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3448260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5古人谈读书导学案设计课题古人谈读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并感知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2联系个人体会,感知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示。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1.引导学生围绕“你喜欢读书吗?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行交流。2总结学生的发言,借助“古人又是怎样

2、读书的?他们总结了哪些读书方法”引出课题。1.介绍自己读书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把自己的观点简单而准确地说清楚。2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学习准备。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借助同伴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读书体会。二、诵读论语,感悟深意(用时:13分钟)1.组织学生通读第一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2指名大声朗读三句论语。3指导朗读三个句子,检测朗读情况。4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三句论语的大意。5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三句论语的意思。(1)集体交流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什么是“下问”。(2)集体交流第二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最后一个“知”。(3)集体交流第三句的意思,重点理解“识

3、”。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圈出“耻”,读一读拼音,并识记字形。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注意正确断句。4先读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查看注释,最后将句子意思弄清楚。5讲解的时候,先读句子,再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讲全句意思。(1)理解重点词语:“敏”是“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最后一个“知”读zh,同“智”,是“智慧”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3)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意思:“识”读zh,是“记住”。“厌”是“满足”。“诲”是“教诲”。默默地记

4、住,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厌倦。1.第二句中,“知”字音不同,前四个是“知道”的意思,读zh;最后一个同“智”,是“智慧”的意思,读zh。2第三句中,“默而识之”的“识”是“记住”的意思,这里读zh。3理解“下问”的意思,既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运用举例的方法,例如,老师向学生请教就叫“下问”。4学生当小老师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随时根据小老师的讲解进行补充。三、诵读“三到”,感悟深意(用时:15分钟)1.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找出生字,并识记生字。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3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的意思。4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活动,交流自己对第二部分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清“心不在

5、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的意思,还要重点说明“心到最急”中“急”的意思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重要”的意思。5组织学生诵读第二部分。1.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圈出“矣”和“岂”,读一读音节,并识记字形。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3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话的意思,遇到读不懂的词语看一看注释。4集体交流,初步理解意思。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运用怎么会不到位呢?5自由诵读,

6、准确背诵。1.“矣”和“岂”都是三声,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2理解第二部分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读书经验来理解,例如,你读书时怎样做到“心到”?怎样做到“眼到”?“口到”又是怎样做到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心到”“眼到”“口到”,哪一个更重要。四、体会交流,总结提升(用时:8分钟)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2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读书中,善于运用我们今天从古人身上学到的方法。1.先思考,再交流:读书要多问,永不满足,努力做到“心到”“眼到”“口到”。2将总结的方法,应用到读书活动之中。学生交流时要简洁明了,同时注意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经

7、历。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导入,整体理解(用时:6分钟)1.指名背诵课文前两部分,并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读书启示。2以“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活动。1.一人背诵课文,其他人说一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2听清楚老师的引导,带着“古人还有哪些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问题做好学习准备。为了提高学生的背诵积极性,教师可以变化背诵形式,指名背、集体背、接龙背,等等。二、朗读课文,感悟体会(用时:18分钟)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要求正确断句,达到熟练。3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8、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指导学生根据小组交流的结果完善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想法。重点说清楚第二句的意思,教师在学生交流第二句意思的时候,交流对于“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理解。5组织学生交流第三部分带给自己的读书启示。6指导学生诵读并背诵第三部分。1.认真朗读和倾听,针对读不准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进行订正和范读。2自由朗读,努力将每一个句子都读正确流利。3小组合作学习:(1)每读完一句,就要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既要说清楚自己的体会,也要听清楚同伴的发言,相互补充。(3)根据大家的意见,补

9、充自己的想法。4交流明确第三部分的意思: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点缺一不可。5自由表达: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6大声诵读,自由练习背诵,要做到准确、流利。1.第三部分没有学生不认识的生字,朗读时只要注意“窥”的字音即可。2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查找“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故事。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断”表示

10、“绝对、一定”的意思,古义和今义不同。4学生交流读书感悟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以往的读书经历,例如,在读书中是怎样做到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的。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4分钟)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写字表,看清楚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2组织学生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3指导学生练写生字,尤其是“谓”的右部,要上宽下窄。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和交流。1.逐一观察生字,重点观察结构、主笔、容易写错的笔画。2认真听清楚“小老师”的讲解,可以进行补充。3自由练写,注意结构、笔画。4看清楚展示作品中书写的精妙之处,并修改自己的书写。学生书写时要注意本课三个上下结构的生字“岂”“窥”“皆”,“岂”“窥”是上窄下宽,“皆”是上宽下窄。四、布置作业,总结延伸(用时:2分钟)将古人带给我们的读书体会做成书签,激励自己读书。制作书签,简明地写出古人的读书方法带给自己的启示。可以建议学生相互交换书签,促进思想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