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貌学06 黄土地貌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貌学06 黄土地貌精品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黄土的分布与性质黄土的分布与性质黄土地貌类型黄土地貌类型黄土地貌发育黄土地貌发育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第六章第六章 黄土地貌黄土地貌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 黄土的成分包括黄土的粒度成分、黄土的矿物成分和黄土的化学黄土的成分包括黄土的粒度成分、黄土的矿物成分和黄土的化学成分三部分。成分三部分。 黄土的粒度成分的百分比在不同地区的黄土中和不同时代的黄土黄土的粒度成分的百分比在不同地区的黄土中和不同时代的黄土中都不一样。从水平分布看,它自北而南,自西向东,颗粒由粗变细。中都不一样。从水平分布看,它自北而南,自西向东,颗粒由粗变细。从垂直剖面看,从下部老黄土到上部新黄土粒度由细变粗。从垂直
2、剖面看,从下部老黄土到上部新黄土粒度由细变粗。 黄土中的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由于黄土中易溶的黄土中的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由于黄土中易溶的化学成分含量很高,对黄土地貌发育有很重要的影响。化学成分含量很高,对黄土地貌发育有很重要的影响。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2. 2. 黄土的厚度黄土的厚度 黄土的厚度各地不一。我国黄土最厚的达黄土的厚度各地不一。我国黄土最厚的达180180200 m200 m,分布在陕,分布在陕西省泾河与洛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其它地区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西省泾河与洛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其它地区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晚更新世黄土的厚度较早、中更新世的
3、为薄,位于六盘山以西的渭河晚更新世黄土的厚度较早、中更新世的为薄,位于六盘山以西的渭河上游和祖厉河上游以及六盘山以东的泾河上游,厚度为上游和祖厉河上游以及六盘山以东的泾河上游,厚度为303050 m50 m,其,其它地区只有它地区只有1020 m。中更新世。中更新世黄土和早更新世黄土在陕西泾河黄土和早更新世黄土在陕西泾河和洛河流域厚度可达和洛河流域厚度可达175 m,到,到延安、靖边一带,厚约延安、靖边一带,厚约100125 m,山西西部也有近百米,其,山西西部也有近百米,其它地区只有数十米。巨厚的黄土它地区只有数十米。巨厚的黄土为黄土地貌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为黄土地貌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地貌
4、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3. 3. 黄土的物理性质黄土的物理性质 黄土的物理性质和黄土地貌发育的关系也极为密切。黄土以粉砂黄土的物理性质和黄土地貌发育的关系也极为密切。黄土以粉砂为主,颗粒之间结合得不紧密,有许多孔隙,黄土中的孔隙度一般在为主,颗粒之间结合得不紧密,有许多孔隙,黄土中的孔隙度一般在404050%50%,吸水能力强,透水性高。黄土中的水分沿着孔隙向下运动,吸水能力强,透水性高。黄土中的水分沿着孔隙向下运动,可溶盐类和细粒粉砂被水分溶解和移动使孔隙逐渐扩大。由于黄土疏可溶盐类和细粒粉砂被水分溶解和移动使孔隙逐渐扩大。由于黄土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和含有可溶性物质等特点
5、,很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和含有可溶性物质等特点,很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形成一些黄土柱或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形成一些黄土柱或黄土陡壁和陷穴等各种地貌。黄土陡壁和陷穴等各种地貌。 由于黄土中有许多可溶性物质,故当黄土受水浸润,一部分物质由于黄土中有许多可溶性物质,故当黄土受水浸润,一部分物质被溶解流失后,便发生湿陷,形成各种黄土喀斯特地貌。被溶解流失后,便发生湿陷,形成各种黄土喀斯特地貌。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二、黄土地貌类型二、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可分为黄土地貌可分为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貌黄土沟间地貌和和黄土黄
