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饮酒精品课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饮酒精品课教案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上饶县华坛山中学语文教案课题饮酒(其五)授课人王志华课型新授课课时1 课时教学背景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初步了解诗歌的朗读和赏析,只要在有问题时给予适当点拨就能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方式:本课主要采用诵读、讨论、自主探究教学法。学习古代诗歌要多诵读,然后可联系作者的生平,了解其诗歌风格;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品味诗中的语言,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提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3、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需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饮酒老诗新唱
2、伴奏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陶渊明生平以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情感。2过程与方法:细读品析,把握诗歌的语言及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饮酒,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启示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教学重点学会透过语言分析把握诗句的主旨。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教学流程出 示学习目标一读二说三想四唱检测小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3、- - - - - - - - 教学过程:课题: 饮酒(其五)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师复备栏【学习目标 】(课前由语文科代表板书在黑板规定位置)1、知识能力: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情感。2、过程方法:反复细读品析,把握诗歌的语言及主旨。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学习重点 】(课前由语文科代表板书在黑板规定位置)学会透过语言分析把握诗句的主旨。【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陶渊明( 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死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出身于没落士族,少有大志,抱有大济苍生的理想。进入仕途后,做过一些小官。41 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因
4、看透腐败的官场,解绶辞官,毅然归隐。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有陶渊明集。2、背景资料饮酒(其五) ,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 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 年(417 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3、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
5、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学法指导 】学习古代诗歌要多诵读,然后可联系作者的生平,了解其诗歌风格;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品味诗中的语言,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提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读】 (7 分钟)一、解释下列词语: (组内展示)结庐:人境:而:车马喧:君:尔:悠然:南山山气:日夕:相与:还:此中:真意:辨:忘言:导入:(2 分钟)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 这 样 一 位 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 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
6、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这位诗人是谁呀?对,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饮酒(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二、朗读课文,划分节奏(一听一读)(组内展示), (班上自由展示)饮酒陶渊明结 庐/在 人 境,而无/ 车 马 喧。问 君/何 能 尔,心远/ 地 自 偏。采 菊/东 篱 下,悠然/ 见 南 山。山 气/ 日 夕 佳,飞鸟 / 相 与 还。此 中/有 真 意,欲辨/ 已 忘 言。【二说】读完全诗你
7、知道全诗写了什么内容吗?(8 分钟,自由展示)只要意思对即可【三想】(15 分钟)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重读诗歌、反思自我理解并讨论1、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谈谈喜欢的原因。2、 “采菊”、 “见南山”和看“飞鸟”描述了怎样的一种具体生活方式?“采菊”、 “见南山”和看“飞鸟”描述了一种最自然、最质朴、最自由、最诗意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的生活方式因其融入自然而抵达美好境界。3、从“在人境” 、 “无车马喧”到“心远”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在人境”、 “无车马喧”显示了诗人放弃了仕宦之途的喧嚣,选择了回归日常生活。“心远”一词又暗示了诗人别有怀抱。心寄何处?从学过的五柳先生传看,即在日常生活中饮酒
8、、读书、赋诗。回归自然,淡泊名利。【四唱】(7 分钟)通过听读、听唱、学唱进一步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达标测评】(PPT显示)(5 分钟) (自由展示)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采五) (板书课题)自主学习:本环节先由学生独学 5 分钟,不懂的进行组内互学或组间互学,然后形成组内答案,由一位或二位同学代表本组展示,解答。其他 同 学 进 行 点评,纠错,不到位的由老师进行点拨(时间在规定内自由掌握)朗读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9、-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3、结合你们所学过的相关课文,以及你课外所掌握的资料,谈谈你是如何评价陶渊明的?(自由展示)课堂小结:(1 分钟)一、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1、联系背景,知晓风格2、品味语言,理解感情3、反复诵读,体会意境二、课文小结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在这首诗里,有“结庐人境后”心灵的宁静,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他这种于朴素的田
10、园生活中追求精神的自由的生活模式,为后代文人指明了一条艺术人生、诗意人生的道路。这也许是本诗具有永久魅力的奥秘吧!这么优美的诗,同学们把它熟读、背诵,用一生去慢慢品味吧!板书设计:饮酒诗歌鉴赏的方法:陶渊明心远地自偏 理 深刻1、联系背景,知晓风格采菊 南山景 幽美2、品味语言,理解感情山气 飞鸟情 悠然3、反复诵读,体会意境真意 忘言 主旨教学反思: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朗读方式:1、个人朗读2、小组朗读3、分男女朗读4、集体朗读节奏划分:由 学 生 自 由 回答,每人一句老师在多媒体上标示。合作探究:活 动 过 程 同 “ 自主 学 习 ” 展 示 过程同上。名师资料总结 - -
11、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本课的亮点是唱诗、吟诗。学生通过吟唱感悟陶渊明的情怀,在吟唱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时候努力的吟唱出是人的骄傲与坚定。这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饮酒。学生一遍遍的诵读,一遍遍的吟唱,逐渐将诗歌所要表现的情感很好的传达出来。事实上,经常不定期举行一些吟诵展示课,学生会设置情境,带有表演性质地进行吟诵,很努力地去穿越时空,与古人做精神结合。将吟诵带入课堂,是一种很好的诗歌教学手段。不足的是:“三想” 环节由
12、于受时间限止,在展示的时候发言的面不广,谈诗人感情时局限于课文,不能联系所学的其它有关陶渊明事例进行叙述,拓展延伸有待加强。达标测评: 3、学 生 可 能 的 答案:一、我喜欢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赞赏他那种不慕荣利,固穷守节的气质。(上级来视察,属吏 提 醒 他 “ 当 束带迎之” 。他留了句 “ 岂 能 为 五 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授印而去。二、喜欢他闲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自在,颖脱不羁、
13、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情趣。三、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风格。我读过他的 归 去 来 兮辞 、 桃 花 源记 、 五柳先生传 、 归 园 田居 、 饮酒等诗文。朴质自然,平和清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