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不在一分钟-论滑铁卢的一分钟.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4662841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胜败不在一分钟-论滑铁卢的一分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胜败不在一分钟-论滑铁卢的一分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胜败不在一分钟-论滑铁卢的一分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败不在一分钟-论滑铁卢的一分钟.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胜败不在一分钟胜败不在一分钟 -评滑铁卢的一分钟的英雄史观【导语】【导语】 : 滑铁卢的一分钟是一片历史特写,其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在仔细阅读文章之后,对文章中作者将“一分钟的命运”系于格鲁希身上,不断批评、贬低其能力和形象,语言有所浮夸,没有从多个角度出发, 我将从多个角度来重新认识, 了解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失败的原因,以及这篇文章中所夹带的作者的主观情绪对文章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指向性、指向性、客观、多角度、滑铁卢、英雄史观客观、多角度、滑铁卢、英雄史观【结束语】【结束语】 : 滑铁卢兵败的原因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证明,而不应该将历史与命运用英雄

2、史观系于“一分钟”之上, 滑铁卢的一分钟对失败的原因描写的太主观,太过片面单薄,有瑕疵。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 1.滑铁卢的一分钟原文大学语文滑铁卢的一分钟原文大学语文 2. 2.拿破仑传拿破仑传 3. 3.欧洲通史选章欧洲通史选章滑铁卢的一分钟 是一片历史特写, 其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的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1942 年在孤寂与理想的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滑铁卢的一分钟 是一片历史特写,作者将拿破仑和格鲁希这两个历史人物置身于人类命运及其个人命运的历史重大关头进行塑造, 生动的表现出他们的精神世界与性格特征,作者将拿破仑雄狮一般的英雄

3、气概和他的神情焦灼, 格鲁希的唯命是从、 畏首畏尾和优柔寡断的平庸无能,以及他在失败后的自怨自艾都表现的栩栩如生。但是我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之后, 对作者的文章的指向性并不十分认同, 作家将“一分钟的命运”系于格鲁希身上,主观情绪上不断批评,贬低格鲁希的能力与形象,并在文章中心直接将拿破仑的战败和欧洲历史改变的原因归结于格鲁希元帅的无能和畏首畏尾, 优柔寡断。这显然有些太过于感情用事, 为了证明我的论点,我将会通过自己阅读的心得与认识对拿破仑历史性兵败提出自己的看法。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一世同英、 俄、普、奥等国组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之间的一次大规模会战,战役发生于 1815 年,战场在今天比利时布

4、鲁塞尔南边小村滑铁卢。本来, 反法同盟军入侵法国是非正义的, 但它打着欧洲各族人民反拿破仑的旗号煽动民族情绪,很快集结上百万大军;法国虽然是防御性的卫国战争,但拿破仑曾奴役过欧洲各国,又不敢放手发动法国人民起来卫国,只征集不到20 万人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认为当时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因此在莱茵河、意大利、西班牙方面, 只布署了少量兵力把守。他决定争取主动,在同盟军未会齐之前,击溃英、普联军。1815 年 6 月 12 日,拿破仑率 12 万 5 千人进军比利时,用突击方法切开英、普两军,然后迅速击溃了 8 万普鲁士军队; 接着令格鲁希元帅率3 万人尾追普军, 自已率主力与

5、威灵顿率领的 6 万英军决战。18 日,拿破仑率主力约 6 万人抵达滑铁卢。双方都明白此时的战局。威灵顿长于防守,他认为只要拖住、挫败法国的进攻,援军很快便到,就可以赢得胜利。拿破仑认为,早一天发起进攻,消灭或击溃英军,同盟军队的集结支援就没有意义了。拿破仑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以密集队形猛攻英军中央阵地, 并突破了阵地,双方伤亡巨大。战斗从上午9 时打到下午 1 时,法军无力扩张战果。再说追击普军的格鲁希并未意识到拿破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于6 月17 日按预计方向追击普军,然而敌人始终没有出现,连被击溃的普军撤退的踪迹也没有找到。滑铁卢战役正当格鲁希元帅在一户农户用早餐时, 他

