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doc(18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精品文档】第 187 页( 一)单元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知识点1、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2、通过丰富的实例、富有趣味性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4、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5、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6、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一些几何
2、体进行切和截的过程,初步了解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理解截面的意义。7、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8、会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技能点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3、让学生参与对截活动和用通过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用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猜想截面的形状,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
3、程,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几何直觉,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4、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过程与方法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3、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4、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组
4、合物体的三视图。5、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视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6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2、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3、 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5、通过
5、活动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在合作学习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6、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相处。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7、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课时内容计划共 10 课时分课时教学计划 第1 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011-8-24主备课人陆冬梅使用者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4、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6、。5、 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教学用具准备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教学方法启法引导板书设计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一、 情境引入二、 生活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 三、 画一画、说一说:训练你的表达能力四、引导归纳五、 小结及作业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情境引入二、生活观察三、 画一画、说一说:训练
7、你的表达能力四、导归纳内容:五、 小结及作业内容 教师展示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主动寻求这些几何体的现实背景。活动1:教师依次展示上海浦东建筑物图片、三峡截流石图片和金字塔图片(如下图)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体。 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解决课本P3的问题串:活动1:画一画:请学生用笔画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4个学生上黑板),并用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活动2:说一说: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描述的几何体类似?活动3:讨论:(1)长方体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3)根据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进行命名、分类规范。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柱棱柱圆柱锥棱锥圆锥*(台)棱台圆台球球1.小结谈谈你在初中的一节数学课上收获。2.作业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2 课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011-8-25主备课人陆冬梅使用者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富有趣味性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合作、交流活动中
9、,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赛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情境激趣,适时点题二、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三、动手实践,直观感知四、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五、随堂练习,巩固质疑六、师生交流,归纳小结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一、情境激趣,适时点题二二、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三三、动手实践,直观感知四四、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五五、随堂练习,巩固质疑六、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集
10、中学生注意力,同时点明课题,并让学生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1小组活动,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及其解答:(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2在学生完成上面的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点、线、面、体实例;3动画演示“流星划过天空”、“汽车挡风玻璃上雨刷的运动”以及圆锥生成(直角三角形的旋转)过程,要求学生思考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和面动成体,丰富对点线面体的直观认识。通过多媒体课
11、件演示、交流活动进一步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1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阅读书上7-8页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困惑、收获和体会.布置作业:课本P9习题1、2、3、4。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3 课1.2展开与折叠(1)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011-8-26主备课人陆冬梅使用者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
12、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见几何体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1.2展开与折叠(1)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动手操作、认识棱柱 三、合作学习,探索什么样的图形能围成棱柱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性、二、动手操作、认识棱柱三、合作学习,探索什么样的图形能
13、围成棱柱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小时候做过手工折纸吗?都会做些什么样的折纸?教师借此引出本节课题展开与拆叠并在黑板上板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习小组动手折叠,粘贴以下四个平面图形 请学生从围成这个棱柱的各个面(底面、侧面)以及棱的角度看看棱柱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棱柱的特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填表。棱 柱顶 点棱 数面 数三棱柱695四棱柱8126五棱柱10157六棱柱12188在学生经历了折叠棱柱的过程后,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折成棱柱,使学生经历平面图到立体图的变化过程,培养空间概念,是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更高要求。把你的感受与收获写到你的数学日记中,作业习题2
14、。另外设计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做出一个正方体,准备下节课使用。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4 课1.2展开与折叠(2)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8-29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2、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
15、,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教学重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认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教学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常见几何体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1.2展开与折叠(2)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三、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三、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提问: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是什么图形导入新课:展开与折叠(二)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
16、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学生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问题1、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学生讨论得出分为4类: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问题2、既然都是正方体,为什么剪出的平面图形会不一样呢?学生观察手中图形,小组讨论得出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的表面上看
17、似不同,但通过转动、翻转可得相同。问题3、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学生: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即未剪开的棱),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练习1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以下平面图形。先想一想,再动手剪,剪错了不要紧,再粘上,重剪。 (1) (2) (3) (4)学生思考,再动手剪,然后与同伴交流。请剪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剪法。练习2贴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面A、面B、面C的对面各是哪个面? A B C D E F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体会?小结:1、我们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
