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word资料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word资料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精品文档】第 26 页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摘要: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由肺组织(细支气管、肺泡、间质)的炎症,发展到一定疾病阶段,恶化加重形成的,会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健康护理( 医疗) 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和呼吸
2、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均可引起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SP病死率高达30-50%,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加重医疗经济负担。重症肺炎救治的首站多为急诊科,并需要呼吸、监护病房、感染、检验等临床多科室协作才能完成。随着近年来重症肺炎在病原学、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指导重症肺炎的治疗,于学忠等制定了本共识,对重症肺炎处理流程的规范和分诊,急诊及入院后评估,治疗及治疗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重症肺炎 (SP);临床实践;处理流程;急诊诊治流程;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医院获得
3、性肺炎(HAP)前言因不同病因、不同病原菌、在不同场合所导致的肺组织(细支气管、肺泡、间质)的炎症,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发展到一定疾病阶段,均可恶化加重成为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健康护理( 医疗) 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
4、nia,VAP)均可引起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SP病死率高达30-50%,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加重医疗经济负担1-5。重症肺炎救治的首站多为急诊科,并需要呼吸、监护病房、感染、检验等临床多科室协作才能完成。随着近年来重症肺炎在病原学、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指导重症肺炎的治疗,于学忠等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年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美国IDSA/ATS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以及2014年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感染学组起草的社区获得性肺
5、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了本共识,以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临床实际的重症肺炎临床处理路径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处理流程的规范和分诊,急诊及入院后评估,治疗及治疗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1重症肺炎急诊诊治流程,诊断标准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价:1.1 重症肺炎急诊诊治流程(见图1)1.2重症肺炎的诊断1.2.1肺炎(pneumonia):具备下述前4项中任何1项加上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即可诊断。包括: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发热;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
6、罗音;外周血(WBC) 10109 /L或4109 /L,伴或不伴核左移;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1.2.2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其重症者称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SCAP目前在国内外无统一的界定标准。英国胸科协会BTS7指南提出将CURB-65评分3分以上者视为重症。1.2.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内,而于入院48
7、小时后在医院发生的肺炎,其重症者称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evere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SHAP)。国内2002版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9指出SHAP标准同SCAP标准,但是HAP 中晚发性发病(入院5d、机械通气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亦视为重症。SCAP和SHAP在致病菌谱、潜在耐药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抗菌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1.2.4重症肺炎:目前多采用美国 IDSA/ATS6制订的重症肺炎判定标准,包括2项主要标准和9项次要标准。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主要标准:气管插
8、管需要机械通气,脓毒症休克积极体液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次要标准:呼吸频率30次分,Pa02Fi02250mmHg,多肺叶浸润,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血尿素氮20mmg/dL,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4109 /L)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109 /L)体温降低(中心体温36)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此重症肺炎诊断标准较为繁琐复杂,近年来国外有学者推荐8在美国IDSA/ATS标准上进行一定的简化,中国2015年成人CAP指南具体发表期刊时间待定采用新的简化诊断标准: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并建议收住监护病房治疗。主要标准:气管插管需要机
