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规划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30151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规划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2019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规划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规划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规划知识点汇总.doc(9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2019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规划知识点汇总【精品文档】第 94 页2019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基础班讲义前言一、备考思路(一)考情【考试题型】单选:60题,每题1分(不选或选错都不得分)多选:35题,每题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选对的每个选项得0.5分);总分130,78及格【考试特点】基础性、理论性、时效性;独有特点是本年度可能有增补内容!(二)教材的介绍分析教材总体介绍:十章调整为十二章;页码317页减少为316页;逻辑结构上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三、四、五、六章、剩余章节为第二部分)。1.经济基础理论章节简要分析:第二

2、章宏观经济管理共三节,第一、二节基本为12版教材内容,第三节(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为新增内容;近几年平均分值16分以上。章节简要分析:第三章投融资体制与投资政策共四节,前两节为以前教材内容,但历年考试中分值不高,近3年平均分值7分左右;后两节为新增内容。章节简要分析:第四章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共四节,只有细微的小变化,以前年度考试历年平均分值13分。章节简要分析:第五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表面看变化较大,但核心内容未变,新版教材侧重于在解释金融术语的时候更紧密的结合我国实际以及现阶段金融领域的一些重要发展;近几年该章平均分值10分以上。章节简要分析:第六章产业政策经济基础理论部分的唯一新增章节,内容

3、不多,希望考生予以重视。2.发展规划章节简要分析:第一章新时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新增内容,主要源自两个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节,14年考了22分)。章节简要分析:第八章发展规划概述原版教材第六章内容做了大幅度删减,原版章节历年分值12分以上。章节简要分析:第九章主体功能区规划原版教材中的一节内容单独成章,考点历年来比较集中,不能丢分。章节简要分析:第七、十、十一、十二章新增文件!(三)真题的指导意义1.认识对咨询工程师考试的题型、命题风格和考察的重点和难易程度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2.理解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侧重理解。3.标注重点内容“重者恒重”,注意标注。(四)心态1.复习的心态:回报与付出成正比2.考试的心态:仔细分析、胜券在握二、授课思路第一部分经济基本理论第二章宏观经济管理第一节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中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决定,并通过价格引导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第一小节: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购买意愿支付能力大学生土豪需求2.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5、一般而言)。(3)产品(或服务)价格。(4)替代品的价格。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替代品,从而使替代品需求增加,被替代品需求减少。(5)互补品的价格。在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另一种商品需求数量也会降低。(6)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反之则推迟购买。(7)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二)市场供给1.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设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意愿能力2.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

6、品的价格和其供给数量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数量会增加。反之,则供给减少。(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数量。(4)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2012年考题】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要引起B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说明A、B两种商品是()。A.互补商品B.无关商品C.无价格弹性商品D.相互可替代商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2013年考题】在市场上,影响某商品供给的基本

7、因素有()。A.产品价格B.偏好C.生产技术D.生产成本E.相关产品价格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影响某商品供给的基本因素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及其他因素。常规命题方式:市场供给结合市场需求一起。3.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一般情况下,需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供给数量和市场价格呈正方向关系变化。(三)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及其形成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如有外力干预?)。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会使市场

8、价格趋于下降至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会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至均衡价格。【2017年考题】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上会出现()。A.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B.供给短缺和超额需求C.供给短缺和需求不足D.超额供给和需求不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供给短缺,超额需求会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至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如有外力干预?)。2.最高限价与保护价格的影响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是世界上许多政府为响应公众要求而经常采

9、用的、有理由的价格干预措施。经济角度看,其后果通常是:当实行最高限价时,会出现市场短缺现象、排队现象、以次充好和缺斤短两等变相涨价现象。在对生活必需品持续实行最高限价后,政府往往不得不放弃最高限价或实行配给制;当实行保护价格时,会出现过剩现象,如果没有伴随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2013考题】当对一种商品实行最高限价时,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后果通常有()。A.市场过剩B.以次充好C.缺斤短两D.排队购买E.变相涨价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最高限价导致需求过旺;供给不足。3.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均衡价格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1)需求变动对

10、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2013考题】供求变动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产生影响,需求增加引起的变动是()。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增加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第二小节:市场如何解决三大基本问题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面对着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能自发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

11、1.市场怎样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2.市场怎样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者如何组合配置资源。3.市场怎样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为谁生产”是指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第三小节: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市场效率在完全竞争状态下,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此时,资源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效率”,一种理想的状态市场效率为资源配置效率。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这种资源重新配置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效率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可能的

