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诵读指导课教案共27页文档.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2354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级诵读指导课教案共27页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年级诵读指导课教案共27页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年级诵读指导课教案共27页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级诵读指导课教案共27页文档.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年级诵读指导课教案【精品文档】第 27 页自然之道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颂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2.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1.听课件范读,然后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2.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

2、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3.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1.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

3、指名上台表演。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4.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四、导读课文,感悟“启示”1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5感悟启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五、朗读全文膝下有黄金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继母言行的语句。2.简要讲述课文内容 ,理解“膝下有黄金”这句话。教学过程:一、情感

4、导入,出示课题1体会词语“继母”。2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体会我对继母的抵触情绪 (1)故事中的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开始的时候并不喜欢他的继母,那么他对继母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有关的语句。 (2)指名交流 出示:我母亲是我7岁那年去世的两年的时间我没有叫她“妈”。为此,父亲还打过我。可越是这样,我越是有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 (3)师小结:看来,我对继母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后妈。2读文,了解事情的主要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正音 (2)交流事情的主要内容3抓性格矛盾处质疑 (1)整这件事的过程中,继母对王胡子采取的是(“大骂”翻红

5、),回家后还要狠狠地(“抽打”翻红)我,从继母这又是打又是骂的表现看,我们仿佛觉得继母是一个非常(板书:凶悍?)的人,可事实上是这样吗?自己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 (2)指名交流出示:性格内向平时没有多少言语 (3)原来,继母是一个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的人。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是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就这个问题来研读课文。三、细读感悟,解决疑问 1.自读课文四、五节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四、第五节,然后联系有关句子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交流体会继母对我的爱继母说到这里,突然继母打在我身上,却是疼在自己心上。她把我当成自己的亲身儿子一样,对我怀着殷殷的期望。

6、她恨我给别人下跪,怕我将来不能成人、不能成事。读到这里,你还会认为继母是个凶悍的人吗?说说你的理解。 4.现在你能说说对“继母”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生交流)5.师:我也同你们一样感受到了继母对我的爱和期望,自那以后,我会怎样对待我的继母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提示展开想像。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四、延伸师:老师想起了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父母与苍天。(出示齐读,齐背)墨 梅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一、导入:1.

7、同学们,你们知道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吗?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 佳话一直被后人传颂,元代诗人王冕与王羲之同姓,都称这口池为“我家”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笔下的洗砚池边有怎样的景象。2.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A欣赏几幅水墨画,大致了解什么是水墨画(课件)B谁能说说什么是墨梅?(水墨画的梅花)C齐读诗题二、初读古诗(请大家打开课本,走进诗中,看看诗人笔下的墨梅是什么样的)1.揭示学法: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3)想象古诗意境,体

8、会作者感情2.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课件出示要求)(2) 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学生读、评议(课件出示整首诗)三、解读古诗1.生自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3.全班交流: 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

9、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四、品读古诗1.品“淡墨” 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盛开、绽放、俏丽、高贵) 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2.品“清气”过渡:同

10、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理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指生说。 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师引读: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3. 品读: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

11、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配乐)师引读: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老师跟你们一样也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让我们把千般喜爱,万般崇敬融入诗中去吧!齐背墨梅五、作业:搜集几幅王冕的作品欣赏欣赏寄扬州韩绰判官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展开想象,理

12、解诗句意思,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我国江南有一座小城-扬州,那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留诗作画。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留念忘返其间。他特别怀念与他共游扬州的好友韩绰,于是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读入情1.读一读寄扬州韩绰判官。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

13、受最深的是什么?(指数名答)三、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念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而且暗寓着诗人对故地和朋友的思念之情。)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怅然情怀。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诗人为什么如此强烈地思念扬州好友呢?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9.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四、议深情1.学生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

14、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诵读提炼。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迢不断。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诗人问:在明月的夜晚,你这位风流才俊在何处与歌女们吹箫取乐呢?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这便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扬州月夜,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学生背诵全诗)念奴娇 赤壁怀古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初步掌握古诗文朗读、背诵的基本方法。2.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然导入,激情激趣1简介苏轼,谈话导入。北宋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诗、词、文章、书法样样精通。在词作方面

