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TopSolid使用技巧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TopSolid使用技巧 .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鼠标篇: 1. 在捕捉曲线交点的时候,可以在距离交点大约2cm 处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然后移动鼠标到交点上方,会出现一个红色的矩形框表示捕捉到了交点,这时释放鼠标。 2. 在命令提示状态,或者打开对话框的情况下,单击鼠标右键表示选择第一个按钮。例如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单击鼠标右键则相当于按了“确定”键。 3. 在图形区域, 如果正在某个命令功能操作中,按住鼠标右键持续1 秒钟, 则会以菜单的方式弹出该命令功能的所有操作选项,其中按钮直接是一个菜单功能,下拉列表则变成了子菜单的方式。 4. 鼠标滚轮缩放图形,按下滚轮或中键可以平移图形。 5. 鼠标中键点击快速层次上的某一项,可以快速切换当前层到该
2、层次。 6. 当很多元素重叠不容易选择的时候,在这些元素上面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单击右键可以在各个元素间切换,被选中的元素呈红颜色显示。键盘篇: Ctrl + 鼠标左键旋转Shift + 鼠标左键平移Ctrl+Shift+ 鼠标左键缩放F1 帮助F2 查看元素属性F3 缩放F4 平移F5,F6,F7,F9 旋转F8 在查看零件截面的时候按下F8 可以动态查看截面配置篇: 一) TopSolid 运行时对话框和命令提示以及信息输出(Alpha 栏)的字体显示都比较大。下面的配置关键词可以修改界面字体和大小:U_ALPHA_FONT_NAME Tahoma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
3、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U_ALPHA_FONT_SIZE 12 U_DIAL_FONTNAME Tahoma U_DIAL_FONTSIZE 12 把以上的关键词复制到下面的 top.cfg 文件中,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和值之间的分隔符是 TAB 而不是空格。二) TopSolid 的默认当前字体是不支持中文的,这在绘图环境中体现比较明显,可能明细表中的中文不能正常显示或者直径符号不能正常显示等等。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编辑命令修改字体。但是使用下
4、面的关键词可以使得TopSolid 的默认字体变为中文字体: A_FONT_HEIGHT 0.005 A_FONT_NAME 宋体这两个关键词需要分别放在top.cfg 和 topzdft.cfg 中,当然如果是模具设计环境中需要,那么需要放在 topzmld.cfg 中,其中的0.005 指得是 0.005 米,也就是5mm 的字高,当然你可以根据你的要求来设置。三)显示配置把下面这个关键词配置复制到top.cfg 中可以提高显示效果:O_DISPLAY_SPECULARITY 0.8 72 四)强制文档属性输入框显示TopSolid 在标题栏中支持系统内部变量的显示,所以在新建或者保存文档
5、的时候强制输入一些基本的参数可以大大提高后续工作效率。将下面关键词复制到 top.cfg 和 topzdft.cfg 中可以打开相应的功能:D_DOC_GLOBAL_PARAMETERS -1 其中,值为 -1 不显示对话框;0 新建时显示; 1 保存时显示;2 新建和保存时都显示。建模篇: 一) 设计模式 TopSolid有四种设计模式:关联设计模式、非关联设计模式、非关联曲线设计模式和自由设计模式。通常情况下,使用“关联设计模式”,因为这个设计模式最能体现topsolid 的全关联设计特性。从最基本的坐标系、点、线到面、体都可以参数驱动并且互相驱动。任何元素均具有历史,随时可以修改,但是由
6、于关联性较强,开始操作的时候也不容易掌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进行导入数据修复时,例如读入Iges 文件或者其它任何需要修复的曲面数据,使用“非关联设计模式”。因为修复数据最大的一个忌讳是产生更多的垃圾,而“非关联设计模式”下,各个元素之间毫无关系,可以将不用的元素删除掉而不用担心影响其它的元素。另外两种设计模式使用的场合不太多。四种设计模式可以随时转换。例如在修复曲面数据时,修复过程使用“非关联设
