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参考文献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受美学”参考文献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接受美学”参考文献【精品文档】第 14 页“接受美学”参考文献1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内容摘要】 姚斯是读者接受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渊源自德国阐释学,与60年代西方特别是西德的文学发展实际相联系。在这篇文章中,姚斯认为在他之前文学史研究有四种类型:1.历史主义的文学史;2.实证主义的文学史;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化;4.形式主义文学史;姚斯认为它们都在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里理解文学事实,而削减了文学的一维,即
2、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这一维。因此,应该把文学作品的历史序列作为文学史的关联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找到一个新的答案,那么,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作用美学开放。在他看来,把文学简单地描绘成创作史是不完备的,作品在历史流动中是否会作为文学传世是值得怀疑的。文本只有被接受才成其为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接受史。在这里他把社会学术语“期待视野”引入到文学领域,认为每个时代的读者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接受活动正是在这个期待视野基础上完成的,同样地,文学历史也是在期待视野的参与下完成的。文中姚斯通过七个方面来表明他的观点:1.文学的历史性不是基于后来建立起来的“文学事实”的关
3、联,而是基于由读者先前所获得的文学作品经验;2.分析读者的文学经验如果要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就应该在可以客观化的期望参照系统中去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收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3.一部作品的能够这样重建起来的期望视野,使我们能根据这部作品对所设想的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确定其艺术特点;4.在历史上,创作和接受一部作品都面临着当时的期望视野。期望视野的重建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即提出问题,而对这些问题文本已经提供了一种回答,从而推断出过去的读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部作品的;5.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允许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中去领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要求把单个作品放入其“文学系列”之
4、中,以便在文学经验的联系中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6.在语言科学中由于历时分析与共时分析的区分和方法上的结合取得的成果,使我们有理由也在文学史中克服垄断至今的历时观察7.文学史只有当它不仅按文学生产体系的次序共时和历时地去描述文学生产,而且还在文学生产与一般历史的特有关系中把文学看作特殊历史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他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如同他指出的一样,文学是创作史和接受史的结合体,缺一不可,并非只是一部接受史。2德姚斯著,罗悌文译:什么叫审美经验,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内容摘要】 我们应该从功能观念出发来理解审美经验,姚斯是这样认为的。在该文中姚斯对审美经验作
5、了界定和划分,姚斯说:“审美经验出现在人们对于作品的意义的认知和解释之前,当然也出现在对作品的意图进行重新构造之前”;“就狭义的我们对艺术的态度而言,审美经验根植于客观世界诸现象的审美品质中”。“审美经验可以与日常世界或者任何现实进行交流,并能消除虚构和现实之间的两极对立。”“在接受这方面,审美经验与日常世界的其他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有的暂时性:它使得我们得以进行再次观察,并通过这种发现来给我们的现实以满足的快乐;它把我们带进其他的想象世界,由此适时地突破了时间的樊篱;它预期未来的经验,由此揭示出可能的行动范围;它使人们能够认识过去的或者被压抑的事情,由此使人们既能保持奇妙的旁观者的角色距离
6、,又能与他们应该或希望的人物作游戏式认同:它使我们得以享受生活中可能无法获得或者难以享有的乐趣;它为幼稚的模仿以及在自由选择的竞赛中所采用的各种情境和角色提供相脱离的情况下,审美经验还提供机会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审美教育过程。”“从一开始,作为人的生产能力的审美经验同时就是创造性的艺术家和诗人所碰到的一种限制和抵御的经验。在天才美学之前,人类艺术产品也总是引发一种以自然为极限和理想的规范的经验。艺术家无法穷尽这种极限和规范,更不用说超越了。他们只能摹仿,最多也只能将自然遗留下来的未完成的模型加以完善。”“随着独立自主的天才美学的被突破,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就不仅是指一种没有规则和范
