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景与情.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19735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的景与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典诗歌的景与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的景与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的景与情.ppt(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景景乃诗之媒,乃诗之媒,情情乃诗之胚,乃诗之胚,合而为合而为诗诗。 景景中生中生情情,情情中含中含景景。景景者情之景,者情之景,情情者景之情。者景之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是指诗

2、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与与“触景生情触景生情”的区别:的区别: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是先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见景,自然景物的

3、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与与“寓情于景寓情于景”的区别:的区别: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见“情情”不见不见“景景”:“寓情于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景”不见不见“情情”,但,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重点

4、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寓情于景寓情于景”重点在景,重点在景,“情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中。二者如果二者如果“表现出色表现出色”,就,就称作称作“情景交融情景交融”。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端居 李商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在艺

5、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简要分析。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指(指出手法)出手法)。诗人借助对。诗人借助对“青苔青苔”、“红树红树”以以及及“雨雨”景、景、“月月”色的描写色的描写,(解说手法),(解说手法)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围。(指明效果)(指明效果) 2、滁洲西涧韦应物、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

6、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作分析。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指出手法)(指出手法)诗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景象。(解说手法)(解说手法)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指明效果)(指明效果)3、题菊花、题菊花 黄巢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

7、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手法,(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手法,(指出手法)指出手法)因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解说手法)(解说手法)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抒发了对

8、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不平之情。(指明效果)(指明效果)因情造景因情造景: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借生动的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借生动的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江雪江雪 柳宗元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 4.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

9、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情景交融 双调 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诗人紧紧把握

10、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与与“触景生情触景生情”的的区别区别: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选景。 “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与与“寓情于景寓情于景”的区的区别:别: “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

11、,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情”不见不见“景景”; “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景”不不见见“情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二、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二、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 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乐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昔日龌龊不足

12、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孟郊登科后登科后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剑,直为斩楼兰。”李白李白塞下曲塞下曲寥落古行宫,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闲坐说玄宗。宗。元稹元稹行宫行宫 乐景写乐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乐情哀景写乐情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

13、乱啼。 柳宗元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哀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春思春思 李白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触景生情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的抒发。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

14、描写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辛弃疾菩萨蛮菩萨蛮:首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首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从而塑造出词人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忧虑国事实在难为。从而塑造出词人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