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404511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精品文档】第 5 页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摘要:在对中国规划的时代背景及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博弈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更新,本文提出了零空间的设计理念,运用“化整为零组零为整”对城市旧城更新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索,并通过紧凑城市和宜居性城市对城市的功能、空间、职能进行评价,并期望将其推广到城市规划的更大领域中。关键词:零空间;四维时空;旧城更新1、背景分析城市并非树形1.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工业化、经济水平都面临着亟需急速提升,随着城市建设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完善,新城建设便风起云涌、如火

2、如荼起来。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效,期间的城市建设虽为城市的扩展和再生提供了平台和依托,但存在盲目扩张、现代功能主义等,不但带来了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资本的低效运转,还导致了树形结构的大量衍生,从而与现阶段城市规划追求生态、集约、高效的总体理念相差甚远。【2】在此背景下,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增长和城市更新的首要关注对象,合理组织功能、空间,充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城市开发资金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1.2西方近代城市建设发展演变的历程1898年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提出的“田园城市” ;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的“卫星城市”;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于19

3、33年8月提出的雅典宪章;三种理论从功能和空间的角度归结为同心圆环的树形结构人造城市。大伦敦规划(艾伯克隆比,1943年伦敦规划方案)、东京规划(丹下健三,1945年东京规划方案),两个规划方案所描绘的城市都是功能和空间整合后的并列圆环的树形结构人造城市。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于1965年提出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是且必须是半网络形。马丘比丘宪章(1977),指出:“规划、建筑和设计不应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这些理论指出半网络结构创造了复杂性、多样性、交融性和随机性的城市公共空间。2、理念阐述零空间零空间指从城市功能、空间、职能等多角度化

4、整为零,按需组合,从而形成均匀、复合、丰富、开敞的城市空间。2.1从功能上化整为零就像是个功能魔方,每个颜色代表一种功能空间,从每一面是一个颜色通过打散打乱,使得每一面都有多种颜色。即:化整为零:片状功能点状化打散功能片区成功能点组零为整:点状功能网状化功能点的均匀混合、重组现代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独立、简单、清晰、封闭、集中)规划后自发的调整(交叠、复合、模糊)打散、重组、生成理念(丰富、开敞、分散)2.2空间理念的生成打散城市中的各功能片区成功能点众多功能点分散到城市中去相同的功能点遥遥相望形成功能网各功能网相互交叠、相互渗透不同的功能点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吸引形成关系线众多功能点(城市基本点

5、元素)构建成一张均衡之网(化整为零零空间组零为整)3开发导向四维时空“城市的空间增长是一个有着深刻时空内涵的四维向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演替性将城市旧城区的各个元素联系在一起,让城市旧城区不仅仅是一个基于建筑物的物理空间概念,更是一个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共同作用的四维时空概念。”【1】3.1职能点元素复合开发导向将传统的城市职能如交通、休息、娱乐、工作等与地区经济发展、人文与环境保护等进行高度交叠,成为一个符合的开发模式。从时间维度上保留城市记忆,延展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拓展现代功能。3.2空间点元素复合开发导向城市空间拓展包括平面区域的扩大及垂直方向上向空中和地下的

6、伸展。因而从城市整体开发角度看,城市滨水空间复合可以从空间维度轴导出内部空间重组和外部空间增长两部分展开,同时也可以从时间维度轴导出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对空间的利用展开。3.3功能点元素复合开发导向城市旧城空间要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复合体,需要空间的混合功能支持。城市旧城区功能复合主要包括区域层面的功能复合、建筑内部空间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的功能复合。如在不同地块中有机混合商业、娱乐、办公、居住、绿地以及交通枢纽等功能点,实现水平层面的的功能复合;在地下层布置轨道交通或停车场等功能点,底层布置商业、中间层布置办公、顶层布置餐饮等实现垂直层面的功能复合【4】。四维时空的各开发导向使城市旧城区通过混合土

7、地利用和混合功能组合,发挥城市旧城区各类空间和设施设备的集约效应和潜在价值,使城市旧城区能够融入城市历史和城市未来,并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政务、居住、休闲、文化、生态、景观、旅游、教育等功能。4开发模式空间组织模式探讨:4.1居住模式的探讨传统居住小区模式下,内部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形成一种互斥关系,传统居住小区中存在人的活动路线单一、活动空间的不可选择性、接触人群的单一性;在居民结束一天的忙碌之后,各小区内居民活动“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的活力、城市的和谐提出质疑,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城市安全提出质疑【4】。规划策略一:建筑本身;根据不同人群对居住的需求,总体分为两种模式:居住

