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建议书_模板范本.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34586377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1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建议书_模板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建议书_模板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建议书_模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建议书_模板范本.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建议书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建议书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绪论9一、 项目概述9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11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1四、 资金筹措方案11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2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2七、 环境影响12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13九、 研究范围14十、 研究结论15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5第二章 市场分析18一、 二次设备是电力控制设备、电力输送的软件设备18二、 国内政策推动特高压行业发展,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消纳能力19第三章 建筑工程方案21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21二、 建设方案22三、 建筑工程建

2、设指标2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23第四章 选址分析25一、 项目选址原则2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5三、 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33四、 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36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8第五章 产品方案分析39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9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9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9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41一、 优势分析(S)41二、 劣势分析(W)43三、 机会分析(O)43四、 威胁分析(T)44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5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2二、 董事54三、 高级管理人员59四、 监事61第八章 运营管理64一、 公司经营宗旨6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4三、 各部门

3、职责及权限65四、 财务会计制度68第九章 建设进度分析75一、 项目进度安排7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5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6第十章 项目环保分析77一、 编制依据77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78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0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1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1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2七、 环境管理分析84八、 结论及建议85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计划87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7二、 建设投资估算88建设投资估算表90三、 建设期利息9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0四、 流动资金92流动资金估算表92五、 总投资9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3六、 资金筹措

4、与投资计划9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5第十二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96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1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3三、 偿债能力分析10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5第十三章 招标方案107一、 项目招标依据107二、 项目招标范围107三、 招标要求108四、 招标组织方式110五、 招标信息发布112第十四章 总结113第十五章 补充表格1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5建设投资估算表11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7固定资产

5、投资估算表118流动资金估算表11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6报告说明根据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较十三五特高压投资2800亿元大幅增长35.7%,特高压将迎来新一轮加速建设期。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开工10交3直共13条特高压线路。另外,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其中,南方电网将配电网建设列入

6、十四五工作重点,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规划投资占比将近总投资的一半。2008-2020年,中国特高压线路长度从640公里增长至35868公里。当前我国有14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16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共计30回线路,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总长约41000公里。根据中商产业,预计到2022年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将进一步达到44613公里左右。2022年3月,国家电网两项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同时开工,分别是福州厦门特高压工程和驻马店武汉特高压工程,总投资109亿元,打造升级版特高压工程。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聚焦稳定安全可靠目标,以六精四化为主线,在本质安全可

7、靠、核心技术装备全自主可控、智能化机械化施工与绿色建造方面迈上了新台阶,是升级版的特高压工程,对于进一步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意义重大。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8860.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175.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2%;建设期利息721.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流动资金6964.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7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4624.44万元,净利润9478.5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04%,财务净现值7701.1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

8、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扬州特高压设备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扩建4、项目建设地点: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5、项目联系人:曹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

9、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

10、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

11、积约8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套特高压设备/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国内电力建设对输配电设备的需求保持高位。电力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通过将各种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供给生产和生活使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用电的需求促进电力工程建设投资的需求;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带动电源及电网建设,其中,电源建设形成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需求,电网建设形成对输配电设备的需求。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

12、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8860.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175.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2%;建设期利息721.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流动资金6964.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2%。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38860.99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4145.36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4715.63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7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4624.44万元。3

1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478.50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0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1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8948.24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七、 环境影响项目建设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生产建设中采用的环保设施、设备等,符合项目建设内容要求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建成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项目没有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理念。八、

14、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二)编制原则1、政策符合性原则: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

15、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3、工艺先进性原则:按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装置可靠、经济运行合理”的原则,积极应用当今的各项先进工艺技术、环境技术和安全技术,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4、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则:近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切实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工厂定员、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5、产品差异化原则: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区域性差别、针对产

16、品的差异化要求、区异化的特点,来设计不同品种、不同的规格、不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九、 研究范围1、项目背景及市场预测分析;2、建设规模的确定;3、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4、工程设计方案;5、节能;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8、项目招标方案;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财务分析。十、 研究结论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