7、计”模式,而修复为实体之后可以切换为“关联设计” 模式,这样后续操作就可以继续享受关联带来的便利了。二)草图绘制严格意义上讲,TopSolid 是没有草图器的,这个特性不同于其它CAD/CAM软件。但是即使没有草图器,进行零件建模也通常是从曲线开始的,然后使用“拉伸”或者“旋转”形成基体,然后再用各种特征修饰零件。那么没有草图器,自然“约束”这个概念也不再跟其它软件相同。所以这是TS 的初学者一开始感到困惑的地方。到底怎样来画TS 的草图呢?其实 TopSolid 的精髓功能在其“轮廓”功能。“轮廓”功能就像设计员手中的一支笔。而“曲线”中的“草图”功能则象我们的丁字尺,是用来定水平、垂直以及
8、各种角度基准的。在基准线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使用“直线”、 “圆”、 “样条曲线”等曲线功能来绘制我们的各种辅助线。辅助线绘制完毕之后,就该是我们的“笔”粉末登场了,利用“轮廓”这支笔,我们想怎么描就怎么描,沿着基准线和辅助线最终会描出一条开放的或者封闭的曲线,结果就是我们要绘制的草图。TS 具有的极强的关联设计可以保证修改任一基准线和辅助线都可以驱动最终的草图,当然也可以驱动由草图生成的基体。在 TS 的“工具”菜单中虽然也提供了“约束”功能,但是这个约束的类型相当有限,正如我们上面所述的过程,TopSolid 的草图绘制是靠描绘得到的,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约束,描绘本身就是极强的约束。最后要提
9、一点:如果要绘制 “矩形”,请使用 “轮廓” 功能中的 “矩形” 选项, 而不要使用 “曲线”中的“矩形”功能直接绘制,两者的驱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三)绘制圆TS 把很多功能融在了一个功能里面,绘制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默认情况下,点击了绘圆命令之后,提示栏只显示两个输入框:半径和圆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但是如果你单击“半径”按钮或者“圆心”按钮,都会进入新的选项,而如果你输入了半径和不输入半径值
10、绘制的结果也不同。还有一个更特殊的绘制圆弧功能,用“轮廓”功能绘制一条直线,然后使用“编辑|修改”功能选择直线中间看看会出现什么提示?四)外形功能TS 没有明确的实体特征和曲面修改菜单,所有实体、曲面的创建和修改都放在“外形”功能中。这是因为在TS 中,实体和曲面的拓扑已经完全统一了。在“拉伸”、 “旋转”、以及各种能够生成封闭曲面的功能如“网格曲面”、 “扫掠面”等等,都可以既生成实体,也可以生成曲面。一切取决于设计员的需求。而在编辑这些功能生成的几何体时,也会有“实体/曲面”的选项,只需要切换一下就可以改变几何体是实体还是曲面了。对象操作篇: 一)元素 ID TopSolid是一个基于对象
11、管理的系统。所有的元素在系统中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ID 。 利用“F2”键或者“分析 |属性”功能可以查看到某个元素的ID 号。这个 ID 号除了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素之外,也可以允许我们在所有对象捕捉的时候输入这个ID号来完成相关操作。例如一个圆的ID 号是 28,那么如果想删除这个圆,那么可以在点击删除命令之后,在输入框中直接输入28,该圆即可被删除。当绘图区中的元素很多时,有些元素也许不容易被准确选择,这时同样可以用F2 查看其 ID,然后在需要捕捉该元素的地方输入其ID 号。例如,我们想捕捉某个圆弧,但是由于这个圆弧与周围的其它多个圆弧相交在一起,使得我们总是捕捉其圆心而不能捕捉圆弧本身,这
12、时就可以用F2 查看这个圆弧的ID,然后在输入框中输入其ID 。尺寸值也有ID ,使用编辑参数命令可以查看到尺寸值的ID 。虽然我们可以为尺寸值指定一个明确的名称,以便在其它地方调用该尺寸作为参数表达式的变量, 但是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参数表达式中使用尺寸值的ID。例如一个矩形的长度尺寸值 ID 为35,而我们想在宽度尺寸中使用长度尺寸的表达式,则可以输入“35/2” 。二)元素名称上述的 ID 是 TopSolid 系统内部进行元素标识所使用的内部变量,以开头。但是TopSolid 也允许我们为每一个元素定义显式的名称。为元素定义名称使用“编辑”里的“名称”功能,然后选择要命名的元素,输入合适的