7、例的主观自由的生产,或者在已知世界之外去创造别的世界;它还意味着一种天才的能力,要使人们所熟悉的世界返璞归真,充满意义。”也就是说,虽然审美活动以自身为目标,但是审美经验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弥补的距离,这个距离促使审美活动达到审美反思的层面。审美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否定性。审美经验的同一性表现在它的交流作用上。借助审美形式的法则,艺术代表某种社会真理。通过与审美主体的认同,审美经验对社会规范的形成、巩固、升华、嬗变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姚斯认为:“艺术创造出来使之成为可能的欣赏态度是地道的审美经验,它既是自主前的艺术的基础,亦是自主的艺术之基础。它必定再次成为理论反思的基础。” 审美经验的否
8、定性表现在审美距离上,艺术作品的否定力量改变了人和世界的既定关系,测度出实践与幸福之间的鸿沟。在以后的著作中,姚斯重新把既古老又时新的审美快感引进他审美经验的阐释框架中。审美快感是初级的审美经验,作为一种把握世界和自我确证的方式,它区别于情欲快感;作为一种经验,它能够把人从工作实践和日常世界的自然需求中解脱出来,从而具有一种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他还指出,审美快感作为审美经验的基础,它和审美经验的三个基本范畴“创作”、“感受”和“净化”纠缠在一起。这三个范畴“不应被看作是有等级差别的,是一个层次不同的结构,而应看作是一些独立的功能的结合体。这三个范畴不能作相互的还原,但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联接”。
9、三者是一个不同层次的结构,是一个多种功能的结合体。“在文学交流的任何运用中,只要创作、感受或者净化活动不抛弃享受,文学交流就始终保持着审美经验的特性”。“创作”指的是审美经验的创造方面,人们能够从自身创造力的发挥中得到愉悦;“感受”强调审美活动的接受方面,可以定义为审美感觉;“净化”与认同、交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3荷兰福克马等著,邓鹏译:文学的接受接受美学的理论与实践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内容摘要】这篇论文是D.W. 福克马与E.库内伊布施合著。该文从对以韦勒克等为代表对接受理论提出异议(即对接受理论的研究不过是一阵风而已)的反驳出发,力图说明在文学研究和阐释中
10、,接受无疑具有并起着长期的作用。他们首先对文学研究(研究主体客体关系)的三个阶段进行回顾:实证论阶段;精神科学阶段;接受理论阶段,并指出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文学作品的三个概念:文献、痕迹、记号,而且认为在俄国形式主义中就已经出现了“接受”的倾向。接着从语言与文学性的关系角度指出语言不可能穷尽对文学现象的阐释,因为在其中没有给历史性和价值判断留下应有的地方,并探讨了什么是以及如何研究文学性的问题。他们指出虽然接受理论也要受语言学的影响,致力于文字分析,但它将重点放在接受者方面,并考虑历史和文化相对性方面以及在与结构主义相结合时,如何克服结构主义的缺陷。他们说:“由于接受理论原则上相信一个客体以及文
11、学作品在历史过程中的可变性,所以它接受了历史和文化的相对主义。”(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5页),但他们区分了它与19世纪历史主义的区别,回避了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与古典主义,认为19世纪历史主义缺乏对研究者的受历史条件限制的观点的反映。而且认为姚斯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既是从这种区别出发的,姚斯以一种消除了神话色彩的传统的概念来反对那种认为艺术作品由于其永恒性而摆脱了历史性的相反意见。然后二者又指出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于传统阐释学的新的阐释学,并详细分析了“客观性”概念、解释过程以及与结构主义的关系以及超越等,总之,包括伊瑟尔在内的接受理论家都受历史、阐释学
12、和结构主义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从二人的观点(如“期待地平线”与“不确定性”)不同出发,将二人的观点倾向:历史与解释倾向区分开来。而二者从上述的观点出发,从三个方面又展开了细致的讨论:第一,对接受的历史研究的一个例子;第二,对一部当代作品的接受的实验分析,以便其与另一个其中假设有一个“潜在读者”的当代作品分析相对照;第三,一篇研究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论文。在第一部分中他们以德国康斯坦泽学者对姚斯的理论实践入手,即对神话的功能以及神话与非神话时代的对立说明了在接受理论中语言分析是与历史相互联系的。在第二部分中,以一本关于抒情诗尤其是关于线型太阳的接受专著本文与接受的探讨出发,说明接受分析是可以建立在实
13、验基础上(通过问题单调查)的,并主要是针对普通读者,包括:语言经验、与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接触的经验、其他个人的经验。并以法泰尔与姚斯的著作对比来证明,然后以尤斯特对铁皮鼓的接受研究(即该作品是否唤起了读者的批评意识?)与线型太阳的接受分析对比,说明二者的区别:发掘作品的目的性与通过实验确定的实际感受,并分析了接受理论应该把不同的读者及其经验包含在内。在第三部分,通过杜尔扎客对小说局部麻醉的分析与尤斯特的分析模式的比较指出:还有不具体探讨文字方面,而集中探讨对作品不同的批评态度所反映的不同文化传统,这往往属于社会政治分析,并总结说接受理论或评价不能忽视政治和社会意识的领域。最后二人综述说:接受研
14、究的基础理论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方面,最为理想的是将系统分析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使用。著作类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目录:出版者前言译者前言走向接受美学第一章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第二章 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历史第三章 类型理论和中世纪文学第四章 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论问题与回答的解释学第五章 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以波德莱尔的诗“厌烦(II)”为例注释接受理论第一章 范式的改变及其社会历史功能一、批评史上的范式二、科学革命与文学学第二章 影响与先驱 一、俄国形式主义 二、罗曼.茵格尔顿 三、布来格结构主义(詹.
