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加强了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并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索图形
2、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课时分配:轴对称-1课时 旋转-1课时 欣赏设计-1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 轴对称教学目标: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2、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3、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探索与实践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2、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其他有关轴对称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 呈现现实生活中利
3、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许多美丽的事物或图案。(仔细观察美丽的对称图案)2、 引导: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漂亮的图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征?(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这些图案有的是通过对称得到的;还有的是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3、过渡:对于这些类型的图形,大家以前也有些接触,现在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这一单元分别介绍(板书):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图形的轴对称。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复习旧知。(1)大家自己动手画出教材第3页例1上面图形的对称轴。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示画法,同时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2)说一说,你还见过那些周堆成图形?(集体交流,列举生
4、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飞机、自行车、脸谱、T恤衫以及一些植物等)3、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1) 大家观察例1图中的“松树”图案,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征?先自己找一找,再小组内讨论。(观察例图,先自己找,再小组交流,汇报:如果沿虚线折叠,两个“松树”两边将完全重合)(2)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发现图中的虚线就是它的对称轴)(3)大家再看一看,“小草”图案有什么特征?(及时表扬学生对轴对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4)引出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整体概括轴对称的特征。3、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分别观察“松树”这个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小草”图案的各个对应点(A和A、B和B、C
5、和C)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效果测评。1、练一练:第4页例2(1)刚才同学们经过探讨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现在大家再来看看教材第4页例2上面的小房子。这个房子只有一半,同学们能不能把另一半给建起来?提示:画出来的房子要对称才漂亮,先想想怎样才能画得又好又快,再动笔画。(个别指导学困生)(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教师适时引导或补充)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找出最简单的画法。2、动手操作:第4页做一做。3、自由活动:按照“做一做”的方法,你还想剪一个什么图形?动手试一试吧。四、全课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大家有什么收获?(教师适时补充或提醒)五、作业设计。1
6、、在0、2、3、4、B、D、E、F中,轴对称图形有哪些?2、根据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看谁画的又好又快。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旋转教学目标:1、明确旋转的含义。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3、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学重难点:1、发展空间想象力。2、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风车、三角形、纸片、图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大家说说生活中关于旋转的现象。(如风车、风扇的扇叶、钟表的指针、汽车轮胎等)2、大家的发现
7、可真不少,那同学们对家里的钟表有没有印象呢?钟表的指针是怎么旋转的?二、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明确旋转的含义:例3.(1)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钟表的指针,我们应该如何表述指针“12”到“1”是怎样旋转的?(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度到“1”。)(2)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要说清楚指针的旋转,应该说清楚那几点?(及时表扬,同步板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明确:一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二要说清“是向什么方向旋转”;三要说清“旋转了多少度”。)(3)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例3的三道填空题。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展示风车的旋转。(2)谁来说一说,在
8、风的吹动下,风车是如何旋转地?(3)看教材中的风车,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提示:从形状、大小、角度等方面说明变化)(4)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做了怎样的旋转?顶点呢?(小组探究,发现每个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度;每个顶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度;对应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对应点与O点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0度。)三、教学效果测评。1、引导学生完成第5页例4。(1)让学生先小组内讨论,再自己做一做。(2)怎样得到旋转后的三角形?(3)如何确定旋转后的点的位置呢?(4)下面同学们借助三角形纸片来具体操作一下,看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子的。2、指导学生完成第6页“做一做”第1题。
9、(1)这道题的三个图中,有谁知到第一幅图是什么图案?(2)同学们再继续观察这几幅图,它们都是怎么得到的?(3)大家再来说说这几个图形是经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指若干名学生回答,提醒学生清楚表述图形旋转的“三要点” )3、指导学生完成第6页“做一做”第2题。(1)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3)展示。(鼓励学生的创意制作,肯定学生的表现。)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下的“数学与艺术”,欣赏美丽的图案,交流自己的发现。(师让学生自由活动,不做指导)五、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作业设计。1、画出三角形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A B C2、下面
10、的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图略)七、板书设计。 旋转三要点: 1、 哪个图形绕哪个点旋转。2、向什么方向旋转。3、旋转多少度。八、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欣赏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2、进一步感受数学没和数学方法的价值。3、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4、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学重难点:1、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2、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3、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学准备:教材主题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一如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些艺术作品,让大家感受一下艺术的