6、土潜蚀地貌潜蚀地貌(黄土喀斯特)等几种类型。(黄土喀斯特)等几种类型。 形成上述各种黄土地貌的原因,除了黄土本身的特点外,还受黄形成上述各种黄土地貌的原因,除了黄土本身的特点外,还受黄土堆积前的古地形和黄土区的各种外营力作用,如流水作用、重力作土堆积前的古地形和黄土区的各种外营力作用,如流水作用、重力作用、地下水作用和风的作用等。用、地下水作用和风的作用等。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1. 1. 纹沟纹沟(rills)2. 2. 细沟细沟(shallow gullies)3. 3. 切沟切沟(gullies)4. 4. 冲沟冲沟(valleys)(一)黄土沟谷地貌(一)黄土沟谷地貌 黄土区千沟
7、万壑,地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根据黄土沟谷形成的黄土区千沟万壑,地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根据黄土沟谷形成的部位、沟谷的发育阶段和形态特征,可将黄土沟谷分为以下几种。部位、沟谷的发育阶段和形态特征,可将黄土沟谷分为以下几种。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二)黄土沟间地貌(二)黄土沟间地貌 黄土沟(谷)间地地貌可分为黄土沟(谷)间地地貌可分为塬塬、墚墚、峁峁三种类型。塬、墚、峁三种类型。塬、墚、峁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的原始地面经流水切割侵蚀后的残留部分。它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的原始地面经流水切割侵蚀后的残留部分。它们的形成和黄土堆积前的地形起伏及
8、黄土堆积后的流水侵蚀都有关。们的形成和黄土堆积前的地形起伏及黄土堆积后的流水侵蚀都有关。 黄土塬黄土塬是被沟谷、河谷环绕的平坦高地是被沟谷、河谷环绕的平坦高地,边缘常因河谷的溯源侵,边缘常因河谷的溯源侵蚀而变得支离破碎,形成破碎塬。蚀而变得支离破碎,形成破碎塬。 塬的顶面部分地势极平坦,坡度不到塬的顶面部分地势极平坦,坡度不到1,塬的边缘地带的坡度可,塬的边缘地带的坡度可增至增至5。我国黄土高原有许多规模较大的黄土塬,如陇中盆地的白草。我国黄土高原有许多规模较大的黄土塬,如陇中盆地的白草塬,陇东盆地的董志塬,陕北盆地的洛川塬和晋西的吉县塬等。塬,陇东盆地的董志塬,陕北盆地的洛川塬和晋西的吉县塬
9、等。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 黄土墚黄土墚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根据黄土墚的形态可分为根据黄土墚的形态可分为平顶墚平顶墚和和斜墚斜墚两种。黄土平顶墚的顶部两种。黄土平顶墚的顶部较平坦,宽度不一,多数为较平坦,宽度不一,多数为400400500 m500 m,长可达数公里,横剖面略呈,长可达数公里,横剖面略呈穹形,墚顶向下有明显的坡折,转而为坡长较短、坡度较大(一般在穹形,墚顶向下有明显的坡折,转而为坡长较短、坡度较大(一般在1010以上)的墚坡。黄土斜墚的墚顶宽度不大,横剖面呈明显的穹形,以上)的墚坡。黄土斜墚的墚顶宽度不大,横剖面呈明显的穹形,沿分水线有较大的起伏。沿
10、分水线有较大的起伏。 黄土峁黄土峁是一种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峁顶地形呈圆穹形的孤立黄是一种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峁顶地形呈圆穹形的孤立黄土丘。土丘。 峁与峁之间为地势稍凹下的宽浅分水鞍部。若干峁连接起来形成峁与峁之间为地势稍凹下的宽浅分水鞍部。若干峁连接起来形成和缓起伏的墚峁,统称为和缓起伏的墚峁,统称为黄土丘陵黄土丘陵。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三)黄土潜蚀地貌(三)黄土潜蚀地貌 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进行溶蚀和侵蚀,称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进行溶蚀和侵蚀,称为为潜蚀潜蚀。潜蚀后,黄土中形成大的孔隙和空洞,引起黄土的陷落而形潜蚀后,黄土中形成大的孔隙和空洞,
