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复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复习题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地质灾害定义:指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 岩土体变形位移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二、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是什么?答: 1、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4、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5、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6、地质灾害的区域性7、 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8、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9、人为地质灾害的日趋显著性10、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三、地质灾害调查定义:亦称地质灾害勘查,是指用专业技术方
2、法分析地质灾害状况和形成发展条件的各项工作的总称。四、地质灾害评估(价)的定义与类型答:定义: 是指对致灾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或对一次地质灾害事件或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的危险性评价、易损型评价和破坏损失评价。类型: 根据评价范围和精度分为点评价、面评价和区域评价;根据评价时间分为灾前预测评价、灾中跟踪评价、灾后总评价。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定义:是在查清地质灾害活动历史、形成条件、 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对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和危害能力进行分析评判。六、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方法有哪些:资料收集、遥感图像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山地工
3、程、钻探、试验等。七、崩塌定义 :是指高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完全脱离母体,以滚动、跳跃、坠落等方式运动的过程。八、崩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答: 1、岩性条件:多发生在厚层坚硬岩体中2、构造条件:构造和非构造成因的岩石裂隙与崩塌的形成关系密切3、地形条件:地形坡度一般大于45 度、地形强烈切割的山区易发生 4、气候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由于物理风化易导致岩石破碎而发生崩塌。九、崩塌按起始运动形式的可分为几类?答:分为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错断式崩塌、拉裂式崩塌、鼓胀式崩塌。十、滑坡定义 :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
4、结构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十一、滑坡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他们如何影响滑坡的生成?答: 1、地形地貌条件:斜坡的高度、坡度、形态和成因与斜坡的稳定性有着密切关系2、地层岩性条件:滑坡产生的数量和规模与岩性有密切关系3、地质构造条件:1)滑坡沿断裂破碎带成群成带分布2)各种软弱结构面控制了滑动面的空间展布及滑坡的范围4、水文地质条件: 5、气候条件:暴雨或长期降雨以及融雪水可使斜坡岩土体饱和水分,增强润滑作用, 降低斜坡的稳定性6、人类活动条件:人工开挖边坡或在斜坡上部加载,改变了斜坡的外形和应力状态,增大了滑坡体的下滑力,减小斜坡的支撑力,引发滑坡。十二、滑坡的发育阶段如何划分?各阶段特征是什么
5、?答:分为1、滑前变形阶段:蠕动变形阶段、等速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和临滑阶段2、滑动破坏阶段:是指滑动面贯通后,滑坡后缘下陷,滑动壁明显出露,有时滑体分裂成数块, 并在坡面上形成阶梯状地形3、滑后压密稳定阶段:在重力作用下,滑坡体上的松散岩土体逐渐压密,地表裂缝被充填,滑动面附近的岩土强度由于压密,固结程度提高, 整个滑坡的稳定性也有提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十三、如何在野外识别老滑坡及可能出现的滑
6、坡?答:老滑坡地形特征:1、圈椅状洼地:陡山坡间的洼地成圈椅状,上部常有第四系土层覆盖 2“双沟同源”与“凹岸凸出”现象3、串珠状黄土陷穴:地表常为黄土覆盖,在冲沟中或滑体上发育许多黄土陷穴,从上到下成串珠状4、斜坡地带岩层连续性被破坏,产状出现异常变化5、滑坡前缘常可见泉点6、可见“醉汉林”及“马刀树”可能出现的滑坡:后缘有滑坡壁,滑坡体上有滑坡阶地,阶面反倾,易积水形成滑坡湖。十四、泥石流定义: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暂时性急水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十五、泥石流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 1、物源条件: 1)岩性条件2)松散堆积物3)易风化岩石4)
7、构造条件5)植被条件2、水源条件: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有长时间强降水、暴雨、融雪水3、地形地貌条件十六、稀性泥石流与黏性泥石流各自特点是什么?答:稀性泥石流:容重:1、1.301.60t/m3 2、流体的组成及特征:浆体由不含或少含黏性物质组成,不形成网络结构3、非浆体部分的组成:非浆体部分的粗颗粒物质由大小石块、砾石、 粗砂及少量粉砂粘土组成4、流动状态: 紊动强烈, 泥石流体中固体物质易出、易纳,表现为冲、淤变化大,无泥浆残留现象5、堆积特征:堆积物有一定分选性,沉积物以粗粒物质为主。黏性泥石流: 1、容重 1.602.30 t/m3 2、流体的组成及特征,浆体是由富含黏性物质组成,形成网络结
8、构3、非浆体部分的组成:非浆体部分的粗颗粒物质由0.01mm 粉砂、粗砂、砾石、块石等固体物质组成,含量达80以上4、流动状态:呈层状流动,浆体与石块掺混好,石块无易出、易纳特性,沿程冲、淤变化小5、堆积特征:呈无分选泥砾混杂堆积,平面上呈舌状。十七、坡面泥石流与沟谷泥石流的特点是什么?答:坡面型: 1、无恒定地域与明显沟槽,只有活动周界。轮廓呈保龄球形2、限于 30以上坡面下伏基岩或不透水层埋藏浅,物源以地表覆盖层为主,活动规模小3、发生时空不易识别, 成灾规模及损失范围小4、坡面土体失稳, 主要是在有压地下水作用下和后续强暴雨诱发产生5、总量小,重现期长,无后续性,无重复性6、在同一坡面上