13、名称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符串和描述字符串即可,其中描述字符串是可选的。一旦为元素定义了显式的名称,我们就可以在任何使用对象的地方直接输入元素名称来对元素进行操作。例如我们想删除定义了名称“曲线1”的元素,在点选了删除命令之后,可以直接在命令提示行的输入框中输入“曲线1”即可将该元素删除。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输入显式的名称后,元素的ID 属性仍然存在,在上面的删除例子中,我们即可以输入元素名称也可以
14、输入该元素的ID。用显式名称标志的好处是调用操作方便,但是一般情况下不用为元素指定名称,因为有其它的途径来定位和寻址元素,但是为参数指定名称绝大多数是必要的,这样就避免了每次调用参数的时候去查它的默认ID 值。五)几种复制方式的比较1)关联复制关联复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复制方法,其好处是修改原始元素,复制之后的元素也随之修改,比较方便;缺点是关联性极强,如果掌握不好,会带来很大麻烦。关联复制中有一个选项“遵循已存在的操作/接下来的操作” ,默认是“遵循接下来的操作”,这个设置将使得复制后的元素无论从参数还是外形始终跟模板元素一致。如果使用“遵循已存在的操作”这个选项,则修改模板元素的参数会导致复
15、制后的元素参数改变,但是改变模板元素的形状(例如对模板元素进行了裁剪),不会改变复制后的元素。由于关联复制中模板元素和复制元素是相互关联的,而且模板元素是复制元素的父对象,所以删除模板元素,复制元素也会被删除,而删除复制元素不会影响模板元素。2)复制复制相当于非关联复制,即使用方法虽然跟关联复制一样,但是复制之后的元素除了形体之外,所有的相关元素(辅助线、尺寸、基准等)都会被一并复制过来,复制元素与模板元素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可以单独修改。3)重复重复比较特殊,一般用于组件的操作。重复的结果实际上相当于阵列。在重复完之后,所有复制元素成为一组。重复功能除了复制几何体本身,也会复制所有相关操作(程
16、序)。以上三个功能是属于“编辑”中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些功能是针对所有对象的操作,其操作结果不属于对象本身的属性。在曲线和外形中还有“阵列”功能,这里的阵列操作方法类似于“重复”功能,但是这里的阵列作为一个特征存在,所以生成的结果不是多个元素,而是合并为一个元素,并且存在于元素的特征树中。在“外形”中还有一个“阵列操作”的功能,这个功能跟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形中的阵列功能的区别是它可以对某一个特征进
17、行阵列,例如圆孔、圆角等,而不是对整个外形体进行阵列。参数化造型篇 一)定义参数的基本准则很多时候,为了改型方便或者出于建立标准件(或者是经常调用的非标准件)的目的,我们希望将零件做成参数化的零件。但是对于一个复杂零件,内部可能会有很多的参数,各个参数之间也有着复杂的互相引用关系。当修改一个参数时,除非是设计员本身,由其他人员来进行修改总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希望的错误结果。 TopSolid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参数放置到图形空间的功能( “工具 |文字 |参数文字”) ,通过这项功能我们可以将允许别人修改的公开参数依次放置到图形空间,而其它不需要公开的参数我们就不要显式地放到外面。这样,当其他设计人
18、员拿到我们的零件之后,直接打开就可以看到哪些参数是可以修改的,而没有公开的参数则是不建议修改的。当然,为了防止在对公开的参数进行不正确的修改(例如超出尺寸的允许范围)导致零件失效,我们可以使用高级的参数定界功能(这个主题我们后面还会讨论),将参数界定在我们希望的范围中。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专门写一段注解,标明每一个参数的可修改范围。上述思想简单点说就是“黑箱”思想,学过编程(不是NC 编程,而是计算机程序)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个思想,即我们只公开有限的必要的参数,而隐藏零件内部各个部分错综复杂的参数关联,就像一块集成芯片组,使用者只需知道每个引脚的作用就可以了,而不用关心内部的细节。举一个最
