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复习纲要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423354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9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复习纲要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复习纲要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复习纲要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复习纲要 .pdf(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第一章大学教育内容的组织第一节 大学课程的类型一、概述课程也称 教学科目 ,广义的课程 是指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 专指一门教学科目,往往简称为“课”,如政治课、外语课、高等数学课等。在西方, 课程一词的最早提出者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他在 1861 年出版的教育论中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称为“课程curriculum ” ,指学生的学习路线、学习进程。我国南宋 朱熹 所著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句提到课程,指学习的范围、期限、进程。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系统。二、课程的类型(一) 公共课程 、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按课程基础性 分类)1公共课程公共课程 通常简称为公共课,一般是所有大学里的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目前我国规定的公共课程有三类:政治类 、外语类 、体育类 。公共课具有 普及性 的特点。公共课的教学对象群体较大,一般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由于公共课涉及不同专业,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到不同专业的差异。2基础课程基础课程 通常是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它所提供的思想、方法、理

3、论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继课程的重要工具。3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包括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亦称“三基” ) 。4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根据国家对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业务素质上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 、专业技术课 和专业实践课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程集中体现了具体专业的特点,实践性较强,在课堂讲授之外,可适当地辅以案例教学及实验课等较生动的教学方法。(二) 必修课程 与选修课程 (按 学生修习的必要性分类,这种分类与学分制 紧密联系)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 是指 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

4、必须修习的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设立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保证学生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必修课程可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 是指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个人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根据内容特点,选修课分为:(1)拓展与深化专业知识的课程;(2)训练应用技能的课程;(3)培养研究方法的课程; (4)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课程;(5)跨学科的拓展知识面的课程。选修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和爱好特长而开设的,一般不如必修课程稳定,可以及时调整,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选修课程分为:名师

5、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限制性选修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程在规定的范围内选修的课程。不限制范围,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自由选读的课程。在选修课程中占较大比重,以巩固知识和开阔思路。在选修课程中不宜占太大比重,以免增加学生负担。套餐式拼盘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爱好特长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选择的规定学生必须从所提供的几组选修课程中选择其中一组课程让学生从指定的社会、自然、人文等

6、类课程中选择一二门课程拼成一组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侧重于扩大知识面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教师必须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给予指导,防止因放任自流而造成学生盲目选课或者片面地选择“易学”的课程,进而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三) 理论性课程 与实践性课程 (按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分类)分类教育内容地位特点和作用理论性课程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占用学时较多, 是大学课程的主要部分。(1)从学生的认识过程来看,理论性课程的内容属于间接经验。(2)从内容的结构方面看,理论性课程的系统性较强。(3)理论性课程有利于培养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性课程以学

7、生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比如各种实验、实习、考察等。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必要补充, 对某些实践性强的学科来说尤为重要。(1)从学生的认识过程来看,实践性课程的内容属于直接经验。(2)有利于培养学习的主动性。(3)有利于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第二节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一、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 (也称“ 培养计划 ”或“教学计划 ” )是由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是为了保证某一种专门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学校安排教育内容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修业年限 、总学时或总学分、

8、课程设置 (教学科目、课程类别、学分学时比例等)、教学形式 (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考试和考查等)、教学进程安排(课程顺序、开课时间、时间分配、学年学期学周的编制、假期等)、必要说明 (主干课程、各类课程的分量、课程要求等)等。(二)编制课程计划的原则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按照 社会需要 制定的。课程计划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编制的学校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制定课程计划的实施方案上,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9、-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课程计划应处理好的关系:思想与业务 、知识与能力 、理论与实践 、学习与健康 。(1)必须在重视学生业务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2)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3)必须在切实加强理论性课程教学的同时,充分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4)必须在教学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2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 和有序性 ,有纵横两方面。(1)横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

10、切联系及完整性。1要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有合理的比例。2要防止课程内容分割过细、简单拼凑,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加强教育内容的整体统筹和协调,使各课程相互配合。(2)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1一般来说,基础课程先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先于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2在排列课程顺序时,要注意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以防倒置和脱节。3合理地分配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正确处理好保证教育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1)每门课程教学时数的合理分配,须视课程特点和学生年级而定。1理工科教学时数多于文科;2选修课程时数较少;3对于同一门