17、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6000.00约84.00亩1.1总建筑面积91998.401.2基底面积3416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1.612总投资万元38860.992.1建设投资万元31175.042.1.1工程费用万元26129.322.1.2其他费用万元4269.292.1.3预备费万元776.432.2建设期利息万元721.072.3流动资金万元6964.883资金筹措万元38860.993.1自筹资金万元24145.363

18、.2银行贷款万元14715.634营业收入万元67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4624.446利润总额万元12638.007净利润万元9478.508所得税万元3159.509增值税万元2812.9810税金及附加万元337.5611纳税总额万元6310.0412工业增加值万元21554.4713盈亏平衡点万元28948.24产值14回收期年6.4115内部收益率17.0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7701.19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二次设备是电力控制设备、电力输送的软件设备二次设备指为了保护输配电一次设备正常运转及电网监控调度的各种保护、调节、监测及自动控制设备,包括

19、保护及控制设备、电力通信设备、自动装置、电源系统,也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以及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等。二次设备主要是针对电力设备控制及电网自动控制、保护和调度,是电力控制设备、电力输送的软件设备。继电保护是指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并终止异常状况,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并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供电。当前,国内电力系统逐步形成双高的特性,即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战略和双碳行动方案正在落地实施的背景下,电网的调控运行担负着保障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充分消纳、现货市场运行和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的重要任务,亟待研

20、发建设具有智能、安全、开放、共享特征的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全面服务于双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控制目标,有效支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运转。在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分布式能源等各种发电领域,都需要相应类型的机组控制保护及并网解决方案,如水电厂控制及自动化、发电厂/燃机电厂电气二次系统、流域水电调度一体化、抽水蓄能电站控制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水利水电鱼道生态工程综合管控、清洁能源功率预测与调度管理系统、新能源及储能并网控制和保护、新能源电站综合监控及远程集中监控等。二、 国内政策推动特高压行业发展,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消纳能力近年来,中国特高压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21、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特高压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电网和电源布局,促进电力工业整体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有效的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配置。因此,2017年-2022年,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特高压行业的持续发展。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推动特高压发展,以提升国内的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国家电网、南方电网2021年发布了

22、双碳目标行动方案。国家电网提出充分发挥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加快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推动网源协同发展和调度交易机制优化,着力做好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着力提高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推动能源电力技术创新,着力提升运行安全和效率水平。南方电网提出,必须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通过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第三章 建筑工程方案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土建工程原则根据生产需要,本项目工程建设方案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23、:1、布局合理的原则。在平面布置上,充分利用好每寸土地,功能设施分区设置,人流、物流布置得当、有序,做到既利于生产经营,又方便交通。2、配套齐全、方便生产的原则。立足厂区现有基础条件,充分利用好现有功能设施,保证水、电供应设施齐全,厂区内外道路畅通,方便生产。在建筑结构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及环保、节能等有关要求。在满足工艺生产特性,设备布置安装、检修等前提下,土建设计要尽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美观大方。建筑设计要简捷紧凑,组合恰当、功能合理、方便生产、节约用地;结构设计要统一化、标准化、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二)土建工程采用的标准为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保证生产

24、安全和长寿命使用,本项目建筑物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建设。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二、 建设方案(一)混凝土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C25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级,基础混凝土垫层为C15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15级。(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

25、准要求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HRB400,箍筋及其它次要构件为HPB300。2、HPB300级钢筋选用E43系列焊条,HRB400级钢筋选用E50系列焊条。3、埋件钢板采用Q235钢、Q345钢,吊钩用HPB235。4、钢材连接所用焊条及方式按相应标准及规范要求。(三)隔墙、围护墙材料本工程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符合环境保护和节能要求的砌体材料(多孔砖),材料强度均应符合GB50003规范要求:多孔砖强度MU10.00,砂浆强度M10.00-M7.50。(四)水泥及混凝土保护层1、水泥选用标准:水泥品种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和所处的

