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基础会计学串讲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会计-基础会计学串讲笔记.doc(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金融会计-基础会计学串讲笔记【精品文档】第 51 页基础会计学串讲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会计目标名词解释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名词解释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会计内容和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变化着;但是从会计的本质来讲,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多选、简答核算职能具有如下特点:(1)主要是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
2、、连续性和系统性。(3)计算机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多选、简答监督职能具有如下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名词解释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单选会计要素又称财务报表要素,是对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会计对象所作的具体分类。它是对会计对象科学分类和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依据,并构成财务报表的基
3、本框架。企业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多选、简答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除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外,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多选、简答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负债的定义可以看到,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多选、简答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
4、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多选、简答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多选、简答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多选、简答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
5、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简答简述会计等式及其作用: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相应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必然有相应数额的资产。所以,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在数量上一定等于其权益总额,这种平衡公式如下:资产=权益企业为取得和持有资产所需的资本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投资者的投资,形成所有者权益:二是来自于向债权人贷款,形成债权人权益,也就是负债。所以,权益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构成。这样,上述公式可转化如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上关系式称为基本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简答虽然经济业务的种类有
6、多种多样,但它们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影响都可以归入四种典型的业务类型:(1)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项目同时增加相等的金额,即资产项目金额增加,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增加相等金额,会计等式保持平衡。(2)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项目同时减少相等的金额,即资产项目金额减少,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减少相等金额,会计等式保持平衡。(3)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左方项目之间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即不同资产项目之间有增有减相同金额,会计等式保持平衡。(4)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右方项目之间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即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有增有减且金额相同,会计
7、等式保持平衡。第三节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为会计基础简答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会计假设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出的合理设定。由于会计核算都要以这些假设为依据,因此,会计假设又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单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只要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都需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都是会计主体。单选、名词解释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来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以及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名词解释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
8、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单选、名词解释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对其经营活动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简答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因而又称稳健性。谨慎性的实质是要求企业对不确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合理确认及计量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
9、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在会计确认及计量过程遵循谨慎性要求,对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损失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和损失实际发生之前化解,同时可避免夸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及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简答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可比性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这一要求的目的是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将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进行纵向比较,据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强调会计
10、政策的一致性,并不是要求会计政策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变动,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但应当在附注中说明有关变更情况。(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该要求强调的是不同企业之间、特别是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应使用基本相同的会计政策,使不同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建立在相同的基础上,从而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简答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
11、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对经济业务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资产、负债、利润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经济业务,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
12、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简答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给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带来损失。可靠性具有两项基本品质要素:一是可验证性,即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以取得的合法业务凭证为依据,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是充分披露,即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
13、的完整性,使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得到充分披露。简答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方面的不同: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与款项的收付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权责发生制以是否取得收款权利和是否形成付款义务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因此,它能够更加真实、合理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记账基础。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第四节会计核
14、算方法简答收入与费用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企业获取利润就必须取得收入,而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又必然要发生一定的费用。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等式表示:利润=收入-费用上述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是广义的收入和费用,即除了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和费用外,还包括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大于所发生的费用,其差额即为利润;若收入小于费用,其差额即为亏损。由于利润在分配之后留归企业的金额构成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 (即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因此,利润是导致本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利润将导致
15、所有者权益增加,亏损将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按照收入、费用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收入的增加能够增加利润,因而收入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增加会减少利润,因而费用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这样,我们可将两张财务报表的等式合并为下列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者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由此可见,不论将收入、费用怎样处理,涉及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其对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仍可以归入前述四种典型业务类型中。多选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并通过编制报告使其成为有效的会计信息所采用的手段和技术。它主要包
16、括以下七种专门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表。第五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单选、名词解释会计要素又称财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多选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除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外,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多选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多
17、选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名词解释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名词解释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名词解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名词解释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名词解释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第二
18、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名词解释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在开展会计工作之前,必须设置会计科目。多选、简答由于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设置会计科目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清晰性原则。简答会计科目按归属会计要素分类:按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是对会计科目的基本分类。但需要指的是,按照归属的会计要素划分的会计科目类别并不与会计要素类别完全一致。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等五大类。其中,对于必须专门计算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的企业,则需专设“成本
