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级春网院社会教育模拟题复习题模拟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级春网院社会教育模拟题复习题模拟卷.doc(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华师大2015级春网院社会教育模拟题复习题模拟卷华师大2015级春网院社会教育模拟题复习题模拟卷模拟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A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认知 2、个性 3、亲社会行为4、同伴关系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哪种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两个孩子交换自己的玩具玩 B.一群孩子在共同完成一幅画 C.阿诺擅自拿走了小白的发卡 D. 小
2、花帮小明拿了一只杯子2、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大班社会教育目标?( )A.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B.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C.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D.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3、幼儿归属感发展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由熟悉到陌生,说明了幼儿归属感的发展具有( )。A年龄特点B. 依恋性特点 C互动性特点D层级性特点4、下列哪一个不是儿童自我发展的主要内容?( )A. 自我称呼 B.自我概念 C. 自我评价D. 自我控制5、一般来说,在一个群体中,被拒斥的儿童不会表现出以下哪种社会行为特征( )A.能进行高水平的
3、合作游戏 B.多破坏行为 C.说话过多 D.好与人争论和反社会二、 填空题(15分,每空一分)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和训练的一门科学,是以_ 为主要目标,以 、 、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2、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的人是 。3、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有:_、_、_、_。4、_、_、_和多血质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传统气质划分。5、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_、_、_、_四个方面构成。三、 简答题(共25分)1、简述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8分)2、简述幼儿获得归属感的意义。(8分)3、简述幼儿对社会
4、环境认知的内容。(9)五、论述题:(30分)试论述如何在幼儿园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A答一、名词解释1、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 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理解和推断,即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2、个性 个性: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侵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3、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4、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
5、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C )A两个孩子交换自己的玩具玩 B.一群孩子在共同完成一幅画 C.阿诺擅自拿走了小白的发卡 D. 小花帮小明拿了一只杯子2、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大班社会教育目标?( B )A.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B.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C.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D.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3、幼儿归属感发展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由熟悉到陌生,说明了幼儿归属感的发展具有( D )。A年龄特点B. 依恋性特点 C互动性
6、特点D层级性特点4、下列哪一个不是儿童自我发展的主要内容?( A )A. 自我称呼 B.自我概念 C. 自我评价D. 自我控制5、一般来说,在一个群体中,被拒斥的儿童不会表现出以下哪种社会行为特征( A )A.能进行高水平的合作游戏 B.多破坏行为 C.说话过多 D.好与人争论和反社会三、填空题: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和训练的一门科学,是以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2、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的人是“重要他人”。3、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有:社会行为特征、性
7、格特征、外貌特征、社会认知能力。4、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和多血质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传统气质划分。5、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四个方面构成。四、简答题:1、简述3-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8分)答题要点:3-6岁幼儿阶段,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社会交往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言语交往成为同伴之间主要的交往形式,互动的质量也逐渐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和言语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往的性质。3-6岁儿童能够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角色游戏;能够与同伴共同商议与讨论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场地的划分、游戏材料
8、的使用、游戏情节的构建等等。游戏中,同伴之间有较多合作和互助的成分。游戏成为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2、简述幼儿获得归属感的意义。(8分)答题要点:于个体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获得归属感使人具有安全感和舒适感;(2)获得归属感使人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3)获得归属感使人具有爱的情感和爱国情怀。3、简述幼儿对社会环境认知的内容。(9) 答题要点: (1)对家庭的认知 (2)对托儿所、幼儿园的认知 (3)对社会机构的认知 (4)对家乡、国家与民族的认知五、论述题:答题要点: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2、说明各大领域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分别将社会领域渗透在健康、语言、科
9、学、艺术等领域中,举例说明。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B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归属感 2、社会化3、个性 4、依恋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A 对警察的认知 B.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C.对博物馆的认知 D. 对法律的认知2、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小班社会教育目标?( )A.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B.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C.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D.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3、下列哪个不是3-6岁初期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A.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B.带有极大的主观情绪性C.评价较为全面D.对
10、外部行为的评价4、一个儿童,对于母亲在与不在身边无所谓,表现为母亲离去无紧张焦虑感,母亲回来市也不予理会,这个儿童与母亲的依恋类型是( )A.焦虑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紊乱性依恋5、下列儿童同伴关系中,哪种儿童是经常被消极提名的儿童?( )A.被拒斥儿童 B. 一般的儿童C.矛盾型儿童 D. 受欢迎儿童三、填空题(15分,每空一分)1、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有:_、_、_、_。2、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3、帕顿将游戏分为六种形式,有_、_、 、_、结伴游戏和合作游戏。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的三个依据:
11、_、_、_。5、情景讨论法、社会认知冲突法、 、 、 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四、简答题(共15分)1、简述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7分)2简述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幼儿归属感的教育策略。(8)四、 设计题(40分)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习得同伴交往策略的活动。要求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简单活动过程、活动拓展等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B答案一、名词解释:1、 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分为对人(个人和群体)、对事业、对自然的归属感。2、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所公认
