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3967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精品文档】第 13 页小尾寒羊一般常见病及防治小尾寒羊抗病力强,但是,一般常见病还是有的,有的是不注忌卫生和对饲料的管理不好,发霉变质等造成,根据我们多年的饲养和摸索常见病如下: 1、 拉稀:最常见:人为引发,如冬天孟喝凉水,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精料过多,正常干饲料时,突然饲畏大量青草等都会引起拉稀,但并不严重,每当发生时,可用青链霉素治疗,3-5月龄羔羊每天每只羊1至2支,6-9月龄每天每只2-3支,10月龄至周岁以上3-4只,用干净的水在瓶内溶后直接灌入口内服下,轻者一次,重二次即可全逾。 2、 烂嘴(也称口疮):由火气大,

2、发烧和其它羊只所传染,轻者烂嘴角,重者烂至舌面,当发现时应将该羊隔离治疗;用冰棚散(粉剂)每天二至三次,涂抹在患处,轻者三天重者五天可冶逾。(也可用土法,高度白洒,或干净盐水冲洗)。 3、 羊流眼泪:为接触传染,发现时隔离治疗。用人用红霉软膏或其它眼膏,每天二至三次,涂抹在眼上,或用青霉稀释后用注射器滴至眼上。 4、 羊鼻蝇(也称羊蛹):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治疗用敌百每次2片,每天1-2次,轧面用细管或塑料管吹至鼻内,(注量大重毒)或把敌百虫用水稀释后用注射器谪至鼻内,直至喷出。5、 破伤风:预防用破伤风类毒素,羔羊的预防,在母羊产后24小时之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大母羊二支,羔羊一支。6、

3、驱虫:要使羊只有一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对大小羊只驱虫,因为羊体内产生的几种肺线丝虫、肝片吸虫等,对羊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必须特别重视,每3-4个月进行一次,每次为四天,每天每只用(盐酸左旋咪唑片)等。3-5月龄(25mg)20-25片,6-10月龄25-30片,10月龄至周岁以上35-40片,用法: 用干净水在瓶内或其它容器内溶后灌入口内服。 小尾寒羊的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脾脏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组织呈现出血性胶样浸润,血凝不良。 1、 流行特点该病源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并不强,但与外界很容易形成芽孢,芽孢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病羊

4、是主要的传染源,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牧地则可能成为永久的传染源。该病主要从伤口、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春秋两季易发生,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2、 临床症状多为最急性发作,病势凶猛,突然发病倒地,患羊昏迷,眩晕,摇摆,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全身战栗,磨牙,口流出混有血液的泡沫,肛门、阴门等天然孔流出似酱油色的血流,且不凝固,羊只约几十分钟内死亡。死尸很快腐败膨胀。羊病情缓和时,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粘膜发绀,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几小时内即可死亡。 3、 诊断方法根据临床症状,通过血液涂片荚膜染色镜检,发现带荚膜、两端呈竹节状的炭疽杆菌,或作炭疽沉淀反应

5、呈阳性即可以确诊。 4、防治措施(1)发现炭疽病羊,应立即上报,封锁疫区,对炭疽尸体严禁解剖,一般应深埋或焚烧,对污染的场所和用具彻底消毒。(2)预防注射,每年定期注射一次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接种1毫升,免疫期1年。(3)炭疽病羊病程短,常来不及治疗,对病程稍缓和的病羊,必须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可采用特异血清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炭疽血清50100毫升,12小时后体温如不下降,则应再注射一次。注射青霉素,大羊20万40万国际单位,小羊10万20万国际单位,每隔46小时注射一次。注射10%磺胺噻唑钠,第一次4060毫升,以后每隔812小时注射2030毫升。 小尾寒羊羔羊大肠杆

6、菌病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羔羊生后1周内,有的甚至生后26小时就会发病。 1、临床症状主要特征是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败血症,粪便为黑色或白色,又叫羔羊白痢,有时混有血液,常粘在肛门周围,眼窝下陷,非常衰弱,最后死亡。 2、剖检变化尸体消瘦,可视粘膜苍白,胃粘膜有脱落,败血型则主要表现为胸、腹腔、心包、关节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3、预防(1)加强妊娠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搞好产房和产羔时的脐带和乳房消毒工作,把初乳挤去数滴后再让羔羊吸收。(2)分离当地流行的菌株制成菌苗,给羔羊口服,或注射高免血清。4、治疗(1)抗菌疗法:氯霉素每千克体重0.010.03克

