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下).doc(1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泰安学校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林铮五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相应的口算、估算。学习这部分内容,一个方面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1口算和估算。这部分内容教学整百数乘几十数、整十数乘几十数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笔算乘法。例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为素材,引导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先列出乘法算式并进行估算,再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进行独立思考,并通
2、过进一步的交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3解决问题。例题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运用笔耳和估算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应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教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整理与复习。这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安排一定量的练习,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及熟练程度及应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口算几百几十数乘几十数。 (2)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3)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学
3、习能力。 (4)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观察、思考、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口算、笔算、估算等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 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3关键: (1)引导学生掌握乘的顺序。 , (2)引导学生理解用
4、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课时划分共9课时。1口算和估算3课时2笔算乘法3课时3解决问题2课时4整理与复习l课时1、口算与估算第一课时 口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页至第75页例l、例2;“课堂活动”中的第l、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整百(或整十)数乘几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或整十)数乘几十数。 2了解积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积变化规律进行乘法口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探索整百(或整十)数乘几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或整十)数乘几十数。 2难点:掌握
5、整百(或整十)数乘几十数的口算方法。3关键: 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整百(或整十)数乘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本第73页单元教学主题图,课本第74页例1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课本第73页单元教学主题图(图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分别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一共有苹果树多少棵? 2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 3一共需要多少个筐? 4一共能收梨多少千克? 师:你能分别说一说解决上述4个
6、问题的算式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以下4个算式。 40030 64748 23l32 50025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继续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口算 教师接着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教学情境图。果园里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苹果树多少棵? (1)提出问题。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的算式是:40030,怎样通过口算的方法得出40030的积?你能试着算一算
7、吗? (2)自主探索算法。 小组讨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口算方法。 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不同的算法。 方法1:因为:4003=1200 方法2:因为:43=12 120010=12000 121000=12000 所以:40030=12000 所以:40030=12000 教师肯定以上两种算法的正确性,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让学生把算式写完整(注意在积的右边写上单位名称“棵”),并写出答语。 2教学例2。 出示下
8、面计算题。 53= 5030= 50030= (1)计算。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组织反馈。全班反馈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板书如下: 53=15 5030=1500 50030=15000 (2)讨论。 让学生议一议:从上面这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发现,教师应给予肯定。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100倍。2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10=1000倍。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5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
9、组内交流算法。全班交流时,老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只要学生说得合理,老师教应给予肯定。2、第2题。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进行如下对口令练习:一个同学说算式(几百数乘几十数)另一个同学说算式的乘积及口算过程,两个同学轮流进行。同桌对口令完成后,还可以进行师生之间对口令练习。四、全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收获)五、布置作业【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 估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例3;课本第76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感受估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重、
10、难点与关键1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2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3关键: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体会估算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教具准备课本第75页例3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复习。出示如下口算题。 40300= 25060= 7050= 12040=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口算过程。2引人。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整百数(或整十数)乘几十数的口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板书课题:估算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出示例3。例3:桃园里有桃树647棵,平均
11、每棵收桃48kg。大约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1)获取信息,明确问题: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明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教师强调:要求“大约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应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引出算式。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4748 (kg)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在算式中用上“”。 自主探索算法。 师:你能估算64748的积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合作交流。 指名汇报,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供不同的算法,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
12、应给予肯定。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具体的估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估算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方法l:可以先把64 7看成600,48看成50,6474830000(kg) 方法2:可以把647看成650,把48看成50,6474832500(kg) 全班交流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本题的讨论,你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估算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2议一议。 出示下题。 45496怎样估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估算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方法1:把45看作50,496看作500,4549625000。
