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一轮复习伴性遗传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ong一轮复习伴性遗传2.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因位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上(X、Y或或Z、W染色体染色体) ,它们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遗传它们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遗传方式叫做方式叫做伴性遗传伴性遗传2.伴性遗传的规律:伴性遗传的规律: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性染色体染色体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特殊性在于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特殊性在于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二、伴性遗传二、伴性遗传1.概念概念教材教材P37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2、中都含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染色体( ) 3.类型:类型:(1)伴)伴Y遗传遗传(2)伴)伴X遗传遗传伴伴X隐性遗传隐性遗传伴伴X显性遗传显性遗传(2)X、Y 染色体同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的基因 A(a)位于位于区段区段,则有则有 XaXaXaYA XaXaXAYa XaXa XaYA XAXa XaYa 因此因此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仍有关。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仍有关。 (3)X、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1 区段为区段为 Y 染色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体
3、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其上的遗传为伴 Y 遗传;遗传;2 区段为区段为 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其上的遗传为伴 X 遗传。遗传。 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种;当其位于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种;当其位于当其位于X和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因型有_种。种。(1)伴)伴Y遗传遗传:特点特点:1. 患病的均是男性,女性全正常患病
4、的均是男性,女性全正常2.男性患者的男性后代必全患病男性患者的男性后代必全患病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女 性性男男 性性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表现型XBXB正常正常XBXb正常正常(携带者携带者)XbXb色盲色盲XBY正常正常XbY色盲色盲男女婚配的可能性有几种?男女婚配的可能性有几种?6种种(2)伴)伴X隐性遗传隐性遗传:-红绿色盲红绿色盲 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必定从母亲那里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必定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必定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传来,以后必定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交叉遗传。 伴伴X染色体隐性遗
5、传特点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 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具有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现象。具有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现象。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即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即“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小结:小结: 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 D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位于是由位于X X染色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 X型(或型(或0 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
6、缓慢等症状。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你能总结出该病的遗传规律吗?你能总结出该病的遗传规律吗?(3)伴)伴X显性遗传显性遗传:-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佝偻病佝偻病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女 性性男男 性性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表现型XDXDXDXdXdXdXDYXdY抗维生抗维生素素D佝偻佝偻病患者病患者抗维生抗维生素素D佝偻佝偻病患者病患者正常正常抗维生抗维生素素D佝偻佝偻病患者病患者正常正常 XDXDXDYx x1 12 23 35 54 46 6XDXdXDYx xXdXdXDYx xXDXDXdYx xXDXdXdYx xXdXdXdYx x伴伴X染色体显
7、性遗传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点特点 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 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即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即“父病女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必病,儿病母必病”。小结:小结:课前背诵 遗传系谱图的判断方法 X染色体显性与X染色体隐性的遗传的特点P ZBW X ZbZb (芦花雌鸡芦花雌鸡) (非芦花雄鸡非芦花雄鸡)配子配子 ZB W Zb子代子代 ZBZb ZbW (芦花雄鸡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雌鸡)根据羽毛特征把雌雄性区分开,多养母鸡,多下蛋。根据羽毛特征把雌雄性区分开,多养
8、母鸡,多下蛋。4.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首先确定是否是伴、首先确定是否是伴Y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2、其次判断显隐性、其次判断显隐性3、再次确定是否伴、再次确定是否伴X或常染色体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生物 第五单元 基因的遗传规律 例22014广东理综(节选),28,14分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遗传实验设计 1.验证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验证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 2.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探究基
9、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染色体上的方法(方法(已知显隐性已知显隐性未知显隐性)未知显隐性) 3.探究基因位于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的方法?是非同源区段的方法? 4.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中?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中?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
10、,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_ (答能或不能)(2)伴性遗传指_(3)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_ (1)不能)不能 (2)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关联的现象(3)实验)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杂交组合:黄体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杂交组合:灰体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