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143172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精品文档】第 8 页重 庆 理 工 大 学 论文题目: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简述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李志明 (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重庆 400054)摘要 传感技术作为信息的源头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以传感器为核心逐渐外延,与物理学、测量学、电子学、光学、机械学、等多门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门对高新技术极度敏感,由多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密集型工程技术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关键词 传感器 电子学The Discovery of

2、 Status and Trend of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LI zhim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Chongqing 40054)Abstract Sensing technology as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pillars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

3、n technology. With the gradual extension of the sensor at the core , closely related to physics measurement electronics and other subjiects , is a kind of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s extremely sensitive, By a variety of technology mutual penetration ,comline to form technology discipline is the basis

4、 for discovery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y word sensor electronics引言 现在,传感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发展现代传感器技术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需要和重要举措,已经成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必然途径,是发展我国传感器及测量仪器民族工业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我过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1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1.1 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广义地说,传感器是指将被测量转化为可感知或定量认识的信号的传感器。从狭义方面讲,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规

5、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性质的输出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可能合二为一,而有的传感器不需要辅助电源。1.2 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特性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转换成容易测量的量。被测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稳定的,称为静态信号;一种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称为动态信号。由于输入量的状态不同,传感器的输入特性也不同,因此,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一般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衡量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和漂移等。影响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是传感器的固有因素,如温度传感器的热惯性等,动

6、态特性还与传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2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21世纪是迈向信息化社会的崭新阶段。其中,光电信息学与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已成为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并最有机会寻求更大的突破与飞跃。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在人类迈向新世纪,步入信息化社会的关键阶段想要寻求空前迅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在这两个前沿领域中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在国外,光电传感器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各国军事技术、航空航天、检测技术以及车辆工程等诸多领域。例如,军事上,国外激光制导技术迅猛发展,使导弹发射的精度和射中目标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研制出了新型高精度高耐性

7、红外测温传感器,使其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高精度测量出运行中的飞行器各部分温度;国外的城市交通管理也大多运用电子红外光电传感器进行路段事故检测和故障排解的指挥;同时,国外现有汽车中常装载有新型光电传感器,如激光防撞雷达、红外夜视装置、测量发动机燃料特性、压力变化并用于导航的光纤陀螺等。在国内,传感器行业发展迅速,传感器市场近些年一直持续增长,势头良好,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汽车产品、电子通讯和专用设备,其中工业制造和汽车产品达到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传感器给我国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西门子、霍尼韦尔、凯乐、横河等传感器大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这为我国工业设备制造商和汽车制造业等传感器最终消费者带来

8、了很大便利,但也对国内传感器行业施加了很大压力。国内传感器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少,质量较差;制造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生产企业不掌握先进的核心制造技术;高性能传感器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3 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比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相关条件的日趋成熟,传感器技术逐渐受到了更多人士的高度重视。当今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特别是基于光电通信和生物学原理的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国家乃至世界信息化产业进步的重要标志与动力。由于传感器具有频率响应、阶跃响应等动态特性以及诸如漂移、重复性、精确度、灵敏度、分辨率、线性度等静态特性,所以外界因素

9、的改变与动荡必然会造成传感器自身特性的不稳定,从而给其实际应用造成较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在不同场合对传感器规定相应的基本要求,以最大程度优化其性能参数与指标,如高灵敏度、抗干扰的稳定性、线性、容易调节、高精度、无迟滞性、工作寿命长、可重复性、抗老化、高响应速率、抗环境影响、互换性、低成本、宽测量范围、小尺寸、重量轻和高强度等。同时,根据对国内外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传感器各性能参数的理想化要求,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与概括:一是开发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二是实现传感器集成化、多功能化及智能化;三是实现传感技术硬件系统与元器件的微小型化;四是

10、通过传感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整合,实现无线网络化。3.1 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传感器技术升级的重要支撑,因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大新材料的研制力度。事实上由于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材料的不断得到更新,品种不断得到丰富,目前除传统的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光导材料、超导材料以外,新型的纳米材料的诞生有利于传感器向微型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的新型材料诞生。半导体材料在敏感技术中占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半导体传感器不仅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质量轻,且便于实现集成化,在今后的一个时期,仍占有主要地位。以一定化学成分组成、经过成型及烧结的功能