18、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2、正方体有11种形状的平面展开图。3、解决“展开与折叠”问题的方法:一是动手实践,二是发挥空间想像,合情推理。布置作业:习题1.4第1,2题。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5课1.3截一个几何体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8-30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一些几何体进行切和截的过程,初步了解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理解截面的意义2让学生参与对截活动和用通过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用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猜想截面的形状,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
19、数学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几何直觉,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3通过活动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在合作学习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参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数学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难点同一几何体不同角度切截所得截面的不同形状的想象与截法,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说理、交流的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具若干。小刀等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1.3截一个几何体一、课前准备,明确要求. 四、讨论交流,
20、展示成果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五、电脑演示,深化理解.三、动手实验,观察思考 .六、画图小结,巩固观念.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课前准备,明确要求.二、引入新课.三、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四、讨论交流,展示成果五、电脑演示深化理解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将学生分成四至五人的小组(注意学生的基础和动手能力并适当搭配).分别准备实验用品和工具,如水果刀、胡萝卜、土豆、苹果、梨子,或用橡皮泥捏成的各种形状的几何体(以立方体为主),盘子和食品袋(用来装拼盘和废料)。教师可准备刀具和一些正方体的蛋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去糕点店订做)或者一些水果和火腿肠一类易切截的立体物品.将课题板书出来,并写出相关要求
21、.活动1:想一想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教师展示一个用萝卜削成的正方体),想一想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分小组讨论。活动2:做一做拿出准备的正方体,学生分小组验证刚才的想象。注意事项与效果:先商定如何切割?想象切割后的几何体和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可在草稿上描出草图,并指定专人执笔,作好记载.切开实物,进行对比.通过实验回答: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其截面可以是三角形?梯形?四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吗?宾馆的筵席上常有用蔬菜雕刻出来的造形,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几款.先猜,后想,再议,最后动手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操作活动中促使学生思考了截面多边形的成因;猜想与实际的差异,激发了学生思维。.展示、交流
22、各组成果(所得到的截面图形以及截法)。各小组展现了丰富的截面图形、截法以及截面多边形的成因,展示的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对所得到的图形进行了归类,顺利地解决了“截面不可能是七边形”问题。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展示各种截面,并变换图形的形状.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用纸和笔模仿电脑上的画面画1-2个截面图,作为这节课的深化.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6 课1.4从不同方向看(1)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8-31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
23、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2、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相处。教学重点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常见几何体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1.4从不同方向看(1)一、创设情景,导入新
24、课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三、想想练练、巩固提高四、拼拼画画、深化创新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三、想想练练、巩固提高四、拼拼画画、深化创新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提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盲人得出不同的大象形状?认识物体,当然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是看、观察,那么不同的角度观察是否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呢?活动1:教师在展示台上放置三样物体(球、水瓶、水杯),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水瓶在中间,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并说说你实际看到了什么?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三样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
25、从而引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活动2:辨别活动:小华、小彬也和我们一样在观察,你知道四幅图中哪幅图是小华看到的?哪幅图是小彬看到的吗(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口述结论,并说出判断的理由。并适时地提出新的问题,如“要同时看到兵乓球、水杯、水瓶,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活动3:辨别活动:教师在展示台上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和锥体的几何模型,要求学生思考:(1)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什么,把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看到的是否一样?(2)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上观察到的结果?教师引导下得出三种视图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画三种视图。汽车从小明身边经过,小明最先看到什么,然后呢?按先后顺序给这几幅图标上序号
26、。(多媒体展示汽车行驶的画面)1、分组拼几何模型,画一画组合体的三视图。2、有一立方体组合模型,不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田”字形,说说它是怎样组合的。(小组间可以互相合作、交流、观摩)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7课1.4从不同方向看(2)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9-1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2会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视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
27、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教学重点脱离模型,画出相应的视图。教学难点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主视图与左视图。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模型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1.4从不同方向看(2)一、课前准备 四、试一试二、我搭你画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三、问题探究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课前准备二、我搭你画三、问题探究四、试一试(学生活动)五、小结及作业。每位同学课前准备边长为5cm的正方体模型4个;教师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8个。活动1: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搭几何体(可以变换不同的搭法)其
28、他同学画出其三种视图。活动2:教师呈现一个搭建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从正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层?从左面看呢?从上往下看呢?例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1)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何含义?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表示相应的位置有几个小正方体,也就是相应位置的层数。(2)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先按题目所给的条件搭出模型,再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然后画出三种视图。(3)有没有用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不用搭模型。由俯视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有3列,第1列有一层、第2列有两层、第3列有一层,
29、将俯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再从正面看有2列,每一列都是两层。这样就可以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例2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不搭模型,你能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吗?例3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尝试搭小立方块,相互合作,相互出点子,从活动中体会到答案不惟一,从活动中发现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你能否不通过搭几何体模型,直接确定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
30、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最少摆法中其中之一所需个数:321111110 最多时所需小立方块个数: 333222116 因此,最少需要10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16个小立方块。学生练习:符合下列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几何体,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1小结: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所得2作业:习题1.7第1、2题思考题:“试一试”中的主视图与俯视图的几何体,最少块数时有几种摆法?旋转前旋转后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8 课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9-2主备课人南子荣使用者教学课时1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
31、虹 陆冬梅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知识技能)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能力.(能力培养)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情感态度)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教学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实验猜想,合作探究.三、设计创意,提高能力.四、回顾思考,巩固拓展.