9、可以多处发生,呈梳状排列7、可知性低,防范难沟谷型: 1、以流域为周界,受一定的沟谷制约轮廓呈哑铃形2、以沟槽为中心,物源区松散堆积体分布在沟槽俩岸及河床上,崩塌、滑坡、沟蚀作用强烈,活动规模大3、发生时空有一定规律性, 可识别, 成灾规模及损失范围大4、主要是暴雨对松散物源的冲蚀作用和汇流水体的冲蚀作用5、总量大,重现期短,有后续性,能重复发生6、构造作用明显,同一地区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7、有一定的可知性,可防范十八 、地面沉降定义:是指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发生的大面积区域性地面下沉十九、导致地沉降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哪些?答:自然因素: 1、地震时,砂土液化导致地面沉降2、新构造运动引发的
10、地面沉降范围广、面积大,属于区域性沉降3、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后,岩浆房内产生负压,多数会引起地面沉降人为因素: 1、过量开采地下水和油气资源2、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二十、为什么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导致地面沉降?答: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含水层水位下降,引起含水层本身及相对隔水层孔隙水压力减小,颗粒间有效应力增大,孔隙体积减小,土层压密,导致地面沉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二十一、 地面塌陷定义: 是
11、指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性地下洞室拱顶失稳导致地面吹向上的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和陷沟二十二、潜蚀作用导致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在地下水流作用下,岩溶洞穴和含盐土洞中的物质和上覆盖层沉积物产生潜蚀、冲刷和掏空作用,岩溶洞穴或溶蚀裂隙中的充填物被水流搬运带走, 在上覆盖层底部的洞穴或裂隙开口处产生空洞。若地下水位下降,则渗透水压力在覆盖层中产生垂向的渗透潜蚀作用,土洞不断向上扩展最终导致地面塌陷。二十三、 地裂缝定义: 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现象。二十四、构造地裂缝与非构造地裂缝的形成机制是什么?答:构造地裂缝: 是构
12、造运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是地裂缝形成的前提条件,决定了地裂缝活动的性质和展布特征;后者是诱发因素,影响着地裂缝发生的时间、地段和发育程度。非构造地裂缝:成因比较复杂,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和矿山开采,以及过来开采地下水所产生的地面沉降都会伴随着地裂缝的形成;黄土湿陷、 膨胀土胀缩、 松散土潜蚀也可能造成地裂缝。二十五、地裂缝特点是什么答: 1、地裂缝发育的方向性与延展性2、地裂缝灾害的非对性和不均一性3、地裂缝灾害的渐进性4、地裂缝灾害的周期性二十六、在矿山地质灾害中,冒顶垮帮、岩爆、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矿井突水定义。答: 1、冒顶垮帮:2、岩爆:又称冲击地压,是
13、指承受强大地压的脆性煤、矿体或岩体,在其极限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向自由空间突然释放能量的动力现象,是一种采矿或隧道开挖活动诱发的地震。3、煤与瓦斯突出: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间突然喷出大量煤粉和瓦斯的现象。4、瓦斯爆炸:瓦斯突出后,若遇有燃火点则极易发生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是煤矿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5、煤层自燃:是指自然环境下,有自燃倾向的煤层在适宜的供氧储热条件下氧化发热,当温度超过其着火点时而发生的燃烧现象。6、矿井突水:开采深度的加大以及对地下水的深降强排,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水头差,使煤层底板受到来自下部灰岩地下水高水压的威胁;在构造破碎带、 陷落柱和隔水层薄的地段经常发生
14、坑道突水事故。二十七、 地震效应定义: 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壳表层出现的各种震害及破坏现象称为地震效应。二十八、边坡地质灾害的评估范围如何来确定(崩、滑、泥)? 答:可能受崩塌、滑坡影响的评估项目,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评估项目,评估范围宜包含完整的泥石流流域面积。二十九、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的评估范围如何来确定(沉降、塌陷、地裂缝)? 答:可能受地面塌陷影响的评估项目,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可能受地裂缝影响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地裂缝可能延展的范围;可能受地面沉降影响的评估项目,其评估范围应包含引发该区地面沉降主控因素所在的范围。三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15、估可分为哪些等级,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主要考虑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与地貌类型的复杂程度、地质构造及岩土体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复杂三类。建设项目应根据相应行业建设工程设计规模划分来确定,其中“大型”为重要,“中型”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较重要,“小型”为一般:未
16、列入相应行业建设工程设计规模划分表的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宜根据其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确定,“严重”为重要, “较严重”为较重要, “不严重”为一般。三十一、建设性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 1、现状评估:应对评估区内已有致灾地质体或致灾地质体作用的(如滑坡复活、危岩崩塌、泥石流形成、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斜坡及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和危险性进行评估2、预测评估:应对评估区内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和危险性进行评估。3、综合评估:应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 按照致灾地质体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区内相同、区际相异原则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4、适宜性评估: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应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并作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