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电子教案-68页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电子教案-68页文档资料.doc(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动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精品文档】第 68 页河南工业大学课程讲义动物生理学讲 义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课程编号:学时/学分:30/1.5课程类型:限选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家畜生理学 第三版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参考书目:家畜生理学 第二版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神经内分泌学 张殿明主编 反刍动物消化代谢 韩正康主编 反刍动物消化生理 刘敏雄主编 动物生理生化学 向涛主编 家畜生理学原理 向涛主编Dukes生理学 家畜生理学实验指导 朱祖康 王艳玲主编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目的与要求1、掌握动物生理
2、学研究的任务、对象;机体机能活动机制的内涵。 2、熟悉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层次,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的建立。3、了解动物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方法,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与方法。重点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三个研究层次的范畴。难点 对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属性和生命活动机制的内涵的理解,建立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课堂组织 讲述、生活实例和胶片教具结合。学时:0.5学时教学内容一、动物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1、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健康动物正常生命现象或生理 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动物生理学不仅要描述一个生命活动的现象,而且还要探
3、讨该生命活动是如何发生、如何进行、如何终结的。 生理学可分为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二生理学研究内容生理学是机能学,与形态学有区别:例:消化系统 解剖:胃 肠 肝等器官组成的位置形态. 组织: 胃 肠 肝等器官有不同细胞组成形态 生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功能的调节细胞及内部的分子结构各器官及系统 个体所以研究对象应包括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生理学、器官和系统生理学整体和环境生理学三、研究方法动物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基本实验方法是在器官、系统水平下实验方法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一)、 急性实验急性实验又分为在体和离体实验,离体实验
4、实验后动物不能生存。1、 急性在体(in vivo)实验:在无痛条件下解剖动物,对其一两个器官进行实验观察.2、 急性离体(in vitro)实验:在无痛条件下解剖动物,取出某一器官、组织、细胞,在模拟机体生理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3、 特点:操作简单,实验条件易掌握,对器官能直接进行细致观察。(二)、 慢性实验1、慢性实验:动物预先经外科手术以暴露、摘除或破坏某一器官或组织,或在其中安置瘘管,或埋置电极等,待动物手术恢复后,可在比较正常的条件下进行长期的系统观察。2、特点:能较好地反映器官在机体内的正常活动,但实验条件难以掌握,不便分析其他因素的影响。小结:动物生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慢性实验和急性
5、实验,他们各有优缺点。思考题: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有什么区别。第二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目的与要求掌握: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几种方式的基本概念、特征、各相关过程的异同点2、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 3、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和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熟悉: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因子传递信息的主要路径 2、通道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和一般(激素)受体间的不同点 3、G蛋白效应器的种类和功能 4、跨膜信号转导和物质跨膜转运之间的内在关系 了解 1.化学门控通道的化学结构特征及其与通道极性的关系 2.G蛋白的化学结构及其对效应器酶的催化作用 3.可充当第二信使的物质种类 4
6、.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和由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5、物质的入胞与出胞过程6、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重点1、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及镶嵌蛋白质的种类和生理机能 2、以载体和以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3、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4、Na+-K+泵的生理功能 5、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和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6、第一信使(受体)、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及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难点 1、通道蛋白、受体蛋白、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启动因 子 2、物质转运和信号跨膜转导间的相互关系 3、以载体和以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机
