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五年级数学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设计(五年级数学下册).doc(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等式与方程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02月28日教(导)学目标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知识考点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教具学具天平检测题教材相应“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一第13题。板书设计方程5050100 x50100 x50150等式方程 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
2、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3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4完成“练一练。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2完成练习一第2题。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3完成练习一第3题。四、课堂总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等式的性质(1)课型新授
3、时间2013年03月01日教(导)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难点对等式第1个性质的探索过程知识考点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检测题教材相应“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X1050解:X10105010 根据等式性质 X40 化简等式 解方程的步骤:(1)写“解”;(2)等
4、号对齐;(3)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4)检验。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3。(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2)取出天平,情景引入。看图演示并引导学生写出两个等式,通过刚才的演示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0,所得结果还是等式)(3)出示第2组天平图。观察这两幅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分别列出两个等式,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什么?(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4)出示第3、4组天平图。你能分别说说这
5、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小组中互相说,汇报交流。(5)归纳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出了两个结论,能把这两个结论结合起来说一说吗?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归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板书)(6)完成练一练第1题。2教学例4。(1)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2)出示例4。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谁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汇报方法。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之前,要先写“解”,表示开始解方程了。在解的过程中,要注意等号对齐。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可以怎样检验呢
6、?说说你的方法。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如果不相等呢?学生集体进行检验。(3)小结。(4)完成试一试。(5)完成练一练第2题。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4题。说说每个方程中,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么做?2独立完成练习一第5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3完成练习一第6题。三、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什么是解方程?解方程时应注意什么?课后反思(自省)课题解方程课型练习时间2013年03月04日教(导)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3使学生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
7、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动检验等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能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1)来解方程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明解方程的依据知识考点解方程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712题。板书设计解方程X0.72.3X5418X0.57.2解方程的步骤:(1)写“解”字;(2)等号对齐;(3)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4)检验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基础知识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12a4 x123845x30 x1428 4513x162当x18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18x18 18x0 x1533X108
8、x1818 x3183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二、指导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7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2)这里的方程与前面所学解方程的过程比较有什么不同?省略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优点?2完成练习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要按照上一题的方法适当省略,简化过程。(2)集体核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3完成练习一第9题。知道每题错在哪里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正呢?4完成练习一第10题。(1)学生独立完成。(2)在小组中交流,每人选择一题说思考方法。(3)错误汇报。5完成练习一第11题。根据图意怎样列方程?(x105020)应该先算哪一步?方程右边两个数可以相加,应该先加起来。第2题怎样列方程
9、?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6完成练习一第12题。“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什么意思?你能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题中的相等关系吗?(1本练习本3枝铅笔7枝铅笔)你看出了什么?(1本练习本相当于4枝铅笔)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用处大吗?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等式的性质(2)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03月05日教(导)学目标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
10、维能力。重点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难点对等式性质(2)的探索过程知识考点解方程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78页“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第14题。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例6 40x960解:40x4096040 X24检验:4024960答:试验田的宽是24米。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5。(1)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解方程的知识。(2)出示例5第一组图。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
11、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小组中互相说想法,汇报。(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0呢?可以吗?(3)出示第二组图。左边的图能看懂吗?用等式怎样表示?(3x203),也就是3x60。左边的图与右边的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你能自己写一个等式,并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看看结果还是等式吗?有什么发现?两边同时除以0呢?为什么?指出: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4)归纳。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
