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摘要: 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城市居住环境和改善居民居住质量,近些年的城市绿化工程总量在不断扩大, 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单纯的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已经无法满足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需求, 因此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提升,主要包括地形整理、苗木栽植、养护技巧三个方面的技术提升。地形整理方面包括换土、平整,苗木栽植需要从栽种节气、苗木质量、栽种技巧方面进行控制;养护方面包括灌溉和养护规范两个方面。 园林绿化工程相关技术的提升有助于确保施工质量。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地形整理,苗木栽植,养护引言: 国民经济的增长
2、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日益上升, 尤其是城镇居民的居住质量需求更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镇居民越来越关注城市绿化的建设和布局, 为了满足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城市绿化工程也逐渐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城市居住环境和改善居民居住质量,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些年的城市绿化工程总量在不断扩大,但是部分绿化工工程的施工明显归于随意,无论是绿化工程布局、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还是后期的养护, 都缺乏规范性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环节, 从项目招标、施工队伍管理、 监理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园林绿化工程第 1
3、页 共 6 页的施工质量不仅需要规范的程序, 还需要严格的技术基础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1 地形整理质量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首要工作就是地形整理, 它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基础。它包括场地清理、换土和地形验收等内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应进行场地清理工作,场地上有价值的乔、灌木应移植。场地上的建筑垃圾要彻底清理,尤其是旧路、旧基础,考虑其对乔、灌木成活、生长的影响, 要考虑土壤的透水性或水的流动性,尤其应关注能否形成不透水层,要防止形成地下积水坑,若有地下积水坑,则此范围内苗木极难成活;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 地形整理很容易忽视此问题,造成某片苗木,多次栽植,多次死亡的现象时有发
4、生。 2 苗木栽植质量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核心是苗圃种植, 苗木的成活率和种植搭配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最终效果, 苗木种植的设计环节是最重要的, 只有在确认设计的效果得到验证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种植, 因此标准段验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只有经过现场验收并确认效果达标后再进行全面的种植栽培,方可最大限度的控制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中苗木栽培的关键点如下: 2.1 控制苗木质量苗木质量主要是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的栽植状态, 因此在苗木进场之前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苗木查验, 确保苗木符合绿化种植场地的进场标准,首先是苗木的合格证以及植物防疫证, 其次是苗木的品种第 2 页 共 6 页是否符合
5、设计要求,还要查看苗木的价格是否与甲方要求相符; 接着是查看苗木的尺寸是否符合规范, 在苗木栽植后要查看栽植的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是栽种完成后必须持续观察苗木的种植密度和成活率,还有苗木的生长状态。 2.2 栽植技术是关键(1)栽植时令顺天时苗木栽植要讲次序,应先乔木、再灌木、藤木、色块,最后才是地被。最近几年,黄冈市内几条大道上,尤其是 08、09 年在冰雪覆盖后,新植的色块和地被受损严重,主要是栽植后遭遇雪冻,没有考虑苗木栽植时令规律。色块和地被最佳栽植时间应为 8-11 月和 2-5月,在黄冈地区应控制栽植 2-3 月内以避开高温和雪冻; 乔木最佳栽植期一般是 8-12 月。(2)栽
6、植密度讲艺术园林绿化工程,追求的是美景,美的艺术通过: 苗木的行、列错落,高、低层次,疏、密成道,色、叶辉映等体现。具体到行道树和绿化带中主乔木,其分枝点应在 2.5-2.8m;为保证大小一致,还应控制乔木的胸径(一般离地高约 1.2m 处)大小,周长误差控制在3cm 内,间距一般应控制在5-7m。灌木、球类栽植间距应考虑3-5 年后,其成长为正常的树冠后的空间需要,同时考虑设计的配套成形,否则会因密度过大,影响灌木生长,导致不得不进行二次调整,从而难以保持原设计风格和整体配形、 配势,绿化工程艺术质量由此形成缺陷。第 3 页 共 6 页(3)栽植技巧循规律乔木栽植应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应先挖穴
7、,乔木栽植应带土球,土球大小一般是胸径的 8-10 倍,穴直径一般大于土球 20-30cm,穴深一般与土球配套, 成形后, 土球需基本与地面平齐或略高。 挖穴后,应考虑消毒和施底肥,底肥上应覆盖 20-30cm 种植土,确保提高成活率和成活后长势旺盛。若周围土壤透水性不好,可能形成局部积水坑时,应设置透水坑、槽,必要时设置通气孔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确保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脱水性及排水性。苗木运输进场后应及时组织栽植, 不能及时完成栽植的,应采取措施如沾泥浆、喷保湿剂或用苫布遮盖等保护苗木,防止风干、失水和打蔫;若长时间不能栽植的,应考虑假植以缩短根部暴露时间,并精心管理,确保苗木栽
8、植的高成活率。 3 苗木养护质量提升苗木的养护质量是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正常发挥绿化效果和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关于苗木的验收并非完工后立刻验收,而是应该在苗木养护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验收,苗木养护持续三至五年后才会出现设计的效果, 因此苗木的养护工作持续时间长且过程繁琐, 主要工作包括灌溉、 土壤整理、 施肥、 防虫、防寒和看管等。 3.1 浇水有巧一般要求新植苗木栽后 24 小时内浇第一遍水,此次水量不宜过大、过急,三日内浇第二遍水,十日内浇上第三遍水,后两次水量要第 4 页 共 6 页大,且应浇透,以后转入后期养护。每次浇水后均应整堰、堵漏、培土、 扶直树干。 浇水
9、时间和水量是确保苗木水分养护质量的两大要素,时间上要保证水温适宜,夏季是早晚,不得在高温时间浇水,冬季和早春,宜在 9:00-16:00 间进行;浇水量标准是:乔、灌木浇水要透,地被、草坪浇水要达到湿透 30cm 为宜。 3.2 养护标准苗木养护的标准较高,因此对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 苗木养护既需要按照规范进行,也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因此苗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苗木的长势、 病虫害情况和杂草情况等指标, 统一考虑后再制定具体的养护细则, 养护细则越具体越容易执行和实现目标。当前养护工作中并未考虑到公众宣传和苗圃爱护的宣传工作, 因此城市绿化景观大多数虽然得到了较好的养护, 但公众的随意性
10、损害导致园林绿化景观受到了较大的伤害, 比如草坪的随意踩踏和花坛的随意采摘,有时甚至出现苗木的偷盗行为, 因此苗木的养护标准中应该增加苗木宣传工作。结语:综上可知,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关系到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城镇居民的居住质量, 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及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上文提到的土地整理、 苗木种植技术和养护技巧等都是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 因此需要全面的进行研究和改进,才能不断提升绿化效果,保障城市居住环境的美化。参考文献第 5 页 共 6 页 1杨振坤,许正茹,张玉霞,王华香 .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及应用效果评价J.草业科学,2010(03) :67-71. 2侯康, 何利.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理对策J.建设监理,2014(05) :80-82. 3胡先亮.绿化工程施工重点环节的分析探讨 J.山西建筑,2014(36) :205-205. 4高晓青.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 2014(06) :74-75.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