9、械通气,脓毒症休克积极体液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次要标准:呼吸频率30次分,Pa02Fi02250mmHg,多肺叶浸润,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血尿素氮7mmol/L,低血压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1.3病情评估重症肺炎评估包括肺炎本身严重程度评估和脏器功能受损程度评估两大方面,临床中多采用评分系统进行。1.3.1肺炎评分系统:目前用于评估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标准有很多,最常使用的是CURB 评分10、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和PSI(pneumonia severity index)评分11。英国胸科协会BTS7指南
10、采用的是CURB评分系统,分值 3分视为高危,需要入住监护病房治疗且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对于不方便进行生化检测的医疗机构,以及急诊的首诊医生(包括急救人员)在实验室检查报告之前,可使用CRB-65评分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和处理。CRB-65评分中不包含尿素氮项目,余标准同CURB-65评分一致,分值 2分视为高危。相比CURB系统,PSI评分和CPIS评分较为细致复杂,均包含血气等实验室检查以及X片等影像学检查,对收入监护病房患者评估的敏感性更高12-14。此外,CPIS评分6分可考虑停用抗菌药物。美国IDSA/ATS对上述评分均予推荐。其中,CURB-65 评分更适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评估
11、,适用于门急诊患者;PSI评分和CPIS评分系统更适于指导急诊留观/病房医生和ICU医生对重症患者进行更为精细的诊治。具体见表1。1.3.2脏器功能评分系统:美国IDSA/ATS指南推荐对于重症肺炎患者,需要收入监护病房治疗,且重症肺炎患者多引起脏器功能不全,故亦须对重症患者进行脏器功能评估以提供客观、量化的指标指导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MODS评分、SOFA评分和APACHE II评分。1.3.2.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 MODS评分由6个脏器系统的评分组成,每个脏器系统的分值为04分,0分代表脏器功能基本正常,总分为024分。主要指标包括:呼吸系统:氧和
12、指数(PaO2/FiO2);肾脏系统:血清肌酐浓度;肝脏系统:血清胆红素浓度;血液系统:血小板计数;神经系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心血管系统:压力调整后心率(pressure-adjusted heart rate, PAHR),PAHR=心率右房压(或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1.3.2.2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同MODS评分相似,SOFA评分亦由6个脏器系统的评分组成,每一个脏器的分值为0分(正常)4分(最差),每天记录一次最差值。SOFA评分所采取的变量均为持续性,其目的是描述MODS的发生
13、、发展,并评价疗法对脏器功能失常或衰竭进程的影响。1.3.2.3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APACHE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理论最高分值为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其中,APACHE II评分更为简便可靠,临床使用最为广泛。1.4实验室检查1.4.1血、尿、便常规:1.4.1.1血常规:重点关注白细胞及其分类,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意义:了解感染严重程度,指导液体复苏。其中,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多提示预后不良
14、。1.4.1.2尿常规:重点关注尿PH,SG,WBC,RBC,亚硝酸盐和酮体。意义:除外有无泌尿系感染,了解酸碱度及尿液浓缩情况以辅助液体治疗。其中,亚硝酸盐阳性较尿白细胞更能说明泌尿系感染存在,重症患者尚需警惕酮症的出现。1.4.1.3便常规:重点关注便潜血试验。意义:警惕消化道出血和胃肠功能衰竭等情况。1.4.2生化检查:包括乳酸、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白球比),肾功能(肌酐、尿素氮),血糖,电解质,白蛋白等监测指标。其中乳酸4mmol/L多提示预后不良,而乳酸持续时间较单次测定值更能反映预后,建议连续监测。1.4.3动脉血气分析:SP患者应第一时间检查并连续多次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记
15、录标本采集时的吸氧浓度。重点关注PH,PO2,PCO2,BE,HCO3-。意义: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改善缺氧、纠正CO2潴留,协助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参数调整。1.4.4凝血功能:重症感染及其炎症反应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严重者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等检查应做为SP患者的常规检测和监测指标。1.4.5 C反应蛋白16:可以较好的反应机体的急性炎症状态,敏感性高。但对于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缺乏足够的特异性,也不能用于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之间的鉴别。CRP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可以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1.4.6降钙素原(PC
