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精品文档】第 8 页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 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
2、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
3、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
4、71年), 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5、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包围。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委放弃;去离开。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封疆划定的疆界。 固巩固。 山溪地势;山河。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6、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 归顺,服从 故所以。 通假字畔,通:叛,背叛。古今异义城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池 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亲戚 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
7、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 锋利 之 三里之城 的,助词 多助之至 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者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
8、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简析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
9、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
10、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
11、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
12、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编辑本段解析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
13、、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
14、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
15、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编辑本段整体把握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16、。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
17、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 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编辑本段史实和现代事例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4.隋末隋炀帝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瓦岗军首领失道寡助,英雄豪杰纷纷投靠得道多助的李渊(唐) 6.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7.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8.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