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句式42539.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8341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句式4253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特殊句式4253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句式4253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句式42539.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特殊句式42539【精品文档】第 8 页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者否定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一般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而在古代汉语中,往往让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并借助语气词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如下几种:*1、者也廉颇者,蔺相如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2、句末用“者也”或“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

2、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牡丹,画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是寡人之过也。是知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余之所得也。3、用“者”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兵者,不祥之器。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4、用“为”或“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那个戴高帽多胡须的是苏东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号为张楚。汝是大家子。(“是”在先秦很少用作判断词,汉以后多起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

3、、“系”今太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余本非文人画士。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死生亦大矣。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探春的判词,孙绍祖,原来贾府对他们有恩,但是他们忘恩负义)环滁皆山也。是谓大同。*6、没有任何标志。刘备天下枭雄。刘豫州王室之胄。荀卿,赵人。夫鲁,齐晋之唇。小结:*1、者也2、句末用“者也”或“也”3、用“者”4、用“为”或“是”*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系”这些副词。*6、没有任何标志。被动句现代汉语中也会这样:玻璃打碎了。饭吃光了。主

4、语和谓语是一种被动的关系。(1)用“为”、“为所”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为仲卿母所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楚遂削弱,为秦所轻。(2)用“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互文)今日被驱谴/仍更被驱遣/同是被逼迫。(3)用“见”或“见于”渐见愁煎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笑于大方之家。见笑。(4)用“于”、“受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受制于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5)无标志,主动表被动。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謇朝谇而夕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小结:(1)用“为”、“为所”(2)用“被”(3)用“见”或“见于”(4)用“于”、“受于”(

5、5)无标志,主动表被动。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句子成分的现象。不过古代汉语中这种现象比较突出,因为有些在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略的在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在释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出来。常见的省略具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有承接前文省略,也有呼应下文省略,也有在对话中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质,质地;章,花纹。)(名士们)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桃源人)见渔人,(桃源人)乃大惊,(桃源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渔人)要还家,(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庞孙、

6、杨孙戍之。秦王复击柯,(柯)被八创。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再,古汉,指第二次,或两次。现汉,又一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能至者),于人为可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动词宾语的省略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待。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小信未孚,神弗福(之)也。*介词宾语的省略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竖子不足与(之)谋。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件一件地为(桃源人)详

7、细地说出。)4、省略介词。介词“于”和“以”常省略。晋军(于)函陵,秦军(于)犯南。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小结: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动词宾语的省略*介词宾语的省略4、省略介词。介词“于”和“以”常省略。倒装句一、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放在主语前面。(现代汉语中也是这样主语在前面,谓语放后面。例如:我吃饭了,你走吧。快点,你!或者,怎么了,你?)这一类并不多。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智叟嘲笑愚公的一句话)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贤哉,回也。美乎哉,山河之固。何哉,尔所谓达也

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开得非常明艳。)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家贫穷的像这样。)古代汉语中说贫穷的词是“贫”,说“穷”是处境困窘,走投无路。渺渺兮予怀。二、定语后置按照语法规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之前。比如说,我的书,你的桌子,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作为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前。在古汉语中,定于放在中心词之后。倒置的作用是为了“强调”。1、中心词+定语+者(者)荆州之民附操者。楚人有涉江者。人马烧溺者甚众。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相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塞上有一个善于用方术来推测吉凶

9、的人。)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一个多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2、中心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凌万顷之茫然。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3、中心词+之+定语+者(之者)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4、中心词+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缙绅指代官员。能不改志向的官员,全国之大,有多少人呢?5、中心词+数量定语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尝遗余核舟一。(核舟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小结:

10、1、中心词+定语+者(者)2、中心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3、中心词+之+定语+者(之者)4、中心词+而+定语+者5、中心词+数量定语三、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于”、“以”等介词加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多作状语,来修饰谓语动词,现代汉语中状语在谓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修饰谓语的状语(介宾结构)经常放在谓语之后,这种句子称为状语后置句,又称为介词结构后置句。1、动+以+宾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古代的学校,悌:弟妹对兄长。译文:办好各级学校,教导他们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的道理。)投以骨。(把骨头投向。)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用篆文的山龟鸟兽的图形来装饰

11、它。)2、动+于(乎)+宾相与步于中庭。(共同在园中散步)躬耕于南阳。(亲自在南阳耕地。)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长勺作战。)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相与枕藉乎舟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3、形+于+宾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大。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小结:1、动+以+宾2、动+于(乎)+宾3、形+于+宾四、

12、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正:莫肯顾我)现汉语中,时不我待保留了这个正,时不待我。誓天不相负。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不吾知其亦已兮。嬉戏莫忘相。秦人不暇自哀。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首先是疑问句,其次是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有指代人:谁、孰。指代事物:何、胡、奚、曷。指代处所:安、恶、焉。宾语在动词前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张良问刘邦,您来的时候是拿着什么来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童子何知?君何患焉?宾语放在介词前面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不然籍何以至此?(不然,我凭什么到这

13、地步。)何以战?(曹刿论战)(靠什么来打仗。)白雪纷纷何所似。问女何所思。微斯人,吾谁与归?(要没有这种人,我又同谁在一起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固定用法)余是以记之。(是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有版本说“之”“是”是助词帮助宾语提前)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格式。惟:只,只是。“是”“之”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夫晋,何厌之有?何陋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相当于唯图利。)唯才是举。(相当于唯举才。)唯命是尊。惟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来决定进退)”唯瞻予马首。“唯余马首是瞻”也就是说看我的意思来行事,追随我就可以。*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是说彼此不认识,而是儿童不认识我。)誓天不相负。誓天不相负。嬉戏莫忘相。*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府吏叮咛我)请见谅。(请原谅我。)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亚父南向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小结: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形式: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3、以“是”、“之”为标志的 宾语前置。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