6、的脚底下微微震动起来, 所有的人都悉心细听。从远处传来沉闷的渐渐消失的大炮声, 从声音判断,至多只有 3 个小时的路程,几个军官用印第安人的姿势伏在地上, 试图进一步听清方向。 从远处传来的沉闷回声依然不停地隆隆滚来。这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声音。 格鲁希征求意见,副司令热拉尔迫切地说“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第二个发言的军官补充到:只是要快!所有的人都毫不疑心, 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了进攻,一次重大的战役已经打响, 可是格鲁希却拿不定主意。他习惯于惟命是从,习惯于看到皇帝天才的目光, 然后不假思索地服从命令, 然而这次让他来独立决断时, 他还是拿出了皇帝给他的纸令:追击撤退的普军!热拉尔看到他如此

7、犹豫不决,便激动起来, 急冲冲地说:“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这简直不是请求,好象是当着20 位军官下命令,这使格鲁希非常不快。他用严厉和生硬的语气说: “在皇帝撤回成命之前, 我决不偏离自己的职责!军官们绝望了,而隆隆的大炮声却在这时不详地沉息下来了。热拉尔作出了最后的努力,他恳求至少能让他率领自己的一师部队和假设干骑兵赶到那边的战场上去。格鲁希考虑了一下,然而他只考虑了一秒钟,历史就在他手上变了。他使劲地摇了摇手。他说, 把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 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它。这就样,他拒绝了这一违背皇帝命令的行动。军官们都沉默了。在 1815 年 6 月 18 日的早晨

8、, 在比利时瓦尔姆的一家农舍里, 是否决定驰援滑铁卢战场的决定在一分钟左右定下来了。 这一历史瞬间的决定不仅决定了格鲁布元帅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法国的命运和整个19 世纪世界历史的命运。然而,这一决定出自一个迂腐人的嘴巴,这是多么的不幸!下午 1 点钟,拿破仑的 4 次进攻虽然被击退下来, 但拿破仑看出了英军的空隙, 要组织下一次冲击。他用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给格鲁希,却毫无音信,他立即给格鲁希写了一封信,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赶紧与自己靠拢, 并阻止普军向威灵顿的战场集结。 不幸的是, 直到黄昏,格鲁希还没有到。 不断有普鲁士军队增援到战场上, 最后出现的是布吕歇尔元帅率领的普军

9、主力。整整撕杀了一天的拿破仑军队绝望了(一)(一)关于“格鲁希使战争失利论”的认识。关于“格鲁希使战争失利论”的认识。不少拿破仑传记认为他是战役失利的最大祸首。 但我任为有相当的夸大成分。如按路德维希的传记,11 点半,80 门大炮齐轰,战斗开始。这是不对的,80门炮轰击是下午 1 点。实际上上午打霍高蒙的炮兵仅是第 2 军师属炮兵加克勒曼军的骑炮,而且第 2 军属 12 磅炮被调到东侧加入戴尔隆方向的炮群。所以上午的炮击也就 40 门炮左右,这些炮没象下午 1 点时组成一个大炮群,而是以连为单位作支援火力。 故格鲁希先听到这种规模的炮击而判断为后卫作战并不能说其糊涂。再者,即使 1 点格鲁希

10、灵机一动,向滑铁卢进军,能起多大用已难说了。普鲁士的比络第 4 军离战场 16 公里左右,凌晨4 点就出发了。格鲁希下午1 点离战场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但已失去了 7 小时行军时间,到战场仗也早打完了。虽然比洛因雨后路不好,及一些阴差阳错慢了不少,格鲁希也一样难,两条河要过,一个普军骑兵团一直监视其行动。 当然格鲁希判断上及应变能力不佳,但在全局情况掌握有限条件下,不应对其要求过高。还有就是,战场上的决策是很难的。拿破仑在利尼实际上只是和普鲁士 4 个军的 3 个交战,最大的第 4 军 3 万 6 千人未来得及到战场。而且法军基本是在猛打普第 1,2 军,第 3 军无大损失。拿破仑这样的高手不