7、,肌肉注射,每天两次;或每千克体重用0.060.1克,每天分两次灌服。新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0.05克,分23次口服。磺胺脒首次量为1克,以后每46小时口服0.5克。呋喃唑酮每次0.3克,每日23次口服。(2)补液和调整胃肠机能:出现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或用等渗糖盐水、复方盐水静脉注射,每次3050毫升;亦可用解毒和强心药如碳酸氢钠和安那加等。根据情况,病的初期可用盐类泻剂清理胃肠道,后期下痢时用消毒收敛药等。(3)中药疗法:大蒜酊用大蒜100克,95%酒精100毫升,浸泡半个月,用过滤液12毫升,加水灌服,每天再次。白头翁散含白头翁、黄柏、黄芩、陈皮各15克,加水250毫升,煎至50毫升,每次

8、5毫升灌服,每日两次,连用天。 小尾寒羊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共主要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常引起流产、不孕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1、流行特点病原为布氏杆菌。病畜及带菌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经皮膜、粘膜、呼吸道以及交配也能感染。本病不分性别、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临床症状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常不表现症状。妊娠羊发生流产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的第三、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公羊表现为睾丸炎,睾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消瘦,失去配种能力

9、。其它症状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和关节炎等。 3、剖检变化可见流产母羊胎衣停滞,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胎衣增厚,并有点出血,胎儿胃中有微黄色或白色粘液浸出物,胃肠的浆膜下有点状或线状出血。胸水腹水微红。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程度不同的肿胀,有的散有炎性坏死灶。公羊可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 4、 防治措施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工作以彻底消灭本病。(1)定期检疫对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羊2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捕杀处理,不能留羊或给予治疗。同时应搞好消毒灭病源工作。(2)免疫接种当年新生羔羊通过检 疫呈阴性的,

10、用猪布氏杆菌2号苗或羊型5号苗进行免疫接种。 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毒血症,在临床症状上非常像羊快疫,故又叫“类快疫”。病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该病又常被叫做“软肾病”。 1、 流行特点本病病原体是D型魏氏梭菌、革兰氏阳性菌。羊只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各年龄羊均有易感性,但以312周龄羔羊最易患此病,且膘情好的羊发病较多,2岁以上羊患此病的较少。本病多发生于春末和秋季,多呈散发。多雨季节,气侯骤变,地势低洼,羊只采食过量或偷吃过多的精料,均可诱发本病。 2、临床症状多呈最急性症状。病程急速,发病突然,有时可见到病羊向上跳跃,跌倒在地,发生痉挛于几分钟内死亡。病程缓慢

11、的,初期可呈现兴奋症状,兴奋不安,空嚼,咬牙,食泥土或其它异物,头向后倾斜、向一侧做转圈运动,也有头下垂抵靠棚栏、树木、墙壁等物者;有的病羊呈现步行蹒跚,侧身倒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蹄腿乱蹬,全身肌肉战栗等症状;或初期沉郁,继而剧烈痉挛死亡。一般体温不高,但常有绿色糊状腹泻,在昏迷中死亡。 3、剖检变化真胃内常见有未消化的饲料,肠道(尤其是小肠)粘膜出血,严重者全部肠段呈血红色或有溃疡,肾脏软化如泥状;体腔内积液,心脏扩张,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黑褐色,肺脏大多充血、水肿,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许多白色泡沫,胆囊肿大。 4、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主要应避免采食过多的嫩草及精料

12、,精、粗饲料合理搭配,经常补给食盐,适当运动,天气突变时做好防风保暖工作。(2)疫区每年春、秋两次注射羊肠毒血症菌苗或三联苗,不论年龄大小,每只每次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对疫群中尚未发病的羊只,可用三联苗作紧急预防注射。当疫情发生时,应注意尸体处理,羊舍及周围场所消毒。(3)病程稍慢的可用免疫血清(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或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结合强心、镇静、补糖、补液等对症治疗。 羊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传染快、发病高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1、 流行特点羊口蹄疫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分A、O、C等7个主型,各型之间不能交叉免疫,病毒的毒力很强,对外界的抵抗力也相当

