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设计共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2481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设计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设计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设计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设计共7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设计课题15 二十四节气歌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语文学段: 低年级年级二年级相关领域科学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耿红敏长沟中心校15110251856实施者耿红敏长沟中心校15110251856指导者刘德红长沟中心校61361673课件制作者耿红敏长沟中心校61361371其他参与者李俊娥长沟中心校6136137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力。在新时代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鼓

2、励孩子自主探究思索。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识字量大,积累的词汇多,开始了较之老课程孩子更多的阅读,使得知识面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出现了识字严重的两极分化。孩子的接受有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又是以形象思维发展为主,注意力集中和保持的时间不能长久。本课中,我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识字方法,试图找到和总结出一种使得孩子能够轻松高效学习生字的音和形方法,并能在头脑中持久保持,随即运用的模式,使得低年级的生字掌握更加系统化和有趣化。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二十四节气歌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

3、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方便学生记忆。儿歌将不同的节气与对应的时间段的动物、植物建立了联系,直观地拓展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读节气歌的同时产生丰富联想与想象。由于文中出现了大量结构复杂的认读字和生字,本课中识字写字的任务显得比较艰巨。学生情况: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和能力,形成了初步的学习习惯,但是识字能力、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有待于继续培养。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地巩固已有的识字方法,继续培养识字兴趣,增强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同时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方式:讨论 讲授法教学手段:pp

4、t 图片 技术准备:投影仪 多媒体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1、 认识12个认读字,读准字音。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识字兴趣。2、 认识新的部首“雨”,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4个生字,结合语境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以上词语的意思。3、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教学过程(文字描述)课前互动游戏:(1) 自我介绍(2) 找朋友:我说一个字,你说一个字,组成一个新字。(3) 猜字谜: 无数线儿长又细,上连天来下连地,线长不能做鞋袜,线多不能缝新衣。谜底:雨 。一、谈话导入,走进二十四节气歌。“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的节气

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它将不同的节气与对应的时间段的动物、植物联系起来。为了方便记忆,人们还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歌。齐读课题:15二十四节气歌二、 初步探究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2、 检查自学情况:先小声自己读,指名读,如果读的对,其他同学跟读,如果读的不对,那就举手帮帮他。闯关:第一关: 小雪 大雪 思乡 年岁 风筝 谷雨 芒种 去拼音读 带着大家一起读 第二关: 闻雷报 惊蛰: 出示:惊蛰芦林闻雷报。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冬眠的小动物们听见雷声就都醒了。 夏至: 这个时候将迎来暑假,是小

6、朋友最喜欢的一个节气。 处暑: 认识多音字: ch 处暑 处理 相处 处罚处 Ch 到处 处处 好处 坏处他最大的长处(ch、ch)就是能够和同学们友好相处(ch、ch)。寒露:出示:寒露 指名读。露就是露水,是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这个时候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出示: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 :出示: 霜降 图片 露水凝结成的白色冰晶为霜。霜降就是天气渐冷,开始有霜,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出示:霜降芦花飘遍天。霜降后,漫天的芦花把秋天装饰地更加美丽。带着美的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三、文中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多样识字。1、把这些词语放进文中你还会读吗?让我们再次走进文中。一首小小的儿歌

7、里面包含了这么的知识,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智慧。同学们一定从中学到了很多。下面就需要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了。2、多样识字 雷、霜、雪、露 、芦、茶、芒、葵、蝴、蝶、蛰、丹、豆、谷、喜、如、暑、思、岁、至、降、瑞、秧、桂、庆(1)同学们这么多的汉字,我们怎么记住它?我们是否可以先进行分类。你发现什么了?发现雨字头的字:雷、霜、雪、露 ,课件中圈出四个字。那我们今天就以“雨字头”为例研究一下识字方法。认识雨字头 (2)自主识字: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同桌交流。指名学生进行汇报。(3)汉字之花:在记忆汉字的时候,可以按照部件进行分类。把相同的部件“雨字头”找出来,再把相关的汉字紧紧围绕着“雨

8、字头”,形成一个雨字家族的汉字之花。然后再思考这些汉字都跟“雨”有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再找出雨字家族的其他成员,让汉字之花绽放地更加美丽。我们用同一种方法可以记住它们,师生共记字形,并组词。 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发现,这些字都是一部分表示形,一部分表示声,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对于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本课中剩下的生字和认读字。同学们课下去试一试吧。四、指导书写:出示生字:露 霜 雷 雪 岁 思 豆 1、 还认识它们吗?叫出它们的名字吧。2、 指导书写: (1) 出示:“露”、“霜”、“雷”、 “雪”。A学习雨字头:你发现什么了?都

9、有相同的部首。学习新部首:要写好这几个字,先得写好雨字头。雨字头和“雨”字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雨字头:第一笔横要短一些;第二笔是左点,要往左移;第三笔是横钩不是横折钩,要往离收;四个点要写得轻而快,留有空间,不能太大。书空雨字头,板书:雨字头。B说说这四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说一说。具体看字的笔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学生说一说。(2)教师指导:观察的时候首先要整体观察,再仔细观察某一笔或者某一部分。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收放关系。“露”和“霜”整体上小下大,上收下放;而“雷”和“雪”结构都是上大下小,上放下收。“露”和“霜”,下面的部分是左右结构,“露”右边的横撇要穿插到左边短横和提

10、的中间,要穿插避让结合好,画不拥挤不松散。最后一笔捺要放,拉长一点。“霜”跟“露”结构类似,提示同学们下面的“相”注意避让,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捺改点。“雷”和“雪”结构都是注意下面的“田”和“倒着的山”要写得上宽下窄,略扁一些,注意横的笔画多的时候,要注意横的距离要相同,长短不同。(3)范写:“露”和“雷”,学生书空。3、 自主书写“露”、“霜”、“雷”、“雪”,提要求:记住刚才老师提示的要点,写好第一个字再写第二个字,这四个生字都要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4、 展示交流。5、 再次修改,同桌评价。6、 课下自主完成“岁”、“思”和“豆”的书写,然后小组内评价。提示:先观察再书写,先整体再局部,先

11、结构再笔画,注意它们上下两部分的收放关系。五、整体回顾,了解二十四节气。1、读文,圈出二十四节气。拓展资料: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读一读,找一找这个儿歌中的二十四节气都藏在哪里?2、收集“雨字头”的字。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教学中,采用自我评价、 同桌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互评,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有选择地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地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评价量规朗读课文: A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2、 B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C 能正确地读下来 。识字: A 能运用合理的方法记忆字形。 B 能运用巧妙的方法记忆字形。 C 能运用快速有趣有效的方法记忆字形。书写:A 能正确书写6个生字。 B 能规范书写6个生字。 C 能把6个生字书写美观。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此次教学设计突出了这一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老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动口、动脑、动手,读、议、写,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多种能力,如:朗读能力、识字能力、思维能力等。2、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本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出发,力求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研究、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重点解决难点的字和词语。3、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培养语感;实验探究,发展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精品文档】第 7 页教学基本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