15、穆卡洛夫斯基和费利克斯.伏狄卡) 四、汉斯乔治.加达默 五、文学社会学第三章 主要理论家 一、从接受史到审美经验:汉斯. 罗伯特.姚斯 二、本文与读者的反应:沃夫尔岗.伊瑟尔第四章 选择范型与论争 一、交流范型:本文读者相互作用层次 二、马克思主义接受理论:东西之争 三、经验主义接受理论:对本文的实际反映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一、本文的稳定性 二、消失的本文:斯丹利.费史 三、读者的崛起 四、非中心的读者:罗朗.巴尔特 五、阐释与寻找意义 六、曲解的必要性:哈罗德.布鲁姆 七、重构文学史 八、历史作为形而上学:雅克.德里达 九、诗学与历史编撰:海顿.怀特 十、重新挑战注释【内容摘要】本书包含两部
16、著作:其一为接受美学创始人罗伯特姚斯的代表作走向接受美学,其二为美国学者霍拉勃对接受美学的全面评介。姚斯的走向接受美学是国内最早翻译出版的接受美学著作之一;霍拉勃的接受理论则是国内翻译的第一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全面评介接受美学的著作。前者是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后者则是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背景和条件、基本理论、发展历程、自身价值以及所发生的影响进行的全面介绍和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接受美学的来龙去脉以及整体面貌。前者是“点”上的扩散,后者则是“面”上的展开。在书中,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直接把批评的焦点转移到读者,其理论关注点或者说贡献主要集
17、中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文本问题。接受美学明确反对以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文本中心论。姚斯认为文本的历史本质应该是:文本存在于文学视野之中,存在于时间序列中视野的不断交替演化之中,根本没有绝对、独立的文本,文本不过是文本效果史中永无止境的显现。而伊瑟尔则认为文本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形成的,认为文本有动态的特性或本质;其次,作为对文本中心论的反拨,接受美学提出了读者中心论。这不但与以新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论不同,而且与后结构主义的反中心的理论也有所不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能动性、阅读的创造性,强调接受的主体性,实际上是大众人道主义的觉醒,把文学的“生产”从某些人手中解放
18、出来;再次,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或诠释活动。读者是接受主体,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作品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存在着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只有在读者阅读这一“具体化”活动中,这些“空白”才能得到填补,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在具体化的阅读活动中产生的。最后,涉及的就是文学史的问题。文本是历史的文本,所以研究文学理论,也就是研究文学史。以往人们常常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分开,他们认为这是理解的错误和研究的错误,就是把文学史当成作家、作品的编年史,没有注意到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规定。姚斯首先指出这个问题,他认为文学史应该是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并力图建立一门完善的文学
19、史学科。在该书的第二部分是对接受美学的全面介绍和评价,它认为任何新理论的产生,总是在汲取旧有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包括: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现象学美学以及加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等。书中分别重点介绍了姚斯和伊瑟尔的理论。包括姚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的文学史理论、“期待视野”、审美经验以及伊瑟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活动、暗隐的读者等等理论并进行评价。随之就是对接受美学的发展以及对后来理论、理论家的影响的介绍和评述。但是接受美学往往只强调读者单方面的能动性,而忽视了阅读阐释活动中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作品的重要意义。2.德伊瑟尔著,霍桂恒等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