26、环境条件合理选用添加剂。2、混凝土保护层: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规定执行。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91998.40,其中:生产工程56486.98,仓储工程17544.5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811.21,公共工程6155.6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17763.2056486.987439.621.11#生产车间5328.9616946.092231.891.22#生产车间4440.8014121.751859.901.33#生产车间4263.1713

27、556.881785.511.44#生产车间3730.2711862.271562.322仓储工程8198.4017544.581785.762.11#仓库2459.525263.37535.732.22#仓库2049.604386.15446.442.33#仓库1967.624210.70428.582.44#仓库1721.663684.36375.013办公生活配套2302.3811811.211708.283.1行政办公楼1496.557677.291110.383.2宿舍及食堂805.834133.92597.904公共工程5807.206155.63633.05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9

28、128.00163.21绿化率16.30%6其他工程12712.0055.087合计56000.0091998.4011785.00第四章 选址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

29、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05.6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4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85.5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7.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908.00平方千米,占74.46%;水域面积1683.21平方千米,占25.54%。按照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阶段性部署安排,“十四五”时期,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

30、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得到全方位巩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高品质生活大幅跃升,高效能治理成效彰显,“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迈上新的台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取得良好开局。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经济运行更加稳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大幅提升,构建具有扬州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发展增长点。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全社会R&D支

31、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7%左右。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幸福生活更高品质。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低收入群体增收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更加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水平的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康育娱”水平显著提升。美丽扬州更高颜值。美丽扬州建设的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动力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供给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削

32、减量达到省下达的控制目标。古城保护、老城更新与新城建设各具特色,城乡宜居品质显著提升。“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健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文旅品牌和文化标识更加彰显。对外开放更高水平。以“一带一路”沿线和东亚国家为重点的对外合作不断深化,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宁镇扬一体化,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发园区“二次创业”持续推进、“二次振兴”基本实现,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优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

33、环境基本形成。到二三五年,扬州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二二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谱写“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的现代化新篇章,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展现“好地方”的使命担当、交出“好地方”的时代答卷。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主要创新指标全面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建成长三角区域有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全面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形象进一步彰显,建成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名城;形

34、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美丽扬州、健康扬州、平安扬州建设达到新水平,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生态宜居名城。综合发展实力稳步提升。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总量连续迈上5000亿元、6000亿元两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元,位居苏中苏北前列。成功举办第十九届省运会和第十届省园博会,省运会被省政府肯定为“新时期办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典范”。承办第六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国际性活动,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称号,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旅游标准

35、化示范城市,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速度持续加快。大力发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5%,工业开票销售6126亿元,较2015年增长50%,先进制造业对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75%。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550亿元,年均增长约8%。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8%,服务业重点企业达200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201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建成省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57个,其中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4个。旅游业年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粮食总产达286.6万吨,农业机械化水

36、平达89%,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3.1:1。19个农业园区入选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园区目录。累计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5个。创新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获评高新技术企业1600家,是2015年的2.5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48%。累计建成各类科技产业综合体超过600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超过5000家、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0多名,形成“众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社区双创基地”完整创业创新孵化链条。成功招引沈飞所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园

37、两院一中心”等重量级科创项目。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通过验收。第二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绩效评价全国第一。扬州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区,省级以上科创园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一核多组团”的现代化大扬州城市发展形态更加完善,江广融合片区、西区新城、南部新城等城市重点板块加快建设,东南片区更新改造全面推进,连淮扬镇高铁、江广高速、宿扬高速建成通车,加快实施京沪高速和五峰山过江通道公路接线、龙潭过江通道、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城市快速路网,“内联外通、互联互通、快联快通”的现代综合交

