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1937579页word文档.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1874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1937579页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中医诊断学1937579页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1937579页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1937579页word文档.doc(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医诊断学19375【精品文档】第 73 页中医诊断学教案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2、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3、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4、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及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2、辨证(八纲、病性、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辩证方法)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司外揣内2、见微知著3、以常达变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

2、察2、四诊合参3、病证结合五、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略)讲授的重点: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解决的疑难点:中医诊断为什么要四诊合参?教学方法本篇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法。板书或多媒体示教。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可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预习要点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复习思考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中医诊断学简史可让学生作为自学内容,因已在中国医学史这门课中学过这部分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一、简述诊断、中医诊断学概念及其地位 (5分)诊,是诊察,了解的意思;断,是分析,判断的意思。诊断,就是对来诊

3、者的身体健康或患病情况所做的一种概括性判断。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0分)诊法、诊病、辨证、病案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0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0分)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五、介绍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5分)1、内经在诊断学方面的贡献:提出并运用四诊、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贯穿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2、西汉淳于意首创“诊籍”。 3、东汉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把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起来的著作。他提出的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4、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

4、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隋巢元方等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6、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说为病因辨证奠定了基础。施发察病指南绘制脉图33幅,以图示脉,便于学生领会。7、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为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8、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中以“二纲”“六变”的形式总结出八纲辨证的方法;“十问歌”成为后世问诊的准则。9、李时珍濒湖脉学以歌诀的形式总结出28脉的体象、主病和相类脉的鉴别。10、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的方法。 六、介绍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5分)1、熟练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2、理论联系实际,反复临床实践

5、。3、学会辨证思维方法。小结、分析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一章 问诊-12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问诊的目的和意义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掌握问诊的内容4、掌握各种寒热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一章 问诊(问诊的概念)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一、问诊的意义: 收集资料、健康教育、咨询答疑等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 围绕主诉,全面询问;问诊技巧等 注意事项: 环境、态度、语言等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一、一般情况(一般情况的内容,询问一般情况的目的) 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五、个人生活史六、家族史七、问现在症状(十问歌)第三节 问现在

6、症状问寒热讲授的重点:问诊的内容和问现在症状之一问寒热解决的疑难点:问寒热的各种临床意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及问诊的模拟练习。对于问诊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将在临床见习时予以讲授,并要求学生结合见习内容完成一个门诊初诊病历的书写。预习要点同学之间模拟问诊。寒热的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复习思考1、问诊的内容和问现在症状的内容有哪些?2、“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寒热的类型有几种?其病理机制如何? 4、潮热的特点及病理机制如何?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学生多数去医院看过病,通过提问学生看病的程序与体会,引出问诊相关的内容及概念。教

7、学内容具体安排 问诊的概念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5分)一、问诊的意义、方法 收集资料、健康教育、咨询答疑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40分)一、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的内容,询问一般情况的目的 二、主诉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五、个人生活史六、家族史七、问现在症状第三节 问现在症 (45分)问现在症的含义;张景岳十问歌的内容;问现在症的范围。 一、问寒热: 概念;恶风、畏寒、恶寒、寒战的区别;五心烦热、骨蒸发热的含义;问寒热的临床意义;问寒热的方法等。(一)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概念及临床意义;恶寒发热的常见类型及其与感受外邪性质和邪正盛衰之间的关系。(二)但寒不热:但寒不热的概念、类型及临床意义

8、。(三)但热不寒:但热不寒的概念及常见类型。壮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潮热的概念及常见类型的表现特点、伴随症与临床意义;微热的含义及常见类型。(四)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的概念、常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小结、分析本教案针对七年制学生,根据相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素质和培养方向,要注意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分析症状和证候时注意对中医基础知识的引证和介绍。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一章 问诊-2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汗出的生理及询问病人汗出的意义和方法2、熟悉一些异常汗出的机理及临床意义。3、掌握疼痛的总的病机及不同性质、部位疼痛的意