8、小组和SOHO公寓,从而打破成片的居住区,以点的形式融入城市中。居住小组:由3-5栋住宅楼组成的居住单位,这些建筑共同围合出一个公共的半开敞空间,整体作为一个功能点融入城市中。适用家庭的成员较多,构成复杂,一般为3-5口人,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家庭。主要满足了老人和儿童的需要,其中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来说是半开敞的,对于使用者来说生活气息浓厚,便于交流和融合。SOHO公寓:由1-2栋点式高层住宅楼组成的居住单位,建筑是独立的,每一栋建筑都是作为一个功能点融入城市中。适用家庭的成员较少,一般为1-2口人。主要满足诸如单身族、上班族、家庭办公族等家庭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集于一体,生活方便、自由、

9、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气息浓厚。两种模式的设计基点:把传统居住小区的二维功能平面叠加成三维的功能体,从而以点的形式出现在城市中(即把居住生活中居住、商业、休闲、娱乐服务、管理、停车等集中设置)规划策略二:公共空间提取居住小区中的公共空间,转化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并呈点状分布,从而人们在对公共空间使用的同时自然形成活动网,由于使用人群的多样化,使得公共空间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人在使用,从而增加了城市活力;同时能提升城市的安全系数。4.2城市步行街道模式的探讨传统商业步行街模式:商业建筑占多数,建筑形式单一;绿化简单,利用率低;人行步道没有可停留点,缺少空间的趣味性;加上人们白天活动多,节假日人群集中。这些问

10、题导致传统的商业街功能布局以商业活动为中心,功能结构单一,在城市居民购物活动时间段之外的时间,就成了盲区,构成城市安全的不利因素【1】。规划策略:引入城市休闲绿地,结合规划及实际情况分散、交融的组织功能,引入城市休闲娱乐和部分居住的人群,增加商业街活力,提高利用率。4.3复合点元素的提取把城市旧城区广泛存在的手工业小作坊保留下来,其无污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制作工艺设备简单,可边加工边销售,为居民寻求生活和工作的依托,并且就近工作,上下班方便。5应用评价紧凑城市宜居城市5.1紧凑城市测度下的零空间城市形态零空间是基于紧凑城市的布局模式(高空间聚集度、高密度、功能混合)所展开的理念。从城市

11、内部空间紧凑度的角度来讲:零空间城市形态下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的上升,使得土地混合利用的程度上升(即用地的完整性好、用地聚合度高),各设施(医疗、商业、公共绿地、教育等)的可达性就好;从而从城市效率的角度来讲:零空间城市形态下公共交通使用率便会上升,基础设施使用率上升,能源资源利用率上升,最终,实现社会可接受度,也就是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升。5.2城市宜居性评价下的零空间城市形态参照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零空间城市形态从以下角度进行评价。社会文明度:注重城市旧城区历史文脉与城市特色的保留与延续,着重不同阶层人群间的交流与互动【3】。环境优美度:打散并均衡人造城市景观,开敞城市的自然景观,提

12、高公共绿地的可达性与公众参与性,并突显各公共空间的个性和多样性,从而提升可观赏性并保证了可达性。资源承载度:控制了城市的规模,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缺乏的压力,同时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聚集度。生活便宜度: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居住、商业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市政设施、绿色开敞空间等的均衡布局,从而提高其可达性和利用率。多重复合后的城市缩短了居民出行的距离,不但节约了时间也为城市缓解了交通压力。公共安全度:分散公共避难场所,提高可达性;梳理城市肌理,提高救援的可达性,并变封闭的城市空间开敞化,清晰的界限模糊化,单一的空间多样化,从而为城市提高人气、增添活力。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增

13、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6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旧城更新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以零空间的理念为基础,借用四维时空、紧凑城市、宜居性城市的理念,对旧城更新的规划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索。虽吸取了城市并非树形、紧凑城市、宜居城市等理论的优点,从理论上保证其合理性,但还有不完善之处,缺乏公众的满意度调查及实践经验,仍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期望能将零空间理念更多的运用于旧城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参考文献:【1】周永广沈旭伟基于时空维度的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导向城市问题,2011【2】张玲伟闫水玉紧凑城市综合测度体系的构建室内设计,2011(1)【3】李和平覃文丽城市宜居性评价及规划建设途径以莆田宜居城市规划建设为例室内设计,20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7.4.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