11、美和艺术与数学、生活的联系。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复习对称、平移、旋转。1、出示课件中的美丽图案,引导:这些作品是不是很漂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图案是怎么得到的?2、大家再看看教材第6页“数学与艺术”中两幅漂亮的图案,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些图案是怎么变换得到的?3、其实,有很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用很简单的图形通过变换得到的,比如说:这两幅图就是。大家再看看这两幅图,它们都是有那些简单图形怎样得到的?(及时表扬学生的发现)4、大家有没有见过古代梳妆用的铜镜?出示古铜镜图。5、谁能说说铜镜上的图案是怎么变换得到的?有几种方法可以得到?6、大家再看一看教材中的花边图案(出示花边图案),它是怎样
12、得到的?还可以怎样得到?(小组交流发现,把其中的一个图形连续平移就能得到,因为它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由对称变换得到;同时它还可以由旋转得到)7、下面我们就动手试一试。三、动手操作,自己设计图案。1、画出两个基本图形(教材第7页下的基本图形)。提出要求:同学们用这个图形在方格纸上通过各种变换设计出一个美丽的图案。 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提示设计思路:可通过平移来设计;也可通过对称来设计;还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来设计。2、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创新设计)3、评选出几组设计最漂亮的作品,全班交流欣赏。四、全课小结。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表现。五、作业设计。1、先画出一
13、个基本图形,再通过各种变换设计出黑板报栏目的花边,比一比谁设计的图案更漂亮、更合适。2、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通过图形变换得到的图案,并说说它们是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案。六、板书设计 欣赏设计 七、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图形平移、对称、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难点: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准备:图形卡片、大头针。教学过程:一、
14、回顾知识点,谈话引入练习。1、复习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指名回答)2、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一起来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二、练习巩固。1、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巡视指导,提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2、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3、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三、教学效果测评。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4题。2、指导完成练习一第5题。四、知识拓展,设计图案。1、大家看一看教材第11页的数学游戏。还记得那些图形可以镶嵌吗?你能说说书上两个镶嵌图形是如何得到的吗?2、现在大家动手做一做,看能否得到书上的图案。(巡视,个别指导)3、同学们卷的都不错,下面咱们来进行一个设计大赛,同学们用纸
15、卡剪、拼一个基本图形,看用这个基本图形能设计出哪些漂亮的图案。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最棒!五、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回答)六、作业设计。教材第10页第7题。七、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单元分析: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因数和倍数;二、2、3、5的倍数的特征;三、质数和合数。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等四则运算知识的重要基础。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5的倍数的特
16、征。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各个概念,并能区分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难点: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课时分配:因数和倍数-2课时2、3、5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 质数和合数-1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知道因数和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知道因数和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军事演习吗?下面这幅图画的是中国航空军事演习中的一幅画面,12架飞机排成两排,每排6架。(出示课件)2
17、、像这样的情形我们用数学式子可以怎么表示?(提示学生用乘法算式来表示)3、指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像这样,我们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4、下面是军事演习中的另一幅画面。如果排成3排,每排4架,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由这个式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大家能自己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巡视,查看学生做题情况)6、肯定学生,提醒: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7、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如果两个非零整数相乘得到另一个整数,我们就说前两个整数是后一个的因数,后一个是前两个数的倍数。)8、那么大家能用一般的乘法算
18、式来表示、归纳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得出表示式:因数因数=倍数)(板书课题)二、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求法及其特点。1、让学生看教材第18页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你能用几种方法球呢?先请学生想一想:18可以由哪几个数相乘得到?2、除了写出乘法算式,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除法算式来找因数?3、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18的因数有哪些?4、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18的因数?提示学生看教材的表示方法。5、下面请同学们做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找出30和36的因数。(让学生在小组内活动)6、大家分析一下这些因数,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因数的特点)?(适时引导,及时表扬,教师板书结论)7、引导
19、学生学习例2:学习了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我们再来看看倍数应该怎样求。提示思考: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数的倍数?8、同样,倍数我们也可以用集合圈表示。2的倍数的集合该怎么表示?9、下面再请同学们做课本第14页“做一做”:3和5的最小倍数非别是多少?有最大倍数吗?10、由此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同步板书)三、阅读材料,拓展知识。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14页的阅读材料“完全数”。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五、作业设计。1、24的因数有哪些?分别用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写出,并用集合圈表示。2、写出下列各数的因数或倍数。 因数 倍数(写出4个) 9 3 1
20、4 6 27 13 33 17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圈中。4 16 28 49 30 56 81 144 7的倍数 8的倍数 5、先分别列出36和48的因数,再找出既是36的因数又是48的因数的数。36的因数: 48的因数: 既是36的因数又是48的因数的数: 六、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8= 181 181=18 18=29 182=918=36 183=6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因数和倍数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和特征。2、能熟练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重
21、难点:能熟练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准备:练习二的练习题。(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提问:同学们,在“因数和倍数”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可相互补充)2、过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二、练习巩固。1、课件出示练习二第1题:15的因数有哪些?15是哪些数的倍数?(提醒学生注意审题)2、组织学生汇报结果。3、课件出示练习二第2题:找36和60的因数。让学生比赛找因数,看谁找得又完整又快。4、及时表扬学生,引导提问:观察这两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适当提示)5、课件出示练习二第3题:找8和9的倍数。6、在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7、同学们真