13、方法2:把45看作40,496看作500,4549620000。 3归纳算法。 。 师:你认为应怎样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两个因数看成整百数或整十数,再进行相乘,求近似数的式子中写“。 教师指出:对于因数的个位是5的两位数可用不同的方法取近似值,如 “45496”这个算式中的“45可以看成40,也可以看成50,因此估算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6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1第1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故事书,按题
14、意要求进行估算,把估算结果填在本题的括号内,并与同伴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时,指名口述估算过程及结果。 2第2题。先让学生估一估,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口述估算过程和方法。四、全课小结师:学习了估算你有哪些收获?指名回答后,教师强调以下几点:1算式中要用约等号表示。2写答句时,“大约”不要漏掉。五、布置作业【课时作业设计】第三课时:练习课练习内容 课本第76页至第77页练习十四中的第1题至第10题。练习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乘法口算和乘法估算的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2能用乘法口算和乘法估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进一步体会口算、估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
15、价值。 练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口算和乘法估算,谁能分别举例说明进行乘法口算和乘法估算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回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教师可再举一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和估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如估算29765时,可把297看作300,65看作70,那么2976521000;也可以把297看作300,65看作60,那么2976518000。 教师强调:要用“”表示估算结果,不能用“=。 2引入。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中的第1题至第10题。 1第1题
16、。 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全班交流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说出口算结果,还应抽选部分题目让学生说出口算方法,通过对口算思维过程的反思来促进学生对口算方法的进一步掌握。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议一议:通过口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扩大100倍;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lO=100倍,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0倍,积就扩大10
17、0100=10000倍。 3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反馈。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写出各题积的依据。 如:因为325=160,所以32050=16000 依据: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100倍。 4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如下规律:本数扩大几倍,总价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本数缩小几倍,总价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5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再组织学生交流估算方法。 6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全班交流时,教师强调以下两点:(1
18、)算式中要用“;(2)答语中要注意用“大约”这个词。 7第7题。 先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一年有12个月。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本题解答过程可参考如下: 1年有1 2个月 1981224000(毫米) 答:全年的降雨量大约是24000毫米。 8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估算过程。 本题解答过程可参考如下。 6177848000(元) 答:买这套住房大约要48000元。 9第9题。 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发现:在本题条件中的“42cm”和问题中
19、的“大约有多少米”单位不统一,解决问题时须注意这一点。 本题解答过程可参考如下。 4288636000(cm) 36000cm=360(米) 答:他家距学校大约有360米。 10第10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本题中的第(2)小题,分析过程可参考如下。 因为25010=25000,所以2501225000。 因此,李阿姨12分钟能播完这篇稿件。 三、全课小结 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布置作业【教学反思】2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至第79页例l;课本第79页“课堂活动中的
20、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 3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4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3关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利用迁移和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
21、本第78页例1教学情境挂图。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口算。 1203= 405= 3004= 5600= 1233= 12330= 40600= 7800= 指名口答,抽选部分题目让学生口述口算过程。 (2)计算。 1445 6125 4432 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计算过程。 2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认真观察。例1:张阿姨每小时采摘123kg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小时;李叔叔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
22、 1获取信息。 指名读题。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张阿姨32小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2)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3解决问题(1):张阿姨32小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1)引出算式。 师:求张阿姨32小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乘法?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12332= (kg)。 (2)尝试笔算。 师:你会用竖式算出12332的积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要求学生在自己本子上笔算,同肘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
23、都写完整。学生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板书如下:12332=3936(kg) 1 2 3 3 2 2 4 6 3 6 9 3 9 3 6 答:张阿姨32小时采脐橙3936kg。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以下3个问题。 用因数32个位上的2去乘123,得到的积是多少? 用因数32十位上的3去乘123,得到的积是多少? 最后的得数3936是哪两个数相加的和? 讨论完上述3个问题后,让学生看课本第78页本题的计算过程。 4解决问题(2):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1)引出算式。师:求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乘法? 指名回
24、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2427。 (2)尝试笔算。 师:你会用竖式算出32427的积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笔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地给予指导。 学生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板书如下。 32427=8748(筐) 3 2 4 2 7 2 2 6 8 6 4 8 8 7 4 8 答:李叔叔一共包装了8748筐。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计算32427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时要注意连续进位。 5总结算法。 (1)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
25、算方法相同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算法: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用两位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 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议一议。 师: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认识以下两点。 每小时采摘的千克数和每天包装的筐数都是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工作总量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9页“课堂活动”中的练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