12、资源配置状态。(二)实现市场效率的条件市场效率实现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同种商品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所有的经济资源在各行业间完全自由流动;市场上从事交易的每一个人掌握的信息是完全的;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在上述条件约束下,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三)市场失灵现实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一些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情况称为“市场失灵”。(包括什么要记牢)1.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影响价格。而当买者或卖者能够左右一种商品的价格时,就出现了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即:垄断市场、寡

13、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1)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结构。在这个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竞争,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2)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3)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而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价格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竞争是导向经济效率的基本环节,垄断市场的效率最低!2.外部性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带来好的或坏的影响,而他本人又未因此获得补偿或支付费用。这种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影响称为“外部性”。(1)正外部性。当一个

14、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获得全部补偿。(2)负外部性。当一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未为此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在存在各种形式的外部性影响的情况下,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理解原因!)3.公共物品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了价格的人才能享受该商品;第二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商品,则其他人就不可能再同时消费该商品。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非排他性”,第二是

15、“非竞争性”。由于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存在,消费者会产生不支付或少支付公共物品价格的动机和行为,导致私人厂商不愿进入公共物品领域,最终导致公共物品供给量通常会低于最优数量。公共物品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4.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完全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在买方与卖方之间有时是不对称的,此时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如:二手车市场)。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

16、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有时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增加购买;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对于市场机制来说,逆向选择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意味着市场的失灵。【2012考题】根据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定义,下列假定支持完全竞争市场的有()。A.厂商对自己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决定权B.大量买者和卖者C.资源行业资源流动D.经济主体完全理性E.完全信息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影响价格。【2013年考题】现实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的情况有()。A.不完全竞争市场B.外部性C.公共物品D.企业数量多E.信息不完全和不

17、对称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现实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的情况有4种,分别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第四小节:市场经济中的国家(政府)职能(一)国家(政府)干预的逻辑依据1.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2.对于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政府相应法规及微观干预措施加以克服。3.有效率的经济仍然可能存在公平方面的缺憾,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带来公平(均等)的收入分配。公平与否属于伦理规范性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4.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在市场经济中,基于上述逻辑,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影响收入分配、稳定宏观经济。(二)市

18、场经济中的国家(政府)职责1.用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法无禁止皆可为;用正面清单约束公权,法无授权不可为。2.针对市场失灵的公共政策(1)针对不完全竞争(垄断)的对策反垄断法、价格管制、设立公共企业(2)针对负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09年多选)征税、提供消除负外部性的激励措施、可转让产生负的外部性的权力、规范经济主体行为(管制)。(3)公共物品与公共政策。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少而又少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只是程度问题。同时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性的产品被称为“混合物品”。1)纯公共物品要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来提供。2)由公共部门预算提供,并不意味着必定由公共部门生产。可以把

19、该产品的生产承包给私人部门生产。3)混合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一部分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由政府部门给予补贴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4)针对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市场解决一部分。政府有必要加强信息方面管理,促进信息公开,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让消费者、生产者以及投资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市场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3.收入调节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果通过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入分配达成。初次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按要素(劳动、资金、土地、技术等)的贡献分配。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二次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

20、现转移的收入再次分配,是政府对初次收入进行再调节的过程。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果通过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入分配达成。初次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按要素(劳动、资金、土地、技术等)的贡献分配。政府凭借权力在初次分配中取得生产税。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只有按要素贡献分配才能保证市场效率,使各项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二次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转移的收入再次分配,是政府对初次收入进行再调节的过程。再分配转移渠道包括:(1)收入税。政府通过所得税、利润税、资本收益税等对初次分配收入进行流量调节。(2)财产税。政府通过房产税、遗产税等对居民收入进行存量调节。(3)社会缴

21、款和社会福利。前者指居民为维持未来的福利,而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计划所缴纳的款项,如失业保险、退休保险、医疗保险等;后者指居民从政府获取的、维持最基本生活的收入,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金和社会救济金。(4)其他转移收支。4.经济稳定职能经济波动带来国民财富巨大损失、生产力巨大浪费以及社会动荡。政府有责任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减轻周期振荡幅度,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第二节宏观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整个经济的短期波动(经济周期)和长期变动趋势(经济增长),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及长期增长提供依据。第一小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宏观经济要解