22、能干。下面同学们做一做第4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学生做完后,教师组织核对答案,集体订正。三、拓展提高。1、课件出示练习二第5题,让学生认真审题,自主作出判断。2、谁来说说第一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了,教师适当提示。)3、看来同学们对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了,那第二种说法呢?(指名回答)4、那第三、四种说法呢?你发现了什么?四、做猜数游戏。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第6题“猜数游戏”。提示答案:(1)42;(2)18;(3)1。教师巡视活动。五、阅读材料,发现规律。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6页下面的材料,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2、让学生任意举例,验证自己发现规律。(教
23、师适时指导)六、总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七、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3、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教学重难点:2、3、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是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讲解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像2、3、5这些特殊的数,它们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二、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1、引导:同学们都看过电影吧?电影票的票号和电影院入口一般都是怎样设置的?2、出示教材第17页主
24、题图,问:双号的号码有什么特点?3、引导学生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板书)4、组织学生做“你说我判断”的游戏:同桌合作,一个同学任意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判断一下对方说的是奇数还是偶数;交换角色再做。同桌之间互相说一些数,并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5、出示“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完成。(巡视;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三、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1、刚才我们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所有同学,学号是奇数的请举手。(停顿,等学生举完手)所有的同学,学号是偶数的请举手。2、好,同学
25、们对奇数和偶数掌握的还是不错的。下面我们继续做游戏: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请举手。3、同学们想一想,哪些数是5的倍数?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4、出示教材第18页的表,让学生找出1至100中的5的倍数并涂上颜色。提问:涂一涂,你能从表中看出什么规律?(指名板演)5、观察一下这些数的个位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让学生做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练习,先分别找出2和5的倍数。7、让学生再找一找既是2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8、不错,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找到10的倍数。有些同学还发现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10的倍数。同学们在观察这些是10的倍数的数,大家能不能总结出10的倍数
26、的特征?四、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1、刚才我们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在进行小组讨论,看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观察这些数,大家能不能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讨论)3、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怎么办呢?提示:同学们再看看12这个数,研究一下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4、表扬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继续探讨:非常棒!同学们在研究一下15、18、21,看看这三个数是不是也符合这个规律。5、现在大家是不是可以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了?(教师同步板书)6、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得出的结论做“做一做”第1题,看看其他数是
27、不是也是这样的。7、组织学生做“我说你判断”的游戏。8、让学生自主完成“做一做”第2题。五、总结: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些什么收获。六、作业设计。1、下列哪些数是2的倍数,而不是5的倍数?在对应的括号内画“”。 8 10 24 120 88 185 ( ) ( ) ( ) ( ) ( ) ( )2、找出下列各数中是3的倍数的数。45 76 121 273 690 1234 29 94 302 57 850 20733、写出三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4、写出三个是3的倍数但不是2和5的倍数的数。5、在方框中填一个数,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8 5 1 34 78 31 七
28、、板书设计2、3、5的倍数的特征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如果一个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2、3、5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2、3、5的倍数的特征。2、能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重难点:能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准备:数字卡、练习三的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2、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二、练习巩固。1、
2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2、组织同桌做“我说你判断”的游戏。3、让学生做练习三第4题,指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4、出示第5题情境图,让学生迅速判断。5、出示第6题主题图,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明确问题。三、课堂活动。让学生拿出上面分别写有4、3、0、5的四张卡片,按照教材第10题的要求完成练习。四、阅读资料,拓展知识。让学生自由阅读第22页“生活中的数学”。五、作业设计。1、教材练习三第7、8、9题。2、思考: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知
30、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重难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简单回顾因数和倍数的知识。2、让学生列出1至20各数的因数,小组比一比,看谁列的快。3、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列出的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4、让学生按照汇报情况把这些数进行分类。 一个因数两个因数多个因数5、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同步板书)二、学习质数和合数。1、在刚才的分类中,1好像没有被分到哪一类。那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2、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现在同学们来判断一下,10以内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3、组织学生做“我说你