13、强,在羊毛、干草和粪便中能存活很长时间,牛、羊、猪、鹿等偶蹄动物对口蹄疫都能感染,且可互相感染,人也具有易感性。病毒和带毒动物为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以经受伤的皮肤、粘膜及乳头和呼吸系统传播。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病率可达100%,而在老疫区则发病率较低,常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2、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7天,最长14天,病毒侵入机体进入血液时,温度升至4041,精神不振,食量减少,继而在口腔粘膜及趾间、乳头皮肤上发生大小不一的水疱,以后水疱汇合成大水疱,或连成一片,并很快破溃,遗留下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病羊大量流涎,四肢因发生水疱后破烂而交叉负重,运动时跛行,严重者起立

14、困难,如感染后化脓,则病情严重。绵羊患病,在蹄冠和蹄间发生水疱和烂斑,口腔则少见病变;羔羊患病可能突然恶化呈现出血性胃肠炎和肺炎症状,病情急促,死亡率高。 3、剖检变化除口腔、蹄部和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和烂斑外,重者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也有烂斑和溃疡,前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散在出血点,心肌切面呈现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称为“虎心斑”,心肌松软,似煮状。 4、防治措施(1)常发生口蹄疫的地区,应根据发生口蹄疫的类型,每年对所有羊只注射相应的口蹄疫弱毒疫苗。(2)发生疫情立即上报,实行严密的隔离、治疗、封闭、消毒,限期消灭疫情。(3)护理时,把病羊隔离在清洁的栏内

15、,多饮清水。对吃食有困难的,要耐心饲喂米粥或易消化食物,或用胃管饲喂。(4)治疗时,口腔烂的要用冰硼散或碘甘油涂擦。蹄部和乳房的患病部位可用消毒药水洗净后再涂擦龙胆紫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撒布火段石膏和锅底灰混合的细末。 羊快疫 羊快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突然,病程急剧,死亡很快,所以叫“羊快疫”。其特征是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本病病原体是腐败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本病以6个月到2岁的羊最容易感染,多发生于秋、冬和初春气侯骤变、阴雨连绵之际,常在低凹的地区流行。当羊只受凉感冒或采食冰冻草料等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促使本病发生。羊快疫主要经消化道或伤口感染。 2、临床症状突然发病

16、,短期死亡。病程稍长的羊只则表现为虚弱,磨牙,呼吸困难以至昏迷;有的食欲废绝;粪便稀薄;口流带血泡沫,病程极为短促,多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3、剖检变化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可视粘膜充血呈现暗紫色。剖解时可看到真胃出血性炎症,胃底部及幽门部粘膜可看到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及坏死区,粘膜下发生水肿,肠道内充满气体,经常有充血、出血、严重的可发生坏死和溃疡,体腔积液,心内外膜可见点状出血,胆囊多发生肿胀。 4、防治措施(1)常发区羊只定期注射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菌苗或羊快疫单苗,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每年春秋两次注射。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严寒袭击,严禁吃霜冻草。发病后应做好隔离、封锁、消毒及病尸消

17、毁工作。(2)对慢性病例或病程长的羊只可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一次160万200万国际单位,每日23次;内服黄胺嘧啶,一次56克,每日两次;全群灌服10%生石灰水溶液,每只100150毫升。但若发病已超过两天,粪便少而稀则多数难以治愈。 羊传染性脓疱病 羊传染性脓疱病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分唇型、蹄型、外阴和乳房型传染性脓胞。以口粘膜、乳房、外阴和皮肤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和形成尤状物为特征。 1、流行特点本病由病毒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部位的渗出液和痂块中。健康羊只因同病羊直接接触而感染,或由污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而感染。本病无季节性,常表现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多散发,幼羔羊多

