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设计0315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教学设计03150.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三字经教学设计03150【精品文档】第 15 页1号参赛作品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过程与方法: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1、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2、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法学法:讲授法 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
2、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互动合作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燕”读一声 “教”读一声 “处”读三声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乃”的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展示交流 1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
3、杼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 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2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 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在此基础上男女生对背,最后进行背诵比赛。四、巩固拓展 1谈谈你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2创
4、编“三字经”。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教师引导孩子打开思维,鼓励孩子创编他们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ch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yn 窦燕山,有义方,jio 教五子,名俱扬。 2号参赛作品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两句,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原文的含义,感
5、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难点:读出语言的节奏感。难点:体会原文含义,感受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 教法学法:教法 讲授法 学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故事激趣 1、同学们,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配乐讲故事孟母三迁,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发表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3、过渡新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与故事有关让我们一起翻开第二课。 二、互动合作 课件出示课文。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
6、,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展示交流 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7、 四、拓展延伸 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第二章中的典故事,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五、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课 能讲孟母三迁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号参赛作品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诵读三字经,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具展示,让学生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精髓。 情感态度与价
8、值观:领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三字经,演绎三字经,领悟三字经的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对待中国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意识。 教法学法: 师:情景教学法,示范法。 生:讨论,交流法。 问题导入: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1、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2、教师小结: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近年来开展了“好读书 ,读好书“我读书,我快乐”、“书香校园”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你们都读了些什
9、么书呀? 3、指名学生回答:西游记水浒传格林童话 4、教师小结: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古时候的孩子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他们进了学堂就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5、简介百家姓千字文,引出三字经。 互动合作: 1.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 2.师生接背。 3.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
10、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展示交流: 二、教学三字经片段,讲人文故事,懂做人道理。 1、出示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 (2)、议一议:你读懂哪个字?哪句话?知道哪个典故? (3)、想一想:学了这几句三字经,你们懂得了什么? (4)、说一说:你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 3、按
11、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拓展延伸: 老师:除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你还知道关于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吗?学生:王郎卧冰负荆请罪曾子杀猪千里送鹅毛等等。师生: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礼仪常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学生2:“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
12、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睦相处。 (学生回答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 布置作业: 1、 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 2、尝试写三字经。 3、背诵本篇课文。板书设计: 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常读千古美文,争做少年君子 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一小部分内容。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知识,那么多的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
13、品味,去研究。我希望同学们常读千古美文,争做少年君子。 4号参赛作品三字经第五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由于现在的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有求必应,致使孩子们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而孩子呢,觉得父母对自己应该有求必应,才是好父母,因此,有的孩子甚至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哪怕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也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没有感恩之心,这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因此,选择三字经的第五课内容作为感恩教育的内容之一。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教
14、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体了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的意思,并能反复吟诵,熟记在心。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为主、以读促悟的方式来理解文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习惯。知道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二、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从小就要尊老爱幼,要孝敬父母。 2.知道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 三、教学方法:阅读法 探究法 练习法四、问题导入:在这几句三字经里,有一个黄香温席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15、生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如果没有谁知道就由老师告诉你们好吗?)黄香温席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
16、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五、互动合作: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有谁会读这些句子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2.教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互相教读)3.同桌互读,指名汇报读,全班齐读。4.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5.小组互读,评议。(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孩子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后再与同伴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
17、读书所得。)六、展示交流: 1、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2、老师说意思: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替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这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要增长自己的见闻。学习更要从数数、认字做起。 (设计意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诵读经典文化,应该粗略地讲解大意,让他们在粗略地知其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诵读的效果。)七、拓展延伸:1.你能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吗?2. 指名说,同伴互相说。(设计意图:通过让学
18、生说说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关爱回报父母。)八、布置作业:1、背诵第五课,进一步了解原文意思。2、背诵比赛。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九、板书设计: 香九龄,能温席。-孝(首) 融四岁,能让梨。-悌 知某数,学某文。-见闻 (次)5号参赛作品三字经第二课教案设计指导思想:如今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与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因此,选
19、择三字经的第二课内容作为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体会含义,理解其中积极的道理,受到儒学经典熏陶,感受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文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只是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读出节奏及韵律。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三、教
20、学方法:教法:引导法 讲故事法学法:讨论法 表演法四、问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孟母三迁孟子家住今天山东省邹县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庄外不远处是一片坟地,总有送葬出殡的人家在那里吹吹打打。孟子好学,看了以后回来就学人出殡打幡、哭丧祭拜。孟母非常担忧,小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事,将来怎么得了呢?于是决定搬家,给孟子换个环境。 孟家迁到了庙户营(今山东邹县县城西北),这里是个大镇甸,母亲的原意是让孟子多长一些见识,开阔眼界。但这里十天赶两个集场,喧闹异常。孟子倒是兴高采烈,看了回来不是用棍子挑两块石头学卖菜,就是用木头作刀子比比划划地学杀猪。孟
21、母觉得不对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家搬到了因利渠畔(今邹县县城南关)隔壁是个学堂,周围都是读书人。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学着读书演礼,孟母这才放下心来,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十分聪明,上学以后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慢慢就觉得学堂的课实在没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连三天没有上学,早上出门说去上学,下午还准时回家,孟母以为他是放学了。三天不去学堂老师不放心,派人到家里探问,看孟子是不是病了,这下子孟母才知道儿子逃学了。下午孟子又回来了,母亲问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说上学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织布机上的经线齐着机杼给剪断了。这
22、一下孟子害怕了,因为他们维持家计的唯一来源就是母亲织的布。孟母让他将断了的线头全部接上,几百根经线全剪断了,哪里还接得上。 孟母于是将道理讲出来说:读书与织布一样不能截断,截断了就接续不上了。即使能接续上,但织出的布满是疙瘩,还有人要买吗?你贪玩逃学,荒废时光,怎么能学到安邦定国的本领呢? 孟子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决心刻苦学习,终于成为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3.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是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五、互动合作: 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
23、扬。” 1有哪位同学会读这些句子吗? 2老师带读,注意学生不认识字的发音。 3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4老师示范读,跟师读一遍,学生自由读,读出节奏及韵律。六、展示交流: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老师说意思: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五代时,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教育子女很有方法,五个儿子长大后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海。七、拓展延伸:1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2.在生
24、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3.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八、作业布置:1.背诵第二课,进一步了解原文意思。2.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九、板书设计: 择邻处 断机杼 教育子女 都成为声名远播的人 有义方教学反思: 6号参赛作品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图片与磁带的帮助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
25、理解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孩子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今后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 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法学法: 师:引导、讲解法。 生:讨论,交流法。 问题导入: 1、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3)
26、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互动合作: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展示交流: 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7、(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教师讲述比尔盖茨小时候在学校图书馆帮助整理书籍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比尔的母亲没有像孟子的母亲一样坚持搬家?他们的母亲哪个更好?(其实思维:其实目的都是一样为了孩子读书、做人好。) 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
28、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布置作业: 1、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想一想并且把它写下来。 2、熟读本课,试着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读读议议背背 7号参赛作品三字经-人之初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过程与方法: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