12、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5)完成练一练第1题。2教学例6。(1)出示例6。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0x960)应该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你怎样想到方程两边都除以40的呢?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在书上完成,展示学生解题过程。如何检验?谁能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最关键是什么?(2)完成试一试。(3)完成练一练第2题。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1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2完成练习二第2题。每题中解方程时分别省略了什么?3完成练习二第3题。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核对。4完成练习二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数量关系?平行四边形
13、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得到的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课后反思(自省)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03月06日教(导)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重点能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具体分析知识考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89页“
14、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第57题。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7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非洲象的体重33蓝鲸的体重解:设小军的跳高成绩是x米。 解:设这头非洲象大约重x吨。X1.390.06 33x165 X1.390.06 X16533X1.45 X5答:小军的跳高成绩是1.45米。 答:这头非洲象大约重5吨。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教学新课1引入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方程,我们还可以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例7。(1)出示例7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小刚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米”
15、,你知道其中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吗? 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运用这个数量关系解题时,哪个量是未知的?“小军的成绩”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未知数“x”来表示,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先把未知的量设为“x”,同时要先写“解”。示范:解:设小军的跳高成绩是x米。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可以怎样列方程呢?在小组中说说:x、1.39、0.06及方程的左边,右边各表示什么?看看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数量关系。会解这个方程吗?说说自己的方法。汇报方法,解方程。指出:在“解:设”时已经设了“x米”,因此求出的x的值不写单位名称。(2)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谁来说说,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我
16、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试一试。(1)读题,理解题意。(2)哪一个条件告诉我们题中的数量关系?(3)完成解答并汇报方法。4完成练一练。(1)完成第1题。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方程怎样列?(2)完成第2题。知道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5题。(1)理解每幅图的意思。(2)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3)独立列式解答。2完成练习二第6、7题。(1)独立完成。(2)交流汇报,集体核对。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你获得的新知识是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主意的?课后反思(自省)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课型练习时间2013年03月07日教(导
17、)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能具体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知识考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第812题。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9一块6万平方米的森林,一年大约要蒸发4.8万吨水。平均1万平方米森林一年大约蒸发多少万吨水?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
18、行一些练习。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基础练习1先设要求的数为x,并列出方程。(不解答)(1)一个数的20倍是70,求这个数。(2)38比什么数多19.5。(3)4.7与哪个数的和是11。在小组中完成并交流。汇报,集体核对。2完成练习二第8题。独立完成,巡视指导。汇报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先把x的值代入左边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后,再与右边的数比较大小。二、提高练习1完成第9题。(1)读题,理解题意。(2)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已知量与未知量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3)独立完成,交流汇报。2完成第10、11题。(1)读题,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展示作业。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是根据什么
19、数量关系来列方程的?(3)要注意单位名称的书写,在设句和答句时不能写错。3完成第12题。(1)理解题意。在什么条件中找数量关系?含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可以求出什么问题?(2)独立完成,交流汇报。三、课题总结通过学习,大家可以发现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方程解决,谁能说说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什么?课后反思(自省)课题整理与练习(1)课型复习时间2013年03月08日教(导)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等式与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通过练习与运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骤,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重点能熟练地解
20、方程难点能自主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知识考点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1213页,“练习与应用”第14题。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1)1.解方程。X56102X9702706.6X24.520X160 15X3X0.81.25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回顾与整理1谈话引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吗?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2组织讨论。(1)出示讨论题。(2)小组交流,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你是怎么获得这个知识的?我们在学习这个知识时运用了什么方法?(等式与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1、。)(等式性质:)(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小结。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我们不仅要理解概念和意义,还要会熟练地运用。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第1题。(1)独立完成计算。(2)汇报与展示,说说错误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2完成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你用怎样的方法连线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3完成第3题。(1)列出方程,不解答。(2)你是怎样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吗?(3)完成计算。4完成第4题。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指出:抓住基本关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数。三、课堂总结通过回顾与整理,大家共同复习了有关方程的知识,你