18、群发。 2、临床症状病变主要在口腔、口唇和鼻部等部位,初期出现稍突起的红色斑点,以后变为红疹、水疱、脓疱,最后形成痂皮。痂皮开始呈红棕色,以后变为红褐色,非常坚硬。病羊口中流出混浊发臭的口水,疼痛难忍,不能采食。有的病羊蹄部也出现脓疱和溃疡。另外由于病羔吃乳,也可使母羊的乳房、乳头及大腿内侧出现脓疱和溃疡。若无其它并发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过10天后,痂块脱落,皮肤新生,并不留任何斑痕。 3、预防(1)平时防止发生创伤,如有创伤,如有创伤及时进行外科处理。(2)经常检查草料和垫草中有无芒刺等坚锐异物,发现坚锐异物及时取出。牧地应干燥平整,防止刺伤而继发本病。(3)外地引进羊只隔离观察,无病才能

19、混群。(4)加强羊圈、舍和用具的定期消毒,出现病羊要隔离治疗。4、治疗(1)局部疗法:出现脓疱部位时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除去坏死组织,涂擦碘甘油溶液,亦可撒布冰硼散。处方: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8克,碾为细末。(2)阴部及乳方可用0.1%高锰酸钾水洗涤后涂碘甘油。(3)加强护理:羊圈要通风,清洁干燥,吃草困难的病羊,要供以柔软的草料,喂以流汁如乳和肤皮粥等。卧地不起的病羊,要厚垫褥草,勤翻羊体,以防褥疮。 羊破伤风 1、病原及流行特点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胶带风等。是由强直梭菌(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菌为厌氧菌,一般消毒药均能在

20、短时间内杀死。但其芽孢具有很大的抵抗力,煮沸1090分钟才能杀死。对1%碘酊、10%漂白粉、3%双氧水等敏感。在土壤表层能存活数年。本病通常由伤口污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引起。当伤口小而深,创伤内发生坏死或创口被泥土、粪便、痂皮封盖或创内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有异物,或在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破伤风梭菌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引起发病。也可经胃肠粘膜的损伤部位而感染。2、症状病初症状不明显,常表现卧下后不能起立,或者站立时不能卧下,逐渐发展为四肢强直,运步困难。由于咬肌的强直收缩,牙关紧闭,流涎吐沫,饮食困难。在病程中,常并发急性肠卡他,引起剧烈的腹泻。 3、防治(1)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

21、素是预防本病的有效生物制剂。羔羊的预防,则以母羊妊娠后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较为适宜。(2)创伤处理:对感染创伤进行有效的防腐消毒处理:彻底排除脓汁、异物、坏死组织及痂皮等,并用消毒药物(3%过氧氢、2%高锰酸钾或510%碘酊)消毒创面,并结合青链霉素,在创伤周围注射,以清除破伤风毒素来源。(3)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早期应用抗破伤风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可一次用足量(2080万单位),也可将总用量分23次注射,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均可;也可一半静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在体内可保留2周。 口炎 口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临床上以卡他性、水疱性和溃疡性口炎比较常见,其中又以卡他性口炎经常发生,均以流涎、拒食和

22、厌食为特征。 1、发病原因卡他性口炎主要是因机械损伤口腔粘膜、口服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或者食入过热食物、发霉的饲料以及有毒植物后而发生。水疱性口炎是吃了霉烂变质饲料所引发。溃疡性口炎主要是由于口腔不干净而造成细菌繁殖所引发的。口炎还可以是一些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过程中引发的并发症,如口蹄炎和羊痘等。 2、临床症状羊只采食减少或者停止,口腔粘膜开始潮红,继而肿胀、疼痛、流涎,甚至会出现糜烂、出血和溃疡,口臭,而全身的变化并不大。 3、治疗方法预防和消除对口腔粘膜的机械性、冷热性及其他刺激,忌喂羊只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清洁干净的饮水。用消毒收敛剂冲洗口腔,一般采用1%高锰酸钾或2%硼酸溶液冲洗口