19、简的例子,我们的目标是提供给另一个设计人员一个正方体,并且希望他通过修改边长 a 就可以得到新的正方体。我们通过轮廓功能建立了一个矩形,并标注了长宽尺寸,而且我们将长宽尺寸赋予了显示的参数名称L 和 W, 我们又对这个矩形进行了拉伸,并命名了一个新的参数 H。现在我们的文档中有三个参数:L、W、H,可是我们只希望其他人修改一个参数a,此时我们可以用“参数|创建”新建一个名称为a 的参数,然后使用“参数|编辑”修改L,W 和 H,使得它们的值等于a,接下来我们通过“工具|文字 |参数文字”将a 放置到绘图空间,那么当我们想修改边长得到一个新的正方体的时候,我们只需使用“参数|编辑”,然后点选屏幕
20、上的a=XXXmm 即可。二)建立物理参数当你想在两块板之间放置一个弹簧,修改板的间距后你希望弹簧自动变形而不是重新调用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簧;当你想在一条任意曲线上均布一些元素,例如建立链条、皮带时,你希望使用曲线的长度作为控制参数。 这些情况在我们的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使用 TopSolid 提供的测量参数功能可以轻松实现。我们在前面谈过,TopSolid 是根据对象进行数据管理的,测量结果也
21、是一个对象,有自己的内部ID,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测量结果作为参数来使用,而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元素相关联,当被测量元素改变时,测量结果会改变,所以由测量结果参数驱动的元素也会改变。具体操作方法就是: “参数 |创建”,然后不是输入具体的值,而是使用工具栏上的测量图标,测量所需的值,然后为该参数起一个容易记的名字即可,以后这个参数直接用指定的名称调用即可。绝对技巧! ! ! 检测功能的灵活应用你遇到过下面的问题吗? 1 - 想对一个装配体进行运动仿真,想为某两个分属不同子装配的零件指定运动关系时,却发现无法选择单个零件,只能选择整个子装配。 2 - 想为某个装配体的单个零件(例如一套级进模具)生成图纸
22、时, 却发现选不了那个零件(原因是那个零件有可能跟其它零件成为一组了,当然还有别的可能),为了以后容易修改,你不可能打断装配的关联。3 -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使用“检测”功能。检测功能位于通用工具栏上,多重选择工具图标的右侧。三)建立标准件TS 随系统提供了很多标准组件,对于用户而言,扩充标准件库相当简单。下面是建立标准件的一般步骤:1 - 定义几何外形(标准件的主体,也称作模板);2 - 定义参数接口;3 - 定义零件属性(名称、材料,将来会体现到装配树和BOM 表中) ;4 - 定义驱动参数(主参数,可以通过关联到Excel 表或者 Catalog 表中的数据进行驱动,也可以手动调整)
23、;5 - 定义刀具元素(TS 标准件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特性,在调用标准件时可以自动完成相应的动作,例如螺钉打孔,梁自动裁剪,钣金件自动成型特征等的功能);6 - 定义定位基准(点或坐标系,调用时可以自动判断定位条件);7 - 保存标准件到库中(对于用户来说,自动保存到Config/Lib3D目录中);8 - 将标准件调入到零件文档中装配测试标准件各项性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 - - - - - - - - - 9 - 制作关联到标准件文
24、件的系列参数表(支持Excel 表, Catalog 表以及 TXT 文本文件);10 - 制作预览图片方便别人使用标准件(支持bmp, jpg, tif, png 等格式,分辨率300*300 ) 。四)建立参数化的非标准件前面谈过, 我们可以将一个零件参数化提供给别人,通过修改 “公开” 的参数 (以“工具 |文字”的方式放置到图形空间的参数)来构建新的同类零件。但是请注意:修改参数,然后保存(或者另存),我们得到的是新的零件,跟原先的零件没有关系。当在一个设计过程多次调用该零件不同参数的版本时,用我们上述的方法是不方便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建立参数化的非标准件来完成目标。非标准件和标准件的主
25、要区别是:标准件的大部分主要参数是由标准定义的,而不是任意的,所以这部分参数以固定序列的方式存放在Excel 表中或者CAT 文件中;而非标准件的主要参数用户可以在调用的时候随意修改,不需要相关参数关联表。鉴于此,非标准件的建立流程如下:1 - 定义零件几何外形;2 - 定义参数接口;3 - 定义零件属性(名称、材料);4 - 定义驱动参数(* 很关键的一步 *, “装配 |定义组件 |定义驱动”) ;5 - 保存文件。这样,在装配中调用该零件的时候,系统会提示为前面定义的驱动参数输入新的参数值,如果不输入新的参数值,则使用模板中已经默认的参数值。而且这些值将作为非标件的一个属性存放在装配特征
