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册全册生物复习提纲21页-(1).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4388927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册全册生物复习提纲21页-(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册全册生物复习提纲21页-(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册全册生物复习提纲21页-(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册全册生物复习提纲21页-(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册全册生物复习提纲21页,(1)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地形和气候的变化。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

2、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 (1)受精部位:输卵管; 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2)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2)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

3、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3)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3、无机盐和维生素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维生素A夜盲症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坏血病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

4、腺肿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可分为外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和内消化腺(胃腺、肠腺)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营养物质开始消化部位完全消化部位参与的消化液最终产物淀粉口腔小肠唾液、肠液、胰液葡萄糖蛋白质胃小肠胃液、肠液、胰液氨基酸脂肪小肠小肠胆汁、肠液、胰液甘油和脂肪酸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叫做胆汁,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其作用是乳化脂肪。 3、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其特点是:(1)小肠长5-6米(2)小肠内表面有

5、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3)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4、(课本第31页的曲线图)三、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合理营养应做到:(1)每天均衡的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 (2)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为30、40和30左右。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呼吸道的功能: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结构。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器官。 4、痰产生的部位

6、是气管和支气管粘膜5、吞咽与呼吸的关系: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让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放下,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左二右三)。 肺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肋间肌、膈肌肋骨膈顶胸廓肺肺内气压结果收缩向上向外运动下降扩大扩张减小吸气舒张向下向内运动上升缩小收缩增大呼气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泡的特点:(1)肺泡数目多(2)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第

7、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 2、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并将其静置一段时间,会发现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共分三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中间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1)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它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白细胞:有细胞核,呈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包围吞噬病菌

8、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2、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 3、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4、三种血管间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5、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血管名称管壁特点血流速度功能动脉较厚、弹性大快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较薄、弹性小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

9、2)两种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瓣(3)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4)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其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壁右心室壁厚。 (5)心脏内部血流方向:心房心室动脉(6)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3、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

10、脏处汇合。 5、心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通过冠脉循环供应。 四、输血和血型1、ABO血型的类型:A型、B型、O型、AB型2、安全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还可以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3、成年人体内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4、我国自1998年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的途径有:呼吸、排汗和排尿。 3、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其中,肾脏

11、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5、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管起重新吸收作用。 6、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原尿。人体每天形成180升原尿。 7、原尿与尿液相比,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8、尿液的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 9、进入肾小球和出肾小球的血管都是小动脉。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视觉中枢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明亮环境中,瞳孔缩小; 黑暗环境中,瞳孔放大。 4、

12、眼球的结构外膜:角膜和巩膜眼球壁中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眼球内膜:视网膜内容物:晶状体; 玻璃体(折射光线)(1)眼球中的成像部位:视网膜(2)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皮层(3)近视的原因: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4)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 “三要”“四不要”。(P82)5、耳的结构6、听觉的形成过程: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中的一定区域7、听觉形成的部位:大脑皮层8、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

13、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 (2)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做脊神经,由脑发出的神经叫做脑神经。 (3)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4)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5)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6)小脑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7)脑干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8)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2、神经元(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14、 (2)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的差别是神经细胞有突起。 (3)神经细胞的突起有两种,短突起叫树突,功能是接受信息,长突起叫轴突,功能是传出信息。 (4)神经元的功能:接受信息,传出信息。 (5)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和支持。 3、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末梢(1)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2)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3)神经纤维末端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15、神经效应器4、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1)简单反射:生来就有,不受大脑控制的。例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2)复杂反射:人出生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所获得的。 例如:行人听到身后喇叭响就会躲避。 5、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例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四、激素调节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如图)2、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3、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4、内分泌腺没有导管,他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5、三种主要激素的作用以及缺乏症激素名称分泌腺体主要作用过少症状过多症状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的生长

16、发育幼年:侏儒症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呆小症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胰岛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尿病低血糖6、肾上腺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7、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分析人类活动队生态环境的影响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有害影响

17、:(1)乱砍滥伐(2)滥捕乱杀(3)大气污染(4)水污染有利影响:(1)植树造林(2)保护野生动植物(3)建立自然保护区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酸雨:PH5.6的雨水。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水蒸气。 2、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的。 3、酸雨的危害:(1)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2)使植物枯萎; (3)伤害人的皮肤和粘膜。 (4)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4、控制酸雨的根: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5、全球性环境问题除了酸雨之外,还有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气体指的是二氧化碳。 实验题一、探究馒头在口腔