11、课程,不同专业的学时也不一样,如理科类的高等数学学时比经济管理类的多;4高年级的学时应少于低年级的学时。(2)目前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总学时一般为2000 多学时 ;对于大学本科,一门课程一周最好不要超过6个学时 ;每学期的课程门数,一般以57 门为宜;需要同一学期上的难度大的课程,不宜超过4 门。4前瞻性教育是一种超前性的工作,这就要求组织和安排教育内容应当有“超前”意识:(1)必须及时引进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观点、新成果;(2)必须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学生就业时的社会需要做好预测工作,及时调整专业目录或课程体系。5统一性和灵活性(1)从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出发,课程计划的制定要面向

12、全体学生,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应具有统一性,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质量。(2)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在坚持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二、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一)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是针对 一门课程 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学工作和考核教学效果的基本指南,一般由 说明 和正文两部分组成。说明 部分叙述本课程的意义、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指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对教材重点与难点

13、部分的教学建议。正文 部分是教学大纲的主体部分。它以 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结合 教学法的特点 ,安排该课程教学内容,并以篇、章、节、目的顺序编制成严密的授课内容体系。大纲正文的具体项目为:(1)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分量、时间分配和进度。(2)规定实验、实习或其他作业的主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3)介绍各章节的教科书、参考书及其他参考资料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2

14、教科书教科书 又称 课本 或教材 ,是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教学法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材料 ,它以简洁准确的文字,明晰而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的知识,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二)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制的原则1教学大纲要符合课程计划的要求课程计划是关于 某专业的全部课程 的整体规划,教学大纲则是关于 某一门具体课程 的实施方案。因此,教学大纲要符合课程计划的要求。(1)教学大纲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2)作为以一门课程的科学体系为基础的教学大纲,在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保持该课程科学体系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3)编

15、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与课程计划中有关课程的配合。2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1)要注意有关具体结论和方法必须是科学的和可靠的,以及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点的正确性。(2)教学内容 应当以 成熟的知识 为主, 如果为了引发学生思考需要介绍一些不成熟的研究,则一般不宜轻易作出定论。同时,应注意排除陈旧繁琐的东西,及时增加一些可靠的新成果。(3)在思想方法方面,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于各种非唯物主义的学术观点,如果有必要介绍,也要注意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3理论与实际相统一(1)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实践训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陈述理论观点的同时要联

16、系实例。(2)在教学大纲中,要根据需要安排一定比重的实验、实习和实践环节,并规定具体要求。(3)教科书要以材料论证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4科学体系与教学法要求相统一课程并不完全等同于科学体系,教学大纲和教材也不是有关学科知识的简单缩写,而应当结合专业需要和教学法要求,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1)在具体课程的内容结构方面,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编排内容。(2)要适当精简那些与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3)对于特别艰深的内容,在基础课程中可限定其深度,或移到专业课程中再展开。5少而精的原则(1)要注意控制分量,精选内容。(2)要着重处理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之间的关

17、系。6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教科书形式要符合卫生学 、心理学 、教育学 和美学的要求,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三、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运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课程计划 是一个专业的课程的体系结构;是对某个专业所学课程及其体系的总体规划,规定了各门课程的课时、顺序;是制定教学大纲的指导性文件。(2)教学大纲 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编写教科书的纲领;是规定教师教学内容和评价学生掌握内容的范围和程度的基本标准;是本专业的课程计划某个局部的细化。(3)教科书 提供一门课程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资料;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1教师必须严格

18、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教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2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学大纲。3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第三节 教科书的编写一、高校教科书的特点1高校教科书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 所规定的内容和教学法要求编写的,编写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取舍。2高校每本教科书都是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体系的一部分,需要统筹考虑其适用层次、体例选择、内容范围等。二、作者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

19、科书既是传递教学内容的媒介,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不仅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 编写教科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1使用图片时,图片必须能突出事物的关键特征,且文字与图片要搭配。由于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与中小学教材相比,大学教科书使用图片一般比较少。2要突出关键内容。3如果需要利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形式来促进学习,一般把问题放在教学内容之后。三、教科书编写的流程第一步:确定教科书的书名;第二步:编写书的目录框架;第三步:搜集、处理资料;第四步:教科书编写;第五步:教科书的完善。第四节大学教育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课堂理论教育课堂讲授 、讨论课 、习题课帮