19、类”会计科目,但这类会计科目属于资产类要素;对于属于利润类要素的会计科目则归到所有者权益类;对于属于收入、费用类要素的会计科目则全部归到损益类。多选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两类。第二节账户名词解释、简答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账户分为左方和右方两个基本部分,分别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当左方记录增加额时,右方就记录减少额;当右方记录增加额时,左方就记录减少额。简答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内容的具体分类项目。企业的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要素的数量发生增减变动,因而需要在具有特定结构的载体中详
20、细地分类记录这些增减变动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账户记录取得。所以,设置会计科目后,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一系列反映不同经济内容的账户,用来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 账户与会计科目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一个账户都有其名称,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所以,账户与会计科目一样,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进行的科学分类,都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然而,账户与会计科目又不同。会计科目仅仅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项目,只是说明一定经济业务
21、的内容,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在数量方面发生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可以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多选、简答账户的对应关系具有的作用:(1)账户对应关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2)账户对应关系有助于发现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合理、合法。简答说明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四个基本数量之间的关系:账户分为左方和右方两个基本部分,分别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当左方记录增加额时,右方就记录减少额;当右方记录增加额时,左方就记录减少额。会计要素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会受到许多经济业务的影响,反映会计要素变化的账户就会记录下当期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
22、额,即会计要素的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相抵后的差额,即为本期的期末余额。将本期的期末余额转至下一会计期间,就成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因此,每一个账户都会存在四个基本的数量: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一本期减少额第三节复式记账原理名词解释复式记账法是指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简答复式记账法主要的特点:(1)复式记账法要求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这样,根据账户记录的
23、结果,不仅能够完整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由于复式记账法要求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登记,这样,不仅能够使会计要素之间保持平衡关系,而且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从而为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提供了方便。第四节借贷记账法名词解释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多选、简答借贷记账法的主要优点表现在:(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地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2)账户设置适用性强,账户的基本结构为使用既反映资产,又
24、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账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对所有账户固定分类;(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是全部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简答简述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目的及方法:在借贷记账法下,依据记账规则的原理进行的试算平衡,称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是以相等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记录的。所以,当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过入相关账户后,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这样可以将各个账户当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列于表内,分别
25、求出合计数,比较是否相等,以检查记账的准确性。发生额试算平衡的公式如下: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在借贷记账法下,依据会计等式的原理进行的试算平衡,称为余额试算平衡。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有正常的借方余额,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和收入类账户有正常的贷方余额。所以,依据上述等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这样可以将各个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列于表内,分别求出合计数,比较是否相等,以检查记账的准确性。余额试算平衡的公式如下: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名词解释单式记账法以
26、现金为主要记账主体,记录现金的收付。单式记账法的记账过程虽然简单,但由于账户设置不完整,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因而无法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简答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规则可具体表述如下:(1)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金额,都必须在至少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2)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可以是同一类别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别账户,但必须分别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3)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与记入贷方的金额相等。在借贷记账法下,为了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在账户中记录
27、的正确性,在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通常需要进行试算平衡,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并更正。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对比,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完整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方法。简答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的特点: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将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按照会计惯例,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究竟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余额在
28、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余额在贷方;收入类账户的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期末通常没有余额;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额,期末通常没有余额。简答试算平衡的原理、作用和局限:在借贷记账法下,依据记账规则的原理进行的试算平衡,称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是以相等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记录的。所以,当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过入相关账户后,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这样可以将各个账户当期借方发生
29、额和贷方发生额列于表内,分别求出合计数,比较是否相等,以检查记账的准确性。通过试算平衡,如果借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或期末余额合计不平衡,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并可以利用双方差额的特性,寻找错误所在。进行试算平衡,如果借贷方金额保持了平衡关系,只能说明账务处理的基本正确,但不能绝对肯定记账没有任何错误,因为有些账务处理错误是不影响借贷金额平衡的。第三章账户的分类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名词解释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则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的分类结果。名词解释资产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反映资产的账户,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又
30、可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两类。名词解释负债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负债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反映负债的账户,按照负债的流动性,又可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账户两类。名词解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按照所有者权益来源的不同,这类账户又可以分为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账户和反映由利润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账户两类。名词解释成本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某一阶段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的账户。名词解释损益类账户是指那些与损益的计算直接相关的账户,主要是指那些用来反映企业收入和费用的账户。第二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名词
31、解释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能够提供哪些核算指标。名词解释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也就是账户借方和贷方各登记什么经济内容,期末账户有无余额,如有余额在账户的哪一方,表示的内容是什么。名词解释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名词解释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简答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目的,请举例说明。虽然账户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是账户的基本分类,账户的用途和结构也是直接或间接地依存于账户的经济内容,但
32、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并不能代替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为了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账户在提供会计核算指标方面的规律性,正确地设置和运用账户来记录经济业务,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有必要在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由此可见,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是基本的、主要的分类,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是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分类,是对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必要补充。例如,“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都属于资产类账户,而且都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的账户。但是,这两个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又是不相同的。设置“固定资产”账户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按原始价值反映的固
33、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其借方记录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贷方记录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期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设置“累计折旧”账户的目的则是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引起的价值减少,即累计提取折旧情况,其贷方记录计提折旧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已提折旧的减少或注销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现有固定资产累计的已计提折旧额。类似情况还有“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简答盘存账户具有以下特点:(1)盘存账户所反映的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均可以通过财产清查的方法,如实地盘点法、核对账目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结存额,通过核对其实际结存额与账面结存额是否相符,可以检查实存的财产物资和
