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第2课时烷烃导学案--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第一节第2课时烷烃导学案--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烷烃知识链接Hi,在开始挑战之前,先来热下身吧!1.烷烃的通式: 。 2烷烃的结构特点: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 键,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 原子相结合,以任意一个碳原子为中心都是 结构。 学习任务(一)读教材,首战告捷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并做好色笔区分吧。(二) 试身手, 初露锋芒让我们来试试下面的问题和小练习吧。问题1烷烃的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即熔沸点逐渐_,相对密度逐渐_。(1)所有烷烃均_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2)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烷烃为_态(新戊烷常温下也为气态)。C5C16为_态,C16以上为固态。(3)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
2、链越多,沸点越_。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问题2烷烃的化学性质通常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分解反应(1)通常较_,_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也不能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2)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3)在光照条件下,烷烃与Cl2、Br2等卤素单质的气体发生_反应,生成多种卤代产物和相应的卤化氢气体。烷烃与卤素单质发生一卤代反应的通式为:CnH2n2X2CnH2n1XHX,CnH2n1X可与X2继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卤代物,甚至多卤代产物。练习1.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氯气在光
3、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A1.25 mol B2 mol C2.5 mol D4 mol【思路点拨】发生取代反应时,Cl2分子中的两个Cl原子只有1个取代H原子,并不是两个Cl原子都去取代H原子。【变式】甲烷和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得到的有机产物是()CH3ClCH2Cl2CHCl3CCl4A只有 B和的混合物C只有 D的混合物(三)攻难关,自学检测让我们来挑战吧!你一定是最棒的!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 B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C碳原子间
4、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D烷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变式】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 B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C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D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思路点拨】烷烃就是饱和链烃,结构和性质稳定。(四)找规律,方法总结1.甲烷结构与性质的记忆口诀性质稳定是甲烷,光照氯代四连环;立体构型四面体,易燃防爆分解难。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每有1 mol氢原子被取代,需消耗1 mol氯气。 3取代反应: 。4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 ,
5、密度逐渐 ,其中碳原子数不超过4的烷烃标准状况下为 体。5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烷烃燃烧的通式为 。测一测,大显身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瓦斯爆炸往往与矿坑中的甲烷有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点燃甲烷不必事先进行验纯B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C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D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会爆炸2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中,正确的是()反应后Cl2完全反应而CH4有剩余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最后有CH4、Cl2、CH3Cl、CH2Cl2、CH
6、Cl3、CCl4、HCl七种物质共存只有CH3Cl和HCl两种产物A B C D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C2H2B2HICl2=2HClI2CCH42O2CO22H2ODCH4Cl2CH3ClHCl4已知一些烷烃的沸点,甲烷:164 ;乙烷:89 ;丁烷:1 ;戊烷:36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A约40 B低于164 C低于89 D高于36 二、填空题5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4种烷烃,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烷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上述气态烃,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_(填序号,下同)。(3)在120 、1.0110
7、5 Pa条件下,某气态烃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烃为_。参考答案知识链接Hi,在开始挑战之前,先来热下身吧!1.烷烃的通式:CnH2n+2(n1)。 2烷烃的结构特点: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相结合,以任意一个碳原子为中心都是四面体结构。学习任务 (二) 试身手, 初露锋芒让我们来试试下面的问题和小练习吧。问题1烷烃的物理性质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即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1)所有烷烃均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2)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烷烃为气态(新戊烷常温下也为气态)
8、。C5C16为液态,C16以上为固态。(3)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问题2烷烃的化学性质通常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分解反应(1)通常较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也不能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2)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3)在光照条件下,烷烃与Cl2、Br2等卤素单质的气体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卤代产物和相应的卤化氢气体。烷烃与卤素单质发生一卤代反应的通式为:CnH2n2X2CnH2n1XHX,CnH2n1X可与X2继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卤代物
9、,甚至多卤代产物。练习1. 【答案】C【解析】1 mol CH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各0.25 mol,该四种取代物中n(Cl)0.25 mol(1234)2.5 mol,即1 mol CH4中被取代的氢原子为2.5 mol,每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1 mol Cl2,故消耗的氯气为2.5 mol。举一反三:【变式】D【解析】无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都会得到各种氯代物的混合物。 (三)攻难关,自学检测 【答案】D 【解析】CnH2n+2是烷烃的通式,A错误;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xHyOz的有机
10、物完全燃烧,其产物也是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碳原子间全部以单键相连的链烃才是烷烃,C错误;取代反应为烷烃的特征反应,故烷烃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通常状况下,烷烃性质很稳定,跟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应。烷烃都易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在一定条件下,烷烃都能与氯气等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变式】【答案】AD 【解析】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全部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而达饱和,无论是碳碳键还是碳氢键,都是单键。选项A说法正确;烷烃属饱和链烃,其化学性质一般比较稳定,通常烷烃不与酸、碱、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反应,选项B
11、说法不正确;因分子通式CnH2n+2中的氢原子已达完全饱和,因此符合通式CnH2n+2的有机物一定是烷烃,选项C说法不正确;烷烃在光照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这是烷烃的主要特性之一,选项D说法正确。 【总结升华】符合通式CnH2n+2的一定是烷烃,取代反应是烷烃的主要特征反应之一。(四)找规律,方法总结 1.甲烷结构与性质的记忆口诀性质稳定是甲烷,光照氯代四连环;立体构型四面体,易燃防爆分解难。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每有1 mol氢原子被取代,需消耗1 mol氯气。3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4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
12、升高,密度逐渐增大,其中碳原子数不超过4的烷烃标准状况下为气体。5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烷烃燃烧的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u 测一测,大显身手1【答案】A【解析】A项,甲烷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先验纯,错误;B项,甲烷燃烧放热,是很好的气体燃料,正确;C项,煤矿的矿井中有很多的甲烷气体,容易燃烧爆炸,所以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正确;D项,空气中甲烷含量在5%15.4%(体积)范围内遇火将会爆炸,所以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爆炸,正确。2【答案】B【解析】有机化学反应进行不彻底,故反应后有CH4和Cl2剩余,产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3【答案】D【解析】A属于分解反应,B属于置换反应,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燃烧),D属于取代反应。4【答案】A【解析】依据烷烃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可知,丙烷的沸点是介于乙烷和丁烷之间,即高于89 ,低于1 ,A项符合上述要求。5【答案】(1)CnH2n2O2nCO2(n1)H2O(2)(3)【解析】(1)烷烃的燃烧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2)1 mol上述气态烃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丁烷消耗O2的量最多。(3)由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可知:1nn1,n1,即为甲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