15、,他开创了豪放派,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在文章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方面,他被列为“宋四家”。尽管他才华超群,在政治上却因秉性耿直,屡次遭受挫折打击,但他依然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挫折失意中不乏乐观旷达,大家知道此人是谁?(北宋大文豪苏轼)今天我们一起诵读他的一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2.播放名家的诵读视频,生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1.生默读诗词,圈划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垒 瑾 嫁 纶 樯 橹 酹2.师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正确读出作品的节奏。多媒体展示赤壁风光图片,出示词作,学生先自由朗诵,后指名读,学生评价纠正,老师

16、总结如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加点表示重读“”表示拖长音“/”表示节奏停顿)学生在教材上标注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1.理清诗词层次。词分上下两阕,上片写景 下片写人和抒情。2.理解诗词大意。生对照译文逐句理解词的大意,师根据学情适当点拨。3.体会作品情感:豪迈奔放第二课时综合操练,读熟读美一、引导想象,领略了赤壁景象的雄奇壮美。我们能

17、否用声音再现苏轼面对这一壮观景象时心中的那份豪情?自由读词。师提示诵读应注意的问题:情感:豪迈奔放语气:雄浑粗重语速:快中有慢重读:动词、形容词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诵读,同桌互练。引导学生在品味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内化,吸收,体悟作者情感 三、组织练习,不断提高。1. 在读中赏,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此问由学生自由发挥,见仁见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指名诵读,组织评价。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生再朗读,其他学生再评。教师朗读,学

18、生评点。(相机进行技巧点拨:语气、语势、节奏、停连、重音 )3.配乐诵读。4.多种形式的赛读。四、全班齐读,结束本课。1. 全班齐读。2.师总结 全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了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请同学们继续练习诵读。水调歌头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诗词,背诵诗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培养学生朗读能力2. 体会此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3. 搜集有关“月”的古诗词,读一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然导入,激情激趣1导入:夜空中美丽的月亮 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

19、。大家想一想,古诗词里有哪些写月的句子?(学生自由回答)在众多咏月诗词中,有一首历来有“中秋词之绝唱”的美誉,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节课,我们就来赏读这首咏月名篇。2走近作者 背景简介 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怀念弟弟。有一首诗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虽才华横溢,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可他“才比天高却命运坎坷”,多次被贬谪异乡。中秋对月,心情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1. 指名读,纠正读音2. 朗读指导(1)学习古诗词关键在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第一组同学展示一下诵读。(2)你认为诵读诗词应注意哪几方面内容?朗读要求:首先要读准字音;把握重音、节奏

20、;投入感情。(3)全班推荐男、女两位同学朗诵赛(4)听录音,进一步把握人物的语气、感情!(5)朗读最好同学再自告奋勇试读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1.理清诗词层次。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子含义,同时用笔圈点勾画: (1)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2)上下阕主要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哪些词句?哪句话抒发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4)内容归结 上阕: 把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积极乐观 下阕: 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旷达胸襟 2.对照译文逐句理解词的大意,师根据学情适当点拨。3.体会作品情感: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

21、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第二课时综合操练,读熟读美一、细读交流。从修辞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语句蕴含的道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品味语言这首词中的句子,谈谈喜欢的原因,交流并分享收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喜欢 因为 。 例:我喜欢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为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为所能左右,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也同时成为千古名句。(小组内交流意见,比一比哪一组说的最美、最完整)二、词歌共色,理解感悟同学们,词中的月亮是圆圆的,却也是涩涩的;歌中的月亮是空灵的,却也是释怀的。让我们在歌中再次品味苏轼的水调歌头。学生欣赏歌曲后,

22、师问:听完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想对作者说些什么?学生谈感受三、指导诵读,组织评价。1.指名诵读,师相机进行技巧点拨:语气、语势、节奏、停连、重音 2.配乐诵读。3.赛读:个人、小组。四、拓展迁移,品味艺术诵读关于“月”的古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五、总结反思1谈本课的学习收获2背诵六、总结本课苏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散文诗歌,更在于他的豁达、洒脱的人生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3、。正如文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让我们洒脱地面对人生,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诗意的人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同学们在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都有一片皎洁的月光。渔家傲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诗词,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哲理。 3走近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情思。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朗读词,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

24、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边塞诗; 范仲淹的渔家傲(板书课题)感受一下词人的爱国情怀。二、初读词,疏通正音,读通读顺,谈体会(一)诵读(节奏 情感 意境)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读。(看看注释 处理好字音 节奏 感情)3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4学习生字

25、:傲、雁、嶂、勒、羌、寐、悠 5理解词语:异、孤城、浊酒、羌管、寐6指名学生读词。 7集体朗读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二)谈体会 指名学生谈 要求:学生根据对词的朗读,来谈谈对本词的初步体会。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2写作背景介绍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