20、助学生获得本专业所需的理论和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专业科学体系,也有利于高校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实践性教育实验、实习 、参观 、指导论文或指导毕业设计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以及发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继承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过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一、课堂讲授课堂讲授 是指教师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组织形式。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讲授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除博士研究生阶段外其他各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

21、。从各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关系来看,其他教育组织形式往往是为加深、引申、扩大和运用课堂讲授的知识而设计,是因为:1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以间接经验 为主的,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授实现的;2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讲授,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3通过讲授,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系统而完整地传授给学生;4讲授是教师主导的,便于学生快捷地理解、记忆有关内容,能迅速地传授大量知识,教育效率较高。在一些国家的大学中,常规定只有具有一定资格的人(如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才能担任主讲教师。讲授还可以细分为讲述 、讲解 两类。 讲述 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作系统的叙述或描绘,在文科教学中运名师资料总

22、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用较多。 讲解 是对某一概念、结论或原理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在理科教学中应用较多。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1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教书与育人要结合起来。教师较高的个人素养是搞好课堂讲授的重要前提。2注意逻辑和结构。讲授要做到:层次分明 、逻辑严密 、突出重点 、讲清难点 。讲授的内容主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讲授不是对教材的简单重复和把书面文字口语化,而是

23、一种改造和发挥。3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讲授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讲授过程中,一般不宜一味地提供结论,而是要适当地提问和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4语言要有艺术性。表达要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音量、语速适度,语调、节奏抑扬顿挫;注意借助板书、教具和姿势等辅助手段提高讲授效果。二、讨论课讨论课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指定的论题共同进行思考、分析或者争论的教育组织形式。讨论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育组织形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上好讨论课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前要准备。选好论题是有效讨论的前提。在选择

24、论题时,一般应:(1)选择本课程的重点问题;(2)论题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且是有意义的;(3)论题的难度要适当。为了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一般应:(1)提前布置论题; (2)要求学生做好讨论的准备。2讨论中要引导。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离题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围绕主题展开争论;讨论冷场时,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培养发言的欲望;争执不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不要为一般意义不大的问题浪费时间;论题不清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所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发言过多,也不宜暗示论题的结论,而应巧妙地引导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围绕主题讨论问题。3讨论后要总结。三、习题

25、课习题课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知识解决事先设定的问题来培养能力的教育组织形式。习题课一般需要配合讲授内容的进度进行。习题课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相应的技能技巧,也有助于促使学生思考和培养认真、努力、刻苦等学习品质。上好习题课一般要做好的环节:1编写或选择习题。选择好习题,需要做到: (1)习题要具有典型性; (2)习题能启发学生思考,具有举一反三效果;(3)习题难度、繁简程度等都要有层次;(4)习题的数量要适当。2要使学生做好准备。应要求学生事先复习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避免盲目性。3正确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应面向全班作提示或讲解。注意因

26、材施教,分类指导。4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尽快批改学生作业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及时纠正错误。四、实验实验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仪器设备和材料,对基于教学目的而人为预设或选择的现象及环境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进行观察、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教育组织形式。采用实验的目的是: (1)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从事科学研究

27、的求实与探索精神。实验可分 感知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和设计性实验 。(1)感知性实验 在讲新课之前做,为学习新知识做好感性认识的准备;(2)验证性实验 在讲完课后做,用以验证理论和巩固知识;(3)设计性实验 往往是为概括某同类现象而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为了上好实验课,一般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准备实验 。 (1)制定好学期或学年的实验计划,并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任务;(2)准备和检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设备; (3)编写实验教案; (4)准备或设计与学生预习、复习有关的知识材料或实验方案。2指导实验 。实验开始前,应当交代实验目的、实验要求与做法,提示安全操作规程;实验过程中,要巡视实验情况