9、义。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三节 问现在症二、问汗 汗出的机理(一)表证辨汗1、表证无汗:2、表证有汗:(二)里证辨汗1、里证无汗: 2、里证汗出:3、自汗、盗汗、大汗、战汗等概念、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三)局部辨汗 三、问疼痛 疼痛发生的基本病机(一)问疼痛的性质 胀痛、刺痛、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酸痛、掣痛、空痛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二)问疼痛的部位 头痛、胸痛、胁痛、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周身疼痛的概念及常见原因讲授的重点: 问疼痛的内容解决的疑难点: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本单元的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举例及课堂讨论。预习要点1、自汗

10、、盗汗、战汗及绝汗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疼痛的病因病机及疼痛的性质。复习思考1、自汗、盗汗、战汗、绝汗各见于何病证?2、试述疼痛产生的原因和机理。3、试述不同性质的疼痛特点和临床意义。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理解上述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安排 二、问汗 (45分)(一)介绍表证有汗无汗的意义表证有汗:见于中风表虚证或外感风热之表热证。表证无汗:见于外感风寒之表寒证。(二)介绍里证有汗无汗的意义里证无汗:(1)津血亏虚,化汗乏源;(2)阳气亏虚,无力化汗。里证有汗:(三)介绍几种特殊汗出1、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2、自汗:经常日间汗出,活动尤甚

11、气虚证;阳虚证3、战汗:患者先恶寒战粟而后汗出正邪剧争。预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向愈;汗出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疾急病情恶化(四)简要介绍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心胸汗的病因病机。三、问疼痛 (45分)(一)首先介绍疼痛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1、实性疼痛:“不通则痛”。因外感六淫、气滞、瘀血、痰浊、食积、虫积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2、虚性疼痛:“不荣则痛”。因气血不足,阳虚阴亏,脏腑经脉失养所致。(二)重点讲述各种疼痛的性质及其意义包括胀痛、刺痛、重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空痛、固定痛、走窜痛、酸痛、掣痛等。 注意强调:胀痛不都是气滞,如头胀痛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三)讲述

12、疼痛的部位1、 头痛:首先介绍头痛分虚实,实性头痛多因外感六淫、痰浊、瘀血阻滞脑窍所致。虚性头痛因气血阴精亏虚,脑窍失养引起。然后,讲述太阳经头痛、厥阴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和少阳经头痛的部位。2、 胸痛:病在心肺,需结合病史确定病位。3、 胁痛:肝郁气滞,肝火,肝胆湿热,悬饮(肝阴虚)。4、 脘痛:见于胃病。如胃之寒、热、食积、气滞(瘀血)等。5、 腹痛:分虚实,实性腹痛多因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积、虫积;虚性腹痛因气虚、血虚、阳虚所致。6、 背痛:多因风寒客于太阳经和督脉损伤而致。7、 腰痛:寒湿、瘀血、肾虚。8、 四肢痛:见于痹证、脾胃虚损、肾虚。9、 周身痛:新病为外感风寒湿邪;久病为

13、气血亏虚失养。 小结、分析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一章 问诊-32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问头身、胸胁、脘腹、肢体及耳目的内容和临床意义。2、熟悉睡眠的基本生理与病理机制。3、掌握失眠与嗜睡的概念、表现特点及病理机制。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三节 问现在症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主要内容)(一)头晕 (二)胸闷 (三)心悸 (四)胁胀 (五)脘痞(六)腹胀 (七)身重 (八)麻木 (九)乏力五、问耳目 (内容与意义)(一)问耳:1、耳鸣 2、耳聋(二)问目:1、目痛 2、目眩 3、目昏、雀盲、视歧六、问睡眠睡眠的生理与病理机制;睡眠异常的常见类型;问睡眠的方

