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八里中心小学一、 课程目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
2、,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
3、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
4、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二)古代蒙学教学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
5、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三)成语故事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接触成语故事,不仅很快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寓意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四)古诗文选粹古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灿烂的文化。古诗文的学习能更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积极意义。三、课程实施(一)实施原则1、生本性原则。由于国家课程的统一性、规定性和单一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
6、爱好、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因而长期以来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很少有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的权力。校本课程开了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变学校教育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的课程运行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2、趣味性原则。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3、教育性原则。古诗文和所有的文学体裁一样,具有认
7、识、审美、娱乐和教育的功能,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必须考虑其教育功能,要能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净化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4、整体性原则。作为一门校课程,它的开发实践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校策,是学校个性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各位师生,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兼顾全体,以低起点、高规格、抓全面、促个性作为指针。5、差异性原则。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实际的学生层次性、差异性,对学生,我们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和
8、切合实际的指导。(二)实施形式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单纯的背诵很难让儿童接受,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来实施校本课程。我们主要用诵读、赏析、竞赛、表演汇报四种形式。1、诵读: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安排诵读内容,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诵读。包括集体诵读,指名诵读、接龙诵读、男女生对读等。2、赏析:教师选择内容(内容一般为优美的、经典的段篇)组织学生听录音或听范读欣赏其文字的优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声音之美,意境之美。3、竞赛:老师安排某一时间,在班内、班与班之间,或者年级之间开展诵读赛,例如“古诗诵读擂台赛”,“大家来背三字经”等等。4、表演汇报:利用大型节日或班队会的时间将诵读作为一种
9、节目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表演。比如安排“读书会”、“诵读会”等等,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汇报展示自己的背诵、朗读才能。(三)实施建议1、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上成语文课或者语文活动课。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切忌强制性要求学生背什么、背多少。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诵读是一种负担。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5、诵读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无目的读和背。四、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以评价这种手段检验教
10、师的课程实施情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评价内容1、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态度及表现。2、学生诵读经典的成果。3、教师实施课程情况评价。(二)评价形式1、学生自评: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及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表等方式作简单记录。3、学校评价:学生对被评价者的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三)评价建议1、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可考查的方式,评价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成果。2、评价以激励为主,在确定学生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次。3、学生成果展示注意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