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变频驱动器项目投资计划书【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州变频驱动器项目投资计划书【参考范文】.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抚州变频驱动器项目投资计划书抚州变频驱动器项目投资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9一、 空气源热泵市场发展概况9二、 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12三、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3第二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19一、 公司基本信息19二、 公司简介19三、 公司竞争优势2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2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3五、 核心人员介绍23六、 经营宗旨25七、 公司发展规划25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7一、 变频驱动器27二、 家用空调市场发展概况27三、 商用空调市场发展概况28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
2、快形成全域创新局面29五、 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32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4第四章 项目概况36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36二、 项目建设地点36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36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37五、 建设背景、规模38六、 项目建设进度39七、 环境影响39八、 建设投资估算39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0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42第五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43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3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3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3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45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5二、 建设方案47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8建筑工程投资一览
3、表48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50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0二、 董事55三、 高级管理人员60四、 监事63第八章 运营管理模式65一、 公司经营宗旨6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6四、 财务会计制度70第九章 SWOT分析说明75一、 优势分析(S)75二、 劣势分析(W)77三、 机会分析(O)77四、 威胁分析(T)78第十章 发展规划86一、 公司发展规划86二、 保障措施87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89一、 编制依据89二、 防范措施92三、 预期效果评价97第十二章 节能分析98一、 项目节能概述9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99能耗分析一览表100三、
4、 项目节能措施100四、 节能综合评价101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配置102一、 人力资源配置102劳动定员一览表102二、 员工技能培训102第十四章 项目环境保护105一、 编制依据105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105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6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06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06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07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8八、 清洁生产109九、 环境管理分析110十、 环境影响结论111十一、 环境影响建议112第十五章 投资方案分析113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113二、 建设投资估算114建设投资估算表118三、 建设期
5、利息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0四、 流动资金120流动资金估算表121五、 项目总投资12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3第十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125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0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3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2三、 偿债能力分析13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4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136一、 项目风险分析136二、 项目风险对策138第十八章 总结说明
6、140第十九章 附表附录14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14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45流动资金估算表14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5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5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57能耗分析一览表157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
7、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空气源热泵市场发展概况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通过将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压缩升温后加以利用,实现高效集热并转移热量。空气源热泵是能量搬运系统而非能量转化系统,故其可搬运3至4倍于驱动能源的能量加以利用,具有卓越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空气源热泵作为清洁能源,在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发展目标中具有重要意义。空气源热泵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在热水领域,空气源热泵既可以代替纯电或燃气等传统产能方式的热水器,产出家用或商用热水,也可以用于泳池的池水加热或保温;在供暖领域,空气源热泵可以替代传统的电、煤或锅炉供暖方式,实现
8、为室内空间提供热能,同时减少碳排放。在工农业烘干领域,热泵产品具备温度控制精准、节能环保、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可提高烘干产品的质量,在农作物、中草药、经济作物等烘干领域逐步得到广泛应用。1、中国空气源热泵市场发展概况在“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战略发展背景下,随着我国环境保护门槛逐步提高以及“煤改电”、“清洁供暖”等政策的积极推动,清洁供热产业构成了我国低碳循环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空气源热泵为代表的清洁供暖产品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指出,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70%,替代散烧煤1
9、.5亿吨。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总体目标,并指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鼓励推进蓄热式等电供暖”、“统筹协调煤改电、煤改气建设用地”等发展规划。在我国城镇化加速、清洁取暖大力推广、“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实施“煤改电”,利用空气能热泵等清洁采暖的方式替代煤炭的燃烧采暖,可避免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有效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提升空气质量,是有效实现“清洁取暖”、积极响应“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此外
10、,在工业及农业领域,热泵烘干产品温湿度调控方便,可保证物料烘干的品质与均匀度,通过替代烧柴、煤锅炉、油锅炉等传统干燥方式,避免了烘干废气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理念的持续倡导、节能改造工程的稳步推进,热泵烘干产品陆续获得了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在养殖业、畜牧业、粮草业等细分领域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以空气源热泵为代表的清洁供暖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稳步发展趋势,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空气源热泵产销量分别由2016年的175.00万台及175.51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246.00万台及244.9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8.89%及8.69%。其中,受益于变频热泵产品具备高能效
11、比、节能环保等优势,中国变频空气源热泵产销量由2016年的22.10万台及22.19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108.40万台及108.2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8.82%及48.62%,体现出较大的市场空间与良好的增长潜力。2、欧洲空气源热泵市场发展概况基于空气源热泵技术体现出的高效的节能减排效益,欧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空气源热泵的发展。2009年,欧盟通过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空气源热泵被纳入可再生能源范围,计划在2020年将热泵在新能源构成的比例提升至5%20%。2016年10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旨在削减用于HVAC/R领域氢氟碳化物的基加利修正案,规定了发达国家应在
12、其2011年至2013年氢氟碳化物使用量的平均值基础上,自2019年起削减氢氟碳化物的生产与消费,在2036年后将氢氟碳化物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的15%以内;发展中国家应在其2020至2022年氢氟碳化物使用量的平均值基础上,2024年冻结氢氟碳化物的生产与消费,在2045年后将氢氟碳化物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的20%以内。2020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及政策影响评估报告,提出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40%提高为至少55%,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由32%提高至38%40%。欧洲对于节能减排目标的不断提升以及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支持,将有效促进空气