16、T):PCT是细菌或真菌感染早期的一个诊断指标,并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显著升高的PCT对全身重度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重度感染的早期预测指标17。正常参考值0.05g/L。PCT对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指导意义如下18:1.4.6.1 PCT10*4cfu/ml及防污染毛刷10*3cfu/ml即可判定阳性结果。1.5.1.1痰标本要求19:(1)采集:尽量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学筛选。(2)送
17、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 h。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保存,保存的标本应在24 h内处理。(3)实验室处理:挑取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105 CFU/ml);(5)更换尿管前后的2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尿念珠菌105 CFU/ml);(6)气道分泌物包括经口、气管插管、支气管肺泡灌洗、保护性标本刷等手段获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7)经胸、腹、盆腔引流管/腹膜透析案等留取的引流液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8)经脑室引流管留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培养
18、阳性;(9)血液标本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或-1,3-D葡聚糖(G试验)检测连续2次阳性。1.5.2尿检及血清学检测:1.5.2.1尿检:推荐CURB-65 评分2 分以上肺炎即均需进行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3-5分患者均需进行军团菌尿抗原检测。推荐所有重症肺炎患者需要检测军团菌尿抗原。国内临床上多应用血清抗体检测法检测军团菌,由于军团菌抗体通常在发病23周才产生23,且2030的患者不产生抗体24,故尿抗原检测法是诊断军团菌肺炎的一线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1.5.2.2血清学抗体检测:采集间隔2-4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特异性IgM升高对诊断有参考价值,特异性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
19、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主要用于非典型病原体抗体(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或呼吸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的测定20, 21, 25-27。阳性标准:(1)军团菌抗体检测28:通常需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或以上增长,且效价1:128;或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256时,考虑军团菌感染。(2)肺炎支原体(MP)检测:MP抗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颗粒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目前多采用颗粒凝集法测定IgM抗体,国内研究显示,颗粒凝集法的灵敏性可达90%以上,特异性86%以上,显著高于ELISA和冷凝集试验29, 30。采集间隔2-
20、4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同时MP抗体滴度(补体结合试验)1:160对MP感染早期有诊断意义。MP感染还可检测MP-IgA抗体,其出现较IgM稍晚,持续时问长,特异性强31。另外,国内临床上仍有使用冷凝集素试验检测MP,其优点为简单、快速,阳件标准为 1: 32。但其敏感件、特异性较差。(3)肺炎支衣原体(CP)抗体检测和沙眼衣原体(CT)抗体检测31:原理同MP,确诊CP急性感染应强调双份血清(间隔2周),恢复期抗体滴度上升4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4有诊断价值;单份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滴度持续升高也有诊断价值,这包括CP-IgG1:512、C
21、T-IgM 1:64。(4)病毒检测20: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lgG抗体水平。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1.5.2.3血清学抗原检测:(1)病毒抗原检测20, 21:可做为早期快速诊断的初筛方法,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呼吸道样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中的黏膜上皮细胞),使用单克隆抗体来区分甲、乙型流感,一般可在数小时以内获得结果。其他还有胶体金试验,一般能在1030 min获得结果。对快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在非流行期,阳性筛查结果有可能是假阳性;在流行期,阴性的筛选检测结果可
22、能是假阴性;这两种情况均应考虑使用RT-PCR或病毒分离培养作进一步确认。(2)真菌检测1, 2, 6-8:G试验对除隐球菌和接合菌以外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有参考价值,血液标本G试验连续2次阳性具有诊断意义。血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隐球菌抗原阳性对于隐球菌感染具有诊断学意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对侵袭性曲霉感染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32-36,血液标本GM实验(ELISA)连续2次吸光度指数(GM I)值0.8或单次GM I值1.5具有诊断意义。1.5.3核酸检测等分子诊断学进展:1.5.3.1病毒20, 21: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快速诊断的首选方法。以