14、法等。(一)失眠:失眠的概念;引起失眠的常见病理与表现特点。(二)嗜睡:嗜睡的概念;引起嗜睡的常见病理与表现特点。讲授的重点: 问睡眠的主要内容。解决的难点:心悸、惊悸与怔忡的区别与联系;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教学方法本单元的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举例及课堂讨论。对于头晕、失眠、嗜睡的类型、常见原因等,用图表予以归纳、总结。预习要点1、头晕、胸闷、心悸、脘痞、眩晕的含义。2、耳鸣、耳聋的含义与成因。3、失眠、嗜睡的含义与成因。复习思考1、 头晕、心悸、怔忡、惊悸的概念及病理有哪些?2、目痛、目昏、雀目、耳鸣各自的病理是什么?3、何谓失眠、嗜睡?各自的病理有哪些?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

15、年 月 日备 注让学生结合生活周围实际情况,理解上述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安排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30分)1.头晕:其成因有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阻滞、气血亏虚(肾虚)2.胸闷:常见原因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和痰湿阻肺。3.心悸:心悸易惊者,为惊悸;若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不能自主者为怔忡。4.胁胀:多因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所致。 5.脘痞:多由食积胃脘,或脾胃虚弱所致。 6.腹胀:多为脾为病变。7.身重:成因有风邪束肺,脾气虚弱或温热之邪耗伤气阴。8.麻木:多因气血亏虚、肝风内动或湿痰瘀血阻络所致。五、问耳目; (15分)1.耳鸣:多由肝胆火盛或肾虚精

16、亏或肝阳上亢所致。2.耳聋:暴聋多为实证;耳聋渐起,多为虚证。3.重听:骤发多实,因风邪上袭或痰浊上蒙耳窍所致;重听渐起,属虚证,实为耳聋的由轻渐重的过程,由精气虚衰所致。4.目眩:成因有肝肾精血亏虚,中气下陷、痰湿上蒙、风火上扰。5.目痒:多由肝经风火上扰或因血虚目失所养所致。6.目痛:痛剧,由肝火上炎或风热上扰所致;微痛或时痛时止而干涩,多由阴虚火旺引起。7.目昏、雀盲、歧视:皆由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六、问睡眠 (45分)1.失眠的成因:有营血虚或阴虚火旺及邪气干扰两类。基本病机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食积或痰扰等。2.嗜睡的成因:有脾气亏虚,痰湿困脾,心肾阳虚等。基

17、本病机是阴盛阳不足。邪闭心包引发的是昏睡。小结、分析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一章 问诊-42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常见饮食、口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2、熟悉大、小便的各种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3、熟悉月经、带下的各种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4、了解小儿问诊时应询问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三节 问现在症七、问饮食口味 (一)问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二)问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偏嗜食物等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三)问口味:八、问大便(一)问大便:便次异常、便质异常、排便感异常的概念、类型与临床

18、意义。(二)问小便: 尿量异常、尿次异常、排尿感异常的概念、类型及临床意义。九、问经带(一)问月经: 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异常及痛经的概念、类型及临床意义。(二)问带下: 带下的各种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十、问小儿 (主要内容)讲授的重点:问饮食口味的主要内容。解决的难点:渴不多饮、饥不欲食的含义与发生机理。教学方法本单元的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举例及课堂讨论。对于饮食、二便、月经的异常类型、常见病理,用图表予以归纳、总结。预习要点 1、饮食异常症状的含义与临床意义。2、大小便便次、便质和排便感异常的临床意义。复习思考1、饮食异常的成因及其各自的特点如何?2、临床常见的大小便异常的病理有哪些

19、?5、何谓痛经?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哪些?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让学生结合生活周围实际情况,理解上述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七、问饮食 (40分) (一)口渴与饮水1、 口不渴饮,提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湿证。2、 口渴欲饮:提示津液己伤。见于里热炽盛,津液大伤、消渴病、汗吐下太过,腹泻太过伤津、温病初起,卫分证。3、 口渴不欲饮或不多饮。多见于痰饮内停、湿热证、瘀血内阻、温病营分证。(二)食欲与食量1、 食欲减退:见于(1)脾胃虚弱;(2)湿邪困脾;(3)食滞胃脘2、 厌食:食滞胃脘、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妊娠及妊娠恶阻3、 消谷善饥:胃火炽盛、胃强脾弱4、 饥不欲