7、制 4、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机制 5、入胞与出胞过程课堂组织 讲述、实例与多媒体教具结合,此部分要讲透,随时进行归纳,以对比手法加深记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学时:1.5学时教学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生物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总称。 细胞膜是细胞 与环境的屏障,进行物质交换和接受外界影响的门户。一、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或质膜(plasma membrane),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参与细胞的物质转运、分泌、融合.1.脂质双分子层2.细胞膜蛋白质(包括酶)膜蛋白质都是球形蛋白质,多数镶嵌在脂质双层中,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有关,有的则是受体,有的是糖蛋白,常常构成膜表面的抗原
8、.有的是外周蛋白质。二、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一些脂溶性物质能够依靠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层,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如 O2、CO2等气体分子。一些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也可顺着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含水微孔。两侧浓度差、溶质分子大小、电荷性质 一些脂溶性的物质,具有较高的通透性;一些甾体化合物(类固醇激素由于它们的分子量比较大)需要某种特殊蛋白质的“协助”;水靠细胞膜上的水通道(一种特异蛋白质)能快速通过细胞膜。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扩散通过细胞膜时,需与特殊
9、载体蛋白发生可逆的结合。如葡萄糖、钠、钾、氨基酸3、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有些物质从浓度低或电荷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高或电荷高的一侧转运,这种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是一种耗能过程,故称为主动转运。ATPNa+-K+泵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有一个最终平衡点,即被转运物质在膜两侧达到电化学梯度为零时。而主动转运因膜提供了一定能量,使被转运物质或离子逆着电-化学势差的移动,没有平衡终点, 被转运物质甚至可以全部被转运到膜的另一侧.(1)、钠泵(sodium pump):a、 本质:是镶嵌膜的脂质双层中的四聚体脂蛋白,能分解ATP和酶,有Na+、K+和Mg2+存在时才有活性
10、b、作用:能逆着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细胞膜除存在钠泵外,还有钙泵(神经细胞和肌细胞膜),碘泵(甲状腺细胞膜)。C、 细胞膜上的钠泵活动的意义: A.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B.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C.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即Na+、K+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势能 D.是可兴奋细胞(组织)兴奋的基础,也可供其它耗能过程应用4、内吞(endocytosis):有些高分子物质先与细胞膜的特殊蛋白质结合附着在细胞膜上, 然后这一部位向细胞内凹陷,形成小泡,包裹这种物质。继而小泡与细胞膜断离,进入细胞内部。5、 胞吐(exocytosis):细胞内物质形
11、成小泡而被排出的过程,其过程与内吞作用类似而方向相反。(1)、吞噬(phagocytosis):被摄取的物质如果是固体,则可形成较大的囊泡,称为吞噬作用。(2)、胞饮(pinocytosis):如果是微小的液滴状液体则形成较小的囊泡,称为胞饮。 由受体介导的入胞,一些激素或生长因子运输蛋白及细菌(统称配体)都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特异受体作用而入胞。三、细胞的信息传递能膜受体:细胞膜包括细胞间传递和细胞本身跨膜传递。(一)、膜受体1、膜受体:细胞膜存在能专一性结合激素、神经递质以及其他的化学活性物质并引起特定反应的特殊结构。 膜受体上游结合部位(常在脂质双层的外表面)和催化部位(常在内表面,是一种有
12、活性的酶)。当结合部位与特定的化学物质结合时结合部位分子构象变化 催化部位分子构象改变,无活性的酶 有活性的酶 系列连锁性生化反应 细胞内部功能的变化。2、阀门离子通道:(通道蛋白或离子通道或通道)。 细胞膜上镶嵌的能够转运离子通过的膜蛋白质。在化学物质或电位差作用下发生构象变化,作阀门式的开启与关闭。 阀门离子通道既是神经递质作用的受体 ,又是效应器。(二)、跨膜信息传递(transmembrane singal tranduction)信使:信息的载体或携带者。 第一信使:激素或其他调节物质。 第二信使:cAMP、cGMP、Ca2+、DG、IP3等。1、 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13、 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至少与膜内4种物质有关。(1) 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linked receptor) 受体蛋白质是能与化学信号分子进行特异结合的独立的蛋白质分子,包括和 肾上腺素能受体,Ach受体,多数肽类激素,5-羟色氨受体,嗅觉受体,视紫红质受体等。(2) G-蛋白 大部分激素、神经递质及其他调节分子改变细胞过程时,以环一磷酸腺苷(Camp)作为第二信使,有三磷酸鸟苷GTP-结合蛋白(G-蛋白)参与。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 cleotide-binding protein)的简称。有兴奋(Gs、Go)型和抑制(Gi)型两种,可分别引起效应器酶的激