13、源热泵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在新增市场领域,欧洲多国对于新建建筑要求添装新能源设备,空气源热泵产品符合欧洲对新建建筑新能源设备填装要求。在存量市场领域,对于存量的燃油锅炉和低效燃气锅炉,欧洲多国亦陆续出台了以新能源设备替代的政策和补贴;另一方面,空气源热泵产品因其具备节能环保、恒温舒适、智能化操控等方面的优势,欧洲市场消费者对空气源热泵产品认可度较高。根据欧洲热泵协会(EHPA)数据统计,欧洲热泵产品销量由2016年的1.0百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1.6百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47%。二、 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HVAC/R)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是指负责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冷冻冷藏的
14、相关设备及系统,其作用系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与空气循环以控制环境温度及空气品质,从而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改善劳动卫生和室内气候条件。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根据压缩机的频率是否可以进行调整,分为定频和变频两种。由于传统定频产品的供电频率不能改变,致使压缩机的转速基本保持不变,对于室内温度的调节只能通过不断的开启、暂停压缩机,控温效果不稳定且耗电量较大;相对于定频产品,变频产品可通过变频驱动器来调节供电频率及压缩机转速,在节能、噪音、温控精准度、制冷制热速度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三、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1)高效节能政策的积极推动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
15、出,绿色发展核心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球范围陆续出台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巴黎协定推动了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内绿色能效标准的提升与环保节能理念的推广。中国作为上述协议缔约国之一,相应出台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旨在提高变频、温(湿)度精准控制等绿色高端产品的供给比例,有效促进了以变频空调为代表的高效节能产品的持续稳健发展。198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订,是对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进行具体控制的全球性协定。2016年10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削减氢氟碳化物的基加利修正案,将18种具有高温室效应潜值(GWP)氢氟碳化物物质纳入管控目录。中国作为蒙特利尔
16、议定书缔约国之一,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等履约工作,于2021年6月决定接受基加利修正案,进一步加强对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的管控,使用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要求各国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2016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新时代。各国将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提高能效、减少温室气体
17、排放将成为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的发展方向。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提出加大对变频控制、高效压缩机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大幅提高变频、温(湿)度精准控制等绿色高端产品供给比例,到2020年,家用空调、多联机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20%,到2030年,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40%以上。(2)“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促进行业产能结构优化调整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碳中和、碳达峰”发展目标。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
18、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并在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
19、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与“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3)空调能效比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环保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与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国家对空调能效比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将带动变频空调的销售占比持续上升。2019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实施日期为202
20、0年7月,规定了新能效标准下的定频5级以下产品(对应当前标准下的所有3级能效定频产品及部分1级、2级能效定频产品)以及变频3级以下产品(对应当前标准下部分3级能效变频产品)将低于市场准入标准,其将导致大量空调产品未能满足市场准入门槛,加快高能效空调的推广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有效提升变频节能空调的销售占比,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4)行业制造分工逐步向国内转移我国拥有广阔的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完善的配套产业体系以及丰富的技术与人力资源,近年来,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领域内的国际知名厂商陆续在国内投资设厂或开展业务合作,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的制造和研发中心,为产业链配套生产企业提供了历史性的发
21、展机遇。此外,受关税、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厂商已逐步从在中国设立工厂转变为在中国采购核心部件并完成组装,其为我国本土厂商提供了发展契机,有利于中国本土厂商迅速发展壮大,在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制造水平、企业管理体系等方面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面临的挑战(1)受下游终端市场景气程度影响较大行业生产的变频驱动器、系统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等产品不属于终端产品,主要应用于暖通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等下游领域,故其自身发展受下游各类终端市场发展状况与景气程度的影响较大。(2)生产要素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不断增加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终端市场对于其
22、上游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成本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内整体物价水平有所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同时,行业自身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企业需要具备大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而目前高端人才市场缺口较大,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沈xx3、注册资本:12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3-10-147、营业期限:2013-10-14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
23、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变频驱动器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
24、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
25、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
26、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
27、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
28、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4901.8111921.4511176.36负债总额6365.835092.664774.37股东权益合计8535.986828.786401.9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64476.5851581.2648357.43营业利润12718.3510174.689538.76利润总额11814.659451.728860.99净利润8860.996911.576379.9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860.996911.576379.91五、 核心人员
29、介绍1、沈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2、吕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王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
30、司董事。4、黎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5、宋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6、杜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
31、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7、武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8、贺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六、 经营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主业,引进新项目、开发新技术、开辟新市场,以求高信誉、高效率
32、、高效益,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和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
33、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变频驱动器变频驱动器系指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
34、频率来控制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其主要作用系通过改变供电频率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调节,以提高电气传动系统的运行效率。变频驱动器可根据电机的实际要求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具备调速效率高、启动能耗低、无级调速等特点,具有过流、过压、过载等保护功能,广泛应用于商用变频空调、变频空气源热泵、家用变频空调等高效节能产品。近年来,随着“碳中和、碳达峰”发展目标的确立、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能效比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使用者对于产品舒适性、静谧性、智能化需求的日益提升,HVAC/R领域的变频产品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产业在线数据统计,中国商用空调、空气源热泵、家用空调销量的变频比例分别由2016年的47.49%