28、,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多从方法上指导,以便让学生独立观察和独立思考。3总结实验 。实验做完后,要及时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五、实习(一)概述实习 是组织学生到社会活动现场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以获得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组织形式。实习有利于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大学的实习可分为教育实习 和生产实习 两大类。教育实习 又称 课程实习 ,是指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到现场从事实际操作的学习组织形式。内容仅局限于所学课程要求的实习任务,与课程的课堂教学紧密配合。如:法律诉讼模拟活动、躯体解剖

29、 、仪器设备的操作、样品分析 等。生产实习 是学生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到现场参加实践活动的实习。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实际知识和技能。如:理工、文、农科类的业务实习 ,师范类的 教育实习 ,医科类的 临床实习 等。组织实习的基本环节为:1准备 。实习前需:(1)制定实习计划; (2)联系实习单位或场所; (3)准备必要的材料与设备;(4)进行实习动员。2指导 。(1)业务指导:一般主要由接受实习的单位的指导人员负责,教师起辅导配合作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制定出实习计划和写好实习日记,并检查实习

30、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思想指导:以教师为主,主要工作是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和照顾好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努力完成实习任务。3总结 。实习结束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二)实习模式实习的模式主要有:集中式 、分散式 、311 式、预就业定向培养模式等。1 “集中式”实习“集中式”实习是指由学院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院统一组织派到实习单位的一种实习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习教学仍在沿用“集中式”实习教学的模式。优点: 易于对实习生进行管理,便于贯彻落实实习任务目标。缺点: 较难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及就业方向等,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31、动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2 “分散式”实习“分散式”实习是指按照实习教学计划要求,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场所,自己确定实习内容和制订实习计划,自己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或其他问题,以及自己管理自己,从而完成实习教学内容的一种实习教学模式。“分散式”实习的实施步骤:(1)学生联系实习单位; (2)确定学生实习单位; (3)成立实习小组(一般 35 人为一组);

32、(4)召开实现动员大会; (5)实习监控;(6)实习考核。优点: 能充分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处理各方面事情的能力。缺点: 不利于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实习任务目标较难贯彻落实。3 “311 式”实习“311 式”实习 是指本科生前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到生产单位培养,然后再回校学习一年的一种新学制。优点:( 1)可以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3)可以为毕业后的工作打基础。4预就业定向培养模式预就业定向培养模式是指在毕业的前一年,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制定专业课授课计划,本科生先在学校进行半年的专业理论课学习,接着在后半年到用人单位去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企业

33、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和设计条件,配备固定师傅指导实训,顶岗实习、定期轮换岗位;学院为实习生配备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六、参观参观 是组织学生到相关现场进行观察以补充课程所学知识的教育组织形式。参观一般是配合某一门课程进行的,其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的机会,扩大学生的眼界,激发求知欲或接受生动的思想教育。参观的分类:类别定义目的准备性参观是学习新知之前组织的参观帮助学生获得相关感性知识并行性参观是与讲授相结合的参观帮助学生理解所讲授的知识总结性参观是在学完新知后进行的参观帮助学生验证巩固新知组织参观的基本环节是:1准备 : (1)选定参观单位或场所,并了解参观地

34、的情况;(2)制订参观计划; (3)简单动员和组织。2指导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关键内容并做必要的笔记。3总结 。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对参加情况进行总结和概况。七、指导论文或设计指导论文 是指指导学生进行理论性研究与写作;指导设计 是指指导学生进行工程技术性设计。一般来说,工科教育要求搞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他各科则规定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对于四年制的大学本科生而言,这项活动一般开始于三年级 。旨在培养本科生运用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接受到科学研究或工

35、程方面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打下基础。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全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后进行的,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学期。它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性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接受到科学研究或工程方面的全面训练,是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独立工作环境的环节。论文或设计过程的基本环节为:1选题

36、。一般要求每个学生的选题各不相同。教师必须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审定课题。课题要紧扣所学课程或专业的知识范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且难以适当。2指导 。教师主要进行业务指导,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和研究方法,不宜过多地为学生解决具体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3总结或考核 。论文或设计完成后,教师进行审查和成绩评定。若是毕业论文或设计,一般还要组织学生答辩。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常常以某种教育组织形式为主,其他教育组织形式与之配合、补充。选择教育组织形式需考虑的因素:(1)培养目标 ; (2)教学内容 。 (3)学生的情况 ; (4)学校的教育条件 。第五节教育信息形式的优