14、活和抑制而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物质增加或减少。(3)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细胞内特殊蛋白的磷酸化使其活性增强(或减弱)细胞内蛋白激酶使蛋白磷酸化而蛋白磷酸酶则使磷酸与蛋白分离。蛋白激酶活性受第二信使cAMP、cGMP、Ca和二酰甘油的调制。(4) 第二信使 腺苷酸环化酶能催化ATP生成cGMP,cGMP可把激素的信号带入细胞浆,进而导致细胞生理功能的改变。作用于细胞膜的信号(如肾上腺素)叫第一信使(firster messenger);由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而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如cAMP)叫第二信使.第二信使物质有环一磷酸腺苷(camp),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phosp
15、hate ,IP3),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G)环一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oate cGMP)和Ca2+;第二信使的功能是调节各种蛋白激酶和离子通道。(5)肌醇磷脂与信息传递途径 另一途径是通过G蛋白激活特异的磷酸酯酶C,后者将膜中的脂质磷脂酰肌醇分解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他们都是第二信使。:小结: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五种,简单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胞吐。细胞膜信息传递途径有离子通道和信使转运。思考题1、比较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有何异同?2.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有几种?它们是怎样实现物质转运的?3.跨膜物质转
16、运中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的关系如何?4、讲述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过程。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目的与要求掌握1、骨骼肌产生一次兴奋时,其兴奋性发生的变化 2、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几种形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4、细胞的兴奋性、跨膜电位和离子通道状态之间的关系 5、动作电位在同一个细胞上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熟悉 1、动物生理学对兴奋性、兴奋、可兴奋细胞(组织)、刺激的定义上的差异 2、极化状态、超极化状态、去极化和复极化、超射、反极化状态等概念 3、组织细胞的兴奋性与动作电位及离子通道状态(开放)间的关系了解 1、引起细胞(组织)兴奋的刺
17、激必备条件,各条件间的相互关系2、的兴奋性、动作电位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3、动作电位在有髓鞘神经纤维上的跳跃性传导及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和分类重点1、骨骼肌产生一次兴奋时,其兴奋性发生的变化,兴奋性的离子基础 2、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特征、相互关系 3、局部电流学说难点 1.动作电位、阈(局部)电位与离子通道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2.动作电位的状态与兴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时 1.5学时课堂组织 有一部分经典内容通过实验课和自学解决; 讲述、实例与胶片教具结合,及时对每个生理过程加以总结和对比,使问题简单化和明了化。教学内容一、 细胞的兴奋性(一) 兴奋性和兴奋1、兴奋性(E
18、xcitability): 细胞安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细胞具有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能力或特性(活的机体、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性能)。 2、应激性(irritability) 结缔组织细胞3、刺激(stimulus): 能引起细胞产生膜电位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兴奋性越高,所需的刺激强度越小,膜电位变化的速度也越快,机体以神经细胞兴奋性最高。4、兴奋(excitation):5、抑制(inhibition): (二) 刺激与反应1、 刺激的性质与反应的关系(1)、适宜刺激:凡是在自然条件下能引起某细胞发生反应的刺激。(2)、不适宜刺激: 凡是在自然条件下不能
19、引起某细胞发生反应的刺激。 不同细胞有不同的适宜刺激,同种细胞不一定只有一种适宜刺激。例:视网膜细胞 被多种激素同时作用时属于不适宜刺激。2、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关系 适宜刺激要引起细胞反应,必须有一定的强度。(1)、阈刺激:能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 激强度。(2)、阈下刺激: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不能引起细胞的反应。(3)、阈上刺激: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3、 刺激的作用时间与反应的关系刺激作用时间过短 ,虽强度达阈值,不能引起反应。刺激作用时间过长 ,细胞发生适应 兴奋性下降,阈值上升,原阈值刺激 相当于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反应。4、 强度时间曲线 (P6) (1)刺激强度越大,所需作
20、用时间越短,反之亦然。(2)兴奋性低,曲线位于右上方;兴奋性高,曲线位于左下方。(三)、兴奋性的变化1、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在神经接受前一个刺激而兴奋时的一个短暂 时期内, 神经的兴奋性下降至零。此时任何刺激均归于“无效”。2、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神经的兴奋性有所恢复,但要引起组织的再次兴奋,所用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神经的阈强度。3、 超常期(supranomal period):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神经的兴奋性继续上升,可超过正常水平。用低于正常阈强度的检测刺激就可引起神