26、订正。 集体订正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要强调计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及连续进位问题。 四、全课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页例2;课本第80页例3;“课堂活动”中的第l、2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理解“速度时间=路程”。 3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4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探索并掌
27、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2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3关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迁移和类比的方法主动地去构建新知。 【教具准备】 课本例2、例3数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口算。 24 X 2= 60 X 40= 300 X 3= 800X50= 5 X 400= 60 X 3= 50X 50= 400 X 400= 指名回答,抽选部分题目让学生口述口算过程。 (2)竖式计算。 360 X 7 406 X 8 128 X 39 全班齐练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全班交流时,教
28、师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上面的每一道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引人。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例2。例2: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1)获取信息,明确问题。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明确问题: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引出算式。 师:求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乘法?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4030= (m) 尝试笔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24030的积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合作交流。 指名汇
29、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1:24030=7200(m) 方法2:24030=7200(m) 2 4 0 2 4 0 3 0 3 0 0 0 0 7 2 0 0 7 2 0 7 2 0 0 答:略。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方法2的算法:先算243得72,再在72后面添写两个0,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扩大100倍。 通过全班交流,还要使学生体会到用方法2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2教学例3。 出示例3。 例3:一列装载水果的列车从水果基地开往广州,平均每小时行108km,18小时到达。水果基地至广州铁路线长多少千米? (1)
30、获取信息,明确问题。 指名读题,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条件,明确问题:水果基地至广州铁路线长多少千米?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引出算式。 师:求水果基地至广州铁路线长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0818= (km)。 尝试笔算。 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1081 8的积。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合作交流。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算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10818=1944(km) 1 0 8 1 8 8 6 4 1 0 8 1 9 4 4 答:略。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3议一议。 师: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
31、怎样的数量关系?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以下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80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方法1: 3 4 方法2: 3 8 6 3 8 6 3 4 2 0 4 1 5 4 4 2 7 2 1 1 5 8 1 0 2 1 3 1 2 4 1 3 1 2 4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用方法2进行计算较简便。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32、全班交流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全课小结 师: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1要注意每次相乘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2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要漏乘; 3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五、布置作业【课时作业设计】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引入课题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l8、ll、14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学生在独立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班级,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做题慢或
33、错题较多的学生给予辅导。 提醒学生注意乘的时候连续进位问题。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列式时依据什么?(依据:速度时间=路程) 3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列式时依据什么?(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4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全班交流时,教师抽选部分题目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依据。 如: 402502 5 0 计算过程:先算254得100,再在100的后面添2 4 0 个0,计算依据: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 1 0 0 0 0 一
34、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扩大10l0=l00倍。 5第5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6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再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54 X 109的算法。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下面两种算法中,方法2较简便。 方法1:54109=5886 方法2:54X 109=58865 4 1 0 9 X 1 0 9 X 5 4 4 8 6 4 3 6 0 0 0 5 4 5 5 4 5 8 8 65 8 8 6 7第7题。 先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然后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明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5、需要注意的地方。 8第8题。 先引导学生发现本题的隐含条件:1年有12个月。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9第11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解决“他们要走多少米?这个问题应先求他们一共走了多少分钟,即应先把1小时50分化成110分。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10第1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本题解答过程可参考如下: (1)1979150 (种) (2)106 X 606360(元) 1 9 1 0 6 7 9 6 0 1 7 1 6 3 6 0 1 3 3 (
36、答:略) (答:略) 1 5 0 1 (3) (1 2+10) 106 1 0 6 =22106 2 2 =2332(元) 2 1 2 2 1 2 (答:略) 2 3 3 2 三、全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页例l及“课堂活动”;课本第85页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应用整数乘法及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关键:教学时,应把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结合,让学生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 课本第84例1教学情境挂图;课本第85页例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这一段以来,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乘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综合应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教学例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