26、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四、再读,理解词的内容 1.朗读词的上阕,说说词中上阕描写了什么?(词的上阕写秋景。) 2.朗读词的下阕,说说词的下阕有写了什么?(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的感情。)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秋景,下阕又抒发了什么感情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五、作业预习理解词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小黑板出示词,指名感情诵读。1出示渔家傲2指名感

27、情朗读。3生点评二、抓点释疑,读清读懂1过渡: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秋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读词,真正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2读词品句,走进词人。(一)研读词的上阕(1)师读词的上阕,思考这里所写的塞下那些秋景,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个字概括? (同桌合作完成)(2)交流后明确: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小黑板出示:我看见了一幅-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3)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 ”而写的?异在何处呢?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4)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 (5)此景会让人产生

28、什么样的感觉?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6)生齐读词的上阕。(二)研读词的下阕A指名读下阕词。B小组合作学习,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试着在下阕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出示:我从-中感受到-生反复朗读下阕的基础上交流,师相机板书(浊酒一杯 思乡 思亲 )(燕然未勒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 (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别愁 )(人不寐 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 )(白发夫泪 悲怆 苍凉 壮志难酬 痛心 )教师小结后齐读词的上阕。 3齐读下阕词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令人痛心的岁月,感悟词人的爱国忧国情怀。生配乐朗读词。三、理解词的意思1.生根据词试着用自己的话理解词的大意。2.师投影

29、出示词的意思。【译文】西北边塞秋来风景与江南不同,大雁南飞去衡阳,无半点留恋之意。四周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号角一起响起,崇山峻林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浊酒一杯遥寄万里思乡绪,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打算无从谈起。听惯了幽怨的羌笛,见惯了秋霜满地,征人深夜不能入睡,将军白发长,士卒热泪泣。3师从中抽取任意句词的意思,指名学生说出具体词。4生齐读词的意思。四、综合操练,读熟读美1.播放名家的诵读视频,学生在欣赏中诵读,感受宋词的风格。2.开设擂台竞读,让学生能体现到成功的喜悦。3.配乐背词。4.指名背词。苏幕遮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诗词,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首词。 2诵读感知

30、,理解词意,领会诗词含蓄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诵读感知,理解词意,领会诗词含蓄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指名背诵渔家傲2.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词苏幕遮。(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1052 ),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曾推行“庆历新政”。 他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三、听录音,学习生字,理解词语。1.播放录音。2.生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3.学习生字和理解词语。4.指名学生读词。

31、5.集体朗读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四、再读词,理解词的内容。1.师朗读词的上阕,生齐读词的下阕。思考:词的上阕写了什么?下阕又写了什么?2.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五、作业熟读这首词。第二课时一、小黑板出示词,指名感情诵读。1出示苏幕遮2指名感情朗读。3师生点评二、抓点释疑,读清读懂词。1.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景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读词,真正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2.读词品句,走进词人。(一)研读词的上阕。(1)师读词的上阕,思考这里所写的景色有哪些?你能找出最能体现这景色的词语吗?(四人小组合作完成)(2)理解赏析词文A云为什么是碧的? 秋天的天空格外晴朗,一片碧

32、蓝,只有几许薄薄的云彩飘荡在蓝天上,在碧蓝天幕的背景中,云彩也成了碧色的了。B赏析“碧云天,黄叶地”所写之景。 碧云浮空,黄叶匝地,俯仰生姿,“碧”“黄”搭配,色彩浓烈(斑斓),意境开阔。 C“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景角度的变化。 由俯仰变为平视远眺。 D“秋色”一词结合上文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秋色连波”? “碧云天”“黄叶地”。因在高楼上极目远望,远处碧云天、黄叶地与秋水相接,所以说“秋色连波”。 E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两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阙的写景,过渡到下阙的抒情。(3)齐读词的上阕。(二)研读词的下阕。(1)指名读词的下阕。(2)讨论词人的思想

33、感情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休独倚)(3)品析理解“明月高楼休独倚”的表达的感情。(4)齐读词的下阕。3.再次品读全词,赏析作者是如何来传情达意的?写景入手,触景生情。上阕写出典型的秋天之景,从开始那开阔的境界,到以斜阳芳草作结,引出下阙之中明显的思乡怀人之情。作者上阕中的芳草斜阳引发出的想家思亲之情,水到渠成。而在下阕之中,用带酒泪痕所刻出的思家之人更让读者印象深刻,回味无穷。4.齐读下阕词。5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全词。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6.齐读词的意思。三、综合操练,读