31、判断”的游戏。4、我们已经找出了10以内的质数,那么大家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吗?5、对,逐个判断比较麻烦,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找出来?用排除法可以吗?6、下面同学们就用排除法来找一找100以内的质数吧。7、现在请同学们把书上第24页表格中100以内的自然数用排除法找出质数吧。三、阅读材料,知识拓展,进行课堂练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阅读材料“分解质因数”,了解如何对一个数分解质因数。提示学生:“质因数”,顾名思义,就是指是质数的因数。2、说出几个合数,让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36、42、144、228。3、让学生做练习四第1、2、3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2、个别指导)四、作业设计。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圈中。29 37 46 58 67 77 83 13 16 35 49 82 87 99 质数 合数 2、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几?3、24的因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4、已知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你能说出它们各是什么树吗?5、试对88和96分解质因数。五、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质数(也叫素数)。除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我们规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以内的自然数:2、3、5、7是质数;4、6、8、10是合数。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
33、习,进一步明确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教学重难点:1、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2、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难点);3、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练习题。教学过程:一、整理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同学们,请大家来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下满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二、复习。1、复习因数和倍数。(1)让学生简
34、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举例:因为23=6,所以2和3是因数,6是倍数。这种说法对不对?(3)练习:28的因数有哪些?6的倍数有哪些?(写出5个)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可以怎样表示?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2、 复习2、5、3的倍数的特征。(1)让学生简述2、5、3的倍数的特征。(2)练习: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2、5、3的倍数。27 104 75 2085 59823、复习质数和合数。(1)让学生简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2)关于质数和合数,你想要提醒大家什么?(3)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给出大于2偶数,另一人找出和为此数的两个质数。例如,偶数8,答:3+5=8.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
35、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分析:本单元知识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分三个小节编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其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单元教
36、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其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难点:探索并掌握长、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课时分配:长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表面积-1课时 体积-4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第一课时 长方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2、理解长方体各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探索与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2、理解长方体各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3、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长
37、方形框架、长方体实物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类并板书)2、拿出一些不同形状的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3、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的主题图:长城上的砖、高楼、冰箱、衣柜、电视机包装箱都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闪动上述物体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轮廓)4、引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长方体的或正方体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吗?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二、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指导学生直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
38、顶点:拿出大家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摸着长方体的面)长方体上这种平平的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请大家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指长方体的棱)叫做长方体的棱,请大家用彩笔在自己的长方体上画出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请大家摸一摸长方体的顶点。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那你们知道长方体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吗?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按照书上第28页表格中的顺序进行观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顺序。)(2)有没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面?你是怎么发现的?(根据回答,在表中同步板书)(3
39、)下面我们来数一数长方体棱的条数。(为避免重复和遗漏,提示学生: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各自用同一种颜色或记号标出来,数一数每组中各有几条棱,再算出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4)大家用尺量一量每一种颜色的棱的长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大家来数一数长方体的顶点有多少个?(6)下面同学们一起来概括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让学生小组合作,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巡视指导)(2)在制作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12条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中相较于同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这几条棱的长度怎样?(4)直接给出长、宽、高的概念: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
40、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5)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和它的长、宽、高有关系吗?(6)让学生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根据长方体摆放的不同情况,让学生说出他的长、宽、高。4、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如果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长的铁丝,应该怎样计算?5、哪种方法更方便?三、教学效果测评。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题。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题。引导思考:每一个面的长、宽又是多少呢?和上面的结果有什么联系?四、全课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设计。1、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2、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通常面都是( )形,相对的面( ),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对的棱的长度都( )。六、板书设计。长方体(1)长方体有6个面。(2)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3)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