23、RT-PCR(最好采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样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快速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一般能在46小时内获得结果。有关检测方法可从国家流感中心网站()下载相关技术指南,已获国家批准检测试剂的参考产品说明书可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下载。1.5.3.2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37:已用于临床,可做为早期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1.5.3.3军团菌25:可用于早期诊断,但尚未在临床推广。1.5.3.4结核分枝杆菌38:商业诊断产品已被WHO推荐用于肺内及肺外结核的检测。1.6 影像学检查肺
24、炎患者应于入院时常规进行正侧位X片检查,对于体位受限及不方便移动的患者可行床旁胸片检查。如条件许可应行胸部CT进一步了解肺部情况。对于复查时机,目前国内外并无权威的统一推荐,但对于重症患者,尤其初始治疗无反应甚至加重时,需注意复查影像学并与之前结果进行比较。重症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需利用现有的病情及脏器功能评分系统、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等综合考虑,以指导临床治疗。2重症肺炎治疗2.1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重症肺炎患者应立即给予恰当的经验性初始抗菌药物治疗,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留取病原学检测标本。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基础,抗菌药物方案应尽量覆盖可能的致病菌。2.1.1广谱抗菌药物和定植菌:2.1
25、.1.1广谱抗菌药物(wide-spectrum antibiotic):是指抗菌范围(抗菌谱)比较广泛的药物,不仅能够抑制或杀灭大部分的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某些药物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原虫亦有效果。在重症肺炎致病菌未能明确时,推荐广谱抗菌药物治疗。2.1.1.2定植菌:是指微生物(细菌)通过不同环境、路径进入机体,在人体特定部位定居、生长并繁殖。当产ESBL细菌、MRSA等特殊微生物出现时,即使考虑为定植菌,且宿主也未发生感染,但会对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具有侵入途径者(如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呼吸机辅助等)造成严重威胁,建议加强感控措施、隔离或去定植处理。2.1.2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的
26、原则:2.1.2.1SCAP及SHAP病原学的特殊性:(1)SCAP7: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G-杆菌。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及特殊流行病学史/旅行史的患者需注意病毒、真菌及特殊致病菌感染。(2)HCAP/HAP/迟发型 VAP 39, 40: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我国流行病学的特征:近年来病原学的流行病学研究41,2015年国内CAP指南指出需要收住监护病房的SCAP患者:肺链仍是最常见的病原体。青壮年、无基础疾病: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腺病毒、军团菌老年人(年龄大于65岁
27、)或有基础疾病:肺炎链球菌、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流感病毒、RSV病毒有结构性肺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流感病毒、RSV病毒2.1.2.2阶梯治疗策略目前国内外指南,对于SP患者,经验性初始治疗多推荐联合用药以覆盖可能的致病菌。综合以下国内外指南及综述,初始性可给予-内酰胺类联合阿奇霉素或氟喹诺酮类治疗;对于有铜绿假单胞菌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予抗假单胞的-内酰胺+阿奇霉素或-内酰胺+氟喹诺酮治疗。见表2。推荐在起始治疗后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和患者对起始治疗的临床反应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调整(如
28、降阶梯治疗)。2.1.2抗菌药物使用细则2.1.2.1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43-46:主要包括半衰期较短的-内酰胺类药物、大环内脂类等。其临床疗效与药物和细菌接触时间相关,PK/PD参数是游离型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持续时间占给药间隔百分比(fTMIC)。尤其是半衰期较短抗菌药物,可增加给药频次,延长静脉滴注时间,或采取持续静脉给药可以增加药物与致病菌接触时间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46:浓度依赖性药物的杀菌效果、临床疗效与药物峰浓度高低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等药物。主要PK/PD参数Cmax/MIC或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MIC
29、,其特点具有首剂效应和较长的抗菌药物后效应(PAE)。推荐可以最大的无副作用剂量每日单次给药,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和PK/PD参数时间依赖性且抗菌作用持续较长的抗菌药物:该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糖肽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利奈唑胺、四环素类等,具有较长PAE。监护病房内连续静脉给药相比间隔给药,其PK/PD参数更为优化。合并危重病/脏器功能不全时,需要结合表观分布容积、蛋白结合率、药物清除率以及PK/PD参数以优化抗菌治疗2.1.2.2治疗疗程:抗感染治疗19一般可于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5d停药,但疗程视不同病原体、病情严重程度而异,不能把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对于普