12、的行为方式,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将社会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3、 个性个性: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侵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4、依恋 是指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特别亲近,不愿意分离,他们之间存在着强 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结。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C )。A.对警察的认知 B.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C.对博物馆的认知 D. 对法律的认知2、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小班社会教育目标?( D )A.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B.对小学
13、生活有好奇和向往。C.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D.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3、下列哪个不是3-6岁初期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C )A.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B.带有极大的主观情绪性C.评价较为全面D.对外部行为的评价4、一个儿童,对于母亲在与不在身边无所谓,表现为母亲离去无紧张焦虑感,母亲回来市也不予理会,这个儿童与母亲的依恋类型是( A )A.焦虑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紊乱性依恋5、下列儿童同伴关系中,哪种儿童是经常被消极提名的儿童?( A )A.被拒斥儿童 B. 一般的儿童C.矛盾型儿童 D. 受欢迎儿童三、填空题:1、同伴关系的
14、影响因素有:社会行为特征、性格特征、外貌特征、社会认知能力。2、亲社会行为是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3、帕顿将游戏分为六种形式,有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的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结伴游戏和合作游戏。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的三个依据: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以社会现实为依据、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5、情景讨论法、社会认知冲突法、价值澄清法、移情训练法、 角色扮演法是幼儿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四、简答题:1、简述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7分)答题要点:(1)有利于增强学前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2)
15、有利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3)有利于加快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4)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2简述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幼儿归属感的教育策略。(8)答题要点: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策略:(1)通过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2)鼓励交往和互动,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3)通过日常竞赛性活动,激发集体荣誉感;(4)通过专门性活动和渗透性活动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家庭中的教育策略:(1)帮助孩子顺利渡过“断奶期”:为孩子提供爱心和支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与孩子一起准备入园用具、陪同孩子参观幼儿园、结伴入园;(1)帮助建立对幼儿园的积极情感;(2)培养孩子对于家人家族的归属感;(
16、3)培养孩子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五、设计题:(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C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2、自我3、合作 4、社会角色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B 对警察的认知 B.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C.对博物馆的认知 D. 对法律的认知2、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中班社会教育目标?( )A.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B.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C.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D.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3、下列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幼儿出生的第二年初,当人表现难过时,
17、会为对方提供拥抱或轻轻拍打的安慰。B.幼儿在3-6岁阶段开始出现帮助行为。C.在幼儿12-18个月之间,开始逐渐对别人的痛苦表情表现关注。D.24个月的同龄伙伴间已经能够相互协调行动,以达到目标了4、一个幼儿,非常在意母亲在不在身边,母亲离开时会反抗、发怒,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又表现既希望母亲靠近,又拒绝母亲的拥抱,这个幼儿跟母亲的依恋类型是( )。A.焦虑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紊乱性依恋5、下列哪一个是幼儿自控能力的结构之一?( )A.他人协助满足 B.延迟性 C.自立性 D.自觉性三、填空题(15分,每空一分)1、3-6岁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具有_、_、_
18、、_等前提条件。2、 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3、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有:_、_、 、_。4、2012年10月颁布了 ,里面将社会领域分为了_和_两个子领域。5、 、社会认知冲突法、价值澄清法、 、 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四、简答题(共15分)1、简述选择幼儿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7分)2简述社会认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实施的结构。(8)五、 案例分析题(40分) 小明的妈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情,就是小明每次入园之前都必须哭闹一番,尽管每次事前有跟他说过妈妈会来接他,但是仍然是一见到妈妈离开就哭起来,而且哭个不停,哭得声嘶力竭,拉扯着妈妈不许妈妈离开他,为此,每
19、次早上只能是校车接送,但是情况仍然是很不理想。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对着这样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和建议给妈妈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C答案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和训练的一门科学,是以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2、自我自我也称为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及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3、
20、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目的而协调活动,以促进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行为。 4、社会角色 是指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B )。A.对警察的认知 B.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C.对博物馆的认知 D. 对法律的认知2、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中班社会教育目标?( A )A.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B.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C.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D.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3、下列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B )A.幼儿出生的第二年初
21、,当人表现难过时,会为对方提供拥抱或轻轻拍打的安慰。B.幼儿在3-6岁阶段开始出现帮助行为。C.在幼儿12-18个月之间,开始逐渐对别人的痛苦表情表现关注。D.24个月的同龄伙伴间已经能够相互协调行动,以达到目标了4、一个幼儿,非常在意母亲在不在身边,母亲离开时会反抗、发怒,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又表现既希望母亲靠近,又拒绝母亲的拥抱,这个幼儿跟母亲的依恋类型是( C )。A.焦虑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紊乱性依恋5、下列哪一个是幼儿自控能力的结构之一?( D )A.他人协助满足 B.延迟性 C.自立性 D.自觉性三、填空题:1、3-6岁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具有社
22、会互动、_社会发展认知水平_、社会比较能力、观点采择能力_等前提条件。2、归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3、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有: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4、2012年10月颁布了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面将社会领域分为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5、情景讨论法、社会认知冲突法、价值澄清法、移情训练法、 角色扮演法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四、简答题:1、简述选择幼儿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7分)答题要点:(1)以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2)以社会现实为依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已有的知识体系是幼儿社会教育的