20、食:胃阴虚、伤寒厥阴证(三)偏嗜食物:小儿虫积、妊娠(四)口味:口淡、口甜、口中粘腻、口酸、口苦等临床意义。八、问二便 (20分)(一)大便异常1、便次异常:(1)便秘成因(2)泄泻成因: 2、便质异常:完谷不化、溏结不调、脓血便、便血。3、排便感异常: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不爽、失禁、气坠等(二)小便异常1、尿量异常:(1)尿量增多(2)尿量减少2、尿次异常:(1)尿次增多(2)癃闭3、排尿感异常:尿道涩痛、余沥不尽、小便失禁、遗尿等。九、问妇人 (30分)(一)问月经1、经期异常: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错乱2、经量异常: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崩漏、闭经3、经色、经质异常4、痛经(二)问带下:

21、若带下质地、数量发生改变则为病理性带下。常见的病理性带下有以下三种:白带、黄带、赤白带。十、问小儿(略)小结、分析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二章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 二、望色-12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神的概念、望神的原理和望色的原理、望色的注意事项。2、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现、临床意义。3、熟悉少神、神乱的表现和望色十法。4、掌握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五色主病。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二章 望诊 第一节 整体望诊( 望诊的概念与临床意义)一、望神 (一)神的来源:(二)望神意义:(三)望神方法:(四)神的表现:(五)常见神气形式:二、 望

22、色: (一)色的含义:(二)色诊原理:(三)望色方法:(四)常色特征:(五)病色特征:讲授的重点:1、神气的识别; 2、常色、病色的特征。解决的难点:1、假神与重病好转的鉴别;2、各种神、色的临床辨识教学方法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望诊图谱,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预习要点1、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现、临床意义。2、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五色主病。复习思考1、各种神气反映的病理如何?2、假神与重病好转如何鉴别?3、常色与病色的特征怎样?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让学生结合生活周围实际情况,对照舌象图片记忆上述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一、望神 (45分)(一)复习神的含义及神的产

23、生。提问:神的含义?(明确:神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二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提问:神的产生?(明确: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提问:根据以上两点,请同学回答望神的意义是什么?(明确: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通过望神就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二)介绍神的具体表现。首先指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主要表现于目光、色泽、神情、体态等方面,其中眼神是望神的重点,然后简要讲述其机理。(三)神的分类及判断。1、得神即有神,是精气充盛,体健神旺的表现。得神的具体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态清楚,表情自

24、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让学生互相观看)2、失神即无神,是得神的反面。将得神的表现反过来就是失神。3、少神介于得神和失神之间。4、假神是比较难学的内容。首先讲清假神的概念,以“回光返照”作比喻,学生可加深理解。其次,在讲假神的表现时,强调指出假神以“突然出现,迅速消失”为特点。最后,将假神与重病好转的鉴别归纳为两条,以便记忆和运用。一是假神是突然出现,而重病好转则是逐渐的;二是假神是局部的“好转”,而重病好转则是整体的。(四)神乱部分,学生自学。 二、望色 (45分)由于面部血脉丰富,与内脏的关系密切,所以望色的重点是望面色。(一)简要讲述望色诊病的原理。首先,了解色指皮肤的颜色,包括赤、黄

25、、白、青、黑五种。色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以及疾病的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证。其次,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来说明面部与经脉气血的关系,从而明晰望面色的意义所在。再次,以教材39页面部分候脏腑分属图来说明面部与内脏的关系。(二)关于常色与病色的概念和特点。常色是指正常的面色,其特点是明润、含蓄。常色包括主色和客色两种,主色就是一生不变的肤色,客色则是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病色是以晦暗、暴露为特点。其中,虽有异常,但仍有光明润泽的为善色,枯槁晦暗的为恶色。小结、分析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二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