23、腔,然后涂以碘甘油(碘酊与甘油之比为1:9)或龙胆紫溶液。 感冒 感冒是由于气温骤变,羊只受寒冷的袭击而引发的鼻流清涕、流泪、呼吸加快、体表温度不均为特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以幼羊多发并且多发生在早春、秋末气温骤变和温差大的季节。 1、发病原因本病多由对羊只管理不当,受寒冷的突然袭击所致。如厩舍条件差,受贼风的侵袭;舍饲的羊只在寒冷的天气外出放牧或露宿,外出放牧被雨淋风吹。营养不良、体质瘦弱以及患有其它疾病时;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更易发病。 2、临床症状病羊精神不振,怕光流泪,初期体温不均,耳尖鼻端发凉,继而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鼻流清鼻涕以后变为粘液性、脓性鼻液。背毛零乱,反刍次数减少,鼻镜干革

24、命燥。如能及时治疗,可很快痊愈,否则容易继发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诱发肺炎。 3、预防措施加强对羊群的管理,防止突然受寒,避免风吹雨淋羊群,早晚温差大时应有防寒措施。 4、治疗方法(1)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穿心莲、柴胡、安痛定均可。(2)为防止继发感染,用青、链霉素各50100万单位加蒸馏水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用35 8 天。(3)内服感冒通片,每次2片,1日3次,连用35天。 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1、 发病原因前胃弛

25、缓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如长期喂饲含粗纤维多而不易消化的草料,精料过多而粗料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饮水不足,饲喂方式不当,饲料单一,品质不良,突然变换饲养方式,运动不足等。继发性前胃弛缓通常是其他疾病在临床上呈现消化不良的一种综合症。常见于牙齿疾病、瘤胃积食以及某些寄生虫病、传染病、代谢病和产科病等。 2、临床症状前胃弛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前胃弛缓:患羊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无力或次数减少,甚至停止反刍;鼻镜干燥,倦怠无力,常常卧伏,精神不振;瘤胃蠕动力量减弱或废绝,初诊时瘤胃松软经常呈间歇性臌气,粪便初期干硬,后期则排出恶臭的稀粪。慢性前

26、胃弛缓:病羊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被毛蓬乱,皮肤干燥而无弹性,起立困难,甚至卧地不起,左肷部轻度臌气膨胀,并且不断嗳出恶臭气体,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严重者呈现出贫血和衰竭现象,甚至造成死亡。若为继发性前胃弛缓,则常伴有原发病的特征症状。 3、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地调配饲料,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饲料和饲养方式不要突然改变,防止瘤胃的异常发酵和腐败过程。 急性前胃弛缓,在初期应绝食1-2天,然后供给易消化的饲料。药物治疗可用人工盐2030克,石蜡油100200毫升,大黄酊10毫升,陈皮酊5毫升加水400毫升一次灌服;防止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1015克灌服,也可用山楂、麦芽和神曲各50克

27、碾成末灌服。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瘤胃内充满多量的饲料,超过了正常容积,致使瘤胃体积增大、扩张,食糜停留在瘤胃内引起严重消化不良的疾病。 1、发病原因该病主要是羊吃了过多的饲料,或者饲料突然改变,喂给大量精料、清料或者难以消化的饲料以及过度饥饿后突然喂给过多的饲料,或者是羊偷吃了大量饲料,运动不足和饮水缺乏,牙齿疼痛以及维生素素缺乏等都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炎、真胃阻塞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2、临床症状本病发病较快,采食、反刍停止,病初不断嗳气,随后嗳气停止,腹痛摇尾,或拱背、鸣叫,病后期精神沉郁。左侧腹下轻度膨大,肷窝略平或稍凸出,触摸稍感硬实。瘤胃蠕动初期加强,以后减弱或停止,呼吸迫促,脉搏加快,粘膜呈深紫红色。如果没有并发症,则体温正常。过食豆类精料引起的瘤胃积食,通常呈急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侧卧、脱水以及酸中毒症状。3、预防措施主要是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定时定量饲喂,日常搭配饲料要适当,不要突然更换饲料,饮水应充足,适当运动,防止过食,治疗原发病。 4、治疗方法(1)停止饲喂1天左右,保证充足饮水,并进行瘤胃按摩。(2)投喂健胃药物如姜酊、陈皮酊等,以促进消化。(3)静脉注射10%氯化钠溶液3050毫升。(4)适当投喂中性油或盐类泻剂,以清除胃内容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