37、化教育信息的形式主要有三类:语言、符号 、模型 (或 音像、实物 ) 。教育信息形式的优化是指在教育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选择或改进教育信息的形式,使受教育者能够以较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掌握这些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在教育信息的传递中,之所以有优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教育内容本身的原因;(2)由受教育者本身(主要是大脑内部)对信息接收和加工的激励所决定的。在相当多得信息等待处理时,大脑内部的控制系统一般会对不同的信息在处理上给予优先级,优先级高的信息先处理。优先级现象是由大脑中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系统来实现的。一、语言语言 是主要的教育信息形式,特别适合描述人的心理感受、

38、理论和观点等,在教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在教育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1规范 。遵循语言在语音、语法、修辞、写法等方面的通用规则和标准。只有语言规范才能避免歧义和误解。注意防止语病,讲授要逻辑严密、思路明晰、语意连贯。2简明 。即言简意明。 (1)要做到用语简洁,紧密围绕主题,突出重点难点,抓住中心内容和关键问题,精要地说明和解释。 (2)要做到意义清楚明白,通俗易懂,用浅显的语句讲授知识,不用深奥冷僻的词语,少用缺乏亲切感的书面化表达。3语音清楚 。教师应使用普通话,发音正确,音量和语速适中。如果讲课常带有“嗯嗯啊啊”、 “这个、那个”等口头禅,会使学生生厌,影响教学效果。4语调节奏优美。语调

39、是指讲话时声音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节奏是指语速快慢、声音长短的变化。声音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和韵律,可以带来听觉美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可以用语调变化来表现内容是重点还是一般。5生动 。在表达教育内容时,尽可能选择有表达力、有感染力及与众不同的语句。二、符号符号 是人们在意识交流时所采用的信息的抽象形式 。本书所说的符号仅指视觉的符号,而不包括文字,主要是数学符号,物理符号、化学符号、音乐符号、图形表格等等。在使用符号时,要精心设计,并要注意如下几点要求:1规范。在某个特定的学科领域中,符号往往是由于人们经常运用而约定俗成的,有通用标准的信息形式,教师必须注意标准。名师资料总结 - -

40、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2简明 。使用符号的主要目的是使信息形式简单化。使用的符号要少而精。3系统 。要注意符号之间,以及符号与其他信息形式之间的结构和系统性,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效率。4清晰 。符号要笔迹清楚、排列整齐、大小适当,使学生一目了然,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使用一些文字充当符号,来代替学生已经熟悉的内容,使学生节省信息加工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模型、音像和实物

41、模型 是对客观事物的信息模拟。教学中常用的模型包括物理模型 、图示 等。模型往往突出反映原形的主要特征,剔除非主要特征。音像 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复制,实物是客观事物的原形本身。模型、音像和实物都是具体的信息形式,在理工科教学中运用较多。与语言、符号相比,它们都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事物的特征,获得深刻的印象和正确的感性认识,但在概括水平和表达抽象的知识方面则不如语言和符号。若运用不当,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运用模型、音像和实物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 。德怀尔实验中,看到心脏轮廓图的第二组由于“消除了无关特征”而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充分说明了模型的简

42、洁化能提高教育效率。2与讲授相结合。(1)教师在展示模型、音像和实物时,应当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辅导。(2)展示要与讲授紧密结合,通过讲授使学生明确展示的目的、观看的先后顺序和方法,解释学生一时没看懂的地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3)讲授应当抓住关键问题,作精要的讲解、指点,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等方式,引导学生边看、边听、边想,促使学生从事物的直接感知上升到本质的认识。3讲究展示的方法。(1)所指位置要准确,并组织全体学生统一看所指部位。(2)展示时间应恰当把握,不宜提早也不宜推后,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3)模型、音像和实物的外观要大小适当,形状美观,色彩鲜明,突出或