34、货币资金在管理上和使用上是否存在问题。(2)除属于货币资金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外,其他盘存账户,如“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账户,均可通过设置明细账提供实物数量和货币金额两种指标。简答调整账户具有以下特点:(1)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但用途和结构不同。(2)被调整账户反映会计要素的原始数字,而调整账户反映的是同一要素的调整数字。因此,调整账户不能离开被调整账户而独立存在,有调整账户就一定有被调整账户,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在一起的一组账户。(3)调整方式是指被调整账户的原始数字与调整账户的调整数字是相加还是相减,以求得有特定涵义的数字。调整方式
35、是相加还是相减则取决于被调整账户与调整账户的余额是在同一方向还是相反方向。简答说明备抵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关系:备抵账户也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其调整方式,可用下列计算公式表示: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被调整账户余额备抵账户余额由此可见,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在相反的方向,上述公式才能成立:即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贷方,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借方。备抵账户,按照被调整账户的性质,又可分为资产备抵账户和权益备抵账户两类。资产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资产账户余额,以求得该资产账户实际余额
36、的账户。例如,“累计折旧”账户是“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累计摊销”账户是“无形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坏账准备”账户是“应收账款”账户的备抵账户等。简答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借方登记债权的增加额和债务的减少额;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额和债权的减少额,期末账户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从总分类账户的角度看,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收回的债权大于尚未偿付的债务的差额,贷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偿付的债务大于尚未收回的债权的差额;从明细分类账户的角度看,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债权的实有数额,贷方余额表示期末债务的实有数额。因此,债权债务结算账户必须根据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方向分析判断其账户的
37、性质。简答在会计核算中要设置调整账户的目的,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经济活动的发生会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出于经营管理上的需要,要求某些账户既要反映最初发生的原始数据,又要反映其变化后的数据,用两种数据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会计核算中设置两个账户,一个用来反映其原始数字,另一个用来反映对原始数字的调整数字,将原始数字和调整数字相加或相减,即可求得调整后的实际数字。例如,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发生损耗,其价值不断减少,但从管理的角度考虑,需要“固定资产”账户能提供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指标,因此,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就不能直接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贷方,冲减其原始价值,而是另外开设
38、“累计折旧”账户,将计提的折旧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用以反映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不断减少的价值。将“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其差额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可见“累计折旧”账户就是为了调整“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原始价值),而求得其实际价值(净值)而设置的。反映经济活动原始数字的账户称为“被调整账户”,对被调整账户进行调整的账户称为“调整账户”。“累计折旧”账户就属于调整账户,属于这类账户的还有“利润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坏账准备”等账户。简答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双重性质: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
39、权、债务往来结算业务的账户。这类结算账户既反映债权,又反映债务,属于双重性质账户。为了集中反映企业与同一单位发生的债权、债务往来结算业务,可以在一个账户中反映应收款项和预收款项或者应付款项和预付款项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数额。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债权的增加额和债务的减少额;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额和债权的减少额,期末账户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从总分类账户的角度看,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收回的债权大于尚未偿付的债务的差额,贷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偿付的债务大于尚未收回的债权的差额;从明细分类账户的角度看,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债权的实有数额,贷方余额表示期末债务的实有数额。因此,债权债务结
40、算账户必须根据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方向分析判断其账户的性质。第三节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名词解释总分类账户是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也称为总账账户、一级账户。名词解释明细分类账户是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也称为明细账户。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筹资业务的核算单选企业也可以向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借款筹集资金,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借入的资金必须按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归还本金。借人的资金按归还期限长短可以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为短期借款;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的为长期借款。名词解释财务费用是指企业
41、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第二节购进业务的核算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单选采购费用一般包括运输费、装缷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支出。多选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成本,需要设置“原材料”账户。业务计算题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需要设置“固定资产”账户。该
42、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设置明细账。“固定资产”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原价;贷方登记企业因处置固定资产而减少的账面原价;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结存的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第三节生产业务的核算名词解释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就构成了产品生产成本,也称产品制造成本,简称产品成本。简答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大成本项目构成:(1)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企业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等的成本。(2)直接人工成本是指支付给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
43、他费用,如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养老保险支出等。(3)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以及其他间接生产费用等。简答制造业企业核算产品生产成本必须遵循以下要求:(1)明确成本计算对象。(2)区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3)区分归属不同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4)区分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名词解释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业务计算题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
44、减少的价值,需要设置“累计折旧”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而且是“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设置明细账。“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按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借方登记处置固定资产时结转的累计折旧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第四节销售业务的核算简答确认商品销售应满足的条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品的销售收入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2)企业不再保留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管理权和控制权;(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名词解释销售费用
45、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销售费用一般包括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多选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需要设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业务计算题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销售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需要设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一般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销售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应冲减的销售收入,以及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该账户期末结转后应无
46、余额。第五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名词解释营业利润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名词解释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营业外收入一般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
47、、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单选由于企业各类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总额,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所得税。所以,企业利润总额减去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即为净利润,也称为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简答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当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分配:(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提取任意盈余公职。(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业务计算题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需要设置“利润分配”账户。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并按利润的分配去向分别设置相应的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利润分配”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给所有者的股利或利润;贷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从“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结转到“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如果是净亏损,则从“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结转到“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该账户的年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未分配的利润,如果是年未借方余额,则反映企业弥补的亏损。业务计算题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需要设置“本年利润”账户。“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