22、决的三大问题: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产出、就业和价格(一)产出的衡量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产出最全面的指标。假设国家只生产一种产品,即馅饼。2010年,馅饼一年产出100个,售价为1元;2011年产出101个,售价为2元。2010年:1001=1002011:1012=202名义GDP: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的GDP,不利于反映一个国家真正的产出变化。2011:1011=101实际GDP:用固定价格来计算的GDP,能确切反映出国家产出变化。1)GDP的支出法统计: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

23、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汇总。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2)GDP的收入法统计:统计经济中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的总和,加上折旧和政府间接税收入。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3)GDP的生产法统计:对经济中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值进行加总。所谓增加值是企业产出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价值。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企业的增加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1+2+3)潜在GDP: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产出,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资本、劳动、土地、技术效率决定了潜在GDP水平。易考点:潜在GDP呈缓慢而稳定增长,实际GDP波动大。2.国民收入(GNI

24、)国民总收入(GNI):国民总收入(GNI)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公式做一个简单理解)(二)就业与失业的衡量充分就业是各国经济决策首先关注的目标。就业情况的变动和实际产出变动趋向一致:当实际产出上升时,对劳工的需求上升,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当实际产出下降时,对劳工的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1.失业的类型按就业意愿分类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也找不到工作。自愿失业:劳动者不愿意按

25、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按失业原因分类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人们在各地区之间迁移、各种工作岗位变动而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即使经济处在充分就业水平时也会存在。2)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如果对不同类型劳动的需求发生变动,而劳动的供给未能及时调整,就会发生结构性失业。常见的案例是某些部门或地区的兴起和衰落所引起的职业间或地区间的结构失衡。3)周期性失业:是指当总支出和产出下降时,对劳动整体需求下降所引起的失业。许多地区和职业的劳动市场同时呈现失业率上升,是周期性失业的标志。区分失业类型有助于人们对劳动市场做出诊断。较高水平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

26、性失业,甚至可能发生在劳动力市场总体均衡时;而周期性失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是就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结果。2.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失业率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零失业率。因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动态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充分就业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又被称作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是稳定状态的失业率,是经济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下的实际产出就是经济的潜在产出。(三)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含义(通货紧缩)掌握程度:总物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升通货膨胀成因掌握程度:能够根据现实经济场景判断属于何种因素导致通货

27、膨胀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相互作用型;结构性因素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过度增长,远远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货物。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3)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型通货膨胀,指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4)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的供求比例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类型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

28、,通货膨胀有三种类型: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内,也称爬行式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恶性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100%。2.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1)消费物价指数CPI度量的是普通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消费品(包括食品、住房、服装及医疗服务等)的价格变动。(2)GDP平减指数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3)生产价格指数PPI生产价格指数衡量的是生产或批发环节的价格指数。【2014年考题】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A.产出B.汇率C.利率D.就业E.价格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宏观经济运行

29、的衡量。宏观经济运行衡量部分,首先产出(GDP),其次就业(失业),再有价格(通货膨胀)。【2013年考题】通常用于衡量经济体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是()。A.消费物价指数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GDP平减指数D.生产价格指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GDP平减指数是衡量经济体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总结:侧重失业、通货膨胀和产出状态概念式判断,衡量指标的描述性判断。【2012年考题】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快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属于()通货膨胀。A.成本推动型B.需求拉动型C.输入型D.混合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

30、题考查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这是一道关于通货膨胀原因分类的概念描述式题目。“没有超额需求”排除了需求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属于成本上涨,故属于成本推动型。第二小节: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形式、衡量1.经济周期的定义、形式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与下降,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划分为衰退和扩张两个阶段。2.经济周期的衡量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表现出一个长期增长趋势,即潜在GDP的长期变动趋势。潜在GDP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周期性波动是用实际GDP与潜在GDP背离的程度来衡量的。衰退。当实际产出连续1-2年

31、下降,而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并不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衰退。萧条。当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巨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萧条。(二)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和价格水平1.经济周期中的失业产出水平与就业水平紧密相连,并同向变动。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2.经济周期中的价格水平当经济明显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远离充分就业状态时,会伴随通货紧缩或受其威胁。当经济接近或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由于各种经济资源供给陆续出现瓶颈,价格水平上涨的节

32、奏会加快。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接近或达到最大产出能力时,经济难于或无法供给更多的资源,需求的扩张只会带来价格的急剧跳升,而无法带来产出的增加。(三)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冲击,通常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的。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导致衰退或萧条,经济活动的大幅上升将会导致通货膨胀。(四)周期状态监测指标PMI指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中国的制造业PMI数据。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PMI指数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PMI已成为监测经济运行的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2011年考题】经济学关于经济萧条的解释