32、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二、实验猜想,合作探究三、设计创意,提高能力.四、回顾思考,巩固拓展.请学生观看两个片段,思考这些有趣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在学生得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多边形的概念;接着就图中的圆,逐步得出弧和扇形等概念。在学生说出图中隐含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从图片中抽取出这些图形的动画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得出相应图形后,可以提请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图片中蕴含这些图形,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新的概念的现实背景,提高学生
33、的应用意识。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扇形? 2从一个多边形内部的任意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能看出什么规律吗?从一个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也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又能找出什么规律呢?若这个点为边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呢?你又能找到什么规律呢?3下列的图看起来象什么?分别由几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组成?图形的分解,应该说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这部分内容在后续学习中具有很多运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等,因此,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会这种归纳的思维方法。而图形个数的计数
34、,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这里的难点关键是如何归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当然,这里的重点应是分类,而并不是最终的计数结果。幻灯片显示我能行:以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如:秃子打伞无法无天强调:限制条件必须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利用展台展示学生丰富的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分课时教学计划第9 课第一章回顾与思考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1-9-5主备课人魏玉琴使用者教学课时1学科组成员南子荣 魏玉琴 史春英 荆鹏昊 刘军 吴俊虹 陆冬
35、梅教学目标1、会辨认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能想象基本几何体的截面形状; 4、)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5、能从丰富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空间几何体和基本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点、线、面。6、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7、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教学用具多媒体
36、课件、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板书设计回顾与思考一、 情境引入 三、 画一画、说一说:训练你的表达能力 二、 生活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 四、引导归纳五、 小结及作业步骤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情境引入二、生活观察三、 画一画、说一说:训练你的表达能力四、导归纳内容:五、 小结及作业内容 教师展示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主动寻求这些几何体的现实背景。1、(1)在太阳光照射下,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哪些可以作为正方体的影子?(2)请你尝试一下,如果用手电筒照射正方体,可以得到哪些形状的影子?
37、请把各种影子的形状画出来,并比较两种情形的异同?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2)可以得到长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梯形形状的影子; 在太阳光照射与手电筒照射下,都能得到长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但在太阳光照射下,得不到梯形,而在手电筒照射下,可得到梯形理由:太阳光是平行光线;手电筒的光是点光源1、若“*”是一个对于1和0的新运算符号,且运算规则如下:1*1=0,1*0=0,0*1=1,0*0=0则下列四个运算结果中是正确的是()A(1*1)*0=1;B.(1*0)*1=0;C.(0*1)*1=0;D.(1*1)*1=0答案:C2、将0,1,2,3,4,5,6分别填入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只出现
38、一次,组成只有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整数算式(圆圈内填一位数,方格内填两位数)=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2,它们的积是 答案:36课后延伸练习1、 下面图形中哪些可以一笔画成,哪些不能一笔画成的?答案:与能一笔画出;与不能一笔画出教学反思呈现现象改进措施教案签阅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知识点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含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书应用的广泛性.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4.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5.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6.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7. 学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掌握多个数相乘;商的符号判定方法. 8.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技能点1. 通过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及团.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