on completion risk management of BOT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3(7): P471-482.22 Prasanta K. Dey, Stephen O. Ogunlana.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build-operate-transfer projects.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4(4): P334-346.23 YiannisXenidis, Demos Angeldes. The financial risks in built-operate-transfer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5(5): P431-4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