21、经第二次兴奋的时期称。4、 低常期(subnomal period):继超常期之后神经的兴奋性又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的期。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在静息时具有的静息电位和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包括局部电位和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或称膜电位: 静息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其极性是内负外正。-65mv-100mv(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细胞受刺激兴奋时,细胞膜原来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并在膜的内外两侧发生的一系列电位变化。2、基本过程(1)去极化:极化状态
22、消失(-70-90mv0mv)(2)反极化:极化状态倒转 (0mv+40mv)(3)复极化:极化状态恢复 (+40mv -70-90mv)锋电位:动作电位曲线第一部分的一个迅速发生和迅速消逝的较大负后电位。 负后电位锋电位 后电位 静息水平 正后电位3、锋电位和后电位(二)、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RP 静息时: (1)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存在浓度差和电位差(膜内蛋白质- 、 K+ 膜外 Na+、CL-)(2)通透性 对蛋白质完全不通透,对K+有较大通透性,对Na+通透性小(3)钾离子外流 浓度差 细胞内 ( K+)细胞外膜内电位 ,膜外电位 电位差阻止K+外流 ,当浓度差=电位差 电化学平衡
23、静息电位, 特点: 膜内K+仍大于膜外2、 AP(1)、锋电位上升支 刺激 钠离子通透性 膜内外 Na+浓度差 细胞外(Na+) 细胞内 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去极化、反极化 浓度差=电位差, Na+ 内流停止(2)、锋电位下降支 Na+通透性 ,K+ 通透性膜两侧的K+浓度差 细胞内 K+ )细胞外膜电位静息电位膜内正外负的电位差 (3)、后电位 膜内Na+ 高,膜内K+高 钠钾泵对Na+、 K+主动转运膜内K+高,膜外Na+ 高总之:静息电位 由K+的外流所致,峰巅位的上升只有Na+内 流所致,峰电位的下降支由K+的外流所致,后电位由钠钾泵的主动转运所致。(四)、 动作电位的传播局部电流学说
24、细胞某一部位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后,动作电位并不停留在原发部位,而是沿着膜传播到整个细胞。小结 按照现代生理学的理论,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应是:在后去极化(负后电位)或后超极化(正后电位)时期()Na+通道处于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关闭状态,但由于电压依赖式K+通道还开着,K+外流仍在进行,可以对抗去极化,因而阈强度的 刺激不能引起膜产生动作电位,必须是阈上刺激才能使膜产生动作电位,所以兴奋性较低,处于相对不应期或低常期。至于负后电位则可能是复极化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而暂时阻止了K+外流的结果。思考题 1.什么叫兴奋性、兴奋?可兴奋细胞有何特点?2.为什么动作电位的大小不因传导的距离增大而降低?
25、3.刺激坐骨神经,兴奋是怎样传到骨骼肌细胞膜上的?4、简述锋电位、动作电位、阈电位;静息电位与极化状态;动作电位与去极化、反极化状态、 复极化、超极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它们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第四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内环境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反馈性机能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2.熟悉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 重点 动物机能调节的意义、方式、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 内环境稳态的建立;下丘脑-垂体-靶腺作用轴;反馈性机能调节 课堂组织 讲述、实例与多胶片教具结合学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神经调节 (主导性作用) 体液调节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26、一、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1、神经调节机体受刺激时,在CNS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2、反射(reflex):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所发生的全部应答性反应。如眨眼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3、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如食物进入口腔 引起唾液的分泌反射弧中任何一部分被破坏,都会导致反射活动的消失。4、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CR)和非条件反射(UR) UR CR 形成 先天性 后天性 反射弧 固定 不固定 反射中枢 皮层下 皮层 作用 必须 次要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27、: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暂。 附:反馈调节:受控部分不断发出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以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正反馈: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负反馈: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和某些其它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循环对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第十章)代谢产物的局部调节:组织胺、乳酸特点:作用出现较缓慢,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内分泌学(三)、自身调节:当内外环境变化时,局部的组织或细胞在不依赖外来神经或体液的调节二、内环境(internal en