26、树中,以后可以直接双击修改。调入装配的非标件,尽管参数跟原来的件不同,但是原始零件模板并没有被修改,只是在装配文件中产生了一个模板的副本,所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参数调用相同的非标零件文件多次,系统将在装配树上和BOM 表中为我们自动管理,我们不同担心零件同名等问题。让系统绘图画面 (坐标平面)网格点不显示非常容易,选择“编辑|修改”命令或者工具栏上的扳手图标,然后选择坐标平面坐标轴(注意不要选择坐标平面的边界),即可弹出坐标系设置对话框,里面可以设置很多关于坐标系的显示选项。如果选择修改命令之后,选择坐标平面的边界,那么系统会让你修改坐标平面的大小。如果想修改之后的结果对于以后也生效,最好的方法
27、是设置为模板,关于模板问题,以后我会专门进行讲述。你也可以试试选择了修改功能后,选择一下除坐标系以外的其它元素,看看会怎么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关于鼠标操作视图,中键(滚轮)的作用我就不多提了,在这里主要说一下动态旋转视图。除了按 Ctrl+鼠标左键之外,对于TopSolid 2005 ,视图区域左下方有一个称之为罗盘的元素,你可以将鼠标移动到罗盘上,选择罗盘的X,Y,Z 三个箭头可以任意旋转,而
28、选择罗盘的轴则可以用左键进行某个方向的平移,还有一些其它的功能,亲自来试一试吧。另外,也可以按一下(按一下即可)键盘功能键F5,F6,F7 或者 F9,再用鼠标左键旋转视图,此时不用按Ctrl 键。对于我自己的操作习惯,我喜欢在工作时使用Ctrl+ 鼠标左键的方式,如果左手需要干别的事情,那么通过操作罗盘来进行视图旋转。在鼠标操作方面,我依然认为CATIA是最方便的,鼠标中右键的配合,操作熟练了可以非常快捷。不过我相信TS 在以后的版本中会进一步改进这一点,事实上, TS2005 引进的罗盘功能就是借鉴了CATIA 的罗盘功能。通用篇 一) TS 的面向对象操作模式在用过一段时间TS 之后,相
29、信很多朋友会发现对于各种元素的编辑等修改功能和其它系统有些不同,例如我们想修改特征,并不能通过双击特征树上的分支弹出相应对话框。这点不同可能给很多初学者带来了困惑和障碍。事实上,我们一再强调TS 是面向对象进行数据管理的,TS 的很多操作也都基于此。对于元素的创建,我们大概已经已有所体会,一个拉伸命令针对同一条轮廓(草图),既可以得到实体结果,也可以得到曲面结果,取决于你选择哪个选项,而不是使用两个独立的功能,创建扫掠外形、直纹外形、网格外形也同样,你只需选择一个选项既可决定结果是实体还是曲面。对于“编辑” 菜单里的功能, 更是如此。 要修改元素, 特征, 一切的一切, 你只需选择一个 “编辑
30、 |修改”命令,然后这个命令会根据你所选择的元素,自动判断给元素可以有哪些选项、属性、参数可供修改,然后做完修改确认就是了。由于参数在TS 中的重要性, TS 还专门提供了一个参数值的修改命令: “参数 |修改”,这个命令只修改尺寸值(或者参数值),不能用来修改其它。所以在 TS 中对元素的修改原则就是:要改变尺寸值或者参数值,使用“参数|修改”命令可以最快达到目标,而修改其它元素,则使用“编辑|修改”,无论是坐标系、点、线、圆弧、曲面、实体、特征、视图、图框、标题栏,所有的一切元素,均使用这个功能来修改,当然,用编辑|修改功能也同样能修改尺寸值或参数值,只是没有参数|修改功能来得直接和快捷。
31、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特征树来修改参数、特征定义;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方式来修改。所以在 TS 中修改元素是一件非常自由的事情,你只要记住一个工具:编辑|修改,当你不会用其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 - - - - - - - - - 方式修改的时候,就用这个命令,肯定可以完成任务。编辑里的“插入” , “抽取”, “变形”等功能也都类似,你可以尝试选择“插入”命令,然后选择一条样条曲线,看出现什么选项,再选择一个标题栏,看又会出现什么选项。