30、通细菌性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用药至患者热退后72h即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的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建议抗菌药物疗程2周。对于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较慢者疗程可延长至10-14天。军团菌属感染的疗程建议为1021d。虽有研究亦有表明7天及以上的疗程似乎并没有增加临床疗效及改善临床结局,但这些研究多为门诊患者,或者住院患者中对初始治疗快速反应的患者7, 47。对于重症肺炎,尤其初始反应不佳甚至失败的患者,其治疗疗程会显著延长。2.1.2.3抗菌药物:疑有吸入因素时应优先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或联合应用甲硝唑
31、、克林霉素等老年有基础疾病患者要考虑到肠杆菌科菌感染可能,由于我国肠杆菌科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率高、产ESBL比例高,经验性治疗可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2.1.2.4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处理:药物浓度的监测对优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监测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和万古霉素,对无法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临床医生首先要了解抗菌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全面评估患者疾病状态下药物PK变化。如患者症状改善常伴Vd降低,此时需降低剂量;而症状恶化可能需增高剂量。其次要明确感染细菌种类、细菌耐药情况及相应MIC,最后结合患者病情(如肝、肾功能)及抗菌药物PKP
32、D特点进行合理给药方案。此外,雾化抗菌药物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价值尚未达成共识,有待进一步研究。能够雾化的抗菌药物有多粘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类等。当静脉抗菌药物无效或需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的危重患者及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的VAP患者,可以考虑联合雾化吸人抗菌药物的治疗。2.2糖皮质激素2.2.1合并感染性休克的SCAP患者:荟萃分析48-50表明, 糖皮质激素能降低合并感染性休克CAP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建议合并感染性休克的CAP患者可遵循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原则,适量短程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2.2.2不合并感染性休克的SCAP患者:虽然目前临床实践中激素对于重症肺炎的抗炎作用已被部分研
33、究所证实51,52,但临床最终受益并不确定。在不合并感染性休克的重症肺炎患者,不常规建议推荐糖皮质激素的使用。2.3丙种球蛋白有研究表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报道53,并且有研究54, 55表明,其对肺炎或肺损伤动物模型改善预后的效果,以及体外实验中发现抗病毒活性的作用56。虽然国内外并无权威指南推荐,但其临床使用广泛并有一定临床效果,应肯定其对免疫缺陷患者及病毒感染的作用。细菌感染尚有争论,对于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的循证证据。2.4 抗凝治疗2.4.1基于严重感染诱发的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改变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低分子肝素被证实可能通
34、过减少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氧化反应,从而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57。2.4.2国内已有相关研究58, 59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改善重症肺炎患者APACHE评分及氧合等指标,但还需更多地循证数据来支持临床获益及安全性。3.5 对症支持治疗2.5.1白蛋白:目前国内外并无权威指南推荐,但在合并脓毒症尤其需要液体复苏时,可考虑应用白蛋白治疗作为液体复苏的治疗手段之一15。2.5.2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可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并防止细菌移位和器官功能障碍,但同时亦需注意高分解代谢状态。有证据表明血流动力学稳定者早期肠内营养(24-48小时)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同时,也需避
35、免过度喂养,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15建议低热卡,渐进性喂养的非全量喂养(以20-25卡kg为目标,蛋白摄入量建议为1.2-1.5 g/kgd,3-5 d不低于50目标量,5-7 d不低于80目标量)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营养支持策略。接受肠内营养后35 d仍不能达到50%目标量时建议开始补充性肠外营养,减少院内感染,且可以改善肠内营养不足的ICU患者的临床预后。2.5.3非药物治疗:2.5.3.1监护:如有条件,重症肺炎患者应尽量收入ICU治疗。2.5.3.2氧疗和辅助呼吸:研究表明,血氧水平评估不及时将增加SCAP患者的病死率。重症肺炎患者应入院时常规检测血气分析、呼吸功能评估并积极
36、氧疗,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98%,但对于CO2潴留风险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0%上下即可。并且根据血气分析和氧合监测情况,及时判断患者有无呼吸衰竭,掌握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机。SCAP患者如果合并ARDS且常规机械通气不能改善,可以使用体外膜肺氧和(ECMO)。2.5.3.3引流的重要性:注意体位以促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卧床患者应给予定时的翻身拍背,避免呛咳、误吸等情况。3重症肺炎治疗后评估及预后(每天均需临床评估)3.1 治疗评估的内容、时机和频率3.1.1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体征和呼吸道症状、体征。3.1.2生命体征:一般情况,神志,体温,呼吸,心率
