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必背专业术语整理--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必背专业术语整理--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三.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2.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生活环境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5.渗透压: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6.血浆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有关7.渗透压升高:(1)水分下降;(2)溶质微粒上升;(3)蛋白数量上升8.(1)组织水肿:组织间隙间积累的组织越过多原因: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上升
2、导致水分过多的进入组织液(2)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3)过敏或局部损伤:淋巴循环受阻组织蛋白上升组织液渗透压上升9.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1)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2)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10.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运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11.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3.空调病原因:(1)内分泌失调不能排汗毛孔收缩;(2)干扰人体的嗅觉,削弱人体对空气中的病原体细菌过敏源的反应;(3)房间内湿度太低,对鼻眼黏膜不利,导致粘膜
3、病;(4)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空气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上升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5.人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6.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
4、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8.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9.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10.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1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2.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5、。13.为什么以胞吐形式释放神经递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14.兴奋型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三、植物的激素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4.预实验作用: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5.生长素合成部位:生长旺盛的部分主要作用:两重性:既有促进作用:促进生长、发芽,防止落花落果;也有抑制作用:抑制
6、生长、发芽,疏花疏果。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1)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2)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解除休眠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作用:(1)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2)抑制种子萌发促进休眠乙烯合成部位:各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四、种群和群落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7、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4.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5.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标志重捕法误差分析调查值比实际值偏高标记个体不易重捕;标志物易脱落或过分醒目调查值比实际值偏低标志物对个体产生伤害,导致个体易被重捕6.垂直结构:(1)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7.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8.演替: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9.次生
8、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0.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11.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由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12.消费者的作用:(1)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13.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能量在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只有10%至20%14.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15.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
9、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反映了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1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18.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9.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
10、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全球性,循环性20.温室效应:(1)导致气温升高;(2)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3)导致海平面上升。如何避免?(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开发新能源;(3)大力推行绿植。2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2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醋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
11、制(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2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5.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6.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27.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28.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9.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原因:从分子水平:直接原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根本原因:基因的多样性从进化角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不定向的变异与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