43、放大需要认真观察的部分。(4)展示物数量不宜太多。(5)展示物用完后要移开,以免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四、信息形式的选择对信息形式类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教育内容的特点。(1)对于人物事件的描述或对人的主观感受的说明,语言讲述 比较合适;(2)对于抽象的内容,数学符号、逻辑符号比较适用;(3)如果让学生了解机器构造,模型、音像或实物展示的效果较好;(4)音乐课只能以听觉信息 为主,美术课只能以视觉信息 为主。第六节教育模式一、与教育模式有关的概念1接受与发现接受 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发现 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有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得出的。不要用

44、教育信息的形式来判断学习方式是接受还是发现。接受学习不仅能通过语言讲述实现,也能通过展示模型、试验演示等其他信息形式实现。而在教师用语言讲述的情况下,如果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学习就是发现式的。接受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知识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但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

45、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不应偏废哪一个。对于重点内容,应采用发现式学习,而对于一般内容,则应采用接受式学习。2学与思学是指读、看、听等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活动;思是指运用大脑进行思维。“学”与“思”处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学”处于初级阶段,学生通过耳、眼等感官,体验到初步的知识;而“思”则处于较高级的阶段,学生运用大脑对已经得到的初步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得到较为深刻的知识。学与思有着互补关系,表现为:(1)互相依存 ; ( 2)互相促进 。3主动信息与被动信息主动信息 是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后引发出来的信息,比如:敲击铁块,人会发现铁是很坚硬的;吃一口梨,才知道它味

46、道很甜。被动信息 是指由环境自发地提供的信息。主动信息和被动信息的分类只是相对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总有一定程度的对环境的作用,只不过这种作用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外部活动在学习中的独特作用就是开发主动信息,使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较多的知识。二、国外几种教育模式教育模式 是某种教育思想和具体方法、步骤和程序等有机结合,当这种结合体现出某些较稳定的特点时,就构成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可按其指导思想的侧重点的不同分成许多具体类型,但总体上可分为如下两个大的类别。(一)过程控制教育模式过程控制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行为状态的变化过程。教师需要努力控制学生状态的变化过程和步骤,使其合理化。1夸美

47、纽斯的教育过程模式17 世纪 捷克 的著名教育家 夸美纽斯 提出 观察 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最初状态,即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从观察 开始,并认为教育应经历四个步骤:观察、记忆、理解、练习。2赫尔巴特的教育过程模式19世纪德国 著名教育家 赫尔巴特 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变化步骤为:明了 (学生要集中注意力) 、联想(学生要把在明了阶段所学得的观念与以前的旧观念联系起来)、系统(学生要对所学的内容加以理解,得出结论)、方法 (学生要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去完成各种练习)。3杜威的教育过程模式20 世纪初 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杜威以“从做中学”为基本原则,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变化步骤为

48、:( 1)面对一个真实的情景;(2)在这个情景中产生问题;(3)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观察;(4)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检查所想出的方法。该模式的特点是重视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开发主动信息并充分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非常有意义。4程序教学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 学者 斯金纳 提出程序教学,其实施过程是:先将教材按其内容顺序以填空、选择等排列成问题序列,学生从头开始逐个解答,如答对则进入下一问题,答错则重新学习原有内容,直至答对再进入下一问题。这种教育模式用书本实现的称为课本式程序教学;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称为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的进度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

49、,即学习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决定了学习是否进入下一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47 页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故该教育模式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5掌握学习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 学者 布卢姆 提出掌握学习,他反对学习成绩按正态分布的观点,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具备掌握该项学习任务必备的知识、技能,肯花时间,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布卢姆认为在学生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应

50、立即进行测验,称为“形成性评价 ” ;然后让尚未掌握学习内容者进行矫正性学习 ;之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测验,称为“平行性测验 ” ,如达到要求则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达不到要求则仍然进行矫正性学习。最后,各单元按上述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最后的测验,称为“ 总结性评价 ” 。掌握学习的特点是以教育目标 作为依据,以学生所达到的程度这一反馈信息作为学习过程控制的基础。掌握学习程序教学主要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教育活动,学生受到的控制较多。以自学为主,学生的自主权更大。6先行组织者20 世纪 60 年代初 美国 心理学家 奥苏伯尔 提出先行组织者,它是指在教学正式内容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