18、中的变化(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唾液清水唾液1号充分搅拌2号充分搅拌3号不搅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过程:37温水中5-10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现象:1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淀粉完全被消化; 2号试管变蓝,原因是淀粉未被消化,遇碘变蓝; 3号试管部分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未将淀粉完全消化,未被消化的淀粉遇碘变蓝。 分析:1号试管模拟口腔环境,1、2对照,一个有唾液,一个没有唾液,这就证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1、3对照,一个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另一个则没有,这就证明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消化食物有促进作用。 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

19、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实验题二、模拟膈肌的运动1、代表气管,代表支气管,代表肺,代表胸廓,代表膈肌2、图1表示在呼气,图2表示在吸气。 图1图23、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下降,气体被吸入。 4、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腔容积缩小,肺随着缩小,肺内的气压升高,气体被呼出。 实验题三、血液分层实验过程: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荡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图中所示现象回答: (1)量筒中出现了_分层_现象。 (2)量筒中1、2、3三层的物质依次是_血浆_、_白细胞和血小板_、_红细

20、胞_,2、3层的细胞总称为_血细胞_。 (3)本实验证实了血液的成分包括_血浆_和_血细胞_两部分。 (4)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防止血液凝固_。 实验题四、下图为人的消化系统关系图,椐图填空(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_是消化系统的开始。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和_组成。 (2)人体的外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_。它分泌的_,可以有利于帮助吸收_。 (3)_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5)因为食物中含有_、_、_、_、_和_等六大类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5)请说出患者缺乏的: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骨质疏松症。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

21、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种子中的胚新一代植株。)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3.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使其长成一个新

22、个体。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成活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5.植物的扦插(如薄荷的扦插P.7)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保留部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6.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7.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意义(1)无性生殖新个体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后代

23、在性状上与亲代保持一致。优点:后代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2)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两个亲代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举例:家蚕、蜜蜂、菜粉蝶、蛾、蝇、蚊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蝗虫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若虫,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蝻3.昆虫生殖发育特点:卵生、

24、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P.12练习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

25、成蛙。 (2)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P.16资料分析1.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衍的影响: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 2.出现畸形蛙的原因:受到了寄生虫的感染。而向河流和湖泊排放生活污水则可能增加寄生虫的数量。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

26、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课本P.18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内有细胞核。 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 气室储存气体,由内外两层卵壳膜构成。 (卵黄、卵黄膜、胚盘构成一个卵细胞。)鸟卵的结构复杂,胚胎的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3.只有受

27、精的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孵出雏鸡。受精后鸡卵的胚盘较大、色深(呈白色)。 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经过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5.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受精方式发育方式昆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水中发育,多为变态发育鸟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发育过程无变态P.21练习5.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

28、、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鸟巢内,让这些鸟为其孵卵、育雏。 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统称为性状。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比小鼠大许多,是由于转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5.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

29、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P.27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

30、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 4.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也就包含了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6.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课本P.3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31、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子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P.32练习4.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无关。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2)实验过程: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茎豌豆(或反之),获得了杂交子一代的种子,杂交子一代的种子发育成的植株都是高茎的。孟德尔又把子一代杂种高茎豌

32、豆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子一代表现的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豌豆的高和矮,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高茎。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隐性基因d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DDddDdDdDdD、dD、dDD

33、DdDddd1: 2: 1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表现型比例: 3:12.禁止近间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机会就增大。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2.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1对(2条)。 3.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共23对染色体)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精子: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共23条染色体)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X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34、。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男女比例为11。(图解P.42)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变异。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人工选择、基因重组(又叫杂交育种,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重新组合到一起)、基因突变(又叫太空育种,宇宙射线辐

35、射,引起基因突变)。 4.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科学的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海洋化学起源说: (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4)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原料:

36、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 产物:氨基酸。 结论: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 (5)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6)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7)原始地球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原始大气(无氧气)。 (8)蛋白质、核酸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 P.55练习2.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

37、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例如,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在开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3.生物进化的历程: (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越晚近和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说明生物进化的

38、顺序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2)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可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如细胞色素C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P.59。 5.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1)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的动物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鸟类鱼类两

39、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6.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身体结构上),由低等到高等(进化水平上),由水生到陆生(生活环境上)。 P.61练习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因为任何生物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进化的历程是漫长的,而且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在由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异,并经自然选择将这种变异保存和遗传下来。从进化的角度看,鸡这一物种形成时,鸡和鸡蛋同时形成。从基因水平看,鸡和鸡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也是无所谓先后的。 4.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

40、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100年的时间,桦尺蛾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蛾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四个方面的内容。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

41、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环境变化是进化的外在动力。 P.62想一想,

42、议一议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 P.67练习3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4.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

43、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如照紫外线,在教室喷洒消毒液,消灭媒介生物。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P.80(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主要是由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