11、会不清楚对手剩余的实力。分兵太少很容易让对手轻易吃掉,再从后面对拿破仑前后夹击。问题是格鲁希的追击不成功,18 日晨已被普军甩下了十几公里。这一方面是格奈森诺组织的太好,一支新败之师以如此快速度调整好,几年前的普军是作不到的。 另一方面格鲁希也不敢逼近过急, 敌军远比他多, 搞不好就会成库尔姆第二,在不清楚滑铁卢将有决战境况下,这种谨慎也可理解。也许最好的时机在 18 日凌晨 3 点, 拿破仑深夜起床确认威灵顿决心决战时。这时通知格鲁希向主力靠拢或不惜冒险快速进军缠住普军尚来得及。 到次日上午再指望这支部队已晚了。格鲁希是位勇敢果断的骑兵指挥员。毫无疑问,格鲁希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 但在需要

12、独立指挥作战及指挥大型战斗时, 格鲁希显然缺乏想象力和信心。拿破仑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详细的指示。(二)(二)对滑铁卢战败原因的分析对滑铁卢战败原因的分析1.1. 战略进攻失误战略进攻失误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 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但是在 1814 年侵入法国的联军却并没有因粮食缺乏而崩溃。拿破仑曾奴役过他国,而且这次面对的对手是欧洲各国的联军,在联军第一批集结65万人,还有 30 万军队将

13、在秋天到达,总数有百万之众的情况下,法军仓促之下,仅组织了28.4 万人的正规军,力量如此悬殊。拿破仑变防御为进攻,以图各个击破敌军、掌握主动权的计划是非常出色的,但终究成功的可能性较小。2.2. 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 个月内组织了 28.4 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在滑铁卢的一分钟里,茨威格曾这样描述到:“拿破仑大概也知道,格鲁希既不是气吞山河的英雄,也不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他只不过是一个老实

14、可靠, 循规蹈矩的人,但他自己的元帅, 一半已经在黄泉之下, 而其余几位对这种没完没了的风餐露宿的戎马生活十分厌倦,正怏怏不乐的呆在自己的庄园里呢。 所以,拿破仑是出于无奈才对这个中庸的男子委以重任的。”足以证明,拿破仑的法军人才不足,战斗力弱,而且法军在滑铁卢的决战时,进攻被迫采用师纵队,每营成三列横队,每师则形成正面200 人,纵深24-27 列的庞大方阵,行动笨拙。3.3. 战斗中没有及时歼灭普军战斗中没有及时歼灭普军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英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6 月 16 日,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1 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6 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

15、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拿破仑也没有在 16 日黄昏组织追击普军,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鲁西元帅率3.4 万人追击。但为时已晚,格鲁西根本没有找到普军,反而浪费了大量兵力,却使普军最后与英军会合,参加了滑铁卢的战斗。4.4.兵力分散,调动不及,法军将领不称职兵力分散,调动不及,法军将领不称职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派出内伊大军迂回普军右翼,结果内伊突遇英军2 万,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后仅缓慢的派出1 军团,也没能到达战场。在滑铁卢决战时,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 而是分出三分之

16、一的兵力, 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致使该部脱离战场。a.a. 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 2 万英军纠缠,致使 8 万普军未被歼灭。 b. b.格鲁西元帅却是墨守成规,其在滑铁卢以3.4 万的兵力,由于其之前在接到了拿破仑的命令。所以听到滑铁卢炮声, 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援。 其部下 4 军团司令吉拉尔将军一再力谏,都被其拒绝。c.c.而作为总参谋长的苏尔特元帅,也是不称职的。第一次担任此职的苏尔特,尽管于18 日晨及时的提醒了拿破仑调回格鲁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议,但其参谋部的组织却是千疮百孔。 法军在里尼、 滑铁卢一再不知