26、诊 二、望色-2 三、望形态 2学时教学要求1、 2、 1、掌握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五色主病。2、熟悉望色十法的含义。3、熟悉望形态的内容。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二、望色-2(通过提问:巩固记忆常色、病色的特征。)(一)主要讲授五色主病。1、赤色主热证。也主戴阳。2、白色是气血不足,阳虚寒盛所致。3、黄色主脾虚与湿证。4、面青、面黑的主病有共同之处。如寒证、血瘀、痛证等。(二)简介“望色十法”的内容。(三)指出望色的三个注意事项。三、望形态望形察气。根据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气、神合一的理论,通过望人体形体和姿态来诊察病情。讲授的重点:五色主病。解决的难点:形成病色的原因。教学方法

27、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望诊图谱,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讲授并示范,然后学生练习,相互观看,以加深理解。预习要点五色主病。复习思考面色呈赤色、白色、黄色的病理有哪些?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人的面部气色。并适当加以询问了解其面色与体质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二、望色-2(通过提问:巩固记忆常色、病色的特征。) (45分)(一)主要讲授五色主病。1、赤色主热证,满面通红者为实热,两颧潮红者为虚热。强调赤色不但主热也主戴阳,其特点为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走不定。2、白色是气血不足,阳虚寒盛所致。淡白者为气血不足,淡白者

28、为气血不足,白者为阳虚,苍白者则是亡阳、气血暴脱或寒盛。特别强调面色白主虚但不主阴虚。3、黄色主脾虚与湿证。其中萎黄者为脾胃气虚,面黄虚浮者为脾虚有湿,一身俱黄者为黄疸。黄疸分阴阳,而黄色鲜明者为阳黄,晦暗者为阴黄。4、面青、面黑的主病青色与黑色的主病有共同之处,如寒证、血瘀、痛证等均可见青色,也可见黑色,其机理乃为气血运行不畅。其不同点是青属木,为肝色,故面青还主惊风;黑属水,为肾色,故面黑还见于肾虚和水饮等。(二)简介“望色十法”的内容。 (15分)1、 望色十法是望色的五对纲领。2、 望色十法各自的意义。3、 望色十法与五色主病的关系。(三)指出望色的三个注意事项。 (5分)1. 知常达

29、变,综合判断。2. 整体为主,荣枯为要。3. 排除干扰,辨别假象。三、望形态 (20分)望形察气。根据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气、神合一的理论,通过望人体形体和姿态来诊察病情。首先介绍形态与病态的必然联系的一般规律。其次介绍一些常见的或者是特殊的病态。对一般性的病态以学习阅读教材,做到大概了解即可。小结、分析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二章望诊 第二节 局部望诊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望局部及望排泄物、分泌物所有内容。2、熟悉望局部中头面五官、颈项、皮肤的常见病态及意义。3、掌握望小儿指纹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二章 望诊第二节 局部望诊一、

30、望头面五官七窍、颈项 望头(囟门)、面部、毛发、眼、耳、口、鼻、唇、齿、颈项等二、望胸胁脘腹部等 望胸部、胁肋部、脘腹部、望腰背、四肢等三、望皮肤 色泽、形态改变(斑、疹等)四、望小儿指纹 生理、病理意义五、望分泌物与排泄物 讲授的重点:望小儿囟门及望目、咽喉部的病症及临床意义。解决的难点:咽喉、颈部的各种异常的辨识。教学方法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结合望诊图谱讲述。预习要点望囟门、颜面、目部、咽喉、颈部的内容。复习思考1、小儿囟门异常有几种?各主何病证?2、五轮学说的意义。3、何谓瘿瘤、瘰疬?4、扁平胸、桶状胸和鸡胸如何鉴别诊断?5、斑与疹如何鉴别?6、痈、疽、疔、疖各有何特点?7、咽喉部的病症

