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南定理的解析与练习0612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维南定理的解析与练习06122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戴维南定理的解析与练习06122【精品文档】第 6 页戴维宁定理 一、 知识点:1、二端(一端口) 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络: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或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独立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独立电源。2、戴维宁(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为UOC 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 R0串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 如图所示:等效电路的电压UOC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即将负载RL断开后 a 、b两端之间的电压。等效电路的电阻R0是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2、)后, 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 a 、b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 二、 例题:应用戴维南定理解题:戴维南定理的解题步骤: 1.把电路划分为待求支路和有源二端网络两部分,如图1中的虚线。 2.断开待求支路,形成有源二端网络(要画图),求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3.将有源二端网络内的电源置零,保留其内阻(要画图),求网络的入端等效电阻Rab。 4.画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压源,其电压源电压US=UOC(此时要注意电源的极性),内阻R0=Rab。 5.将待求支路接到等效电压源上,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例1: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W,R3=13 W,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
3、流I3。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OCUOC = U2 + I R2 = 20 +2.5 4 = 30V或: UOC = U1 I R1 = 40 2.5 4 = 30VUOC 也可用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2) 求等效电阻R0 将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例2:试求电流 I1 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OCUOC = 10 3 1 = 7V(2) 求等效电阻R0R0 =3 W (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 7V3W+_2W abI1解得:I1 = 1. 4 A【例3】 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中的支路电流I3。
4、 解: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可由图1-58(b)求得 于是 或 等效电源的内阻RO可由图1-58(c)求得 因此 对a和b两端讲,R1和R2是并联的,由图1-58(a)可等效于图1-58(d)。 所以 【例4】 电路如图所示,R=2.5K,试用戴维南定理求电阻R中的电流I。 解:图1-59(a)的电路可等效为图1-59(b)的电路。 将a、b间开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即开路电压Uab0。应用结点电压法求a、b间开路时a和b两点的电位,即 将a、b间开路,求等效电源的内阻R0 R0=3K/6K+2K/1K/2K=2.5K 求电阻R中的电流I 三、应用戴维宁定理应注意的问题:应用戴维南定理必须注
5、意: 戴维南定理只对外电路等效,对内电路不等效。也就是说,不可应用该定理求出等效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之后,又返回来求原电路(即有源二端网络内部电路)的电流和功率。 应用戴维南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时,如果待求支路后的有源二端网络仍为复杂电路,可再次运用戴维南定理,直至成为简单电路。 使用戴维南定理的条件是二端网络必须是线性的,待求支路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线性电路指的是含有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本元件的电路;非线性电路指的是含有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逻辑电路元件等这些的电路。当满足上述条件时,无论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只要是求解复杂电路中某一支路电流、电压或功率的问题,就可以使用戴维南定理。四、练
6、习题:1、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5电阻中的电流I,并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 2、试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示电路中3欧电阻中的电流I.(-35/31(A))3、试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示电路中6欧电阻中的电流I。(0.75A)- 10V +6335A2A- 20V +题3图4、如图中已知US1=140V US2=90V R1=20欧姆 R2=5欧姆 R3=6欧姆,用戴维宁定律计算电流 I 3 值 (10A)5、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用戴维南定理求解)(2A)6、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用戴维南定理求解)(-1A)7、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用戴维南定理求解) (1.6A)7、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中的支路电流I3。(10A)8、 电路如图所示,R=2.5K,试用戴维南定理求电阻R中的电流I。(0.35 mA)9、用戴维南定理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