35、、12.64%及35.58%增长至2020年的69.63%、44.20%及52.91%,呈快速发展态势。二、 家用空调市场发展概况在国内家用空调市场,我国空调行业已逐渐进入稳定发展期,龙头品牌竞争实力持续加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均实现较大突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家用空调产销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家用空调产销量分别由2016年的11,152.14万台及10,817.30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14,490.45万台及14,146.44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6.77%及6.94%。其中,中国家用变频空调产销量分别由2016年的3,930.61万台
36、及3,848.58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8,335.35万台及7,485.39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0.67%及18.09%。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消费者对于空调产品节能、环保、舒适等性能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使得高效节能空调产品呈现持续发展趋势,带动空调变频器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三、 商用空调市场发展概况商用空调是指依据公共、商用等领域的要求定制化设计、安装和调试的设备,通过中央控制集成,精确控制多个空间的温度湿度,是综合考虑换气次数、环境、噪音和运行经济性等要素的空调设备,具备高效节能、噪声低、振动小等优点。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舒适度与高效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商用空调
37、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商业配套设施以及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其技术要求高、进入壁垒大,属于空调市场的高端产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城镇化率从2013年的53.73%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63.89%,其极大地拉动了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带动大量的新建商业配套设施与新建公共基础设施对于商用空调的新增需求,商用空调市场持续保持稳定发展趋势。根据产业在线数据统计,中国商用空调产销量分别由2016年的332.17万台及333.08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450.94万台及447.97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7.94%及7.69%。其中,受益于国家对于节能减排产品
38、的支持,中国商用变频空调产销量分别由2016年的157.05万台及158.17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312.18万台及311.9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8.74%及18.50%。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全域创新局面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抚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区域创新布局优化、创新要素聚集,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形成具有抚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迈入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前列。(六)建立多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实施“人才+项目+平台
39、”精准引才,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育,每年选拔培育一批市级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千名人才”培养工程,组织选派科研骨干赴高等院校进行委托培养,探索在“双一流”高校开办技术人才冠名班。建立普惠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人才服务,聚焦全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员)入园入企实施科技帮扶,全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引进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开发一批新产品。健全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
40、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七)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和跟踪服务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建立完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发挥领军型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支持主导产业领域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积极引导抚州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广泛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努力提升企业研发创新水平,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有效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通道。完善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建设一批细分行业互联网平台和垂直电
41、商平台,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精准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创办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农业科技园区和星创天地等孵化基地,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孵化基地内企业的培育和孵化力度。加速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基地,实现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和有效发明专利全覆盖。(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推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海智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引导建设一批专业化产业创新服
42、务综合体,推进抚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将抚州高新区建成中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推动东乡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区)、省级高新区和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搭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引进一批“双一流”高校、国家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落地我市。充分发挥与我市建立科技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联合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建立“飞地型”科创平台。(九)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完善创新机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创业潜力、创造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引导激励创新创业
43、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双返双创”“三请三回”活动,支持抚州籍在外人士返乡创新创业,加快引导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归。全面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奖补力度,切实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五、 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眼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平台化、规模化、链群化为方向,以项目、企业、集群、园区为着力点,打造若干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核心产业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全力推动“4+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制造业比重稳中有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一)全力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以产业链、供
44、应链为抓手,深入实施“铸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配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全面提升整车柔性生产制造能力,推进专用车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推进自主品牌新能源整车产品向中高端提升,打造抚州改装汽车品牌,着力打造体系完备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生物制药、中药材精深加工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主业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旗舰企业,重点发展优势原料药、现代新型中药和生物工程药物,加快推进重点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45、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上下游特别是应用端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赣东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改升级工程,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着力推动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变电设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化工建材、香精香料、教育装备、耐热陶瓷、塑料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二)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造,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引导全市制造业企业与大数据云计算企业协作,引进和支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供应企业发展。扩大企业上云广度和深度,力争园区企业100%上云,积极开
46、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积极推广运用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企业、项目、平台,引导企业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定制化服务、网格化协同制造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三)抢抓前沿领域发展制高点紧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超前布局前沿科技和产业化运用,谋划一批
47、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市建设,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