32、最容易引起困惑的是“编辑”里的各种复制命令,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它们的区别了。二)功能嵌套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进行很多命令操作时,会感觉到一个命令的某些功能和选项好像是另外一个命令的功能。例如,我们在使用轮廓功能画完矩形的时候,有一个选项“自动标注尺寸” ,而这个选项在“工具|尺寸标注”也提供了令,而且两者完成的结果完全一样。再比如,我们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当调入了一个导柱并完成其相应操作后,系统会提示我们要不要进行双镜像复制,而这个选项实际上跟使用“编辑|重复”命令得到的结果相同。TS 中有很多元功能,例如绘制矩形是一个元功能,而自动标注尺寸也是一个元功能。每一个菜单命令实际上是若干个元功
33、能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而成的。那么,这个逻辑顺序是什么?就是我们设计员的操作习惯。这就是TS 在捕捉设计员设计意图的一个尝试。这种方式有点类似其它系统的“宏”功能,批处理一系列的任务,但又不完全是,因为这里还包括了更为严谨的操作逻辑。TS 的菜单命令实际上是可供用户重新调整的,以后会关于这方面作更多的探讨。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不满足TS 现有的菜单组合,完全可以DIY 一套自己的组合,整个操作界面看上去会跟现在大为不同。所以,如果理解了上述这些内容,我们在TS 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误操作退出了命令,大可不必重新来做,还有很多补救的措施。例如,我们为装配件调用了一颗标准螺钉,却忘了让该螺钉给装
34、配板打孔就退出了,我们完全不用重新调这个螺钉,使用“装配|使用程序”命令补上这个操作就是了。看到这里,我们也许能稍稍理解为什么TS 现在还无法提供无限Undo 的原因。因为它的工作不是单向的,不是1 维的,而是一个多维的过程,很多操作是没有前后顺序的。关于菜单定制部分,我想把它跟模板等内容放在一起写出来更合适。装配篇 TS 的注塑模具、级进模具设计,包括其它类型的模具设计都跟装配有关,所以在此谈一谈TS中装配的一些特点。一)装配方式TS 支持三种装配方式:In-place 装配, Re-assembly 装配, 2D 线架装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35、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 - - - - - - - - - 1. In-place 装配具有以下特点:- 自上而下的装配方式;- 在一个单个的文件中创建零件,使用已存在的元素(其它零件,坐标系,等等.) ;- 若需要的话,将零件分离到单个的文件中去(“存储为”功能)以允许它们在其它装配中重复使用。 2. Re-Assembly 装配具有以下特点:- 自下而上的装配方式- 创建或使用相互独立的零件(一个零件=一个文件)- 零件之间需要正确的定位。也可以在一个装配中包含一个子装配。 3. 2D 线架装配具有
36、以下特点:- 利用点、线、圆弧进行装配;- 非常适合概念设计,尤其是机构原理仿真。对于几十个零件的小型装配或者子装配,如果零件之间有着很紧密的几何依赖关系,推荐使用In-Place 装配,这种装配方式的好处是:1)高效:设计者工作在一个文件中,不需要在几个文件中切换工作;2)总览全局:设计者总是在一个与总装关联的环境下工作,就好像工作在实际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这样的环境总是比单个零件单个操作的好。3)强大的关联性:两个零件可以共享同一个草图或相互约束等等,这为用户提供了几种快捷的途径去修改参数或控制(驱动)草图。如果参与一个装配的零件需要经常性地参与其它装配,那么推荐使用Re-Assembly
37、装配,这种装配方式的好处是:1)零件内部没有关联性:修改一个零件不影响其它部件;2)多个零件:可以同时工作于不同的装配体;3)一个文件一个零件:易于提取其它装配的零件,提高效率 (只将参考件调入内存) 。如果要做一个大型的装配,则经常是In-Place 装配和 Re-Assembly 装配混合使用。首先会把大型装配拆分成若干关系明确的子装配,子装配下面又由若干子装配组成。其中某些子装配包含的零件数量较少,或者这些子装配内部零件之间不需要相对运动,它们在总装配中体现的形式是一体的,则这些子装配使用In-Place 装配方式要更加方便。而象标准件,多处使用的非标准件,这些零件最好是单独的零件,使用
38、Re-Assembly 方式将它们装配到相应的装配体中,子装配之间则使用 Re-Assembly 方式组装为高级的子装配一直到总装配。 In-place式装配由于内部零件是通过彼此的约束建立的,它们存在于同一个文件中,所以它们可以看作是Re-Assembly 的一个特例,即所有零件之间的定位是通过相对于绝对坐标系或者建模坐标系来进行定位的,所以零件之间没有显明的装配关系和运动关系。而Re-Assembly 装配则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
