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难问题之分析与对策word资料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用工难问题之分析与对策word资料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企业用工难问题之分析与对策【精品文档】第 6 页企业用工难问题之分析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全国用工形势愈演愈烈, 企业的“招工难、用工荒”已成为制约企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瓶颈”之一。本文立足广东部分地区用工短缺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导致当前企业用工难的原因,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应对当前企业用工难之策。 关键词:企业 用工 分析 对策 韶关市作为广东省的老工业城市,近年由于外来民工减少,本地民工又多选择外出务工,同样面临着用工荒问题。综合来看普工、管理人员短缺,技工更缺,是大部分工业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招工难、用工荒”已成为制约企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
2、“瓶颈”之一。 一、企业用工难问题成因之分析 1.待遇较低是导致企业用工难的最主要原因。现外来民工很难享受到与当地员工一样的社会福利和待遇,却要承受同样的生活成本,因此,外来民工都会寄望于工资待遇的提高。韶关地处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多数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偏低,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来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月工资2500元以下的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而缺工较严重的企业都是月平均工资2500元以下的企业,像有些大型玩具厂用工需求量大,长期出现用工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红利优势的丧失,各地都在争抢劳动力资源,地处落后的低收入地区,用工受到严峻的挑战。 2.企业普
3、遍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管理人员只懂生产技术,不懂人力资源管理,用工行为不规范,造成员工流失和招工缺乏吸引力;另外,一些重体力岗位工价确定和计薪方法不规范,没有明确的工资增长激励机制,不少企业工资远远低于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3344元,更低于建筑市场的小工日工资150元的水平;再有,企业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全,设计上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如有的工业园建成至今,没有一家像样的超市,给员工尤其是女工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新生代劳动力就业理念的变化。80、90后员工的就业理念呈现全新的特点:一是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职业期望值也高;二是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谋职时更注重工作环境、自我发展前景及精
4、神方面的追求;三是实干精神明显不如前辈,实际职业能力不强,勤勉敬业素质相对欠缺。 4.用工结构性错位。当前人力资源供求匹配存在年龄、性别、技能等错位,随着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对技工需求的不断增多,现有技工供给不足矛盾也比较突出。而由80、90后群体构成的新生代民工,工作不是单纯地为了生活,更重要地是想通过外出工作来开阔视野、体验享受生活及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如果企业用工墨守陈规,还是采用老一代民工的用工方式,用工难会成为必然。 5.企业用工与现有教育体制的矛盾冲突。家长们千方百计都想让孩子上大学,而现有的高教又没和市场接轨,普通高校教育缺乏具体的技能学习,不断扩招只会造成“毕业即失业”尴尬局
5、面。加之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技术人员新鲜血液补充不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用工难、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然不容乐观。 二、解决当前企业用工难问题之建议 1.提高员工待遇。政府和舆论要引导企业改变以往“追求低廉劳动力”的观念,引导企业提高员工待遇是改善就业问题的最有效举措。企业应从薪酬这个员工最关注的问题入手,提高员工待遇,为此:一要建立合理的薪资制度,杜绝拖欠工资和损害员工权益的事件发生;二要注意文化生活设备的建设,解决员工必备的食宿问题;三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理念,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吸引和留住员工。 2.创优务工环境,为员工构筑暖“巢”。政府可
6、实行以下政策:一是在园区附近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用于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住房问题;二是解决员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免择校费问题;三是加强公交运营管理,增加园区公交数量和停靠点;四是园区就业人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参保,享受社保补贴,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等。 3.政府搭建招用工平台,加大对企业用工的政策支持。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两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招用工主阵地的作用。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情况,以政府名义组织企业到劳务输出地集中招聘,提高招聘的诚信度和成功率;通过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在招聘会现场免费为求职者提供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劳动关系、法律援助、权益维护等政策及法律法规咨询服务,让外来务工人员及时获取劳动维权知识,维护自身权益,从而促进务工人员快速稳定就业。 4.推进全员技能提升储备计划,解决用工结构性矛盾问题。要根据现代产业发展对职业工种的要求,调整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的发展方向,组织开展企业在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和失业人员等技能培训,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加快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组织优质技工院校与市内重点企业对接,培养和造就技工人才,助推人力资源建设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