20、审美响应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目录译者前言作者序言第一编 背景概观文学阐释:语义学还是语用学第一章 部分的艺术整体的阐释 从亨利詹姆斯地毯上的画像谈起 古典阐释规范遗风犹在 第二章 审美反应理论的基础 读者取向与传统的缺陷 读者与暗隐的读者的概念 文学反应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编 小说的现实性文学本文的功能主义范型第三章 论题范围 起点言语活动理论 环境构筑 保留剧目的参照系统第四章 策略 策略的任务 旧的答案:偏离 突前与背景 主题视野结构 主题视野结构的多样性第三编 阅读现象学文学本文的生成第五章 把握本文文学本文的实现过程本文与读者间的相互作用游移视点 游移视点的相关物生产
21、一致性构筑是介入作为事件的本文的基础 本文作为事件 作为经验条件的介入第六章 阅读过程中的被动综合 心理形象作为意念的一个基本特征 心理形象对读者的影响 构筑形象 读者的情况如何?第四编 本文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本文的传达结构第七章 本文与读者间的不对称性相互作用的条件英伽登的“未定性”概念 第八章 构成活动的发起 引言 作为潜在联系的空白 空白的功能结构 相互作用结构中的历史差异 否定 否定性 人名译名对照表 术语译名对照表 后记【内容摘要】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是接受美学最富建设性的代表成果
22、之一。与姚斯属于开拓新纬度的宏观论者不同,伊瑟尔擅长于深刻推演的微观研究,尤其是在一方有限的领域中精雕细琢。二者的侧重点也不同,姚斯侧重作品的接受,考察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理解差异与互为问答,强调使用历史学社会学方法,而伊瑟尔则关注文本对读者的作用,考察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采用的是文本分析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伊瑟尔关注的是三大基本问题:1.驾驭接受活动的文本结构是什么;2.作品的文本是如何被接受的;3.文学作品的文本在其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中具有何种功能。考察这一过程的交流实质,追索这一过程的现象显现是全书的重点。伊瑟尔在书中概括了他的交流模式:文学作品有艺术和审美两级,艺术一级是作者的文本
23、,审美一级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实现。作品本身既有别于文本,但又不同于文本的具体化,而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一点,是两者交流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统摄文本与读者交流活动的全程,特意创造了一个概念:“隐含的读者”,作为审美响应理论的核心和灵魂。这个概念具有两方面基本的、相互关系的含义:作为一种文本结构的读者角色和作为一种构造活动的读者角色。文本结构与构造活动的读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由文本引起、读者响应的结构组成的网络,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意向与实现的关系大致相同。伊瑟尔正是以这样一个概念的两个含义表明了一个文学交流的基本立场:文本预设了读者的实现活动,而读者能动的活动促使文本的完成。伊瑟尔认为引发交流发生并对
24、交流过程实行控制的动力和机制的诱因是“空白”,它通过文本得以实施作用,然而并不存在于文本之中。空白出现在文本的各个层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空白”、“空缺”、“否定”,它们共同构成文本的召唤结构,引导交流的动力过程。该书中审美响应理论具有很强的向心性,最终都指向一个目的:审美客体在读者心灵的建立。也就是说,审美客体也分别是各个二分部分的共同旨归。而且,这个审美响应理论是针对传统解释规范的失效而提出来的,研究视野由“艺术是什么”为核心的艺术本体文本转移到读者,揭示文本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以及通过读者的阅读,文本对读者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和效应。伊瑟尔的论述过程典型地体现了现象学描述地特点:以描述始,以解释终。对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系列现象进行再度解释,还采用了游移视点进行描述和解释。但伊瑟尔理论除了在贯彻接受美学的基本原则方面与姚斯基本相似外,连遭人诟病的缺陷也几乎一致。那就是对文学活动的某个方面过度侧重,是“片面的深刻”。