28、vironment) 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 内环境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并能保持其中各种成分和PH、渗透压、各种离子浓度及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稳定,保证了细胞各种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保持有赖于各器官系统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的相互协调的结果小结:本节主要讲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机体在内环境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思考题】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 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目的与要求掌握:.血液渗透压、pH值、红细胞数相对稳定的机制熟悉:1.血液的功能 2.生
29、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了解:1.血细胞生理特性 2.血型及输血原则重点 1.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 2.血液渗透压、pH值、红细胞数相对稳定的机制 3.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难点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课堂组织 讲述、实例与多媒体教具结合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液 血浆和血细胞(二)、血浆与血清的区别1、 血浆(blood serum):抗凝剂处理过的血液经离心(3000r/min,30min)沉淀后,上层液体部分.2、血清:血液不作抗凝处理,所凝固的血块不久紧缩,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献血时加抗凝剂。 血清是不含纤
30、维蛋白原的血浆。(三)、红细胞压积(比容,packed cell volume, PCV):每100份血液中RBC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平均为(3445%)。男性:40-50%, 女性:37-48%。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颜色 密度 气味 粘滞性(一)、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约7.6大气压,770kpa(1)、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电解质构成。995%(2)、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构成。0.5%2、作用:由于蛋白质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且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中的,因此有利于血管中水分的保留。3、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低渗溶液、 等张溶液(1)、等渗溶液:与细胞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0.9%N
31、aCl 、5%葡萄糖、1.9%尿素、 3.8%柠檬酸钠(2)、高渗溶液:大于细胞和血浆渗透压的溶液。(3)、低渗溶液:小于细胞和血浆渗透压的溶液。(4)、等张溶液:血细胞悬浮于其中,其形态和大小不发生改变的溶液。0.9%NaCl、1.9%尿素不是,因尿素可自由进出细胞。三、 血液的机能(1)、营养功能 血浆中的蛋白质起着营养储备的作用。(2)、运输功能 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是许多激素、离子、脂质、维生素和代谢产物的载体。运 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其他功能几乎都与此有关。(3)、维持内环境稳定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体内水平衡、维持体温的恒定等。(4)、 参与体液调节:运输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改变其
32、活动。(5)、 防御和保护功能:白细胞具有吞噬、分解作用;淋巴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免疫物质(免 疫球蛋白、补体和溶血素等),都能对抗或消灭毒素或细菌;血浆内的各种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系统物质参与凝血-纤溶、生理性止血等过程。四、 血液的酸碱度人的正常血液pH值为7.35-7.47,耐受极限:6.9-7.8,鱼类血液平均pH为7.52-7.71。主要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体系。 NaHCO3/H2CO3。当它们的比值为20/1时,血液的酸碱度也就恒定了。 血液中NaHCO3的含量称为碱贮,、血液缓冲物质 血浆 红细胞 NaHCO3/H2CO3 KHb/HHb Na2HPO4/NaH2PO4 K
33、Hb-O2 /HHb -O2 蛋白质-钠/蛋白质当酸性代谢物(NaHCO3)弱酸+中性盐酸性产物酸性当碱性代谢产物(H2CO3)弱酸盐碱性,只要NaHCO3/H2CO3保持在17.8-22.4:1(20:1),血液的酸碱度就保持相对恒定、 其他器官酸碱调节 呼吸:排出CO2 ,调节血浆中H2CO3 肾脏:排出酸性物质,收回NaHCO3五、血量 循环血量 储备血量: 肝、脾、肺及皮下血量和血窦中的。血量的相对稳定 血压、器官供血,一次失血 10% 不影响健康 33% 危及生命六、 血浆(一)、血浆组成 水 (9092%) 血浆 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2-3%) 溶质 (810%) 清蛋白(白蛋白
34、) -球蛋白 血浆蛋白(58%) 球蛋白-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二)、血浆蛋白功能1、清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数量大,分子量小。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75%),构成组织蛋白的原料,作为运输载体(水溶性低的物质)2、球蛋白免疫性抗体, 运输载体(脂类、脂溶性维生素等), 纤维蛋白原, 参与血凝3、纤维蛋白原:有肝产生,在血液凝固中起作用,NPN(尿素、尿酸、肌苷、氨、胆红素),肾脏排出,肾受损伤时,NPN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1、可塑性:红细胞在通过口径小于它的血管时将发生变形,通过后又恢复原状,称为可塑性.可塑性受3方面的影响: (1)表面积与体积比(
35、比值愈大,可塑性大)、(2)红细胞内和细胞膜粘滞性(粘性愈大,可塑性愈小)、(3)红细胞膜的弹性(弹性愈大,可塑性也愈大) 。(二)、 特性、 膜的选择通透性(1)、迅速透过的有:H2O、 O2 、CO2、 Cl- 、H2CO3,较易通过的:葡萄糖、氨基酸、尿素。,(2)、不能透过的:蛋白质: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和碳酸酐酶不能细胞外,血浆中各种蛋白质不能细胞内,Ca2+:红细胞内几乎没有Ca2+2、 渗透脆性与溶血 正常时,红细胞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睡衣等速进出红细胞。 (1)、渗透脆性:RBC在低渗溶液中破裂溶血的特性。以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表示。抵抗力大脆性小, 抵抗力大脆性小衰老红