22、还有什么疑问吗?课后反思(自省)课题整理与练习(2)课型综合时间2013年03月11日教(导)学目标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发展思维能力。3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能熟练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能具体分析各种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知识考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1314页,“练习与应用”第57题。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2)列方程解答:5.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大约是1.5亿平方千米,比海洋面积少2.1亿平方千米
23、。海洋面积大约是多少亿平方千米?解:设海洋面积大约是X亿平方千米。 X-1.5=2.1 X=2.1+1.5X=3.6 答:海洋面积大约是3.6亿平方千米。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练习与应用1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板书课题。2指导练习。独立完成57题。展示交流、集体评讲。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在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步骤、格式、检验)二、探索与实践1完成第8题。理解题意,完成填写。小组中交流第一个问题。汇报自己发现。把得到的和分别除以3,看看可以发现什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独立解答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解答第二个问题的?指导解答第三个问题。试着连续
24、写出5个奇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怎样求n的值呢?5个连续偶数的和有这样的规律吗?试试看。2完成第9题。小组中讨论方法,巡视指导。可以先把左边的两边都去掉两个苹果。1个梨3个苹果再根据右边图:3个苹果6个猕猴桃1个梨三、评价与反思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对每次评价指标的理解。自我反思与评价。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四、阅读“你知道吗”可以再查找资料,详细了解。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了哪些收获?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确定位置(1)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03月13日教(导)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
25、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难点从生活经验上升到用数学方法表示位置的思维过程知识考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检测题教材相应“练一练”及练习三13题。板书设计确定位置(1)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情境引入1谈话。2出示例1的情境图。这是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有个小朋友叫小军,你
26、知道他坐在哪里吗?指名学生回答。如果我们不知道小军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利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不够清楚,比较麻烦)3揭示课题并板书。二、教学新课1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1)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指图说,板书)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半从前往后数。这叫什么?这是第几列?(从图中指列、行问)这是第几行?指第1列第1行的图问:这一位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第1列第1行)小军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同桌互相指一个位置说说。(2)出示抽象图。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每
27、一行有几个圈呢?一共要画几列呢?出示抽象图:图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标出“第1行”和“第1列”)谁能像这样标出其他的列和行?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里?第3列第4行在哪里?同学们在明白了列和行的含义后,现在能正确、简明的确定位置了吗?(3)用数对表示位置。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你知道这个数对的含义吗?数学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师指抽象图中任意一个圈问:请你用数对表示。2完成“练一练”。(1)学生在书上完成1、2题。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有数对怎
28、样表示?(2)(5,5)表示什么呢?是图上的哪个圈?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1题。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几列几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怎样表示你能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列第几行吗?用数对怎样表示?2完成练习三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追问:第3列的两块瓷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第4行的两块瓷砖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写出的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完成第3题。(1)独立完成用数对表示每一块花砖的位置。(2)在小组中交流花砖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规律?(3)汇报交流结果。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对你以后有
29、什么指导作用呢?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确定位置(2)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03月15日教(导)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重点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位置。难点掌握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实位置的方法知识考点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实位置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材相应“练一练”及练习三第4题。板书设计确定位置(2)例2下面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用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图略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复习引入出示图。(
30、图略)请用数对表示图中A、B、C的位置。你是怎么确定位置的?说说你的想法。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1)出示没有标出行与列的公园平面图。你能试着标出平面图有几行几列吗?尝试标行与列。(2)出示完成的方格图。图中行与列的标法与上节课所学例题及练习题的标法有什么不同?指出:例2中0既表示列数的起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想一想,怎样用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 (2,3) (3)分组讨论:儿童乐园等其他景点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盆景园的位置(5,7),大门的位置(3,1),饭店的位置(5,2)。谁能说说确定景点位置时可以怎样找?(4)观察比较。看一看,表示儿童乐园与书报亭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征?(数对中左边
31、的数都是2)这说明什么呢?(儿童乐园与书报亭在同一列上)还有哪些景点的位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小组中说一说。交流汇报。2练一练。(1)完成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评讲。你是怎样找到这些点的?围成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D点和E点应该怎样表示呢?“顺次连接A、D、E、C、A”是什么意思?围成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检验对边是否平行?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4题。怎样用数对表示试验小学和图书馆的位置?实验小学(5,5)中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3,2)(2,3)表示的位子哈相同吗?为什么?你能找出这两个位置在哪里吗?小组中讨论第(3)(4)小