37、,血压等。3.1.3血液生化指标:对于重症患者,血气及电解质必须保持动态监测以评估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其它包括反应感染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如WBC,CRP,PCT等指标。建议住院患者72小时后复查,ICU房患者必要时每日复查。3.1.4微生物学评价:该评价可对能采集到的各种样本进行重复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采用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积极获取病原学证据。3.1.5胸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改变通常滞后,临床表现恢复好的患者不推荐行胸部影像学复查;症状或体征持续或恶化的,应复查胸片或胸部CT确定肺部病灶变化3.2治疗疗效的评估及处理3.2.1初始治疗有效的定义和处理3.2.1.1定义:经治疗后达到
38、临床稳定,可以认定为初始治疗有效,临床稳定标准即体温 37.2C,心率100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收缩压90mmHg,氧饱和度90%(或者动脉氧分压60mmHg)。3.2.1.2处理:经初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者可继续原有抗菌药物治疗。3.2.1.3对达到临床稳定且能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改用同类或抗菌谱相近、致病菌敏感的口服制剂进行序贯治疗7, 60。3.2.2初始治疗失败的定义和处理3.2.2.1定义:患者对初始治疗反应不良,症状持续无改善,需要更换抗菌药物或一度改善又恶化,病情进展,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认为治疗失败。包括对治疗无反应,进展,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等情况。3
39、.2.2.2处理:注意与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如肺部肿瘤、间质性肺部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肺栓塞等疾病。并发症或合并症因素(免疫状况、脏器功能不全、基础肺部疾病如COPD、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并注意排痰障碍、体位及引流、反复误吸等情况病原体的因素:需仔细追踪患者的流行病史,采集合格标本寻找病原体证据,结合药敏及药代动力学特性调整抗菌药物方案。初始治疗未能覆盖致病病原体。出现二重感染。耐药因素。未能按药物最佳PK/PD等药代动力学使用院内感染患者注意定植菌和致病菌的区分。警惕特殊病原体感染,如分枝杆菌、真菌、肺孢子菌、包括SARS和人禽流感在内的病毒或地方性感染性疾病。3.3 预后重症肺炎往往
40、需要收住ICU,死亡率高,病情变化快,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肺炎疾病评分、脏器功能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预后。3.3.1肺炎疾病病情评分系统3.3.1.1CURB 评分系统(包括 CURB-65 评分和 CRB-65 评分)和PSI评分系统直接评估死亡风险。CURB评分越高,30天死亡率越高(0分=0.7%,1分=3.2%, 2分=13%,3=17%,4分=41.5%,5分=57%)。3.3.1.2CURB-65和PSI评分系统在预测病死率方面相当,预测收入监护病房患者评估的敏感性则PSI更佳14,61。3.3.1.3常见ICU及脏器功能评分系统:APACHE评分系统、SOFA评分及
41、MODS评分等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尤其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近年来有研究表明, PIRO系统62能较好预测监护病房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对APACHE II 25分的脓毒症患者可以提供额外的危险分层63。3.3.1.4PIRO评分在评估收住监护病房的CAP患者的28 天死亡率上优于其他肺炎评分和APACHE II评分;该评分越高则风险级别越高,机械通气和监护病房入住时间越长64。3.3.2实验室检查(见图2)3.3.2.1PCT:对于疾病严重程度尤其脓毒症的相关性较好,其动态监测可反应肺炎的病情变化。此外, PCT对细菌性感染有诊断意义,可以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3.3.2.2C
42、RP:作为急性相蛋白,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感染及炎症性疾病的病情评估指标。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 CRP可与肺炎的预后及死亡率相关,并且与肺炎评分方法似乎可以增加CAP分级的准确率65。3.3.2.3D-二聚体:有研究表明D-二聚体可以作为30天死亡率、机械通气及循环支持的预测因子,高水平的D-二聚体(2000g /L)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66-68。3.3.2.4 血管紧张素: 近来有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某些病原体引起的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有明显变化69。血管紧张素的动态水平与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在预后方面优于CRP和PaO2/ FiO2, 持续高水平的血管紧
43、张素提示较差的预后70。有条件的单位进行检测并动态观察血管紧张素的变化以评估病情和预后,并做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Restrepo MI, Mortensen EM, Velez JA,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ward and the ICUJ. Chest, 2008, 133(3): 610-617.2Muscedere JG, Day A,Heyland DK. Mortality, attributable mortality, and clinical events as end points for clinical trial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J. Clin Infect Dis, 2010,51 Suppl 1: S120-125.3Mortensen EM, Restrepo M, Anzueto A, et al. Effects of guideline-concordant an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