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一起来看看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欢迎查阅!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1 1、半径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
2、般是C、Cl、S、N、O。 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
3、分子。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2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
4、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
5、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
6、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3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C/t 单位:mol/(Ls)或mol/(Lmin) 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重要规律:以mA+nBpC+qD而言,用A
7、、B浓度的减少或C、D浓度的增加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必然存在如下关系: VA:VB:VC:VD=m:n:c:d。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 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
8、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的限度: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所进行的程度,就叫做该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定、变。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没有停止。 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变:当条件变化时,化学反应进行程度发生变化,反应限度也发生变化。 外界条件对反应限度的影响 外界条件改变,V正V逆,化学反应限度向着正反应程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外界条件改变,V逆V正,化学反应限度向着逆反应程度增大的方向变化,降低反应物的转化率。 3、反应条件的控制 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有利的反应,加快反应速率,不利的反应,减慢反应速率; 从控制反应进行的程度角度: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不利的化学反应。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