32、题。2完成练习三第5题。汇报交流结果,展示路线。指导用数对进行描述。四、自学“你知道吗”学生介绍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对于用数对确定位置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说说在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怎样找?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确定位置练习课型练习时间2013年03月18日教(导)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进一步巩固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难点灵活地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去。知识考点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教具学具无检测题练习三第58题。板书设计确实
33、位置练习6.“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学校准备在操场上(如下图)放置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放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你认为怎样放置比较合适?先设计再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图略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基础练习超市工人影城书店购物中心环球大厦654321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下面是某一地区的平面图。公园 2用数对标出环球大厦和购物中心的位置。3图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4( )和( )在同一行上。5小明从公园门口出来,到书店该怎样走?(1)独立完成解答。(2)集体评讲。二、提高练习1练习三第5题。(1)理解题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34、(2)根据(x,5)这个数对,说说x表示的是列数还是行数?根据这个数对能确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个班?(3)说说第(3)小题。这里的x,y可能表示哪些数?为什么?2完成练习三第6题。(1)理解题意,明确鲜花和绿色植物都应放在方格线的交点上。(2)在小组中设计交流。(3)展示作业,汇报结果。你能用数对描述一下自己设计的摆放位置吗?你觉得自己设计的如何?优点是什么?3完成练习三第7题。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乐,什么没变?(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变)第一个怎么变化的?独立在书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题。在小组中完成第(4)小题。说说顺次连接四个点得到了什么图形?4完成练习三第8题。理解题意,
35、简单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棋盘上的列车行分别用什么表示?用g2表示白王,和数对表示的方法相同吗?完成第(2)小题的填空。在小组中互相说说黑车从C6C2,是怎样前进的?三、阅读“你知道吗”四、课堂总结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呢?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课后反思(自省)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型新授时间2013年03月19日教(导)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用举例的方法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
36、能力。3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重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求10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难点最小公倍数的引导发现过程知识考点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2223页“练一练”及练习四第14题。板书设计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18,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教学例11猜一猜。出示边长6厘米、8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如果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这两个正方形上,你觉得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
37、?2操作活动。学生分组活动,在小组里铺一铺,说一说。3汇报交流。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说说你是怎样铺成的?为什么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来回答:这样的正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板书:12厘米、18厘米、24厘米)说说你的理由。6、12、18、24这些数与2有什么关系?与3呢?4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样的长方形纸片就能正好把它铺满。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课题:公倍数)52和3的公倍数有多少个呢?为什么?68是2和3 公倍数吗
38、?为什么?二、教学例21出示例2。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大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小组活动,交流做法和想法。2汇报交流。3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找出某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公倍数)你觉得哪一种方法简捷一些?4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几呢?(板书: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18)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5我们可以用画图来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出示教科书第23页集合圈。(1)你能看出哪些数是6的倍数吗?(2)哪些数是9的倍数?(3)6和9的公倍数是哪些数?(4)图中三个省略号各表示什么?(5)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6完成练一练。2和5
39、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是10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四第1题。(1)独立完成。(2)汇报核对。这里需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条件呢?2完成练习四第2题。3完成练习四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各自的方法。4完成练习四第4题。(1)独立完成。(2)说说各自的方法。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说说看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会用怎样的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后反思(自省)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课型练习时间2013年03月20日教(导)学目标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和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
40、有条理的思考。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巩固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难点求两个特殊的数最小公倍数方法的探索过程知识考点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教具学具无检测题教科书第25页练习四第58题。板书设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5.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8和2 3和9 5和7 8和35和104和8 9和10 1和5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一、基本训练1我们已经掌握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1、板书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2填空。5的倍数有:( ),7的倍数有:( ),5和7的公倍数有:( ),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 )。3完成练习四第5题。(1)理解题意,独立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2)汇报结果,集体评讲。(3)观察第一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每题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第二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4完成练习四第6题。你能运用上一题的规律直接写出每题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提高训练1完成练习四第7题。(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