17、敌情。 在里尼, 参谋部竟不知普军右翼远处有。两万英军,在内伊被牵制时,也没有及时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战场。而6 军团竟因驻地远,调动迟,而未能赶到。在滑铁卢,参谋部既不知普军来援,也不知格鲁西的去向。在滑铁卢战役中, 法军表现了极大的勇气, 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惨败,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5.5.法国对拿破仑重登皇位心生不满法国对拿破仑重登皇位心生不满 1814 年 3 月 31 日为反法联军击败,被迫退位,被囚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被推翻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刺刀保护下在法国复辟。法国人民尽管对拿破仑有所不满,但更加痛恨波旁王朝的复辟,拿破仑利用这种情绪,于1815 年 3

18、 月潜回法国,3 月20 日重返巴黎,重登皇位。正在维也纳开分赃会议的欧洲各国君主又拼凑了第七次反法同盟,6 月 18 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再败法军,拿破仑第二次退位,被流放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由此可见,拿破仑的再次登基的民心不足, 这也是导致他无法得到大量兵力, 导致战斗力不足的原因之一。6.6.天气条件不利,传令不及时天气条件不利,传令不及时原文中描述: “北方的暴雨下个不停,拿破仑的师团步履艰难地在黑暗中前进。个个浑身湿透。每个人的靴底上至少有两磅烂泥。没有任何藏身之处,没有人家,没有房屋。连麦秆稻田也都是水淋淋的,无法在上面躺一下。 ”在看过相关的视频资料后我了解到这恶劣的天气状况下,

19、炮击根本就达不到其原有的力度,炮弹大都陷在泥地里炸不开花。 其次,天气条件对法军士兵的战斗力也提出了极大地挑战,对其体力和意志力的打击是致命的。7. 7.对手精明,意志坚强对手精明,意志坚强原文中描述“17 日,拿破仑率领全军到达四臂村高地前,威灵顿,这个头脑冷静、意志坚强的对手已在高地上筑好工事, 严阵以待, 而拿破仑的一切部署也从未有像这一天一样的细致周到,他的军令也从未有像这一天那样清楚明白。 他不仅反复斟酌了进攻的方案, 而且也充分估计到自己面临的各种危险, 即布吕歇尔的军队仅仅是被击败, 而并未被消灭。这支军队随时可能与威灵顿的军队会合。 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性, 他抽调出一部分部队去跟

20、踪追击普鲁士军,以组织他们会合。 ”所以,拿破仑的对手不仅兵力雄厚,而且精明,意志坚强。三作者茨威格的主观情绪视角作怪三作者茨威格的主观情绪视角作怪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年轻时游历世界各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后因孤独和妻子双双自杀。从茨威格的生平事迹中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出他的性中“英雄主义” “命运史观” “豪迈的文人性格和敏感的心灵” 这些成分较多, 使得其在文章写作中介入了一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观点,以至于将拿破仑描述为“雄狮般的”并对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表现出了强烈的惋惜情感。茨威格笔下的滑铁卢的一分钟充满了英雄史观

21、的情感表达,即唯心主义历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 把人的思想、 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 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些伟大人物的历史。群众史观,即唯物史观。它从社会存在决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所以茨威格以“英雄史观”对滑铁卢兵败进行描写,并把这“千古之恨”按在格鲁希元帅的名下,是在欠缺说服力。滑铁卢的兵败原因需要从多方面、 多角度来分析证明, 而茨威格的 滑铁卢的一分钟将历史系于一分钟之上, 系于格鲁希元帅一分钟的考虑之上, 尽管文章流畅, 人物描写细致,但终究最重要的文章指向性太过单薄,缺乏说服力,文章有所瑕疵。总结总结至此,我认为如果文章是很可观的描述滑铁卢的战败的话,那么,文中把战败的主要责任推到法军将领格鲁希头上, 这种结论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是主观感情投入到文章写作中的结果,作者之所以将本文命名为“滑铁卢的一分钟”是因为作者主观情绪太盛,从那假设有假设无的一分钟上下功夫, 明显是为了到达文章的情绪效果而没有把战役的胜负和各种方面的因素联系到一起去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