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错题_八上.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88888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错题_八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理错题_八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错题_八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错题_八上.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物理错题_八上【精品文档】第 13 页物理错题 1、 大鼓被击后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 。2、 医用听诊器可以( ) A.使振幅增大 B.改变发声频率,使音调变高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3、 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1)(2)B.(2)(4)C.(1)(3)D.(3)(4)4、 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

2、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5、 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若有误差,误差是多少?6、 一艘轮船以10m/s的速度驶向码头,当船员看到码头上的高大建筑时开始边鸣笛边前进,3s后船员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轮船离码头多少米?7、 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度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B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C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8、 今年春天

3、,云南省出现了罕见的干旱气候,为了缓解旱情,有关部门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及时实施人工降雨,在空中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时遇到暖气变成雨滴,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升华、液化 B凝华、熔化 C凝华、液化 D升华、熔化9、 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0、 使入射光线逆着原来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的 方向反射出去,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 是可逆的。11、 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 A入射角

4、为45度B入射角为90度C反射角为0度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12、 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角AOC=角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13、 根据下图所给出的条件,分别画出下图中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平面镜的位置14、 某同学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鸟”。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看到水中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要深一些B看到水中的鱼就是它的本身C看到“水中飞翔的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水中飞翔的鸟”是光的折

5、射形成的虚像15、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一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6、 通过凸透镜观看书的文字,能看到物体 、 的像。(倒立/正立、放大/缩小)17、 小明从家中拿来一个透镜,请你设计三种简易的方法,辨别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8、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成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A 100mm以外 B恰为50mm C 50mm以内 D略大于50mm19、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

6、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 )A焦距大于30cm的B焦距小于30cm的C焦距等于30cm的D焦距等于15cmr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21、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

7、画面适当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22、 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23、 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物体离透镜18cm、12 cm、4cm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

8、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12cmf18cm B.8cmf12cm C.6 cmf9cm D.4cmf6cm24、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在物镜焦点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B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C物体离物镜太远D物体离物镜太近25、测一张报纸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用分度值位1mm的刻度尺直接测B将报纸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除以10C将报纸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除以32 D将报纸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除以6426、 用塑料卷尺测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伸尺子后测量,测量值比真实值( ) A大 B小 C不一定 D一样27、 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5mi

9、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0.5h通过的路程为m.28、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关系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29、 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判断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30、 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

10、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31、 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32、 下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冰是一种晶体B 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C 冰的熔点为0摄氏度D 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33、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

11、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34、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以下对生活的观察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35、

1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纳。如果设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声呐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到了回声的时间为T,(1)写出水深H的表达式?(2)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 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36、 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右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37、 一列火车长400米,途中经过一个1100

13、m山洞,结果火车全部经过用了50s,则火车的速度为 m/s,合 km/h,火车全部在洞,内的时间为 。3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线,请在图甲中画出该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9、 在风和日丽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 10.3S B 10.59S C 10.88S D 10.18S3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演员的演唱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装修房子

14、时的电钻声;婚庆时的爆竹声;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 B C D 40、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41、 下列属于噪音的是( )A 上课时,老师讲课声 B 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 C 上课时,学校的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歌声 D 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枪炮声和火车鸣笛声42、 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大的是()A长笛 B 小提琴C手风琴 D二胡43、某粗心护士用体温计给一高烧病人量过体温,示数为39.5度

15、,消毒后没有甩就给另一病人量体温,结果示数为39.5度,那么这名病人的体温( )A 一定为39.5度 B 可能高于39.5度 C 一定低于39.5度 D 低于或等于39.5度44、,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中,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45、表中列出了标准大气压3种气体的沸点,现把这3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用液化后再逐渐提高温度的方法分离出来,则得到气体的顺序是() 物质氧氢氮沸点/度-183-253-19646、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 凡是固体都有熔点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 D 各种晶

16、体的熔点都相同47、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中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凝固的图象是() A B C D48、 冰箱冷冻室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的形成原因是( ) A.冰箱冷冻室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 B.冰箱冷冻室的气体凝固而成的. C.冰箱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D.冰箱冷冻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49、2011年入春以来,我市各地低温干旱少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下面关于干旱少雨主要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7、大气中缺乏水蒸气 B大气中水蒸气太多 C大气温度偏低 D大气温度偏高 50、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 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 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 51、 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52、成语“白

18、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53、 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为 1251,则实 际时间是( ) A 1251 B 1221 C 1551 D 1521 54、 如图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则() A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 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 、时钟指示的时同是2点正 D 、像时钟指示的时间是10点正55、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科技制作所做的潜望

19、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象是( ) A.倒立等大的虚象 B.正立等大的虚象 C.倒立放大的产象 D.正立缩小的实象56、 潜水艇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所示,潜水艇里的观察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进入观察员眼睛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57、 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58、 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A B C

20、D59、 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0匀速转动,在转动3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为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21= 2= 60、 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C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61、 “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

21、目标(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62、 下列光学元件中,对起会聚作用的是( )A 近视眼镜 B远视眼镜 C 汽车后视镜 D 潜望镜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光束通过凸透镜都会变成平行光 B 任何光束通过凸透镜都会聚于一点C 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可能是会聚的 D 通过凹透镜的光束都是发散的64、 如图所示一块长方形玻璃砖砖内有凹形的空气泡让一束平行光线穿过玻璃砖则这束光( )提示:除去气泡的玻璃砖,相当于哪一种透镜A 将会会聚 B 将会发散 C 方向不改变 D 无法确定65、 如图所示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种邮票。若用焦距为10cm的

22、放大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应 (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小于20cm66、 A1B1是物体AB经过凹透镜所成的像,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6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68、 如图所示,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 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 B此

23、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 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 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 6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70、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像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得像一定是( ) A缩小的 B正立的 C放大的 D倒立的 71、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的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X,

24、物镜10X B:目镜10X,物镜10X C:目镜5X,物镜40X D:目镜10X,物镜40X 7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73、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74、 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75、下列长度

25、单位的换算中,正确的是( ) A.9.6nm=9.6um1 000=9.610-3um B.9.6cm=9.610=96mm C.9.6m=9.6m10=96cm D.9.6dm=9.610=0.96m 76、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230235240245250 Am Bcm Cnm Dmm 7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78、

26、一个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第1s内前进了2m 第2s内也前进了2m 在以后的4s内前进了8m,这个物体的运动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前2s匀速运动,后 4s变速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9、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它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Av1+v2 /2 B2v1v2 /v1+v2 Cv1+v2 /2v1v2 Dv1v2/v1+v2 80、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

27、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43 09:45 12:31 D413 10:04 10:06 11:53(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81、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h)行500里(1里=0.5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 A

28、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 B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 C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 D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 8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D 以上说法都对83、厦金航线在加强闽台交流、促进海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开通的厦金第二航道全程航行时间只需24 min,航道长18 km,仅为第一航道的一半。求: (2)若第一航道快速航班航行的平均速度为50 km/h,选择第二航道比第一航道全程可节省多少航行时间? 84、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

29、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84、 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85、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

30、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 经过某交通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

31、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86、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速度v/(km/h)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停车距离S3/m112.591423225

32、 7433021.679.410187、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A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 8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和光都可以传递信息 B 道路旁边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C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2000HZ之间的声音 D 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也相同89、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

33、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90、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B 鸽子在沙滩上形成的影子 C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D 雨后的彩虹91、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