39、 - - - - - - - - - 零件、子装配之间通过面接触、轴对齐等等装配约束关系组装到一起,所以零件和部件、部件和部件之间存在着装配自由度的问题,所以 Re-assembly 装配适合做装配干涉检查以及动力学仿真。 2D线架装配主要指的是点、线、 圆弧之间的装配关系,这种装配是In-Place 式装配的一个特例,即所有参与装配的2D 元素均存在于一个文件中,它们通过彼此的位置约束或者尺寸约束建立了某种装配关系。对于以上的三种装配方式,TS 的运动学仿真和装配/拆卸过程仿真功能都可以使用。运动学仿真不依赖机构的装配关系,而是单独建立运动副关系,所以无论是In-Place 装配, Re-A
40、ssembly装配, 2D 线架装配,运动学仿真功能都把它们中的每个零件进行单独处理,如果协同运动的零件则使用焊接或者紧固关系将它们绑定在一起就可以了。由于运动学仿真支持2D 线架装配, Ts 的 2D 和 3D 之间又有着极强的关联性,所以2D 线架装配最适合做机构原理设计,设计过程随时可以修改各个设计参数,并可以看到参数修改之后的运动结果。无论以上哪种装配方式,在TS 装配树中都可以进行管理,并且也都可以体现在BOM 表中,所以我们在实际装配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装配规模和零件特点混合使用上面三种装配方式。二)三种装配方式的互相转化TS 的三种装配方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1. In-Place
41、 装配转化为Re-Assebmly 装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In-Place 装配的自由和随意,我们很喜欢直接在一个文件中建立所需的相关零件:例如一对齿轮副,在TS 中最佳的做法是直接在一个文件中建立两个齿轮而不是分别做两个齿轮。但是在做完装配, 我们才发现我们需要在其它装配中调用这个装配中的零件。例如上述的齿轮,我们需要单独调用其中的某个齿轮。这时候我们有两个办法:1)使用“文件|存储为”命令使用这个命令,我们可以将In-place 装配中的某一个或者多个零件转存到新的文件中,系统会自动为我们将所有相关联的元素一并转存出去,如果我们选择了选项“组件替换=是” ,那么整个装配关系则会由In-
42、Place 装配转换为Re-Assembly 装配。2)使用“装配|调入子装配 /零件 |局部调入”命令使用这个命令, 我们可以在一个装配中调用另外一个装配体中的任何一个零件,而且保持关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即包含该零件的原装配体中修改了该零件,所有局部调入该零件的其它装配体也都会自动更新。这种装配模式对于模具设计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我们使用分模命令或者是布尔操作将一块毛坯分为了上下模,现在需要
43、分别将上下模转入到不同的文件中进行结构设计或者其它方面的设计,这时候最佳的方式就是使用局部装配,因为这样,如果我们修改了原文件中的上下模(例如零件改型了),那么分别调用上下模的装配也会随之更新。 2. Re-Assembly 装配转化为In-Place 装配 Re-Assembly彻底转换为In-Place 装配的唯一方法是打断装配关联,这样原来分布的零件将保存在一个单一的文件中。这种方式有两个好处:1)由于关联关系被去除了,总文件尺寸大大减小,处理速度可以非常快;2)不影响装配/拆卸动画仿真,运动学仿真以及出二维图纸。缺点是:失去了跟单个零件的关联,零件历史丢失,修改不便(当然仍然能修改)。
44、一般使用Re-Assembly 装配转换In-place 装配主要在优化装配关系的场合,这时候装配零件已经基本定型,零件个体修改不太多,这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轻化装配关系,甚至是重新组合装配关系。 3. 2D 线架装配转换为3D 装配根据 2D 线架我们可以很容易造型3D 零件,而这些零件通过装配集合的插入/抽取,以及零件属性的定义,可以快速地将2D 装配重新构建为3D 装配。而运动仿真等关系不会因为装配的重新定义而丢失。三)装配处理当一个装配体中我们处理的零件数量超过100 个的时候,文件尺寸,内存占用以及复杂的装配关系(包括关联关系)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工作下去的瓶颈。TS 为我们提供了一些