34、熟读美1.师配乐诵读全词。2.生配乐诵读全词。3.同桌之间互读,互背词。4.组与组之间比赛背诵词。5.选出每组的冠军,班级赛背。6.齐背诵全词。四、作业预习第课清平乐村居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词。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有好多同学都来自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

35、,没有车辆,交通落后,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时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后来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于是写了清贫乐村居。二、初读词,学习字词。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正音)3.集体交流检查,指名同学读词、点评。4.男女生赛读,齐读。5.再读词,有什么疑惑的地方?6.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翁媪”老年妇女 “卧剥”伏在地上剥东西 “吴音”吴地方言三、再读全词,回味意境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

36、味。)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了。4.师生配乐朗读。第二课时一、小黑板出示词,指名感情诵读1.出示词的内容。2.指名感情朗读。3.齐读。二、品读全词,体会意境。1.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清贫乐 村居”分解图。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从读中体悟“醉”。3.集体交流下阕词。(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 (1)小儿卧剥莲蓬。我似乎看到了、听到了(2)大儿锄豆溪东。(3)“二儿正织鸡笼”二儿会怎样想(4)“醉里吴相媚好,翁媪”这一对老人会聊些什么?(大儿、二儿、小儿以后的生活)指名读这二句话,想象这

37、是一幅什么景象。4齐读全词。三、朗读成颂,领会词情。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小组内讨论,请同学上台表演。4指名学生表演。四、再现诗境,启发吟唱。1师出示图片指名生说出是哪句词。2齐读出示的词。3视频出示配乐吟唱词,生体会词人的情感。生根据配乐学着吟唱词。4指名吟唱。5一起吟唱词。6.学生再次朗读词。7.男女生比赛背词.五、小结。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副绚丽

38、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词,正确朗读词,背诵本词。2品析一些名句,理解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词的意境。3通过词的诵读和品析,感悟词人的情怀。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情激趣。苏东坡的词豪放,有铁板铜琶之称;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本节课我们就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他的爱国情和豪迈风格。二、了解

39、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山东历城人。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秋天,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而不作实际准备,继续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闲废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防要地京口(今镇江)。表面看來,朝廷队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作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

40、。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辛弃疾登上此楼,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感慨着历史的兴亡,忧虑着复杂的形势,百感交集,写下了此词。 三、朗读、疏通字词,读通读顺。1.小黑板出示词学生自由读,并用笔记下不认识的字。2.学习生字:觅、榭、陌、戈、嘉、胥、堪、狸、廉颇。3.同桌互读,要求会断句,能读通顺。4.指名读,理解的词语。风流: 这里指英雄遗风。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5.齐读词。(要求能读出气势)四、作业 课后读词,找出词中写了哪些历史人物?第二课时一、小黑板出示词,指名

41、感情诵读。1.小黑板出示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词。二、抓点释疑,读清读懂1.这首词中写了哪些历史人物?请你在词中用“”画出来。2. 赏读词。(1)上阕写了哪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小结: 上阕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4)齐读上阕。(5)指名读下阕。(6)体会用典

42、故的目的。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最后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3)小结: 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4)指名读,要求读出词人苦闷心情。3. 归纳全诗: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4.品味鉴赏: 齐读全词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 (1)英雄无觅孙仲谋

43、处 (2)人道寄奴曾住 (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 (5)凭谁问,廉颇老矣5.齐读词,理解词的意思。6.师说出词意,生齐读出原句。三、综合操练,读熟读美。1.生跟随录音读词,体会词人的情感。2.师配乐诵读,生轻声跟读。3.配乐齐读词。4.同桌互读,互背。5.指名背后齐背。满江红诵读指导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词的大概意思,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吟诵并熟读会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

44、放歌曲满江红,导入新课播放杨洪基演唱的满江红,教师激情导入:曾经有一位申明大义的母亲,曾经有一位赤胆忠心的儿子;母亲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儿子对母亲唯一的承诺会聚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母亲的名字无人知晓,儿子的名字无人不晓。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响当当的“岳飞”,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他,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板书:题目、作者)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首词,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岳飞,了解他的写作背景。谁来谈一谈对岳飞的了解?教师出示课件,作简单介绍:岳飞(1103-1141), 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桧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岳飞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三、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1听配乐范读方明朗诵的满江红,学生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