11、陶瓷材料,其最大的特点是耐热性,在敏感技术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此外,采用功能金属、功能有机聚合物、非晶态材料、固体材料、薄膜材料等,都可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产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3.2 传感器的集成化、多功能化及智能化传感器的集成化分为传感器本身的集成化和传感器与后续电路的集成化。前者是在同一芯片上,或将众多同一类型的单个传感器件集成为一维线型、二维阵列(面)型传感器,使传感器的检测参数由点到面到体多维图像化,甚至能加上时序,变单参数检测为多参数检测;后者是将传感器与调理、补偿等电路集成一体化,使传感器由单一的信号变换功能,扩展为兼有放大、运算、干扰补偿等多功能实现了横向和纵向的多功能。如日

12、本丰田研究所开发出同时检测Na+、K+ 和 H+ 等多种离子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芯片尺寸为2.5mm0.5mm,仅用一滴液体,如一滴血液,即可同时快速检测出其中Na+、K+和H+的浓度,对医院临床非常方便实用。目前集成化传感主要使用硅材料,它可以制作电路,又可制作磁敏、力敏、温敏、光敏和离子敏器件。在制作敏感元件时要采用单硅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腐蚀、等离子刻蚀、离子注入等工艺,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在单晶硅上加工出各种弹性元件。当今,发达国家正在把传感器与电路集成在一起进行研究。智能化传感器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另外一种涉及多种学科的新型传感器系统。此类传感器系统一经问世即刻受到科研界的普遍

13、重视,尤其在探测器应用领域,如分布式实时探测、网络探测和多信号探测方面一直颇受欢迎,产生的影响较大。智能化传感器是指那些装有微处理器的,不但能够执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而且还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结论判断的传感器系统。这一类传感器就相当于是微型机与传感器的综合体一样,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传感器、辅助传感器及微型机的硬件设备。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智能化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1) 智能化传感器不但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调节,能够对所测的数值及其误差进行补偿,而且还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结论判断,能够借助于一览表对非线性信号进行线性化处理,借助于软件滤波器滤波数字信号。2) 智能化传感器具有自诊断和自校准

14、功能,可以用来检测工作环境。3) 智能化传感器能够完成多传感器多参数混合测量,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其探测与应用领域,而微处理器的介入使得智能化传感器能够更加方便地对多种信号进行实时处理。4) 智能化传感器既能够很方便地实时处理所探测到的大量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它们存储起来。5) 智能化传感器备有一个数字式通信接口,通过此接口可以直接与其所属计算机进行通信联络和交换信息。智能化传感器无疑将会进一步扩展到化学、电磁、光学和核物理等研究领域。可以预见,新兴的智能化传感器将会在关系到全人类国民生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作用。3.3 传感器微小型化为了能够与信息时代信息量激增、要求捕获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益增

15、强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对于传感器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传感器系统的操作友好性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还要求传感器必须配有标准的输出模式;而传统的大体积弱功能传感器往往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所以它们已逐步被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性能微型传感器所取代;后者主要由硅材料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快、灵敏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就当前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微型传感器已经对大量不同应用领域,如航空、远距离探测、医疗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信号探测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开发并进入实用阶段的微型传感器已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应力、应变、声、光、电、磁、热、P

16、H值、离子浓度及生物分子浓度等。3.4 传感器的无线网络化无线网络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比如手机,无线上网,电视机。传感器对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比如温度传感器。但是,把二者结合在起来,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个概念,却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这个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一个个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感受温度的高低、湿度的变化、压力的增减、噪声的升降。更让人感兴趣的是,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可以进行快速运算的微型计算机,它们将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转化成为数字信号,进行编码,然后通过节点与节点之间自行建立的无线网络发送给具有更大处理能力的服务器。传感器网络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由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研究热点领

17、域,被认为是将对二十一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在工业、农业、军事、环境、医疗等传统领域有具有巨大的运用价值,在未来还将在许多新兴领域体现其优越性,如家用、保健、交通等领域。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见,将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无处不在,将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微型传感器网最终可能将家用电器、个人电脑和其他日常用品同互联网相连,实现远距离跟踪,家庭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负责安全调控、节电等。4 结束语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等更尖端的传感器已进入国内市场,进入我们的生活。当前技术水平下的传感器系统正向着微小型化、智

18、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今后,随着CAD技术、MEMS 技术、信息理论及数据分析算法的继续向前发展,未来的传感器系统必将变得更加微型化、综合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系统化。参考文献:1 刘梅.传感器技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J.中国科技信息, (18) .2 谷有臣,孔英,陈若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综述J.物理实验,2002(12).3 张福学.传感器敏感元件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0.4 高存贞.国外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趋势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1,8 (12): 46-49.5 刘迎春.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M.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6 李军.检测技术与仪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 张锡富.传感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8 王明时,等.现代传感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9 李东宏.中国传感器市场应用潜力巨大(上)J.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5,(06):74-75,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