45、方法和工具来处理这些问题,在此我简单提一下可能用到的方法和命令: 1. 简化 /优化装配1)优化装配关系:使用“编辑|打断关联”和“装配|定义装配”命令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一些无用的装配关系,并重新建立清晰的装配层级。2)为零件提供简化替换体。使用零件特征树可以为零件创建“简化指针”,该简化指针可以指向零件的某一历史特征,例如是倒圆角之前的形状,也可以指向一个完全不同的零件几何体,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车轮的简化指针指向一个直径相近的圆柱。这样在启用装配的简化显示模式时,系统将为我们显示简化指针所指向的几何体,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系统的显示负担。3)零件的定位基准(例如定位面,定位轴)最好用辅助元素的方式
46、来做,方法是“装配|定义组件 |定义辅助元素” ,这样在最终装配中可以轻松地控制定位基准的显示和隐藏,在装配过程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也可以提供方便的定位参考。 2. 合理的显示设置1)TS 的自定义选项中有关于显示的设置,其中影响最显著的一项便是“桢速率”,大家可以到“文件 |属性 |渲染选项”中去设置。当手动指定桢速率后,当我们动态旋转或者缩放装配体时,系统将根据显示卡和机器的整体系统性能自动
47、调节显示的细节,确保使用者可以在配置较低的机器上操作大装配体。如果你在你的机器上旋转一个很多零件的装配体比较吃力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个选项设置。2)TS 另外一个影响显示速度的参数是显示精度。该选项在工作环境的“状态栏” 中可以设置。对于每一个文档,默认设置是0.2,这个设置对于大部分的零件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特别小的零件,显示会很粗糙,圆形有可能会显示为多边形,所以可以为每一个零件文件设置适当的显示精度,对于很小的零件,可以设置为0.01 或更小,对于一般零件,可以保留默认设置0.2,而对于大型零件,则可以设置为0.5 甚至是 1 以上。这个设置还直接影响零件文件的大小尺寸。一个复杂的装配体,
48、为每一个零件或者子装配文件指定合适的显示精度既能提供很好的显示效果,还能有效地提高处理速度和减小文件尺寸。 3. 合理的装配规范遵循一定的装配规范可以明确装配关系,避免杂乱的装配关系,而且可以维护清晰的装配树,对于装配干涉检查,运动仿真、动力仿真的进行都是有好处的。模具设计方面的应用由于注塑模设计、级进模设计也都属于装配设计,其实也都是工作在设计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当结构组件比较多时,上面提过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例如文件尺寸很大,打开速度很慢,视图操作吃力,关联关系错乱等等。我们使用 TS 的模具设计功能进行工作时,实际上是综合应用了In-place 和 Re-assembly 两种装配方式。我
49、们调用的所有标准或非标准模架,各种结构组件都是从外部零件调用进来的,这个过程是Re-Assembly 装配过程;而我们在模具文件中分的上下模,自己做的镶块等组件则是属于In-Place 装配过程。所以整个模具文件实际上是一个综合了几种装配模式的装配文件,上面提到的装配转换,装配优化,装配简化都是可以针对模具文件处理的。数据修复篇 一)数据接口TS 支持的标准接口包括:iges, step, dwg/dxf, parasolid, ascii, stl 等,专用接口则包括CATIA, SW,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50、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SE, Pro/E 等。在进行数据交换的时候,如果是实体零件(有的时候会是多个实体零件的装配),尽可能用parasolid 接口,这个接口转换的损失和垃圾最少。如果是曲面,则可以使用Iges 格式。当然,优先使用专用接口。二)工作模式数据转换完毕之后,下面的就是零件的检查和修复了。检查和修复零件是一个去除垃圾体素的过程,当然我们不希望产生更多的垃圾。Topsolid 提供的“非关联设计模式”就是一个最好的工作环境。所以当我们打开一个非Topsolid 原生零件时的第一步,就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