38、通体系初步成型。成功打造绿色宜居的“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累计新建(提升)公园392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7%,居苏中、苏北第一,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799个村庄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序推进建设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省级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头桥医械小镇、曹甸教玩具小镇、武坚智能电气小镇、枣林湾体育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杭集镇获批全国特色小城镇,11个重点中心镇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202元、24813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43.3%、49.3%。

39、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低。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2%以内。累计组建各级各类医联体17个,三级医院实现县(市)全覆盖,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成使用。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实现全覆盖,教育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列全国第5。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015年的每人每月105元提高到175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标准由2015年的每人每月390元提高到710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8%。在全省率先推进颐养示范社区建设,新建颐养示范社区93个,广陵区获批

40、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文化强市建设有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高邮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获“八连冠”。加强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成功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运河文化嘉年华等活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主体完工并获正式命名,运河文化成为扬州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创新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全市共建成开放城市书房50家,每年走进城市书房阅读的人数规模达180多万人次,“上有天堂,下有书房”成为扬州新城市文化标识。入选第二批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建成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5个,全市所有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累计建成486非遗集聚区、中国淮扬菜博

41、物馆等各类非遗场馆70多个,获评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类基地(园区)和4个省级文化产业类基地(园区),扬州江广智慧城评选为省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率先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上升为省级战略,“三退三还”工程有序推进。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全市化工园区规划面积由22平方公里压减至9平方公里,累计关停退出化工企业501家。长江生态岸线占比从2018年的47.5%提升至56.9%。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与2015年相比,PM2.5浓度下降34.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2.2个百分点、省考以上断面优良率提高到87.5%,城市建成区

42、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劣类水体比例从17.8%改善为无劣类水体。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河湖面貌明显好转。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复查,林木覆盖率达24%。改革开放步伐迈向深入。连续7年制定实施服务企业“2号文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各项税费750.6亿元。建成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三减两免”,实施“3550”“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98.1%。顺利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扎实推进司法、环保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实施市属国有企

43、业改革,重组运河文投集团、科教集团、环投集团等国资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入选国家城市医联体试点。全面执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实施“530”招商行动计划,加强与中船重工、中航工业、中电科等央企合作,新落户法国圣戈班建筑材料、德国赛夫华兰德汽车零部件、芬兰瑞特格散热片等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31个。出口加工区获批国家综合保税区,扬州泰州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三、 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充分彰显开放基础优势,优化开放布局,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多元开放合作,塑造开放

44、发展新优势。(一)以“一带一路”引领优化开放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充分发挥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扬州港、扬州国际人才市场开放效应,持续推进空港、水运口岸加快开放,拓展航空口岸功能,积极争取更多国际航线,探索开展国际货运业务。加快扬州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发展,推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对外开放标杆区,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二)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层次。保持进出口总额稳定,加快对外贸易优进优出,促进进口与出口、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实施品牌兴贸战略,持续推进省级、市级出口品牌建设,增加高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

45、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电子、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化工和农产品等产品出口上规模,持续提升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培育形成扬州自主品牌产品贸易。(三)致力打造高端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立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依托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经济平台,发挥扬州港、扬泰机场物流枢纽效应,探索设立江苏自贸区南京扬州联动创新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与开放、综合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在扬州落地,承接南京市更多区域的产业转移,探索将联动创新区建成南京自贸片区的功能配套优先承载区、制度创新率先复制区、开放红利首批共享区,成为扬州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平台。加强扬州综合保税区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省内排名上升至中游位置。(四)积极培育国际人文交流品牌提升国际人文交流品牌。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中国(扬州)世界美食节等系列活动,重点做强和做大文化交流平台载体,再现隋唐繁华风貌,推动淮扬菜融入旅游、走向世界,全面展现东亚文化圈范围内汉唐文化的强大历史吸引力,打造成为与日韩、东盟等开放合作典范。加强城市品牌培育、经营、运营,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五)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以扬州镇江主城区、仪征六合等跨界融合组团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