36、细胞初成熟的细胞, (2)、溶血:当血浆渗透压RBC渗透压时, RBC吸水渐涨大,终将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血浆渗透压RBC渗透压时红细胞皱缩其它引起溶血因素: 机械振荡、突然低温、过酸或碱、酒精3、悬浮稳定性和沉降率 悬浮稳定性:RBC均匀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血沉:一定时间内RBC在血液中下沉的速度。血沉快,悬浮稳定性小,反之,则大。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减退,马传染性贫血,血沉变大;肺炎、风湿热等,血沉变大;马传染性脑脊髓膜炎,血沉变小。血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细胞的重力和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血沉的快慢不决定于红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和
37、胆固醇等含量(易迭连)血沉,血浆中清蛋白、卵磷脂含量(机理不清楚)血沉(三)、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Hb + O2 HbO2 HHb Hb + CO2 氨基甲酸Hb Hb 异常情况: 亚硝酸盐 CO2、酸碱缓冲功能(四)、 红细胞的生成、部位:骨髓、原料:蛋白质 珠蛋白 铁 血红素、促进因子:叶酸、铜离子、维生素、 B12、生成的调节缺氧或失血 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进骨髓内原血母细胞分化及血红蛋白的合成,释放成熟红细胞 血中红细胞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a)瀑式促进因子(BPA):能促进早期红系祖细胞合成DNA,使其增殖加强。 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晚期红系祖细
38、胞进入增殖期,向幼稚红细胞分化,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使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增加。缺氧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直接因子。缺氧可刺激肾脏分泌红细胞生成酶,使血浆中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也可由肾皮质管细胞分泌EPO,EPO促进造血器官红系祖细胞的增殖,进而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增加,缓解了缺氧,这是一个负反馈机制。 c) 雄激素、甲状腺素、生长素可增强红细胞生成,雌激素抑制红细胞生成。 二、白细胞(一) 分类 嗜中性白细胞颗粒细胞嗜碱性白细胞白细胞 嗜酸性白细胞 无颗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二)、 特性、渗出性 、化学趋向性、变形运动 、吞噬作用(三) 功能1、嗜中性白细胞: a. 吞噬外来细菌 b. 吞噬
39、机体本身坏死组织及衰老红细胞。2、单核细胞: a.吞噬并杀死寄生于细胞内的细菌 b. 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3、嗜酸性粒细胞: a.缓解过敏反应 b.限制炎症过程4、嗜碱性白细胞: a.舒张血管,增强通透性,有利于其它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 b.抗凝血、炎症淋巴细胞:骨髓 B细胞 浆细胞 Ig胸腺 T细胞 (抗原激活)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 破坏抗原及异体组织 三、血小板功能 (一)参与凝血过程 (二)参与止血过程 (三)溶解纤维蛋白 (四)保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思考题:红细胞有哪些特性,比细胞的分类及生理作用。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 定义:血液离开血管,由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
40、状态,叫血液凝固(或血凝) 本质: 是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丝状纤维蛋白,并网罗血细胞 形成血块的过程。二、凝血过程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第一阶段是凝血因子FX激活成FXa并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凝血酶原激活物);第二阶段是凝血酶原(Prothrombin,F)激活成凝血酶(thrombin,Fa);第三阶段是纤维蛋白原(F)转变成纤维蛋白(fibrin,Fa)。附:凝血时间:从血液流出血管到出现丝状纤维蛋白所需的时间。2、触发血液凝固有两种途经: 依靠血浆内部的凝血因子使凝血致活酶形成而发生的凝血称为内源性激活途经。 依靠血管外组
41、织释放的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而发生的凝血称为外源性激活途经。三、血液中的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一)抗凝物质、肝素、抗凝血酶(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凝快形成后血小板、肾等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 激活血块中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水解,血凝快分解液化四、抗凝和促凝措施(一) 抗凝、去钙离子法 草酸、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 (EDTA)除去Ca2+,延缓凝固。、脱纤维法、肝素:可使抗凝血酶的活性大大增加;抑制凝血酶活性和释放纤溶酶,增强纤维蛋白溶解;减弱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防止由血脂引起的血栓形成。、双香豆素(二) 缓凝 1、光滑的表面: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解体,减弱对凝血过程的触发,因而延缓了凝血酶的形成。2、降低温度:温度降低至10以下许多参与凝血过程的酶的活性下降可延缓血液凝固。(三) 促凝 、接触面粗糙 、一定范围加热 、维生素K:维生素K可激活血浆蛋白质C使某些凝血因子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