31、有哪些?如何辨别?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一、望头面 (15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局部,局部的病变也可影响全身。明确头面与脏腑精、气、血的关系及其望诊的意义。头为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而养发,故头与肾的关系最密切。望头部的意义主要了解肾气和精血的盛衰。望头部的内容头大、头小、方头。望囟门:囟填,囟陷,解颅望头发:发黄、发白、脱发等。望面部主要讲述腮肿、口眼歪斜等意义。二、望五官 (15分)(一)望目:意义-五轮学说、内容-目神、目色、目形、目态等。(二)望耳与鼻、口与唇、齿与龈(学生自学,教师总结)(三)望咽喉

32、:咽喉与内脏的关系、望咽喉的方法、常见病态等。三、望躯体 (10分)(一)望颈项:以瘿瘤、瘰疬、颈动脉怒张为讲授重点。注意瘿瘤与瘰疬的区别,首先,发生的部位不同;其次,形态上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见于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而有瘀血、水肿的病人。(二)望胸胁:重点讲授扁平胸、桶状胸和鸡胸的鉴别诊断。(三)望腹部:膨隆者多属实证,或瘀血,或水肿;凹陷者,多属虚证,气血不足或精气耗竭。腹部青筋暴露见于鼓胀,为血瘀所致。(四)望腰背部:介绍几个名词,如脊疳、发背等。四、望四肢:如膝部肿大、膝内翻、膝外翻及手指变形等;四肢动态的异常,如四肢抽搐、手足颤动、手足蠕动等。 (5分)五、望皮肤:色泽异常-丹毒、白驳

33、风;形态异常-皮肤干燥为常见;肌肤甲错;皮肤病症-斑与疹的鉴别、水疱、水痘、湿疹、疮疡。(10分)六、望排出物:主要讲述痰、涕、涎、唾及呕吐物的望诊。学生自读教材,总结学习规律。如何辨别寒热虚实。 (5分)七、望小儿指纹:望小儿指纹是中医独有的一种诊法,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对于诊断小儿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0分)1、诊小儿指纹的原理及方法 2、诊小儿指纹的内容:正常小儿指纹的特点:纹色浅红,单支,粗细适中,隐隐显露于掌指纹附近;病理指纹的望诊其要点是: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小结、分析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教学单元题目第三章 舌诊 第一节 舌诊概说

34、 第二节 望舌质2学时教学要求1、 熟悉舌的组织结构、功能及舌诊原理和方法。2、 掌握正常舌象和病理舌象的含义及特征。4、掌握病理舌质的多方面变化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重点内容所要解决的疑难点第一节 舌诊概说 一、首先要明白舌之结构。(略)二、舌诊的原理。三、掌握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正常舌象的特征可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第二节 望舌质 一、舌色1、淡红舌 2、淡白舌、红舌3、绛舌4、紫舌(青舌)二、舌形舌形异常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等。三、舌态舌的动态异常主要有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几种。讲授的重点:望舌质。解决的难点:异常舌质的意义。教学方法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舌诊

35、图谱。预习要点舌质异常的各种表现和意义复习思考1、正常舌象特征及含义如何?2、舌色异常有几种?各有何意义?3、舌形异常有几种?各有何意义?教研室审阅意见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备 注教学内容具体安排第一节 舌诊概说 (25分)舌诊,又称望舌,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一、首先要明白舌之结构。(略)二、舌诊的原理:因为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望舌即可了解体内的生理病理。关于舌面脏腑部位的分属,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三、掌握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是舌诊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条件。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讲述。知常达变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原理,舌诊也不例外, 正常舌象的特征可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同学相互观看,是帮助学生认识正常舌象最好的方法。第二节 望舌质 (65分)一、舌色1、淡红舌属正常,说明疾病较轻,病位较浅,尚未伤及内脏气血。2、淡白舌、红舌:各自的主病分别与面白、面赤基本一致。3、绛舌:绛舌多由红舌进一步发展而成,其主病比红舌重。绛舌主热盛和阴虚火旺。4、紫舌:紫舌与青舌常并见,提示存在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二、舌形舌形异常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等。这些舌形通过看舌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