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五 免疫调节 综合练习(A卷) (1).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4640011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五 免疫调节 综合练习(A卷)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五 免疫调节 综合练习(A卷)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五 免疫调节 综合练习(A卷)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五 免疫调节 综合练习(A卷) (1).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配套新教材】新高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五 免疫调节 综合练习(A卷)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体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属于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2.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 B.体内的抗体一般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3.下列关于免疫器官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扁桃体内部有很多

2、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B.胸腺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C.脾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D.骨髓是免疫细胞的发生地,也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力是在与抗原的接触中获得的B.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癌细胞属于免疫防御功能C.皮脂腺分泌脂肪酸杀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5.T淋巴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两种细胞参与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可将病原体消化处理并暴露抗原片段B.抗原信号不影响Th细胞中基因的表达C.图中的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

3、原D.图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膜的紧密接触6.研究发现某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值B. 这种糖尿病是患者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C. 使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的药物可以缓解病情D. 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7.如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中会暴露隐藏的抗原,过程都有细胞因子的作用B.c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C.X细胞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清除8.下图表示某儿童先后

4、两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其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点对应时刻是第一次接种时间,第二次接种时间在E点B.CD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C.DE段抗体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记忆细胞数目增多D.BC段相应的浆细胞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9.人体在感染某种病原体a后会产生相应抗体,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甲细胞的质膜上都有识别a抗原的受体B.当乙细胞被a抗原活化后分泌白细胞介素-2C.丙、丁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核酸未发生改变D.丙细胞产生分泌的物质在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10.过敏反应是指一些人对生活中某种物质,如花粉、某些食物、灰尘等产生强烈

5、的免疫应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质差的人初次接触花粉或某些食物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D.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功能过弱而产生的11.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12.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IV主要攻击人

6、体内的B细胞,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B. HIV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没有核糖体C. HIV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 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就是指艾滋病13.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这种传染病B.注射一定量的淋巴因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C.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相关器官,可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D.新生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可避免各种疾病的侵扰14.接种新冠疫苗可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下列关于新冠疫苗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灭活新冠疫苗已经经过处理,丧失了致病毒性B.灭活或者减毒的新冠疫苗,都保留了其抗原特性C

7、.灭活新冠疫苗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需接种两次D.注射新冠疫苗,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能力15.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繁殖复制。如图为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人体的乙肝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功能。由题干中信息可推知,图中的细胞毒细胞指的是_细胞,靶细胞主要指的是_细胞。(2)穿孔素在靶细胞表面形成管道,细胞外的颗粒进入靶细胞,靶细胞因相关基因被激活而崩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的_(填“凋亡”或“坏死”)。(3)当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产生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答

8、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可以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A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D正确。2.答案:B解析:A、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一道防线 , A 错误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 B 正确 ;C、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 C 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D 错误 .3.答案:B解析: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内部

9、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A正确;胸腺属于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而淋巴结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B错误;脾属于免疫器官,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C正确;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也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D正确。4.答案:C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力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力是在与抗原的接触中获得的,A错误;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属于免疫监视功能,B错误;皮脂腺分泌脂肪酸杀菌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如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5.答案:A解析:抗原进入细胞首先被吞噬细胞摄取

10、、处理暴露出抗原肽段,然后呈递在MHC上,A正确;受到抗原信号刺激后,Th细胞中淋巴因子基因表达,释放出淋巴因子,B错误;图中的吞噬细胞只能识别抗原,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Th细胞和Tc细胞通过淋巴因子传递信息,并不都是依赖膜的紧密接触,D错误。6.答案:D解析:A.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低于正常值,A错误;B、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弓起的糖尿病是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患者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B错误;C、使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的药物,使细胞毒性T细胞增多,不利于缓解病情, C错误;D、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所以

11、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D正确。故选D。7.答案:C解析:过程是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毒的过程,因此会暴露隐藏的抗原,过程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过程;图中c细胞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关键细胞;X细胞可分泌抗体,所以X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表示记忆B细胞;因为病毒是胞内寄生物,因此,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清除;故选C。8.答案:D解析:第一次接种时间在B点之前,第二次接种时间在D点之前,A错误;BC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B错误;DE段抗体浓度上升的原因是浆细胞数目增多,C错误;BC段相应的浆细胞中分泌抗

12、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故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D正确。9.答案:D解析:A项,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故A项错误; B项,细胞免疫过程中,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图中的乙细胞是B细胞,故B项错误; C项,由题图可看出,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和丁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内的RNA会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 D项,丙细胞分泌的抗体在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0.答案:B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A错误。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

13、烈,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正确、C错误。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而产生的,D错误。11.答案:D解析:题目中提到的心脏病是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例如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故选D项。A项是在器官移植中由于细胞免疫引起的排异反应。B项涉及的是过敏反应,C项是免疫缺陷病。12.答案:B解析:B项,HIV是RNA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没有细胞结构,更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故B项正确。A项,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其无法进行细胞免疫,寄宿在细胞内的病毒无法清除,逐渐使免疫

14、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故A项错误。C项,HIV是通过自身的RNA逆转录成c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并不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故C项错误。D项,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症的一种,并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就是指艾滋病,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3.答案:D解析:天花的根除是天花疫苗发明和使用的结果,A正确;注射一定量的淋巴因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B正确;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相关器官进行器官移植时,不会出现免疫排斥现象,C正确;进行预防接种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但不可能避免各种疾病的侵扰,D错误。14.答案:D解析:A、灭活新冠疫苗已经经过处理,使人在不得病的情

15、况下,获得免疫能力,所以病毒丧失了致病毒性,A正确;B、疫苗要引起体内产生抗体,所以抗原特性保留,B正确;C、灭活新冠疫苗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需接种两次,C正确;D、注射新冠疫苗,疫苗-般不会在细胞内繁殖,所以不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能力,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能力,D错误。故选:D。15.(1)答案:免疫防御;细胞毒性T;被侵染的肝解析: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能消灭侵入人体的乙肝病毒;图中的细胞毒细胞指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主要指的是被侵染的肝细胞。(2)答案:凋亡解析:穿孔素在靶细胞表面形成管道,靶细胞因相关基因被激活而崩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的凋亡。(3)答案: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其分泌的细胞因子量减少,从而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解析: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时,产生的细胞因子量减少,从而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