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8页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5135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8页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8页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8页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8页精选文档.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精品文档】第 7 页二师铁门关市中心城区廉政东街、廉政西街、廉政东街支线(铁门关市工商局道路)道路工程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新疆环宇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路基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公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三大质量通病。它们的成因比较复杂,一旦出现,就会日趋严重,整条公路的营运能力和使用年限将会大大降低。但是,它们也是可以预防和克服的。只要我们认识其成因及发展,从根本抓起,就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其发生,把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路基沉陷 (一)成因:1、原地表(地基)处理不好。有软弱层,空穴成腐

2、植物,使填筑路基没有坚实的基底,遇水或荷载后造成路基沉陷; 2、填方路基在原坡形地基结合处没有挖好台阶,致使其在遇水或自重作用下发生滑移,形成沉陷、开裂; 3、水的侵害。水是路基最大的危害。在施工中或后没有及时做好排水、防水工程,导致路基浸泡,路基土结构变化,强度降低,导致沉陷; 4、压实过程中压实功不够,导致其密实度不够,在长期及反复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破坏或趋于密实而产生的沉陷(由填料分层过厚,填料中超粒径现象严重,未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及碾压遍数不够等造成); 5、填料中粗细骨料不均匀,特别是粗骨料少,未形成骨架密实结构,整体强度差。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松散,推移、坑槽; 6、填料中有害成份超

3、标(或挖方段土质内有害成份超标),填料不合格或挖方段未换填、隔断,致使发生盐胀开裂及沉陷; 7、由于设计或施工造成人为排水不良而导致路基沉陷(二)防治措施: 1)从设计和施工都要认真考虑路基排水的问题,特别是在施工中,要对设计提出优化,如边沟、涵洞的位置、大小、长度等,使其排水顺畅,并远离路基。 2)从源头抓起,对于路基有害的淤泥、泥炭、软弱千枚岩等一定要清除干净,换填合格填料。 3)对路基填料,一定要严格控制,认真做好标准击实及易溶盐试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用。 4)在填筑路基前,一定要对较陡的地形开挖台阶,台阶不能过窄,且必须碾压密实,防止填方路基滑移开裂。 5)施工中一定要规范施工。严

4、格控制层厚不超过30cm,认真清除超粒径石头,使填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保证压实功率,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6)选择填料、使其粗骨料含量在50-70%之间,以求形成最佳层体结构。 (三)路基填土料场不清表问题 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对取土场加强管理,取土场必须清表彻底,用料前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开始取料,监理人员要经常性的对取土场进行检查。 (四)路基不均匀沉降 防治措施: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路基基底应按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处理,防止因基底处理不当而引起路基体失稳。 2)路基填筑施工时,严格控制填料的合格性,按分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作业,防止因超填、倾填

5、而导致路基下沉。 3)施工中重视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基横向裂缝,注重清理填挖交界处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应大于50米,并要有规则的挖出纵向填挖交界面,交界面尽可能与路基中心线垂直,以确保良好的拼接。 4)原地面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开挖成不小于2m宽的台阶,台阶顶面挖成2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分层填筑。 5)填筑过程中,必须从低向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 6)路基填料的含盐量不得超出规定允许值,对填料的含盐量及其均匀性应加强施工控制检测,严格控制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碾压时应控制好填料的含水量,不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个百

6、分点。 7)适当提高压实度标准。一个分项工程自清表开始,连续施工,直到路基封顶。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一)成因: 1、“路面的破坏在于基层的不稳定”,首先是基层的损坏,包括: a、基层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本身的开裂、松散等强度损失; b、基层中有害物质(如易溶盐)所引起的胀、陷破坏; c、路面局部裂纹或边沟水的浸入基层,引起基层湿陷、翻浆等破坏; d、半刚性基层由于板体拉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引起路面面层的反射裂缝破坏。 2、路面面层材料本身的问题,所引起路面面层早期破坏(如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含蜡量超标等,骨料的酸碱性不符合要求,而使附着性降低等)。 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拌和的

7、问题(如矿料级配、马歇尔稳定性、密度、空隙率、车辙试验不佳,油石比过大等)。 4、在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或过高造成沥青老化,或过低碾压不密实,空隙率大而导致渗水、松散; 5、由于施工工艺不良而造成接头处衔接不好,边角碾压不好,厚度不均,造成裂缝、啃边,或搭接未注意错缝等,给水的进入提供机会; 6、基层处理不干净,透层油洒布情况差,而造成推移、夹层等及基层表面平整度差,甚至高程不准,造成面层薄厚不均,薄处早先破损; (二)防治措施: 1)从原材料抓起,按规范严格检测原材料各项指标,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 2)抓好试验段铺筑工作,要目的明确,认真研究,并进行客观准确的总结。

8、3)摊铺前认真检查、整修基层、复测高程(保证面层厚度),必须保证基层的强度、适宜的刚度和稳定性。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透层油品种和数量,洒布前要认真清除浮沙,洒布后要做好保护;如遇基层裂缝,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摊铺面层。 4)认真做好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和验证,并根据试验段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认真做好各项技术质量指标的检测,使之尽可能趋于合理、适宜。 5)全过程严密控制拌合站,加强对混合料的检测,把好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温度关、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6)配备足够、配套、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并备有备用,保证正常连续摊铺,严格按试验段确定的各项参数实施。加强现场随时检测,特别是注意接头及边角的处理,保证面层的密实性、厚度、平整度和抗压强度; 7)摊铺过程中注意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的压实机械选用及工作方式。其中复压尤为重要,宜用20T以上的大吨位胶轮压路机为好。 8)摊铺前后,应及时刷坡,清理路基两侧废土,疏通边沟。在洪水期还应适当增加土坝等,防止水害。如:沥青混凝土面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