23、重要部分,幼儿社会教育内容需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3)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2简述社会认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实施的结构。(8)答题要点: 基本要求:(1)体现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2)鼓励幼儿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互动;(3)将游戏和体验作为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生成的途径。 实施结构:(1)运用多种方式引出活动主题;(2)引导幼儿充分观察认知对象;(3)组织幼儿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认知体验;(4)引导幼儿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五、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1、说明小明对幼儿园的归属感还没有建立 2、建议妈妈在家辅助建立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D一、名词解释(每题5
24、分,共20分)1、移情训练法 2、社会化3、观点采择能力 4、分享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C 对警察的认知 B.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C.对博物馆的认知 D. 对法律的认知2、下列哪一个不是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特点?( )A.喜欢平行游戏或独自玩耍,不会主动发出加入游戏或活动的请求B.喜欢喝熟悉的人交往,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C.交往中大多能与同伴合作、互助、分享和轮流D.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常用动作来解决,容易产生独霸和争抢玩具3、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前后不连贯行为。则该幼儿与母亲的依恋状态是( )。A.紊乱性依恋
25、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焦虑回避型依恋4、( )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所展示出来的自控能力。A.自制力 B.自我延迟满足 C.自觉性 D.坚持性5、下列哪一个不是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A.以家长的要求为依据B.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C.以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D.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三、填空题(15分,每空一分)1、可以从_、_、_、_来看出学前儿童归属感发展的层级性特点。2、 行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消除消极情绪状态,变得高兴起来的亲社会行
26、为。3、学前儿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含了_、_和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的三个依据:_、_、_。5、 、 、 是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训练方法。四、简答题(共15分)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化的特点。(7分)2、请简述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儿童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年龄特点(8分)五、论述题(40分)如何能够在多元文化教育和本土教育之间达成平衡?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模拟D答案一、名词解释:1、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法是通过讲故事、续编故事、情景表演、生活情境体验、主题游戏等形式,训练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以使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能主动、自然、习惯
27、的理解和分享,并与之产生共鸣。2、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将社会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3、观点采择能力 是指个体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脱离自我中心的限制进行思维运算的能力,即个体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在自身内部与他人的观点进行交流、想象、体验他人观点,并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而采纳他人的观点的能力。 4、分享 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
28、属于幼儿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D )。A.对警察的认知 B.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C.对博物馆的认知 D. 对法律的认知2、下列哪一个不是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特点?( C )A.喜欢平行游戏或独自玩耍,不会主动发出加入游戏或活动的请求B.喜欢喝熟悉的人交往,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C.交往中大多能与同伴合作、互助、分享和轮流D.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常用动作来解决,容易产生独霸和争抢玩具3、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前后不连贯行为。则该幼儿与母亲的依恋状态是( A )。A.紊乱性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矛盾型依恋 D.焦虑回避型依恋4、( B )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
29、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所展示出来的自控能力。A.自制力 B.自我延迟满足 C.自觉性 D.坚持性5、下列哪一个不是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A )A.以家长的要求为依据B.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C.以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D.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三、填空题:1、可以从_由近到远_、由小到大_、_由个体到群体、_由熟悉到陌生_来看出学前儿童归属感发展的层级性特点。2、 安慰行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消除消极情绪状态,变得高兴起来的亲社会行为。3、学前儿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含了对父母长辈的关系认知、对
30、同伴关系的认知_和 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的三个依据: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以社会现实为依据、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5、行为训练法、 认知训练法、情感训练法是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训练方法。四、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化的特点。 答题要点:(1) 个体的社会化有其遗传素质基础(2) 个体的社会化通过个体同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互相作用而实现(3) 个体的社会化是共通性与个别性的统一(4) 个体的社会化贯穿其一生2请简述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儿童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年龄特点。(8)答题要点:答题要点: 合作:合作行为是在1824个月时开始迅速发展和分化的
31、 。3-4岁的幼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4-5岁开始出现合作,5-6岁时自发的合作行为较多。随着年龄增长,交往经验增多,学前儿童间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他们能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合作范围也不断增大。 分享:幼儿12个月时,出现指向动作的分享行为,12-24个月时幼儿的分享行为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4-36个月时反而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安慰:幼儿的安慰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且女孩的安慰行为比男孩明显。 助人:0-3岁时幼儿开始出现帮助行为,3-6岁时助人行为的出现呈现增长趋势,并在7-12岁时达到高峰,13-17岁时助人行为的出现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到了18岁以上又有所增加。 同情心:12-18个月时幼儿会对别人的痛苦表现关注,到了18-24个月会出现与父母类似的同情行为,3-6岁的幼儿普遍具有同情心。五、论述题:答题要点:1、本土教育可以增强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 2、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幼儿对世界的归属感 3、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所需要的归属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