33、是()。A.实际产出低于实际需求水平B.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C.实际产出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不大D.实际产出持续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巨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当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巨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萧条。【2012年考题】当经济运行显著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就业状况和价格水平将分别呈现()。A.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B.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C.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 D.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周期。当经济

34、运行显著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第三小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一)总需求总需求(AD)是指经济中的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总产出数量。总需求数量和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之间呈现反向相关的关系,即社会整体物价水平越高,总需求数量越小;社会整体物价水平越低,总需求数量越大。1.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AD)由四个部分组成:(1)消费需求(C)(2)投资需求(I):投资需求包括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私人购买以及库存的增加。(3)政府需求(G)(4)净出口(X)2.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政

35、策变量,另一类是外生变量。(1)政策变量1)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2)外生变量1)国外产出;2)资产价值;3)技术进步;4)其他。(二)总供给总供给(AS)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内的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社会的总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之间呈现正向相关的关系。(三)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总水平根据总需求(AD)与总供给(AS)的定义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们分别是价格水平的反函数和正函数。在由价格水平和产出数量组成的二维空间上,总需求(AD)表现为向下倾斜的曲线,总供给(AS)表现为向上倾斜的曲线。总供求的均衡决定实际产出水平

36、和价格水平。实际均衡产出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潜在产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使实际均衡产出趋近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潜在产出水平。第四小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试图实现下述总量经济变量定义的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当经济停滞或陷于衰退(通常会伴生失业率高企),即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总需求受到抑制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用于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复苏;当经济过热面对通胀威胁,即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助于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熄灭“通货膨胀之火”。1.货币政策(1)

37、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类型1)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结果将导致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增加,扩大货币供给,利率水平下降,进而使投资、总需求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上升。2)紧缩货币政策。针对由于总需求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局面,中央银行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结果将导致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减少,收缩货币供给,利率水平上升,进而抑制投资和总需求,使通货膨胀受到抑制。(3)货币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1)当存在巨额

38、贸易逆差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降低利率,进而使本币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下降,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2)当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提高利率,进而使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2.财政政策在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方面,财政政策包括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非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两类。(1)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出现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采用扩张性的政策措施,包括:增加政府开支。减税(没有显著)。组合使用两种措施。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当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

39、。采取的措施与扩张性措施相反:削减政府支出,加税,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措施。(2)非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或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在于,税收增加(减少)使支出和总需求降低(上升)。税收体系所提供的内在稳定性减少了经济波动的严重性,但是内在稳定器只能减轻而不能纠正均衡GDP的变化趋势。(3)财政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扩大国内需求,政府为赤字融资会使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本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紧缩性财政政策效应相反。第五小节:经济增长(记关键结论)经济增长代表的是一国潜在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它决定一国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一)经济增长的

40、要素和主要源泉土地、劳动、资本都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均构成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根本的源泉。(二)促进长期増长的政策01增加国家人力资源储备的教育和培训投资。02鼓励技术进步,鼓励创新,知识产权保护。03加大对包括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基金、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出。04实施有助于增加国民储蓄、投资和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政策。【2012年考题】下列政策措施中,有利于提高经济潜在产出水平的有()。A.鼓励技术进步B.增加教育投资 C.提高进口关税D.增加技能培训支出E.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增长。促进长期增长

41、的政策目标就是将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长期增加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主要的政策措施有:(1)鼓励技术进步;(2)增加国家人力资源储备的教育和培训投资,加大对包括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基金、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出;(3)实施有助于增加国民储蓄、投资和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政策。第六小节:国际收支、贸易、资本流动及汇率(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盈余);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赤字)。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某个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汇总统计表,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

42、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状况。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结构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二)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的含义与分类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 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2)按照贸易品物质形态,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2.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一般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四)汇率及汇率制度1.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也是一种资产价格。(1)汇率标价。1)直

43、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是指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例如:1美元等于6.2元人民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例如:1元人民币等于0.1565美元)。2.外汇市场国际货币的交易场所,被称为外汇市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国际贸易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和各国的中央银行。其中作用突出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是外汇市场的核心,银行间交易规模占到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的绝大部分。中央银行虽然交易规模不大,但产生的影响很大,因为市场参与者会密切注意中央银行的举动,从中获取可能影响未来汇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动向。汇率变动的原因:从短期汇率变动看,关键的因素是两个:各国利率的相对变动和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动。(理解为什么)3.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