11、引起黄土的陷落而形成的各种地貌,称黄土潜蚀地貌。成的各种地貌,称黄土潜蚀地貌。 黄土潜蚀地貌有以下几种。黄土潜蚀地貌有以下几种。1. 1. 黄土碟黄土碟 在平缓的黄土地面上,有一种碟形凹地,深数米,直径在平缓的黄土地面上,有一种碟形凹地,深数米,直径101020 m20 m,称为黄土碟。它是由于地表水下渗浸湿黄土后,在重力作用下黄土发称为黄土碟。它是由于地表水下渗浸湿黄土后,在重力作用下黄土发生压缩或沉陷使地面陷落而成的。生压缩或沉陷使地面陷落而成的。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2. 2. 黄土陷穴黄土陷穴 黄土陷穴黄土陷穴是黄土区地表的穴状洼地。是黄土区地表的穴状洼地。 黄土陷穴常发育在地表
12、水容易汇集的沟间地或谷坡上部和墚峁的黄土陷穴常发育在地表水容易汇集的沟间地或谷坡上部和墚峁的边缘地带,由于地表水下渗进行潜蚀作用使黄土陷落而成。边缘地带,由于地表水下渗进行潜蚀作用使黄土陷落而成。 黄土陷穴按形态可分为竖井状陷穴和漏斗状陷穴。有些陷穴成串黄土陷穴按形态可分为竖井状陷穴和漏斗状陷穴。有些陷穴成串珠状分布,下部有通道相连,它们多分布在坡面长或坡度大的墚峁斜珠状分布,下部有通道相连,它们多分布在坡面长或坡度大的墚峁斜坡上。串珠状陷穴的穴间孔道经长期潜蚀和崩塌可不断扩大,陷穴遭坡上。串珠状陷穴的穴间孔道经长期潜蚀和崩塌可不断扩大,陷穴遭到破坏,使沟床加深并伸长。到破坏,使沟床加深并伸长
13、。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3. 3. 黄土桥黄土桥 两个陷穴之间或从沟顶陷穴到沟壁之间由于地下水作用使它们沟两个陷穴之间或从沟顶陷穴到沟壁之间由于地下水作用使它们沟通,并不断扩大其间的地下孔道,在陷穴间或陷穴到沟床间地面顶部通,并不断扩大其间的地下孔道,在陷穴间或陷穴到沟床间地面顶部的残留土体形似土桥称的残留土体形似土桥称黄土桥黄土桥。4. 4. 黄土柱黄土柱 黄土柱黄土柱是分布在沟边的柱状黄土体,它是由流水沿黄土垂直节理是分布在沟边的柱状黄土体,它是由流水沿黄土垂直节理潜蚀和崩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黄土陡坡经崩塌残留的黄土部分。潜蚀和崩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黄土陡坡经崩塌残留的黄土部分。
14、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三、黄土地貌发育三、黄土地貌发育 黄土地貌发育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黄土地貌发育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黄土堆积时期黄土堆积时期的地貌发育阶段和的地貌发育阶段和黄土堆积后黄土堆积后的地貌发育阶段。的地貌发育阶段。 黄土堆积阶段主要发生在更新世,堆积后阶段在全新世。黄土堆积阶段主要发生在更新世,堆积后阶段在全新世。 黄土是在更新世长期的风的作用下堆积形成的,它在堆积过程中黄土是在更新世长期的风的作用下堆积形成的,它在堆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而有间断。当气候干冷时,西伯利亚冷高压气团南移,由于气候变化而有间断。当气候干冷时,西伯利亚冷高压气团南移,中国北部气流扰动加剧,风力
15、增强,黄土堆积速率加大,同时降水较中国北部气流扰动加剧,风力增强,黄土堆积速率加大,同时降水较少,地表侵蚀相对微弱,有利于黄土堆积。当气候转为温湿时,西伯少,地表侵蚀相对微弱,有利于黄土堆积。当气候转为温湿时,西伯利亚冷高压气团北移,中国北部气流扰动减弱,黄土堆积速率减小,利亚冷高压气团北移,中国北部气流扰动减弱,黄土堆积速率减小,同时雨量增加,地表侵蚀加强,形成冲沟,地表发育土壤。同时雨量增加,地表侵蚀加强,形成冲沟,地表发育土壤。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地貌学地貌学黄土地黄土地貌貌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黄土、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了解)1.黄土地层的划分。 (了解)2.黄土的主要特征。 (了解)3.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 (了解)简要回答简要回答论述论述1.黄土的成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